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碳酸氢钠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气的影响

庞宝平

关键词:碳酸氢钠, 单肺通气, 血气
摘要:目的:研究5%碳酸氢钠(NaHCO3)对OLV患者血气的影响.方法:择期ASAⅠ或Ⅱ级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三组.Ⅰ组:空白对照;实验Ⅱ组:5% NaHCO330 ml;实验Ⅲ组:5%NaHCO360 ml.三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5~2mg/kg、琥珀胆碱1.5 mg/kg,维持吸入1~2%异氟烷、连续输注瑞芬太尼0.1~ 0.25μg/(kg min)、间断应用维库溴铵0.02~0.03 mg/kg.连续监测BP、HR、SpO2和PETCO2.在麻醉前基础值(T0)、麻醉诱导后双肺通气时(T1)、单肺通气30 min时(T2)、手术完毕前双肺通气时(T3)采外周动脉血1ml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BP、HR、SpO2、PaO2和PaCO2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pH值、BE值、SaO2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OLV下开胸手术患者应用60 nml 5 %NaHCO3:血液pH值下降幅度小,氧离曲线偏移减少;患者BE值下降幅度小,利于机体各器官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患者SaO2较高,便于血液携带更多O2供组织利用;应用NaHCO3后并不会影响CO2排除的程度.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有效减轻患儿痛苦,避免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损伤,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分析对265例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265例留置针患者,保留时间短的一天,长的7天,无一例因应用留置针而出现感染.结论:静脉留置针是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的一种输液方法.

    作者:李蕴丽;周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拟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mg/d,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3/日.两组并同时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阿托伐他汀钙20mg口服,1/晚.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21例(91.3%),对照组症状缓解13例(56.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心肌缺血,降低氧耗和增加氧供.

    作者:胡巧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尿动力学检查对前列腺增生手术效果判断的意义

    目的:评价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手术前后尿流动力学意义.方法:对110例BPH分别进行术前、术后的残余尿测定、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110例均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行BPH手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变,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梗阻得到解除,膀胱功能得到改善.不稳定性膀胱和低顺应性膀胱分别由术前的28例降至术后的12例,4例术前高顺应性膀胱术后无改善.结论:BPH患者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可明确有无BOO,了解膀胱顺应性和逼尿肌收缩功能及尿道动力,有利于临床鉴别诊断及估计预后.

    作者:侯晓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疗效.方法:观察56例脑积水患几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前后临床疗效、脑电图、智能的改变,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脑室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脑电图异常率、智能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1).术后并发症6例(10.7%),其中转流管阻塞2例,术后感染1例,腹胀、腹痛1例,恶心呕吐1例,皮下积液1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疗效显著,在对并发症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前提下,是临床治疗小儿脑积水的较好选择.

    作者:吕强;齐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长期留置双腔导管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需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留管时间以及血流不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81%,平均留管时间为(273.4±21.4)d;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5%,平均留管时间为(179.2±30.5)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留管时间更短,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不仅可减低血流不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有效减少患者留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应推广于临床.

    作者:沈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对1例冠心病患者的用药教育

    目的:主要是探讨冠心病患者院外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再入院的原因分析,治疗药物的评价,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临床药师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临床药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用药教育,建立友好的医患关系.结论:通过本案例可以看出临床药师在与患者沟通中能发现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纠正患者错误的用药方法,解除患者的用药顾虑,提高治疗效率,降低再住院率.

    作者:顾琼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分析:附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急性播散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急性播散性脑炎结合临床表现及头颅MRI可作出诊断.结论:急性脱髓鞘性脑脊髓病是一组临床表现多样的免疫介导的炎性疾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王婷;许宏伟;匡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真武汤重用茯苓治疗心肌病心衰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真武汤重用茯苓治疗心肌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入选临床资料完整的心肌病心衰患者174例,其中治疗组86例,对照组88例,入组后两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加用真武汤重用茯芩方剂:茯苓30g 芍药9克 生姜9克 白术6克 制附子6克.以上方剂加水150ml浸泡20分钟,大火煎10分钟,小火煎10分钟,两煎共取汁60ml,每服20ml,早中晚餐前口服2周.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查看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论:真武汤重用茯苓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总有效率达97.13%,较单纯以西医常规治疗的疗效有明显差异(P<0 05),真武汤重用茯苓配合西医治疗心肌病心衰,中西医优势互补,疗效显著.

