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碳酸氢钠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气的影响

庞宝平

关键词:碳酸氢钠, 单肺通气, 血气
摘要:目的:研究5%碳酸氢钠(NaHCO3)对OLV患者血气的影响.方法:择期ASAⅠ或Ⅱ级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三组.Ⅰ组:空白对照;实验Ⅱ组:5% NaHCO330 ml;实验Ⅲ组:5%NaHCO360 ml.三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5~2mg/kg、琥珀胆碱1.5 mg/kg,维持吸入1~2%异氟烷、连续输注瑞芬太尼0.1~ 0.25μg/(kg min)、间断应用维库溴铵0.02~0.03 mg/kg.连续监测BP、HR、SpO2和PETCO2.在麻醉前基础值(T0)、麻醉诱导后双肺通气时(T1)、单肺通气30 min时(T2)、手术完毕前双肺通气时(T3)采外周动脉血1ml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BP、HR、SpO2、PaO2和PaCO2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pH值、BE值、SaO2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OLV下开胸手术患者应用60 nml 5 %NaHCO3:血液pH值下降幅度小,氧离曲线偏移减少;患者BE值下降幅度小,利于机体各器官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患者SaO2较高,便于血液携带更多O2供组织利用;应用NaHCO3后并不会影响CO2排除的程度.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病复方制剂用药进展

    通过研究近十几年降压药物的新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新出现的长效复方降压药的应用.发现长效复方降压药对血压的控制及血压的稳定性都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减少了副作用,本文对此进行综述并对高血压病的复方制剂进展加以介绍.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呃逆的中西医综合护理

    1 情志护理呃逆可见于正常人或疾病的各个阶段,对初次发生呃逆的病人,转移注意力,消除心理负担,常可使呃逆在不知不觉中减轻或消失.情志抑郁或暴怒的病人,要加以安慰、关心和体贴,使情志转舒,心平气和,呃逆自除2 简易除呃神志清晰者,可嘱其做屏气动作,或以一棉签刺激鼻腔使打喷嚏,反射性地解除膈肌痉挛,使呃逆停止.在病人不注意的时候,突然大声恐吓,有时可立即见效(适用于新病轻症病人).二氧化碳刺激法,用2千毫升大小的塑料袋置于鼻及口部,使病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再吸入,直到病人发生呼吸急促约一分钟为止,呃逆可随之而消除.

    作者:王春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替吉奥分别联合奥沙利铂、多西他赛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S-1分别联合奥沙利铂(Oxaliplatm,OXA)(SOX方案),多西他赛(Docetaxel,TXT)(DS方案)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cancer,AGC)的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SOX方案、DS方案治疗的56例AGC患者分析,分别为A组、B组,每组28例,评价其行3周期化疗后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二组患者近期有效率(RR)分别是57.14%、52.38%,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0.95%、76 19%,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DS方案组显著高于另外组(38.10% vs 9.52%,P<0.05);Ⅲ~Ⅳ度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DS方案显著高于另外一组(38.10% vs 9.52%,P<0.05).其它相关毒副反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OX方案、DS方案一线治疗AGC有较高的临床疗效,DS方案有较高的骨髓毒性,但毒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SOX方案、DS方案一线治疗AGC有较高的临床疗效,DS方案有较高的骨髓毒性.

    作者:郑锦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126例分析

    妇女绝经后引导出血是妇科病的一种常见病,因与恶性肿瘤有密切关系,临床医生特别重视.绝经后引导出血的原因多且复杂,我站从2005年9月---2013年9月收治了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126例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5年9月-2013年9月我站妇科门诊收治了绝经后阴道出血126例.年龄40---60岁 平均54岁自然绝经1-15年,一生未孕者6例,性交出血9例,白带增多伴出血21例,宫腔内放置节育环16例,其余均为无诱因的绝经后阴道出血1-5年出血50例,5-10年44例,10-15年者29例,15年以上3例

    作者:德吉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如何提高传染病报告报卡质量的分析

    传染病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严重疾病.随着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积极有效的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和控制传染源,对于预防医院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鄂焕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地塞米松用于喉麻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体会

    1.5~3岁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病情凶险,术前多不存在缺氧,不但要警惕缺氧及各种不良反射的发生,同时也要保证取出异物时麻醉深度足够,否则会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呛咳及支气管痉挛等情况.喉痉挛和喉水肿以及气管水肿,除与手术医生操作刺激直接有关外,与术中麻醉过浅亦有一定关系.特别提出的是,该类手术好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实施麻醉,手术医生与麻醉医生应随时保持良好的沟通.麻醉方法以氯胺酮加依托咪酯、丙泊酚联合静脉麻醉较常用,应用少量短效肌松药,使用短时间内的高频通气进行手术.

    作者:王若凡;张爱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两种湿润疗法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惠尔康溃疡贴和胰岛素溶液两种湿润疗法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3例褥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对照治疗,护理第10天判断疗效,并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且两治疗组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对患者进行惠尔康溃疡贴湿性敷料或400 IU/L浓度的胰岛素局部湿敷,治疗效果明显,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智慧医疗信息系统及移动PDA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我院移动护士工作站以医院信息系统为支撑平台,以掌上电脑(PDA)为硬件平台,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数据资源,实现了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真正实现了对医嘱实际执行的全过程跟踪,保证了护理数据采集、护理任务管理及护理监控的实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医疗护理差错,同时促进了护理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创新,提升了护理管理层次,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极大地推动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发展趋势.

