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
目的 分析我校近3a教学督导组听课评价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为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以我校近3a稳定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为研究对象,按听课得分降序排列,取前15%为教学优良组,后15%为教学不良组,比较两组教师的教龄、职称、年龄、学历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各项得分.结果 课堂教学质量在不同专业技术职称与不同教龄的教师之间存在差异(P<0.01);两组在评价表中的各项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教师宜加强专业学习及语言能力的提升,同时注意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改变,有利于提升其教学质量.
作者:杨永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在《口腔内科学》实验课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口腔医学本科学生7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37)和对照组(n=33).实验组应用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疾病的观察描述情况、诊断及治疗方案设计、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设计性实验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贾淑娟;陈坤;王君;姜颖;姜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电子鼻咽镜在鼻咽喉疾病中的诊疗意义.方法 分别用电子鼻咽镜对3 350例鼻、咽、喉患者进行检查、活检、手术,对其诊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 作鼻咽喉部疾病检查的明确诊断率为99.8%,作鼻咽喉部手术的成功率为97.8%.结论 在电子鼻咽喉镜下行鼻、咽、喉病变的检查、活检,明确诊断率高,对声带良性病变施行摘除术,具有微创、无痛、治愈率高的优点.
作者:冯国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对胸腔镜检查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66例胸腔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加用循证护理.采用自我效能自评量表(GSE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指标的评分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增高,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7.3% vs 6.1%,P<0.05).结论 胸腔镜检查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改善心理应激、焦虑和抑郁.
作者:吴军勇;黎月秋;邓碧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洗胃时胃管插入不同长度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洗胃时胃管插入不同长度将7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采用传统胃管插入长度的基础上,再延长胃管插入长度10~15 cm,实际插入胃管长度为约55~70 cn进行洗胃;B组采用传统胃管插入长度45~55 cn进行洗胃.结果 A组患者首次洗胃所需的时间及比B组短[(18.4±6.7) vs (28.6±9.2)h],出现阿托品化的时间比B组短且用阿托品总量少,A组反跳发生率低于B组(2.9% vs 2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时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才进;李云燕;陈楚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74例,其中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置换组)和DHS内固定术治疗39例(DHS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负重时间、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术后病死率、感染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置换组的术后下床负重时间早于DHS组,但DHS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置换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义(均P<0.01).两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4% vs 94.9%,P>0.05).置换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1% vs 38.5%,P<0.05).结论 与DHS内固定术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何启新;邓寿华;林周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以体细胞重编程技术为代表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已成为干细胞研究的热点.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在基因转录调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维持干细胞多能性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综述细胞重编程中的特定转录因子引起的表观遗传学变化与肿瘤发生关系的新进展.
作者:张薇华;周光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脑电图检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诊断意义.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日本光电4418K16导联笔式脑电图仪检测入院的脑电图情况,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脑电图分级预后的关系.结果 60例首次脑电图结果分级与预后存在正相关关系(rs=0.7197,P<0.01),可以认为随着脑电图监测分级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结论 应用脑电图检查重型颅脑损伤可以评估患者预后,能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治疗依据.
作者:孙梅;陈玲;龚宇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优思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疗效.方法 32例PCOS患者采用优思明治疗4个月经周期,用药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治疗4个月经周期后则进行促排卵治疗共32个周期,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结果 32例患者的LH、T、LH/FSH均显著降低(P<0.01); 32个促排卵周期中26个(81.2%)周期有排卵,6例(18.8%)妊娠.结论 用优思明进行促排卵前的先期治疗,可改善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
作者:张展芳;李庚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思密达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洗胃后采用思密达治疗,1g/次,用温开水l0mL冲成混悬液服用,3次/d,同时经胃管或口服使用四磨汤口服液3mL/次,3次/d.对照组只采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必要时重复洗胃.结果 观察组24h内的治愈率为8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x2=4.910,P<0.05).结论 洗胃、思密达及四磨汤口服液联合治疗咽下综合征疗效满意,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韩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对广东医学院2009级药学专业1班学生《分析化学》实验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考核的方式以及总成绩的考核进行分析.
