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兆华;张凤兰
目的 探讨木犀草素(Lut)的体内抗炎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爪肿胀模型,观察Lut对足爪肿胀度的影响;酶免疫测定法( EIA)测定炎足足跖部的渗出液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角叉菜胶致炎大鼠足爪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Lut可抑制角叉菜胶致炎的大鼠足爪肿胀.80、120 mg/kg Lut可显著降低足爪炎症组织前列腺素E2(PGE2)生成,并显著抑制炎足爪中COX-2的蛋白表达.结论 Lut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的表达及PGE2的释放有关.
作者:张毅;王旭光;杨展;何惠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哮喘患儿的自我护理能力,识别哮喘患儿的自理需求,并观察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根据目的抽样方法选取符合抽样标准的98例哮喘患儿.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部分和自理能力问卷部分, 并对其中64例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98份,98例哮喘患儿能正确认识哮喘本质者只有28.57%,掌握如何避免过敏原者只有34.69%,了解哮喘先兆症状者只有40.82%, 顾虑吸入激素副作用者有77.55%.正确使用定量气雾剂(MDI)、峰流速仪的比率仅为55.10%、24.49%,能定期到门诊复诊的比率为20.41%,急性发作时能实施应急措施者为18.37%.患儿自我护理能力强者仅占30.61%.接受过健康教育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P<0.01).结论 哮喘患儿对哮喘基本知识认识不足,掌握不够,患儿自我护理能力低下,需要临床护士采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措施, 促进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作者:黄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循环和呼吸的变化、术中体动及镇痛效果情况、患者对手术的记忆、意识消失及睁眼时间.结果 A、B两组的镇痛效果、麻醉起效和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诱导前后的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B组患者心率、血压诱导前后则变化较大,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麻醉效果相当,但其对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方面的影响较小.
作者:涂远艳;周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血浆B型钠尿肽(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间首次在本院住院的STEMI患者100例(STEMI组),以60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健康组),用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这两组BNP的质量浓度并进行比较;同时对100例STEMI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者和未发生者的BNP质量浓度.结果 STEMI血浆BNP质量浓度比健康者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浆BNP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者.结论 BNP质量浓度高提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BNP可作为STEMI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作者:陆宁;钟远慎;董少红;吴亦文;刘涛;曾巧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柴胡皂甙-d(SSd)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1)常规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2)噻唑蓝(MTT)实验观察不同质量浓度SSd处理HepG2细胞72 h后以及10mg/L的SSd作用HepG2细胞不同时间对HepG2细胞生长指数的影响;(3)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Sd处理HepG2细胞48h后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 SSd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以10mg/L的SSd作用48h的抑制作用明显.FCM检测显示SSd作用48h后实验组处于S期的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SSd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能使细胞周期中处于S期的细胞数减少.
作者:张国平;祝葆华;王兰天;童传明;敬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快速充盈型肝海绵状血管瘤(ffHCH)的动态增强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共15个ffHCH病灶的强CT资料,观察病灶部位、大小、三期动态(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模式,以及是否伴有动脉-门静脉分流(APS)、假包膜征及肝包膜回缩征等表现.结果 ffHCH病灶好发于肝右叶近包膜下区域;直径(2.42±0.64) cm;动脉期病灶完全强化呈高密度,病灶平均CT值明显高于同期正常肝实质(P<0.05);门静脉期病灶呈高或等密度,病灶平均CT值仍明显高于肝实质(P<0.05);延迟期病灶呈等或稍高密度,但其强化程度与肝实质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病灶可见APS,发生率33.33%;无假包膜征及肝包膜回缩征.结论 ffHCH三期增强CT表现在病灶位置、大小、增强方式和伴发APS等方面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作者:文承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变化与紫癜性肾炎的关系.方法 对过敏性紫癜合并紫癜性肾炎36例(观察组)及29例无合并紫癜性肾炎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对照组)急性期及恢复期的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急性期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观察组恢复期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于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水平参与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过程,过敏性紫癜治疗过程中联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有可能防止或减轻过敏性紫癜患儿并发紫癜性肾炎.
作者:杨少芬;廖志勤;李素;林玉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MRI对椎管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椎管肿瘤的MRI表现.结果 42例肿瘤中,髓内肿瘤13例,其中星形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髓外硬膜下肿瘤18例,其中神经源性肿瘤10例,脊膜瘤8例;髓外硬膜外肿瘤11例,其中转移瘤8例,脂肪瘤3例.结论 MRI空间对比度好,可以直接任意扫描且无创伤性,并结合增强扫描,对椎管肿瘤能作出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是目前椎管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方俊标;邱士军;李楚池;胡创武;许素玉;陈育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经腹及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方法 对96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的经腹、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6例异位妊娠妇女中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7%(88/96),明显高于经腹彩色超声诊断符合率的81.25%(78/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5).其中经阴道彩色超声对壶腹部妊娠的诊断率亦高于经腹彩色超声的(χ2=4.127,P<0.05).结论 高分辨的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优于经腹彩色超声.