    作者:何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综述五种常见的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

    宫内节育环(intra-uterine device,IUD)放置是目前采用为广泛的一种避孕方法.全世界有高达1.2亿的妇女以此作为首选避孕节育方法,其中的80%在中国[1].我国自1959年开始大力推广使用IUD[2],因此寻找适合育龄妇女使用的IUD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对各种IUD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都有不同的报道,本文综诉5种常用的IUD的临床应用情况.

    作者:孙广霞;王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患沟通在体检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健康体检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同程度的医疗纠纷,从而影响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沟通在体检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很多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多花1分钟都有可能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本文通过对不恰当的医患沟通在体检工作中的主要表现及防范措施加以探讨,强调良好的沟通在体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杨建霞;董红军;殷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900例剖宫产指征综合调查分析

    分析探讨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探寻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90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33.15% (900/2715),无医学指征剖宫产(要求手术)占17.29%,新生儿窒息率为2.94%.结论:加强国生期保健,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正确引导自然分娩,是控制并降低剖宫产率的关健.

    作者:赵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细菌性阴道病病因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分析探讨

    细菌性阴道病(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它与其他性传播疾病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探讨BV的疾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B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利的帮助.方法:自从2005年1日,在甘南藏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项目开始启动以来,在2012年5-9月期间对合作市2个乡一个街道办的160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对其中120例BV患者及同期100例健康妇女进行查体,记录临床资料并对照分析研究.

    作者:朱风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益气活血方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益气活血方口服,每日一剂,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变化及中医证候疗效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及中医证候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方是中医治疗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有效方剂.

    作者:康善平;黄金龙;冯晓秋;周永喜;梁炜;彭绍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阴式彩超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阴式彩超的应用.方法:选择子宫肌瘤各120例,阴式超声术前评价、术中及术后再评价效果.结果:术中发现多个外观不可视肌瘤,术后探查有无积血及死腔.结论:术中借助阴式彩超辅助确认肌瘤辨认,是协同腹腔镜下壁间肌瘤切除术完成的佳方法,术中阴式彩超监测切除子宫肌瘤从根本上降低了手术后的残留及复发.

    作者:胡晓玲;王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塞米松(DXM)治疗对结核性脑膜炎(TBM)脑脊液压力、蛋白含量及疗效的影响,探析激素治疗的适宜剂量.方法:入选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TBM患者68例,根据DXM应用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DXM治疗,甲组静脉滴注的起始剂量为20mg,乙组为10mg,逐渐减量,激素治疗8~12周,观察并对比疗效、脑脊液压力及蛋白含量变化.结果:甲组脑脊液压力及其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乙组,治愈率58.8%(20/34)显著高于乙组32.4%(11/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91.2%(31/34),且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确切,更有效降低脑脊液压力及其蛋白含量,安全性好.

    作者:李全国;张云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献血环境对护士心理的影响

    随着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献血者对献血过程中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采供血机构也应该为献血者提供更加优质满意的服务.献血过程服务包括献血者招募、接待、体检、血液采集,采血后宣教及电话回访等.其中采血过程应为关键环节,这一过程更主要的要有护士来进行,实践证明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是做好采血工作的基础,才能满足献血者的需求.

    作者:王亚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传染病预防治疗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极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然而在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同时,一种致命的“杀手”就悄悄地介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它就是人类传染病这个非常危险的“病魔“.本文就是针对当前时期下,我国传染病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大这个现状,运用举例以及按照传染病分类的方法提出了对我国传染病治疗方法的几点思考,后提出几点控制传染病发生以及传播的对策.

    作者:刘劲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5%碳酸氢钠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气的影响

    目的:研究5%碳酸氢钠(NaHCO3)对OLV患者血气的影响.方法:择期ASAⅠ或Ⅱ级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三组.Ⅰ组:空白对照;实验Ⅱ组:5% NaHCO330 ml;实验Ⅲ组:5%NaHCO360 ml.三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5~2mg/kg、琥珀胆碱1.5 mg/kg,维持吸入1~2%异氟烷、连续输注瑞芬太尼0.1~ 0.25μg/(kg min)、间断应用维库溴铵0.02~0.03 mg/kg.连续监测BP、HR、SpO2和PETCO2.在麻醉前基础值(T0)、麻醉诱导后双肺通气时(T1)、单肺通气30 min时(T2)、手术完毕前双肺通气时(T3)采外周动脉血1ml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BP、HR、SpO2、PaO2和PaCO2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pH值、BE值、SaO2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OLV下开胸手术患者应用60 nml 5 %NaHCO3:血液pH值下降幅度小,氧离曲线偏移减少;患者BE值下降幅度小,利于机体各器官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患者SaO2较高,便于血液携带更多O2供组织利用;应用NaHCO3后并不会影响CO2排除的程度.

    作者:庞宝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行政干预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手段

    随着医学监测技术的提高,剖宫产指征被人为扩大,B超的广泛使用,产前诊断脐带缠绕和羊水过少或过多的技术提高,孕妇和家属在知情选择分娩方式时,多数不愿意冒风险试产而直接选择剖宫产①.在众多因素影响下,嵩明县剖宫产率同全国一样逐年升高,呈阶梯状递增,至2011年,已超48%.

    作者:顾仕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原因及社区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耱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原因及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社区登记在册的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对导致患者血糖控制欠佳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负担过重、缺乏糖尿病知识、饮食控制不佳、不规范的药物治疗、不良生活方式等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的几种常见因素.而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则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