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人眼袋修复术的体会

王雪红;丁伟;罗锦辉;张立宪;杨东元

关键词:眼袋, 修复术
摘要:以往行眼袋修复术多为中老年人,手术目的包括治疗和美容两个方面.如今青年人行眼袋修复术日益增多.我科从 1993年至今成功地为 180名青年人施行了眼袋修复术,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8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在24~35岁之间.其中单纯下睑眶膈内脂肪膨出型102例,皮肤松驰伴眶膈内脂肪膨出型 78例.术后随访,无睑外翻、眶缘凹陷、血肿和感染等并发症.效果满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椎管内肿瘤296例分析

    作者报告椎管内肿瘤296例.肿瘤主要发生于胸段,占41.9%,其次为腰骶和颈段,分别占25%和24.3%.病理学分类以神经纤维瘤多,占122例,其次为脊膜瘤和先天性脊髓肿瘤.早期临床表现:髓内肿瘤以肢体麻木无力为主;而髓外肿瘤则以根性神经痛为主;硬脊膜外转移性肿瘤多以突发疼痛起病.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如祥;柯以铨;张世忠;杨俊;李铁林;邓国鼎;李新运;陈长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B超在少血管型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管型肝癌在超声显像中的特点.方法 对32例血管造影诊断为少血管型肝癌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的诊断率比血管造影的诊断率为高,病变位置多位于左叶,以等回声及回声减低型为多.结论 超声与血管造影检查两者互补可提高肝癌的诊断率.

    作者:余中逊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缺血预适应对未成熟鼠心冠脉循环的保护作用

    近年研究表明,内皮功能失调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我们采用改良Langendorff–Neely离体鼠心工作模型,研究了缺血预适应[1](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未成熟鼠心内皮功能及冠脉循环的作用,旨在寻求更加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提高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冀亚琦;李中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蛋白合成抑制剂促进TNFa 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

    目的 探索放线菌酮和TNFα协同诱导人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发生规律.方法 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以放线菌酮和TNFα均小剂量作用于人大肠癌LoVo细胞,经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光镜观察形态改变,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NA断裂情况.结果 单用TNFα5 万U/L或放线菌酮4 mg/L,均未引起LoVo细胞凋亡效应.而两者协同,作用12 h至48 h,LoVo细胞逐渐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和DNA断裂.结论 小剂量的放线菌酮和TNFα协同作用于人大肠癌LoVo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效应.

    作者:梁卫江;黄卓垣;丁彦青;张万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局部进展期鼻咽癌同时放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提高局部进展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材料与方法 86例局部进展期鼻咽癌,前瞻性随机分为同时放化治疗组(R+C组)和单纯放疗组(R组),进行疗效对比.两组病例放疗方法相同,放化疗组于放疗同时给5-氟脲嘧啶(5-Fu)和平阳霉素(BLM-A5).结果 放化疗组较单放组肿瘤退缩速度明显加快(P<0.0.5),两年内肿瘤局部复发率下降(P<0.01),远处转移率两组无差异(P>0.05).放化纯组较单纯放组毒副反应发生率高(P<0.05),但经对症治疗均能顺利完成治疗,后遗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放疗同时并用5-Fu和BLM-A5化疗可提高局部进展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

    作者:石玉生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Opal瓷粉在烤瓷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应用Opal瓷粉为36例患者制作上前牙烤瓷桥及前、后牙单冠烤瓷修复,共制作各类修复体69件,取得满意修复效果.Opal瓷粉有着和天然牙相近似的釉质色泽及天然牙特有的宝石效应,具有构型美观和操作简单的特点.

    作者:袁林;毕绍臣;陈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食管穿孔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通过对20例食管穿孔的分析,探讨其病因、诊断和治疗的规律.方法 20例中行保守治疗5例,行食管修补7例,行引流术7例,行结肠代食管术1例.结果 16例痊愈,4例死亡,治愈率80%.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准确的处理是治疗食管穿孔的关键,应根据发病时间、病情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

    作者:蔡开灿;杨锡耀;王武军;王文林;蔡瑞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护理

    眼球摘除是眼外伤和眼科疾病中不幸的结局,它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美观.心理护理是手术前后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将我科52例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宏珍;杜兰芳;姜兴娴;曾丽芬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UV-C诱导体外平滑肌细胞凋亡的相关信号机理的研究

    目的 观察经UV-C照射诱导的体外凋亡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SMC)内Ca2+浓度及actin表达的变化.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凋亡SMC内actin的表达;应用粘附细胞分析及筛选激光细胞仪观察凋亡SMC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 UV-C照射后,SMC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和生化指标上的改变.UV-C动态照射10 min引起胞浆内Ca2+浓度的快速升高;并引起照射后不同时期SMC中Ca2+浓度的持续升高.凋亡SMC 内actin表达较正常大大加强,并出现从胞内向核周、从胞内向核内的迁移和再分布.结论 Ca2+浓度升高和actin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参与UV-C诱导的SMC凋亡信号传递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晓丹;李进;张薇;鲍永耀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心脏直视术后延迟性心包填塞的观察与急救护理

    延迟性心包填塞(LCT)是指手术1周以后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脏压塞.本组共参与急救护理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16~51岁.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2例.术前胸片检查心胸比例0.49~0.71.术前心功能Ⅱ级者1例,Ⅲ级者3例,Ⅳ级者2例.

