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8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析

陈仰珍;吴德华;吴湖炳

关键词:鼻咽癌, 骨, 放射性核素显像
摘要:目的 探讨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骨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 58例未经放疗、化疗的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均分别行核素骨显像、骨 X线平片、骨CT检查.核素骨显像于静脉注射99mTc-MDP 3~6 h后进行.结果 58例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中有13例后经临床确诊为鼻咽癌骨转移.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为84.6%,特异性为82.2%,假阳性率为17.7%,假阴性率15.4%.病灶主要集中于脊椎、肋骨和骨盆.骨显像与 X线、CT检查对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4.6%、61.5% 和 69.2% ,核素骨显像灵敏度明显高于X线平片和CT(P <0.05).本组病例中,患者有疼痛主诉者骨显像的阳性率高;N分期晚者其阳性率也高.结论 全身骨显像在诊断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有无骨转移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灵敏度高于 X线平片和CT检查;骨显像阳性率的高低与疼痛主诉及N分期密切相关,在病例筛选中可作为首选检查项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切开重睑术的改进

    作者在切开重睑术的操作中发现眶隔在睑板前反折形成一纤维条索(李东[1]称之为筋膜融合层,由眶隔筋膜与上睑提肌腱膜相互融合而成) ,此条索与睑板相连,与内外眦均结合紧密,位置固定,以外眦部为明显.将皮肤缝于此条索上可形成较自然的重睑,且不需过多地去除睑板前组织,术后水肿轻,恢复快.自1993年至1997年10月用此方法共行重睑术6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兵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成功治愈特大面积深度烧伤5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3例.年龄3.3~27岁.烧伤面积(总面积/Ⅲ度面积)平均为88%/74%,其中3例伴有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入院后即行气管切开术.入院时间为4.5 h~7 d.3例在我院平稳度过休克期.5例均采取早期一次性大面积切痂加微粒皮异体皮混合移植术,切痂时间为伤后3~9 d,切痂面积为25%~48%(平均为40%).反复多次行肉芽创面植皮术,间或混植异体皮,以求严密覆盖,使裸露创面不超过3%.所有创面均在伤后45 d内封闭.入院后即静脉点滴高效,广谱抗生素(如泰能等),及时停药.伤后1个月内反复多次静脉输血及血浆,早期进食,口服营养素等.创面均涂用磺胺嘧啶银糊剂,保持室内干燥,促进创面成痂.

    作者:吴永恒;周一平;荣新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生物素-亲合素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检测血清中登革病毒4型抗原

    目的 建立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血请中登革病毒抗原的方法.方法 一株DV4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点加于硝酸纤维膜上,以捕获血清中的DV4抗原.借助黄病毒组反应性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羊抗鼠IgG抗体、金标SPA和金标亲合素,建立用DIGFA检测血清中登革病毒抗原的方法.结果 常规DIGFA 检测的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 而生物素-亲合素 DIGFA(BA-DIGFA)的敏感性又高于常规的DIGFA.常规DIGFA可检测到 5. 0 TCID50的病毒抗原,BA-DIGFA可检测到4.3 TCID50的病毒抗原.结论 作者建立的BA-DIGFA简便、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快速诊断登革病毒4型感染.

    作者:姚海军;曹虹;刘久来;段馥琴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RER+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 探讨DNA复制错误(Replication error, RER)与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的关系.方法 采用银染PCR-SSCP方法,检测61例大肠癌及其相应正常组织的第2、5、17号染色体的4个位点的微小卫星DNA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有两个位点的MSI则诊断为RER+.结果 61例大肠癌中,18例为RER+(29.5%).RER阳性率在HNPCC为75%与散发性大肠癌的23.9%比较(P=0.025)有显著差异.RER+大肠癌大多为低分化大肠癌(P<0.0001),多位于右半结肠(P<0.05),有家族史,年龄小于35岁,Duckes分期A、B期患者所占比例高.发现2例病理阴性者手术切缘组织RER+.结论 RER+是HNPCC常见的分子学事件.RER+肿瘤与RER-肿瘤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RER+ 可作为大肠癌手术切缘的分子标志.

    作者:徐宁;丁彦青;邱红明;徐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的靶细胞的建立

    目的 建立HBcAg特异性CTL作用的靶细胞系统,为进一步研究HBV 基因变异对CTL细胞毒效应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两种质粒pXT1和EBO-plpp构建HBV C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转染永生化B细胞,DNA分析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BV C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表达. 结果 在转染重组质粒pXT1-HBVc 和EBO-plpp-HBVc的B细胞中,均能检测到目的基因;分别有89.81%和88.51%的宿主细胞能检测到HBcAg;连续培养3周后,分别有88.30%和72.19%的宿主细胞表达HBcAg.结论 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XT1-HBVc和EB病毒表达载体EBO-plpp-HBVc转染的永生化人外周血B细胞能有效地表达靶抗原(HBcAg),可作为较为理想的HBV特异性CTL作用的靶细胞.

