蔡开灿;杨锡耀;王武军;王文林;蔡瑞君
本文探讨了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以及不同制剂、合并用药等对浓度的影响,浓度与疗效、不良反应间的关系等.
作者:杨凌;胡敏燕;陈志良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本文介绍了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现状,其中主要涉及治疗药物监测、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信息服务等方面.
作者:杨凌;刘世霆;侯连兵 刊期: 1999年第02期
21例手术探查证实为病灶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病人,在术中作肝动脉和门静脉插管并将与导管相连的注药盒埋置皮下,术后经注药盒行反复化疗栓塞治疗.药物包括阿霉素10~30 mg、丝裂霉素10~20 mg、卡铂100~300 mg及超乳化碘油10~30 ml.结果16例生存超过1年,1年内死亡5例.
作者:赵国湘;李朝龙;李振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眼球摘除是眼外伤和眼科疾病中不幸的结局,它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美观.心理护理是手术前后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将我科52例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宏珍;杜兰芳;姜兴娴;曾丽芬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对1990年以来有关麝香酮的合成进展和今后的展望作一概述.
作者:陈望忠;焦克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采用ABC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例正常肾组织,46例肾癌石蜡包埋标本中p62的表达,并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得每例肾癌标本p62的表达强度.结果发现正常肾组织标本中p62染色阴性,46例肾癌标本中29例p62染色阳性,p62的表达位于细胞核内.P62的表达强度与肾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
作者:付绍杰;徐开芹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近年研究表明,内皮功能失调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我们采用改良Langendorff–Neely离体鼠心工作模型,研究了缺血预适应[1](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未成熟鼠心内皮功能及冠脉循环的作用,旨在寻求更加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提高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冀亚琦;李中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肝脏疾病的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治疗56例肝脏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肝癌切除2例成功,存活20月.肝血管瘤切除2例成功,存活.不能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癌,行腹腔镜肝癌微波固化5例,顺利恢复,存活6~16月;行腹腔镜门静脉插管5例,肝动脉结扎+腹腔镜门静脉插管34例,肝动脉插管+腹腔镜门静脉插管4例,术后无并发症,早期经门静脉、肝动脉插管化疗,存活3~12月.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2例,无并发症,痊愈.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2例,无并发症,痊愈.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难度高,需探索.腹腔镜肝癌微波固化、肝动脉结扎术或肝动脉插管(化疗)术/或门静脉插管(化疗)术,可作为晚期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姑息治疗.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术是取代剖腹肝脓肿引流术的有效方法.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应作为肝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邹衍泰;李朝龙;于小园;李春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DNA复制错误(Replication error, RER)与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的关系.方法 采用银染PCR-SSCP方法,检测61例大肠癌及其相应正常组织的第2、5、17号染色体的4个位点的微小卫星DNA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有两个位点的MSI则诊断为RER+.结果 61例大肠癌中,18例为RER+(29.5%).RER阳性率在HNPCC为75%与散发性大肠癌的23.9%比较(P=0.025)有显著差异.RER+大肠癌大多为低分化大肠癌(P<0.0001),多位于右半结肠(P<0.05),有家族史,年龄小于35岁,Duckes分期A、B期患者所占比例高.发现2例病理阴性者手术切缘组织RER+.结论 RER+是HNPCC常见的分子学事件.RER+肿瘤与RER-肿瘤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RER+ 可作为大肠癌手术切缘的分子标志.
作者:徐宁;丁彦青;邱红明;徐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骨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 58例未经放疗、化疗的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均分别行核素骨显像、骨 X线平片、骨CT检查.核素骨显像于静脉注射99mTc-MDP 3~6 h后进行.结果 58例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中有13例后经临床确诊为鼻咽癌骨转移.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为84.6%,特异性为82.2%,假阳性率为17.7%,假阴性率15.4%.病灶主要集中于脊椎、肋骨和骨盆.骨显像与 X线、CT检查对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4.6%、61.5% 和 69.2% ,核素骨显像灵敏度明显高于X线平片和CT(P <0.05).本组病例中,患者有疼痛主诉者骨显像的阳性率高;N分期晚者其阳性率也高.结论 全身骨显像在诊断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有无骨转移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灵敏度高于 X线平片和CT检查;骨显像阳性率的高低与疼痛主诉及N分期密切相关,在病例筛选中可作为首选检查项目.
作者:陈仰珍;吴德华;吴湖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PUC18质粒载体菌(JM109)示踪法,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屏障损伤与肠道细菌移位情况,探讨ANP继发感染的机理.方法 杂种犬15只于定植PUC18质粒菌JM109后,分ANP组(n=8)和对照组(n=7).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甘露醇和乳果糖的含量;测定血中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内毒素(LPS)浓度;每日血培养;第7天活杀后,各组脏器标本作细菌培养,肠粘膜菌群分析,所有耐氨苄青霉素菌作质粒DNA分析.结果 ANP犬肠粘膜上皮绒毛破损,肠通透性显著增加,血浆DAO活性下降,肠道微生态出现明显紊乱,血和脏器出现细菌移位,血中LPS浓度升高1~3倍,ANP犬胰腺中PUC18质粒菌移位率为87.5%.结论 本研究提示,ANP后肠屏障功能严重受损,发生肠道细菌移位,肠源性感染是ANP继发感染的根源.