    作者:康珊珊;刘冬梅;王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抗CD3/CD45双特异抗体激活的效应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应

    目的 探讨双特异性抗体用于白血病自体干细胞移植体外净化的可能性.方法 以抗CD3/CD45双特异性抗体激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HL60为靶,用LDH方法测定杀伤效应.结果 靶效比例不同时,抗CD3/CD45激活的效应细胞对HL60细胞都表现出杀伤效应.结论 抗CD3/CD45可能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体外净化.

    作者:吴秉毅;郭坤元;陈一方;严定安;王小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酸化电位水对牙科气涡轮手机的消毒效果观察

    气涡轮手机的负压吸引污染一直是牙科医生难于解决的问题[1~3].酸化电位水(EOW)是一种新型的消毒水,它通过特殊的白金钛合金电极,在有隔膜的电极槽中将含有0.05%氯化钠的自来水电解成具有氧化还原电位(ORP)1 100 mV以上、pH 2.7以下的特殊消毒水.我们就它对牙科气涡轮手机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了临床检测,为EOW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申晓青;李新华;芦森;尤芝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青年人眼袋修复术的体会

    以往行眼袋修复术多为中老年人,手术目的包括治疗和美容两个方面.如今青年人行眼袋修复术日益增多.我科从 1993年至今成功地为 180名青年人施行了眼袋修复术,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8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在24~35岁之间.其中单纯下睑眶膈内脂肪膨出型102例,皮肤松驰伴眶膈内脂肪膨出型 78例.术后随访,无睑外翻、眶缘凹陷、血肿和感染等并发症.效果满意.

    作者:王雪红;丁伟;罗锦辉;张立宪;杨东元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连续缝合法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1 临床资料选择住院行妇科开腹手术及剖宫手术者168例,其中纵切口140例,横切口28例,年龄22~45岁;选用美国氰胺有限公司的DG缝合线,两次进腹切除原疤痕者7例.

    作者:徐立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受体介导内吞引起的巨噬细胞质酸化和胞吐作用;p53基因Cdna突变及其蛋白高表达与大肠癌预后关系;巨噬细胞吞噬过程中膜磷脂流动性和受体流动性的关系;经阴道输卵管插管行配子输卵管移植的临床研究;受体介导内吞对巨噬细胞膜电位、胞浆和溶酶体Ph的影响;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对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臧坤堂治疗肝硬化经验

    肝硬化是难治性痼疾,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祖国医学多根据其病情及发展过程,按胁痛、黄疸、积证、臌胀等辨证施治,但往往因其病情复杂而收效甚微,臧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对此病独特的辨治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洪;吴绪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烧伤早期休克与应激反应、脂质过氧化损害三者相互关系的实验观察

    休克、应激反应及机体脂质过氧化是烧伤早期主要的损害形式,在此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尚无太多探讨.本实验采用大鼠30%体表Ⅲ°烫伤模型,通过对伤后3 d 内动物尿量、血清皮质醇以及血浆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借以观察伤后早期休克、应激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害及其相互关系.

    作者:荣新洲;吴永恒;周一平;陈惠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微卫星不稳定性-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诊断的分子标志:附4例报告

    目的 探讨微卫星DNA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的关系.方法 采用银染PCR-SSCP方法,检测4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及其相应正常组织的第2、5、17号染色体的4个位点的MSI .结果 4例HNPCC均存在至少一个位点的MSI. HNPCC多位于右半结肠,低分化,粘液腺癌多见.结论 MSI是HNPCC常见的分子学事件.HNPCC有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徐宁;邱红明;丁彦青;徐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43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防治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危象是临床危重难治疾病.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以横纹肌无力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分为眼肌型,延髓型及全身型.急骤发生呼吸肌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即为重症肌无力危象,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自1989年8月至1998年10月共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43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邹小明;黄志勇;王武军;蔡开灿;杨锡耀;陈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显微注射法建成HLA-B27转基因大鼠

    目的 构建带HLA-B27基因的转基因大鼠,进一步研究HLA-B27 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发病原因及其机理.方法 应用转基因技术,把已克隆的人类AS基因HLA-B27基因组DNA导入Wistar大鼠受精卵中,并移植到假孕母鼠输卵管内,21 d后,出生27只原代大鼠.结果 经过PCR检测阳性后,再继续进行Southern印迹分析,确认3只大鼠为带HLA-B27基因转基因大鼠,整合率为11.11 %,其中1只转基因大鼠出现外周关节炎及脊柱强直表现.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表明HLA-B27 与AS的强相关性,为研究AS病因病理及治疗打下了基础.

    作者:杨少锋;周秩林;张玉勋;乔贵林;吴启富;刘毅;殷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