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硅橡胶隆鼻术中的张力问题

陈兵

关键词:隆鼻术, 张力
摘要:隆鼻术尽管其是一个常见的手术,仍存在较高的并发症.我们在228例隆鼻术和23例隆鼻并发症处理中体会到,并发症的发生除与隆鼻材料的性能、植入层次有关外,主要与材料雕刻和植入后的张力有关.现分析报道如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酸化电位水对牙科气涡轮手机的消毒效果观察

    气涡轮手机的负压吸引污染一直是牙科医生难于解决的问题[1~3].酸化电位水(EOW)是一种新型的消毒水,它通过特殊的白金钛合金电极,在有隔膜的电极槽中将含有0.05%氯化钠的自来水电解成具有氧化还原电位(ORP)1 100 mV以上、pH 2.7以下的特殊消毒水.我们就它对牙科气涡轮手机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了临床检测,为EOW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申晓青;李新华;芦森;尤芝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家庭氧生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家庭氧生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缺氧症状的效果.病人和方法选20例有缺氧症状的COPD患者,应用家庭氧生仪治疗并与医院中心供氧治疗效果相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供氧后,气促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85%(P>0.05).结论 家庭氧生仪在治疗COPD患者缺氧症状方面可替代医院的持续低流量供氧,为患者(尤其是COPD缓解期患者)的家庭氧疗提供极大的方便.

    作者:谭筱江;朱建军;段娥英;刘久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核糖霉素治疗76例急性菌痢的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门诊部自1993年6月至1995年3月,共收治了急性菌痢76例,用核糖霉素治疗,疗效甚为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儿科门诊部留医观察患儿,男,40例,女36例,其中5~12岁56例.本病夏秋季节居多;绝大部分于起病后24 h内就诊,基本上未曾治疗.

    作者:李戈戈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特定电磁波辐射疗法引起较大面积深Ⅱ°烧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因剖腹产术后疤痕增生及腹壁脂肪增生、腹部松驰半年于1993年2月8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前腹壁可见一从脐下至耻骨纵行疤痕长8 cm,宽3 cm,高出皮肤1 cm,整个腹前壁皮肤松软无弹性,并有脂肪沉积下腹部可用手抓起8~10 cm宽多余脂肪,诊断为腹部疤痕增生、腹壁松弛.

    作者:徐开芹;吴建庄;郭春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四逆汤方药对缺血心肌的影响

    在Langedorff心脏灌流模型上观察了四逆汤方中主药不同配伍及不同比例对大鼠离体心肌冠脉流量影响.同时观察了四逆汤方药中的君臣药物的组配对小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四逆汤不同配伍对冠脉流量有明显的影响,而不同比例对冠脉流量无明显的影响,单味药与君臣配伍对小鼠心肌组织SOD,MDA的作用有明显差异,提示中药配伍运用对机体的作用优于单味药物.

    作者:陈建萍;谭红梅;吴伟康;罗汉川;梁天文;黄河清;赵湘茹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缺血预适应对未成熟鼠心冠脉循环的保护作用

    近年研究表明,内皮功能失调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我们采用改良Langendorff–Neely离体鼠心工作模型,研究了缺血预适应[1](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未成熟鼠心内皮功能及冠脉循环的作用,旨在寻求更加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提高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冀亚琦;李中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成功治愈特大面积深度烧伤5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3例.年龄3.3~27岁.烧伤面积(总面积/Ⅲ度面积)平均为88%/74%,其中3例伴有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入院后即行气管切开术.入院时间为4.5 h~7 d.3例在我院平稳度过休克期.5例均采取早期一次性大面积切痂加微粒皮异体皮混合移植术,切痂时间为伤后3~9 d,切痂面积为25%~48%(平均为40%).反复多次行肉芽创面植皮术,间或混植异体皮,以求严密覆盖,使裸露创面不超过3%.所有创面均在伤后45 d内封闭.入院后即静脉点滴高效,广谱抗生素(如泰能等),及时停药.伤后1个月内反复多次静脉输血及血浆,早期进食,口服营养素等.创面均涂用磺胺嘧啶银糊剂,保持室内干燥,促进创面成痂.

    作者:吴永恒;周一平;荣新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烧伤早期休克与应激反应、脂质过氧化损害三者相互关系的实验观察

    休克、应激反应及机体脂质过氧化是烧伤早期主要的损害形式,在此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尚无太多探讨.本实验采用大鼠30%体表Ⅲ°烫伤模型,通过对伤后3 d 内动物尿量、血清皮质醇以及血浆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借以观察伤后早期休克、应激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害及其相互关系.

    作者:荣新洲;吴永恒;周一平;陈惠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蛋白合成抑制剂促进TNFa 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

    目的 探索放线菌酮和TNFα协同诱导人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发生规律.方法 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以放线菌酮和TNFα均小剂量作用于人大肠癌LoVo细胞,经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光镜观察形态改变,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NA断裂情况.结果 单用TNFα5 万U/L或放线菌酮4 mg/L,均未引起LoVo细胞凋亡效应.而两者协同,作用12 h至48 h,LoVo细胞逐渐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和DNA断裂.结论 小剂量的放线菌酮和TNFα协同作用于人大肠癌LoVo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效应.

