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王慧美

关键词:肺结核,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对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根据患者的年龄及个性心理特点区别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不同年龄及不同个性心理特点的患者经过精心的心理护理后加快了疾病的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心理护理以在对心身病症患者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它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具有重要的医疗预防价值[1].患者的疾病康复是我们心理护理工作的好成果,护理人员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治疗,以并提高对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2].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城乡剖宫产原因差异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剖宫产原因,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2866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农村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城市.其原因如下:1、农村的经济条件限制.2、营养状况低于城镇,巨大儿的出生率偏低2个百分点.3、农村产妇的活动量大于城市.故妊娠并发症、胎位异常的发生低于城市产妇.也表明,产妇的适当活动有助于胎儿的成长与孕妇的健康.结论:就剖宫产构成比以社会因素为高达25%左右;其次因胎儿窘迫、头盆不称与瘢痕子宫为指征的各占15%上下;胎位异常、妊娠期合并症和羊水过少等因素均在10%以下.要想降低以社会因素为原因的剖宫产率,同时也可降低瘢痕子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就应共同关注及重视剖宫产率上升,做好健康教育,做好医孕沟通,提高阴道助产技术,提高产程观察、处理能力,增强产程观察责任感.

    作者:杨丹杰;刘筱英;陈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75例的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共7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总结不同孕周及分娩方式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孕34 ~ 36+6周组孕妇分娩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孕28~33+6周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后孕妇各项情况比较,研究组产后孕妇的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来说,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并合理进行保胎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的并发症率,使其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赵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身体不良影响及自我防护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纤维环退行性变或外伤发生裂隙,在外力作用下使得髓核等间盘组织向后或后则方膨出或突出的以腰疼为首发症状的临床多发病.多与劳动强度、外伤及长期曲体位有关,男性多于女性,好发腰4、5,腰5、骶1,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根导致其发生炎症、营养障碍和传导损害,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骶疼痛,坐骨神经痛,继而造成膝骨关节炎、足下垂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所以预防其发生和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比严重后手术治疗更为重要.

    作者:赵友聪;付希来;杨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急诊护患关系研究进展的探讨

    根据相关研究指出,由于医疗事故所致的医患纠纷约为3%,绝大多数的医疗纠纷为护患之间,或是医患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所致.本文就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要原因,以及优化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作者:张雄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动态心电图对心悸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了解动态心电图对心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因心悸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门诊患者,分析心电图结果.结果:752例(499%)患者心电图异常,前五位的是实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ST T异常.结论:心悸是一种症状,可以由心律失常引起,也可以是其他原因.动态心电图仍不失为心悸的常规检查手段.

    作者:武鑫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类风湿性血管炎误诊为糖尿病足1例

    类风湿性血管炎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严重关节外并发症,临床上发病率低.其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容易误诊、漏诊.我科近期收治1例,初误诊为糖尿病足,现分析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男,57岁,主因右足趾青紫4天入院.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趾水泡,并出现青紫.于当地诊所按“冻伤”予外用药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青紫面积继续扩大,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发病以来双下肢关节麻木、关节肿痛.既往类风湿关节炎病史30余年,间断服用“醋酸泼尼松片”.

    作者:杨立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士针刺伤现状调查与分析

    针剌伤是一种深部的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是护理人员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1].目前己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锐器伤接种传播,如HBV、HCV、眦V等.对护士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解我院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相关情况,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我们对全院护士2012年1~12月份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做了调查并进行原因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玉秀;盛军;李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脑血管疾病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脑血管病致抑郁症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抑郁评分改善效果、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对治疗及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抑郁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 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 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司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前列腺良性增生成为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的增加.而目前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有效方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疗效好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尤其对于高龄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为佳治疗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据我院针对123例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的老年患者,实施了的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芳;李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本院收治的74例BPD(L组)患者LTG治疗,给予74例D组患者碳酸锂治疗.结果:L组总有效率95 95%显著高于D组77.03%,经检验,x 2=6.37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PD患者采用LTG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轻.

    作者:王海艳;刘士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索辽宁省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我省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产业链、目前我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生产的单位有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高新生物制药公司、大连通化金马药业、省微生物技术公司、中国医科大学、辽宁天成生物技术公司等.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省一定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医药生物技术产业链.

    作者:李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保肝消脂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前酒精性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位肝病,且有5%~15%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的潜在危险[1].近年来我们应用我院主任医师何太清老师的经验方联合西药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文生;李有实;何太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降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厄贝沙坦是一种具有长效强力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能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来源以及其合成途径,从而能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人体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同时厄贝沙坦还能降低醛固酮的水平,从而降低血容量,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同时还升高血钾.氢氯噻嗪可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对抗降压作用,并降低血钾水平.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效果,其能有效的控制并降低血压,而且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爱达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短波配合中频脉冲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

    目的:观察超短波配合中频脉冲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发病1周内单用超短波治疗,第2周开始加用中频脉冲治疗,一个疗程(20次)后评价疗效.结果:60例患者,治愈51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超短波配合中频脉冲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无痛苦、显效快、后遗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邢二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加强透析患者心理护理,提高透析质量

    目的:加强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根据不同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人性化心理沟通和情感支持,方法:对我院72例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总结.结果:72例患者,3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外,5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4例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其他患者乐于接受心理护理,对生活态度明显改善.结论:加强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是病人保持健康心态,减少并发症,提高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吴爱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经锁骨下静脉心内膜电极法置入心脏起搏器,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晓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OCT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随诊观察30例“中浆”患者18个月内黄斑区OCT图像,评价O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在“中浆”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0例(30眼)“中浆”患者,依据FFA分为激光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通过OCT图像对比两组在发病3个月、6个月时痊愈率及在发病18个月时复发率,结果采用统计学卡方分析;结果:激光治疗组在发病3个月、6个月时痊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保守治疗组在6个月时有83.3%痊愈,18个月时两组复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OCT图像显示痊愈及复发结果完全与FFA结果相符;结论:激光治疗有利于“中浆”的恢复,但不能阻止复发.OCT可直观、清晰的显示出所有病例各个时间段黄斑区图像(包括厚度、容积)变化,在判断“中浆”痊愈及有无复发方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丽;张波;扈月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波前像差引导LASIK治疗治疗远视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42只眼远视患者行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随访1年,并对术后视力、屈光度、高阶像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提高,术后1年屈光度-0.50 ~3.00(+1.25±0.75)D,术后高阶像差均比术前增大,术后10天高阶像差增大为明显,术后1个月和术后12个月高阶像差逐渐下降,但均比术前高阶像差增大.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远视一种安全有效且稳定性好的方法.

    作者:赵晓金;王卫群;赵宏;帖彪;乔宝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注射用液体配制时的注意事项

    在配制注射用液体时,溶药中易出现的问题是药物之间相互反应产生沉淀、絮状物、结晶等.一旦产生这些反应,轻者可使药效降低,重者可使毒性增强,并且可增加对用药部位的刺激,产生疼痛、感染、输液反应等.因此,在临床配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以做到合理配药、避免浪费和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詹勇;蒋咏梅;于娟;王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院外急救与转运及护理

    目的:了解和掌握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院外急救及转运途中的护理.方法:快速反应对伤情做出正确判断,及时处理伤口,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吸氧,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位,保持各种管道通畅.结果:45例中院前死亡3例,院内收治42例,其中死亡2例,康复出院40例.结论: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如果院外急救及时,措施得当,转运途中护理到位,可提高救活的成功率.

    作者:刘永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