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兆华;张凤兰
本文分别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开设设计性实验三方面,就如何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了阐述.
作者:李祥勇;唐旭东;林观平;周克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2例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及新鲜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14(8.17±1.87)个月.结果 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为(4.61±1.23)d;有6例术后再次复发,复发率为11.5%.无1例出现植片排斥、角膜溃疡、巩膜溃汤、睑球粘连及眼球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结果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可促进角膜创面上皮愈合以及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叶亲颖;梁晓东;黄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INK4a/ARF是直接调控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增殖的抑癌基因,本文就INK4a/ARF基因以及p53与乳腺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张智;陈小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物理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1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0例)采用菌必治与甲硝唑联合静脉滴注治疗.治疗A组(62例):在对照组疗法上加中药内服治疗.治疗B组(64例):在治疗A组疗法上加用中药灌肠和超短波理疗.7d为一疗程,3组均治疗3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B组痊愈率为85.9%,总有效率为100.0%;均优于治疗A组(58.1%及83.9%)和对照组(18.0%及56.0%),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物理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是治疗慢性盆腔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林尤雅;陈海蝶;苏明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采用髌骨环置入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38例髌骨骨折(横断性骨折8例、纵斜行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25例),均作骨折切开复位髌骨环置入内固定,术后早期被动(膝关节被动训练仪)及主动康复训练,膝关节活动度分级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38例中,36例(94.7%)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月.术后10月,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临床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优32例,良4例,一般2例,差0例;优良率94.4%(34/36).结论 髌骨环置入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固定可靠安全,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陈关林;李长虎;黄海舟;李金永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高校 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列于首位.学生组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也是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依靠的主要对象和实践者.同时,高校学生组织为学生课外文化活动搭建平台,是大学校园文化的载体.其在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营造校园德育氛围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学生组织进行科学引导、强化和规范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潘欣;钱剑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术前呼吸训练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呼吸的影响.方法 将82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呼吸训练组(干预组)和非呼吸训练组(对照组)各41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f)等参数和其它呼吸功能指标.结果 术后干预组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和Rf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干预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23±1.58)vs (6.91±2.46) h,P< 0. 01).结论 术前呼吸训练能有效帮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作者:许美华;陈县;黄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索他洛尔联合雷诺嗪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方法 42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索他洛尔联合雷诺嗪)及对照组(普罗帕酮治疗),并于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疗效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8.2% vs 35.0%,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低于对照组的40.0%,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他洛尔联合雷诺嗪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周永球;廖日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女性不孕症患者255例分为5组:A组(垂体泌乳素血症组)、B组(垂体微腺瘤组)、C组(子宫、卵巢功能改变组)、D组(黄体功能不足组)和E组(不明原因组),并以已有健康子女的育龄妇女作对照(正常组),分析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垂体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水平.结果 A组和B组的FSH、LH、PRL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E2和P则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组和D组的LH、PRL、E2、P和T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组与正常组比较,除PRL和E2外,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不孕症的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黄红;苏敏;杨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胰岛移植被认为是攻克Ⅰ型糖尿病的有力治疗手段,但胰岛细胞供体的缺乏与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仍是胰岛移植不可回避的两大难题.免疫隔离技术的出现,为胰岛移植提供了新的思路.当然,新技术的应用必然也伴随着新的问题与挑战.本文就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的发展、目前在胰岛移植中的应用状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未来的研究方向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胡翔;贺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结合构象教学、立体化学教学、反应机理教学等,简单地介绍了Chem3D软件的一些功能及其在有机化学多媒体授课中的应用.
作者:陈兰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16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微小癌发病率为 1.27% .3例术前彩超提示一侧腺叶小结节,警惕恶变,术中发现病灶经冰冻切片证实后行一侧全切加另一侧次全切除;13例术前彩超未见结节,术中见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未及结节,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全组病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均未行二次手术.术后随访 1~8a(平均 4.5a),均未见甲亢或甲状腺癌复发.结论 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癌易漏诊 ,发现甲状腺结节应警惕合并甲癌可能性.甲状腺叶全切或次全切对治疗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远起;陈小东;李建文;王三明;黄水传;张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Ams System和 Kirby-Bauer法对558例新生儿肺炎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352株,阳性率为63.1%,其中革兰阴性菌264株,占75.0%;革兰阳性菌63株,占17. 9%;真菌25株,占7.1%.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为主, 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抱菌素的耐药率较高,亚胺培南是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有效的药物;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层析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结论 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开展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对新生儿科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高现有抗生素的疗效,减缓耐药菌株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毅虹;敖当;李作敏;苏赞彩;唐兰芬;谭建新;王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我国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的情况下,医学院校图书馆必须认真分析医学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及措施,为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作者:谭玉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因胎膜早破而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120孕妇及其围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早产率为10.0%,感染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为1.8%和12.9%.结论 对胎膜早破者应积极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红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尿酸是体内嘌呤的代谢产物,主要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再分泌,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极少部分可由肠系膜细胞分泌入肠腔中.本文综述了近年人肾脏尿酸的转运机制、转运体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伟;唐德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猝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猝死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86例猝死案例的尸体解剖资料,分析猝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发生的性别、年龄、季节、诱因、主要病症等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 86例猝死经尸检病理诊断为心源性猝死的有58例(58/86,67.4%),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占心源性猝死的51.7%(30/58),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占心源性猝死的10.3%(6/58).结论 猝死中心源性猝死常见.科学系统的尸检可以明确猝死的原因,可为医学鉴定和解决医疗纠纷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对提高医疗质量,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减少猝死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颖海;李飞虹;姜汉国;罗泊涛;陈小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4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观察N2波潜伏期的延迟时间,取值点在尖头波的波峰,若是平头波或马鞍型波则取值点在中间部分,同时动态CT复查.结果 颅内压有增高趋势的,其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水肿范围均有扩大.持续增高难于控制者,预后不佳.本组死亡的8例颅内压均在400mmH2O以上.结论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安全、简便、可靠,能够早期判断病情的进展,指导脱水剂的正确使用,还可以根据两侧的压力差预警脑疝的发生.
作者:黄全;杨建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心脏移植术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管理经验.方法 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ECC下作心脏移植术,体循环预充以胶体为主,中度血液稀释,用膜式氧合器,非搏动灌注,流量2.4~2.8L/(min·m2),灌注压力维持在80~120mmHg,根据心脏病例特点及术前检验结果预充白蛋白、血定安等,采用中低温ECC技术.结果 ECC时间150~203min,主动脉搏阻断时间78~84min,热缺血时间2~3 min,冷缺血时间98~143min,3例心脏移植术顺利.2例心脏自动复跳,1例10瓦秒除颤复跳.结论 心脏移植体外循环中,增加胶体预充,低流量灌注良好的心肌保护,平稳的体外循环操作,术中监测及及时纠正代谢紊乱等综合的体外循环管理措施,有利于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姚珺;曾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并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约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作者:林华胜;张薇;杨锦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