作者:郑明彬;李尚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疗效、影响因素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利奈唑胺治疗MRSA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利奈唑胺治疗MRSA肺炎的有效率为78.0%,细菌清除率为73.2%,不良反应率为2.4%.血培养阳性、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MRSA肺炎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血培养阳性、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影响其疗效.
作者:谭世繁;张雄;罗宁;陈春杰;王铮;陈智华;黄壮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针对动物实验台存在动物排泄物污染手术环境、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问题,笔者对动物实验台进行了改进.
作者:杨春燕;许逢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载脂蛋白A-1 (apoA-1)、B-100 (apoB-10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6例AMI患者和72例健康体检者的载脂蛋白A-1(apoA-1)、B-100(apoB-100)及hs-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组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AM组的hs-CRP和apoB-100水平高于对照组,AMI组的apoA-1与apoB-100的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组发病8h的hs-CRP水平高于发病4h时的水平(P<0.01).结论 AMI早期动态检测患者载脂蛋白和hs-CRP水平有助于及时掌握AMI的严重程度和变化状况.
作者:林旭常;张木坤;陈景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足部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老年性足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G),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BG、2hPG水平明显降低,MNCV值明显增高,且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老年性足部溃疡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血液循环,提高愈合率.
作者:刘婧;冼志莲;许少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产前健康教育对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孕32周及以上并准备在我院分娩的孕妇及其家属100例(为干预组)免费参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预防的家庭护理措施”健康讲座,至少参加1次,直至掌握为止;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孕妇及其家属未参加产前健康教育的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及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新生儿生后第6、14天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1.0%和0,对照组则分别为11.0%和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新生儿生后第6、14天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产前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
作者:古灼和;周秀梅;林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高通量透析(F60)对血清磷(PO4-3)、甲状旁腺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及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 以F60为高通量组,常规透析(F7)作常规组,将50例维持性尿毒症常规血液透析患者分成2组,每组25例,分别检测透析前、单次透析及透析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O4-3、iPTH、β2-MG及Leptin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高通量组单次透析和透析6个月后的PO4-3、iPTH、β2 -MG及Leptin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尿毒症常规血液透析患者的PO4-3、iPTH、β2 -MG及Leptin等中、大分子毒素有明显清除作用,优于常规透析.
作者:韦杏;郭紫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为解决院外监护和院前监护的数据传输问题,设计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移动监护系统.方法 通过定位传输模块把插件式监护仪实时采集的病人生理信息,连同病人的位置信息一起发送到GSM移动通讯网,在具有实IP的PC机上编写服务器程序接收病人信息实现移动监护功能.结果 通过该装置实现了病人实时监护信息的远程无线传输,把每个节点的病人生理信息成功发送到服务器上.结论 该系统运行稳定,费用低廉,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金浩宇;陈海军;谭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门静脉注射超声微泡对肝脏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质粒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A组经尾静脉注射EGFP裸质粒,B、C组分别经尾静脉和门静脉导管注射微泡与EGFP质粒混悬液,同时按设定参数和时间超声辐照肝区.转染后第1、3、7、11天每组随机处死4只大鼠,肝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表达.结果 3组大鼠转染后第1天发现少量荧光,第3天达高峰;A组于第7天荧光基本消失,B、C组第7天仍持续表达.第3、7天,B、C两组转染率较A组明显增加(P<0.05),第3天C组的转染率较B组也有增加(P<0.05).结论 门静脉注射超声微泡可显著提高肝脏EGFP质粒转染率,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靶向基因体内转运载体.
作者:吴桂林;李明意;孙丕绛;徐晓红;林满洲;杨永光;张谷裕;刘国华;徐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根据朱永生提出的4种主位推进模式分析40篇医学英语结构式摘要,拟探讨主位推进模式的分布特点及其在摘要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结果显示:结构式摘要的背景部分倾向于使用交叉型,方法部分多采用主位同一型,而结果和结论部分以延续型和主位同一型为主.
作者:陈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