作者:杨小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高校更应深入分析其内涵,认真研究其工作现状,采取措施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作者:骆迎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16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微小癌发病率为 1.27% .3例术前彩超提示一侧腺叶小结节,警惕恶变,术中发现病灶经冰冻切片证实后行一侧全切加另一侧次全切除;13例术前彩超未见结节,术中见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未及结节,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全组病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均未行二次手术.术后随访 1~8a(平均 4.5a),均未见甲亢或甲状腺癌复发.结论 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癌易漏诊 ,发现甲状腺结节应警惕合并甲癌可能性.甲状腺叶全切或次全切对治疗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远起;陈小东;李建文;王三明;黄水传;张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术前呼吸训练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呼吸的影响.方法 将82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呼吸训练组(干预组)和非呼吸训练组(对照组)各41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f)等参数和其它呼吸功能指标.结果 术后干预组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和Rf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干预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23±1.58)vs (6.91±2.46) h,P< 0. 01).结论 术前呼吸训练能有效帮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作者:许美华;陈县;黄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4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观察N2波潜伏期的延迟时间,取值点在尖头波的波峰,若是平头波或马鞍型波则取值点在中间部分,同时动态CT复查.结果 颅内压有增高趋势的,其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水肿范围均有扩大.持续增高难于控制者,预后不佳.本组死亡的8例颅内压均在400mmH2O以上.结论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安全、简便、可靠,能够早期判断病情的进展,指导脱水剂的正确使用,还可以根据两侧的压力差预警脑疝的发生.
作者:黄全;杨建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胰岛移植被认为是攻克Ⅰ型糖尿病的有力治疗手段,但胰岛细胞供体的缺乏与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仍是胰岛移植不可回避的两大难题.免疫隔离技术的出现,为胰岛移植提供了新的思路.当然,新技术的应用必然也伴随着新的问题与挑战.本文就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的发展、目前在胰岛移植中的应用状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未来的研究方向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胡翔;贺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8年5月,对38例骨盆环骨折患者进行了骶髂关节螺钉、耻骨螺钉、耻骨联合螺钉及髂骨后部螺钉等皮螺钉内固定治疗,并进行评价.结果 术中出血为(21.8±1.6)mL.依据Matta等提出的标准对本组38例骨折复位情况评定,满意复位者36例,2例复位不满意.术后1a采用Majeed骨盆骨折量化评估系统评估功能,优良37例.37例骨愈合,1例骨不连.结论 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环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效果好等诸多优点.术前大重量骨牵引有利于术中复位.
作者:闵敏;陈家鸣;曾雄;麦校添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本文分别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开设设计性实验三方面,就如何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了阐述.
作者:李祥勇;唐旭东;林观平;周克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梗阻性黄疸的螺旋CT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表现,了解它们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其中作CT扫描35例(CT组),PTC检查20例(PTC组),同时行CT及PTC检查1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或)PTC检查资料.结果 CT组特点:胆总管结石25例,表现为胆总管内高密度影;胆管癌7例,表现肝门区软组织肿块或胆总管下段突然中断伴胆管扩张;胰腺癌3例,表现为胰头部软组织肿块,伴以上胆管扩张.PTC组特点:胆总管结石13例,表现胆总管内充盈缺损影;胆管癌5例,表现胆总管突然狭窄.胰腺癌2例,表现为胆总管中下段受压变窄或完全中断.结论 螺旋CT、PTC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作者:刘华敢;黎燕飞;陈光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一例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是否需要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问题,检索当前佳临床证据,针对患者具体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循证医学的PICO 原则,提出问题,检索证据,对所获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结果 共纳入中、英文文献138篇,2个随机对照试验和3 篇临床指南.证据结果表明: 对于I期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方式及手术范围,目前并无大宗RCT提供证据,综合指南推荐、文献报道、临床经验及患者具体情况,该名患者手术方式目前仍推荐用腹式,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对于I期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方式及范围,目前并无强有力的证据支持,需要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
作者:林石清;万挺;刘继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女性不孕症患者255例分为5组:A组(垂体泌乳素血症组)、B组(垂体微腺瘤组)、C组(子宫、卵巢功能改变组)、D组(黄体功能不足组)和E组(不明原因组),并以已有健康子女的育龄妇女作对照(正常组),分析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垂体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水平.结果 A组和B组的FSH、LH、PRL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E2和P则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组和D组的LH、PRL、E2、P和T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组与正常组比较,除PRL和E2外,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不孕症的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黄红;苏敏;杨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Ams System和 Kirby-Bauer法对558例新生儿肺炎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352株,阳性率为63.1%,其中革兰阴性菌264株,占75.0%;革兰阳性菌63株,占17. 9%;真菌25株,占7.1%.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为主, 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抱菌素的耐药率较高,亚胺培南是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有效的药物;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层析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结论 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开展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对新生儿科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高现有抗生素的疗效,减缓耐药菌株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毅虹;敖当;李作敏;苏赞彩;唐兰芬;谭建新;王优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