    作者:梁卫江;黄卓垣;丁彦青;张万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HBV前C/C基因EB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HBV 前C/C区基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构建HBV前C/C区基因EB病毒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到HepG2细胞,并表达HBeAg.结果 重组质粒经PCR和酶切鉴定均阳性,转染的细胞目的DNA和表达蛋白检测均阳性.结论 采用EB病毒载体构建HBV前C/C基因的表达载体,能在HepG2细胞中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由于EB病毒载体以附着体的形式复制,不整合于宿主染色体基因中,拷贝数稳定,适合于体外研究HBV C/C基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

    作者:周福元;隋礼丽;骆抗先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183例

    采用手法、牵引、中药等方法治疗颈椎病183例,使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解除了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及炎症,使症状得到减轻或完全消除.

    作者:陈则齐;梅先昌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椎管内肿瘤296例分析

    作者报告椎管内肿瘤296例.肿瘤主要发生于胸段,占41.9%,其次为腰骶和颈段,分别占25%和24.3%.病理学分类以神经纤维瘤多,占122例,其次为脊膜瘤和先天性脊髓肿瘤.早期临床表现:髓内肿瘤以肢体麻木无力为主;而髓外肿瘤则以根性神经痛为主;硬脊膜外转移性肿瘤多以突发疼痛起病.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如祥;柯以铨;张世忠;杨俊;李铁林;邓国鼎;李新运;陈长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生物素-亲合素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检测血清中登革病毒4型抗原

    目的 建立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血请中登革病毒抗原的方法.方法 一株DV4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点加于硝酸纤维膜上,以捕获血清中的DV4抗原.借助黄病毒组反应性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羊抗鼠IgG抗体、金标SPA和金标亲合素,建立用DIGFA检测血清中登革病毒抗原的方法.结果 常规DIGFA 检测的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 而生物素-亲合素 DIGFA(BA-DIGFA)的敏感性又高于常规的DIGFA.常规DIGFA可检测到 5. 0 TCID50的病毒抗原,BA-DIGFA可检测到4.3 TCID50的病毒抗原.结论 作者建立的BA-DIGFA简便、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快速诊断登革病毒4型感染.

    作者:姚海军;曹虹;刘久来;段馥琴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癌症病人自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在1990年4月至1993年8月,我科晚期癌症患者发生自杀死亡5例,作者分析了各例癌症患者的自杀原因,总结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及时发现少数癌症患者的错误认知,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杜绝了各种不测行为的再次发生.

    作者:王艳慧;樊彦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臧坤堂治疗肝硬化经验

    肝硬化是难治性痼疾,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祖国医学多根据其病情及发展过程,按胁痛、黄疸、积证、臌胀等辨证施治,但往往因其病情复杂而收效甚微,臧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对此病独特的辨治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洪;吴绪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戊二醛作牙根管内消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完善的根管治疗包括3个步骤: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根管预备后,完全固定根管内的残余物是理想的根管处理方法.戊二醛能和有机物形成快速而不可逆的结合.本文作者用2%戊二醛作根管内消毒来治疗急、慢性根尖周炎,疗效满意且副作用甚微.

    作者:申晓青;毕绍臣;卫延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58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析

    目的 探讨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骨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 58例未经放疗、化疗的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均分别行核素骨显像、骨 X线平片、骨CT检查.核素骨显像于静脉注射99mTc-MDP 3~6 h后进行.结果 58例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中有13例后经临床确诊为鼻咽癌骨转移.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为84.6%,特异性为82.2%,假阳性率为17.7%,假阴性率15.4%.病灶主要集中于脊椎、肋骨和骨盆.骨显像与 X线、CT检查对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4.6%、61.5% 和 69.2% ,核素骨显像灵敏度明显高于X线平片和CT(P <0.05).本组病例中,患者有疼痛主诉者骨显像的阳性率高;N分期晚者其阳性率也高.结论 全身骨显像在诊断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有无骨转移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灵敏度高于 X线平片和CT检查;骨显像阳性率的高低与疼痛主诉及N分期密切相关,在病例筛选中可作为首选检查项目.

    作者:陈仰珍;吴德华;吴湖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食管穿孔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通过对20例食管穿孔的分析,探讨其病因、诊断和治疗的规律.方法 20例中行保守治疗5例,行食管修补7例,行引流术7例,行结肠代食管术1例.结果 16例痊愈,4例死亡,治愈率80%.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准确的处理是治疗食管穿孔的关键,应根据发病时间、病情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

    作者:蔡开灿;杨锡耀;王武军;王文林;蔡瑞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鳗鱼油精和维生素E对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液粘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单用或合用VE和鳗鱼油精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和血药粘度的影响.方法 以亚硫酸钠沉淀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用NXE-1型锥板粘度计测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结果 给大鼠口服鳗鱼油精和VE时,单用VE 30 d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降低,而鳗鱼油精组降低作用不显著;二者对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均有降低作用.两药合用时,与空白对照组、VE组和鳗鱼油精组比较,无论是给药15 d还是30 d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和血液粘度均显著降低.结论 鳗鱼油精和VE单用时对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浆粘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二者合用时此作用显著增强.

    作者:冯雪莲;金云海;林继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微卫星不稳定性-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诊断的分子标志:附4例报告

    目的 探讨微卫星DNA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的关系.方法 采用银染PCR-SSCP方法,检测4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及其相应正常组织的第2、5、17号染色体的4个位点的MSI .结果 4例HNPCC均存在至少一个位点的MSI. HNPCC多位于右半结肠,低分化,粘液腺癌多见.结论 MSI是HNPCC常见的分子学事件.HNPCC有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徐宁;邱红明;丁彦青;徐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