    作者:隋礼丽;周福元;骆抗先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护理

    眼球摘除是眼外伤和眼科疾病中不幸的结局,它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美观.心理护理是手术前后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将我科52例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宏珍;杜兰芳;姜兴娴;曾丽芬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酸化电位水对牙科气涡轮手机的消毒效果观察

    气涡轮手机的负压吸引污染一直是牙科医生难于解决的问题[1~3].酸化电位水(EOW)是一种新型的消毒水,它通过特殊的白金钛合金电极,在有隔膜的电极槽中将含有0.05%氯化钠的自来水电解成具有氧化还原电位(ORP)1 100 mV以上、pH 2.7以下的特殊消毒水.我们就它对牙科气涡轮手机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了临床检测,为EOW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申晓青;李新华;芦森;尤芝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硅橡胶隆鼻术中的张力问题

    隆鼻术尽管其是一个常见的手术,仍存在较高的并发症.我们在228例隆鼻术和23例隆鼻并发症处理中体会到,并发症的发生除与隆鼻材料的性能、植入层次有关外,主要与材料雕刻和植入后的张力有关.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兵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苯妥英钠的治疗药物监测

    本文探讨了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以及不同制剂、合并用药等对浓度的影响,浓度与疗效、不良反应间的关系等.

    作者:杨凌;胡敏燕;陈志良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受体介导内吞引起的巨噬细胞质酸化和胞吐作用;p53基因Cdna突变及其蛋白高表达与大肠癌预后关系;巨噬细胞吞噬过程中膜磷脂流动性和受体流动性的关系;经阴道输卵管插管行配子输卵管移植的临床研究;受体介导内吞对巨噬细胞膜电位、胞浆和溶酶体Ph的影响;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对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胺碘酮在治疗心房纤颤中增加QT离散度

    目的 评价胺碘酮在治疗心房纤颤(房颤)中对心肌复极的影响.方法 测量了48例用胺碘酮转复与维持治疗房颤患者的QT间期与QT离散度,并与21例阵发性房颤和43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与健康组QT间期和QT离散度无差异(QT:405±44 vs 397±30,QTc:448±47 vs 424±26,QTD:29±17 vs 27±16,QTcD:28±19 vs 26±18, P>0.05),但与前两对照组比,胺碘酮明显延长QT间期并使QTD增大(QT:465±53 vs 405±44 or 397±30,QTc:499±54 vs 448±47 or 424±26,QTD:47±20 vs 29±17 or 27±16,QTcD:49±21 vs 28±19 or 26±18, P<0.01).结论 胺碘酮不仅延缓心肌复极,且使复极离散.

    作者:谢志泉;刘伊丽;贾满盈;孙勇;廉永昕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微卫星不稳定性-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诊断的分子标志:附4例报告

    目的 探讨微卫星DNA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的关系.方法 采用银染PCR-SSCP方法,检测4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及其相应正常组织的第2、5、17号染色体的4个位点的MSI .结果 4例HNPCC均存在至少一个位点的MSI. HNPCC多位于右半结肠,低分化,粘液腺癌多见.结论 MSI是HNPCC常见的分子学事件.HNPCC有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徐宁;邱红明;丁彦青;徐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核糖霉素治疗76例急性菌痢的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门诊部自1993年6月至1995年3月,共收治了急性菌痢76例,用核糖霉素治疗,疗效甚为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儿科门诊部留医观察患儿,男,40例,女36例,其中5~12岁56例.本病夏秋季节居多;绝大部分于起病后24 h内就诊,基本上未曾治疗.

    作者:李戈戈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麝香酮的人工合成进展与展望

    对1990年以来有关麝香酮的合成进展和今后的展望作一概述.

    作者:陈望忠;焦克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Opal瓷粉在烤瓷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应用Opal瓷粉为36例患者制作上前牙烤瓷桥及前、后牙单冠烤瓷修复,共制作各类修复体69件,取得满意修复效果.Opal瓷粉有着和天然牙相近似的釉质色泽及天然牙特有的宝石效应,具有构型美观和操作简单的特点.

    作者:袁林;毕绍臣;陈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椎旁间隙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

    目的 观察椎旁间隙阻滞用于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2例单侧开胸手术病人,术前经皮行胸椎旁间隙穿刺置管,注入0.5%布比卡因15 ml,观察血压、心率变化,术后间断注入0.5%布比卡因镇痛.结果 椎旁间隙阻滞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阻滞范围为T3~T8,术后8例病人带管回病房,6例出现切口中度疼痛的时间平均为(7.5±6.2) h,再次椎旁间隙注射0.5%布比卡因15 ml后切口疼痛均缓解或完全消失.未出现恶心、呕吐及局麻药中毒症状.结论 椎旁间隙阻滞操作简单,术后镇痛完善,不影响膈肌运动,适用于开胸手术的术后镇痛.

    作者:宋吉贵;陈钢;古妙宁;刘高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连续缝合法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1 临床资料选择住院行妇科开腹手术及剖宫手术者168例,其中纵切口140例,横切口28例,年龄22~45岁;选用美国氰胺有限公司的DG缝合线,两次进腹切除原疤痕者7例.

    作者:徐立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43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防治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危象是临床危重难治疾病.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以横纹肌无力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分为眼肌型,延髓型及全身型.急骤发生呼吸肌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即为重症肌无力危象,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自1989年8月至1998年10月共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43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邹小明;黄志勇;王武军;蔡开灿;杨锡耀;陈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缺血预适应对未成熟鼠心冠脉循环的保护作用

    近年研究表明,内皮功能失调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我们采用改良Langendorff–Neely离体鼠心工作模型,研究了缺血预适应[1](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未成熟鼠心内皮功能及冠脉循环的作用,旨在寻求更加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提高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冀亚琦;李中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对中年人保健的体会

    中年是人生的鼎盛期.但45岁左右是生理上从成熟过渡到衰老的转折期,在经历更年期的生理变化,各器官开始由旺盛逐渐趋于衰弱,生理功能逐渐下降,某些老化征象开始暴露,这些时期的保健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耿军;张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