作者:吴承堂;黎沾良;黄祥成;齐德林;张志凌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HBV 前C/C区基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构建HBV前C/C区基因EB病毒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到HepG2细胞,并表达HBeAg.结果 重组质粒经PCR和酶切鉴定均阳性,转染的细胞目的DNA和表达蛋白检测均阳性.结论 采用EB病毒载体构建HBV前C/C基因的表达载体,能在HepG2细胞中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由于EB病毒载体以附着体的形式复制,不整合于宿主染色体基因中,拷贝数稳定,适合于体外研究HBV C/C基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
作者:周福元;隋礼丽;骆抗先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烧伤早期犬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与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间的关系,探讨强烈应激状态下的免疫改变.方法 抽取烧伤前1 d,伤后2、6、12、24、48及72 h血液为测定样本.用试剂盒测定血浆中皮质醇浓度,[3H]-TdR 掺入法测定植物血凝素(PHA)淋巴细胞转化率,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结果 烧伤后2、6、12 h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与血浆皮质醇浓度呈反向变化,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呈正相关.结论 烧伤早期的强烈应激反应是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是烧伤早期全身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吴永恒;周一平;方之扬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选择住院行妇科开腹手术及剖宫手术者168例,其中纵切口140例,横切口28例,年龄22~45岁;选用美国氰胺有限公司的DG缝合线,两次进腹切除原疤痕者7例.
作者:徐立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HBcAg特异性CTL作用的靶细胞系统,为进一步研究HBV 基因变异对CTL细胞毒效应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两种质粒pXT1和EBO-plpp构建HBV C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转染永生化B细胞,DNA分析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BV C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表达. 结果 在转染重组质粒pXT1-HBVc 和EBO-plpp-HBVc的B细胞中,均能检测到目的基因;分别有89.81%和88.51%的宿主细胞能检测到HBcAg;连续培养3周后,分别有88.30%和72.19%的宿主细胞表达HBcAg.结论 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XT1-HBVc和EB病毒表达载体EBO-plpp-HBVc转染的永生化人外周血B细胞能有效地表达靶抗原(HBcAg),可作为较为理想的HBV特异性CTL作用的靶细胞.
作者:隋礼丽;周福元;骆抗先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8例恙虫病患者,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31~44岁.均在广东生活,发病于夏、秋两季.入院时临床表现除高热外,均诉有不同程度的咳嗽(5例咳少量白痰,3例干咳),其中1例伴气促.症状持续3~14 d不等.呼吸系统体检主要发现:左肺湿罗音1例;两肺湿罗音3例;右肺下部呼吸音降低2例;未见异常2例.胸部X线片示:左下肺间质性肺炎IP、两肺IP、两侧胸腔积液伴右肺IP、右侧胸腔积液、两肺肺炎、两肺肺炎伴右侧胸腔积液、右下肺盘状肺不张及未见异常各1例.此外,1例在躯干部见散在丘疹,其余7例未见皮疹.
作者:施红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透病人的生命线,传统观点认为内瘘成形术后4~8周才可使用.提前穿刺易造成瘘管损伤、撕裂、形成血肿并影响以后的发育和成熟[1].自1989年开始,我们通过加强内瘘成形术后护理加上内瘘功能训练,促使内瘘成熟,从而使内瘘能够提前使用,并能达到治疗所需的血流量.经临床5~7年观察,无不良反应.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兰英;金晓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单用或合用VE和鳗鱼油精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和血药粘度的影响.方法 以亚硫酸钠沉淀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用NXE-1型锥板粘度计测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结果 给大鼠口服鳗鱼油精和VE时,单用VE 30 d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降低,而鳗鱼油精组降低作用不显著;二者对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均有降低作用.两药合用时,与空白对照组、VE组和鳗鱼油精组比较,无论是给药15 d还是30 d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和血液粘度均显著降低.结论 鳗鱼油精和VE单用时对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浆粘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二者合用时此作用显著增强.
作者:冯雪莲;金云海;林继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带HLA-B27基因的转基因大鼠,进一步研究HLA-B27 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发病原因及其机理.方法 应用转基因技术,把已克隆的人类AS基因HLA-B27基因组DNA导入Wistar大鼠受精卵中,并移植到假孕母鼠输卵管内,21 d后,出生27只原代大鼠.结果 经过PCR检测阳性后,再继续进行Southern印迹分析,确认3只大鼠为带HLA-B27基因转基因大鼠,整合率为11.11 %,其中1只转基因大鼠出现外周关节炎及脊柱强直表现.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表明HLA-B27 与AS的强相关性,为研究AS病因病理及治疗打下了基础.
作者:杨少锋;周秩林;张玉勋;乔贵林;吴启富;刘毅;殷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因剖腹产术后疤痕增生及腹壁脂肪增生、腹部松驰半年于1993年2月8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前腹壁可见一从脐下至耻骨纵行疤痕长8 cm,宽3 cm,高出皮肤1 cm,整个腹前壁皮肤松软无弹性,并有脂肪沉积下腹部可用手抓起8~10 cm宽多余脂肪,诊断为腹部疤痕增生、腹壁松弛.
作者:徐开芹;吴建庄;郭春光 刊期: 199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