    作者:靳春凤;吕炳禄;赵建东;吴艳君;李春英;王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黛力新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干预的研究

    目的:了解黛力新对冠状动脉介入活疗患者术前一日,术日,术后第二天,术后第十天患者四个不同时点的焦虑情绪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采用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状态焦虑量表(SAI)调查并与同期住院患者比较,筛选出有焦虑抑郁心理障碍患者69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对照组29例.干预组在PCI术前一日和PCI术后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黛力新一片,每天早晨口服.对照组PCI后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十日后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SI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黛力新可明显改善PCI术前和术后的心理障碍.

    作者:牟景敏;李冬梅;徐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层级管理在妇产科病房中的研究应用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妇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实施层级管理后各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行层级管理后会阴三度裂伤为零,切口感染率、一般差错率下降,护患关系改善.结论:层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郭瑞兰;王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肺癌晚期病人及家属心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晚期病人及家属心理的影响.方法:对50例肺癌晚期患者及50名家属实施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袁(SCL90)评定护理干预前后,肺癌晚期病人及其家属心理.结果:肺癌晚期病人及其家属护理干预后,SCL90总分低于护理干预前,病人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4个因子(p<0 05);病人家属主要表现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4个因子(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肺癌晚期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于洁;陈桂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中的气道护理

    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措施,而使用呼吸机机期间对气道的护理是保证其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的环节,力求避免呼吸机造成医源性的肺组织损伤或其它机械通气相关合并症.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了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病人15例,抢救成功12例,死亡3例,成功率80%.现将护理体会探讨如下.

    作者:李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多年来,妇女对剖腹产这种生育方式却日益呈现依赖的趋势,剖腹产率逐年上升.原因大都归咎于人为因素导致手术率上升.一般都认为,产妇在临产时拥有积极的心理是很重要的.如能在产时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指导,可以降低剖腹产率[1],缩短产程,从而使产妇情绪稳定、精力充沛地顺利分娩.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疾病的理解已不仅仅限于生理方面,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产妇进入医院,虽然“非病”,但心理等因素对其同样有很大影响.与之相应,自护理工作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后,心理护理作为一个重要护理课题已广泛地开展应用.本文探讨应该如何采取护理疏导措施来缓解产妇在整个产程中的心理压力.

    作者:路振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足月)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进行总结分析,将其中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41例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810例进行时照,再次剖宫产139例与同期首次剖宫产415例进行对照.结果: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与非癜痕子宫阴道分娩比较,在产时、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评分、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 05);再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比较,再次剖宫产产时、产后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切口愈合差、住院时间长(p<0 05).结论:如产前对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进行充分评估,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条件,产程中密切监护,部分瘢痕子宫孕妇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40例运用舒利迭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舒利迭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接受COPD治疗的患者140例,其中7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7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舒利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和症状改善情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OPD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舒利迭可有效的改善COPD患者的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值,对于COPD临床症状的改善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凌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慎独修养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手术室是外科诊治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检查的重要场所,其洁净度高,无菌要求严格,新技术,新器械的不断涌现,因此必须配备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对护士慎独修养的要求相应也更高.1质量控制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慎独修养在病情监测方面的重要性:(1)手术患者病情不可预测,瞬息万变,异常情况,如能及早发现和抢救可直接影响病情的转归.

    作者:米琴;王金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管病变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河池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80例体检科的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健康体检者为A组,另根据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Hcy水平组B组与高Hcy组C组,并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血糖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论:血清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出现血管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当其含量增加时,会导致患血管病变的发生概率明显增加.

    作者:梁东红;伍德荣;何玉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母亲、胎儿、新生儿有极高的危险,可导致一系列母儿并发症,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护理干预,降低母儿并发症以及围生儿期死亡率.

    作者:覃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柔韧性好,减少病人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刺激性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保护了病人的血管,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穿刺的成功率,若穿刺失败不仅影响后续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在抢救病人的关健时刻还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查找分析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找出对策是我们所有护理人员必须面对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作者:贺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小针刀术后护理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及术后护理.方法:采用针刀行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46例,治疗前进行全身情况评估,心理疏导,治疗后观察疗效,交代注意事项,指导功能锻炼.结论: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周到细致的护理干预,指导有效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吴爱英;樊会军;陈彦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