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光
目的 探讨无创BiPAP通气中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伴Ⅱ型呼衰的患者45例,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各15例.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每天上午及下午进行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各1次;B组每日上午及下午进行BiPAP通气各2 h;C组综合A组和B组治疗,每天上午及下午进行BiPAP通气2 h,通气过程中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各1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呼吸浅快指数、吸气时间/呼气时间的比值、6 min行走距离、呼衰纠正时间.治疗3~8 d, 比较通气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进行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或B组进行BiPAP通气后,患者的呼吸频率有所减轻, FEV1有所上升,但差异尚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O2、PO2、f/Vt及6min行走距离明显改善 (P<0.05或<0.01);C组综合A、B的治疗方法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其改善程度比A、B两组更加明显,呼衰纠正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0.01).A、B组之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和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均可独自有效纠正呼衰,两者同时使用存在协同作用,提示无创BiPAP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钟祥柱;黄响玲;黄海鹰;康萍;谢晋烈;赵东;黄河;唐琳;彭伟芬;马颖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医学概论》是针对非中医类专业所设置的中医课程,为加强非中医类专业该课程的教学.本文对《中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措施进行了分析,认为精选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加强学生对中医现状的认识;采用多媒体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措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作者:余丽娟;王斌;刘亚梅;武哲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 对收治的2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结果 本组死亡4例,其中死于脑出血3例,重症颅脑损伤1例,抢救成功率为81.8%.讨论正确呼吸道湿化及吸痰是气道切开后气道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能够缩短带管时间,提高疾病治愈率.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美术欣赏公选课学生来源于多专业、不同学科,有着不同需求爱好和个性特质.所以美术欣赏公选课教学,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真诚敬业与诲人不倦的优良品质、系统而整体联系的思维方式和一定的教学技巧,才能持续上好美术欣赏公选课.
作者:杨劲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作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血栓通注射液等药物静脉点滴.均每日1次, 14d为1疗程.以视力作为观察与评估的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方法.
作者:郑石洲;颜海弟;杨熙;叶亲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活性物质,通过组织局部的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根据其受体的药理学和生物学特性的不同,目前分为4个亚型:AT1R、AT2R、AT3R和AT4R.在人体主要存在AT1R和AT2R亚型.近年来,对AT2R认识不断深入,其作用机制也备受关注.大量研究发现在许多方面AT2R所介导的生物学效应与AT1R相拮抗[1],提示对心血管系统生长发育、功能的平衡稳定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文对AT2R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与血管新生内膜、再狭窄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水传;陈小东;李建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度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前方减压、椎体间植骨、Z-形钛钢板内固定,术后卧床3周,3周后戴支架起床活动.结果 随访平均12.5个月,术后CT或MR显示椎管内压迫去除,植骨愈合.脊柱后凸Cobb角较术前改善12.7°,无继发脊柱后凸畸形.神经功能较术前有1~2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减压彻底,固定牢固,不破坏后稳定结构,并能一期重建脊柱系列.
作者:曹兴海;谢松卿;梁向坚;柯雨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钙离子成像系统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实验分为(1) 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断头取脑分离出神经元,观察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2)再灌注组:制作大鼠的全脑缺血模型,并以再灌后分1.5、3.0、4.5、6.0 h 4个时间点进行观察;(3)灯盏花素组:在制作全脑缺血模型前15 min腹腔注射灯盏花素50 mg/kg,并以再灌后分1.5、3.0、4.5、6.0 h 4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组(时间点)均检测11个神经元.结果 再灌注组再灌后1.5、3.0、4.5 h时间点与正常组比较,Ca2+浓度升高(P<0.05或P<0.01);再灌后6.0 h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灯盏花素组再灌后1.5、4.5 h时间点Ca2+浓度比再灌组相同时间点低(P<0.01);而再灌后3.0、6.0 h Ca2+浓度与再灌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脑缺血前给予灯盏花素可降低全脑缺血再灌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
作者:周乐全;康亚丽;闫福曼;丁胜元;李小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 58例经口服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组(A组,32例)和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组(B组,26例),通过观察患者的给药次数、总药量、血液灌流次数、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来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给药次数、总药量、血液灌流次数、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A组(P<0.05),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P<0.05) .结论 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在抢救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优于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且副作用更少.
作者:黄玉英;陈康裕;陈晓;黄秀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与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8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酚妥拉明.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和酚妥拉明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有效药物.
作者:林永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颈椎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锁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对53例颈椎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锁钢板固定术的患者手术进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并发症,术后12周X线观察显示植骨块达良好愈合.结论 医务人员默契配合并科学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廖绿梅;黎小冰;戚芳;肖鹏妹;阮飞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经内外科治疗未能止血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上消化道6例,下消化道9例),先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DSA表现,采用超选择性明胶海绵和弹簧栓子栓塞或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结果 15例中,12例血管有异常表现,异常检出率为80.0%;其中8例见造影剂外溢,2例见动脉瘤样改变,2例见畸形血管团.13例经超选择插管后行介入治疗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6.7%.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可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异常检出率较高,同时行介入栓塞或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正确选择栓塞的靶血管和合适的栓塞剂及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桂林;陈迪耀;杨冠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8(IL-18)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21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和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IL-15、IL-18和TNF-α的含量,分析它们之间含量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血清SAP组和对照组的IL-15、IL-18和TNF-α的含量分别为(57.13±5.03)、(68.41±6.14)、(36.13±3.87)ng/L和(53.05±5.12)、(64.71±6.01)、(35.5±3.02)ng/L,均明显高于MAP组[(5.69±1.61)、 (27.91±3.13)、(7.71±1.7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 (P>0.05).血清IL-15、IL-18在MAP和SAP组中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0.95、0.91,均P<0.01.结论 血清IL-15、IL-18和TNF-α等细胞因子均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显示这3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对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及治疗均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志华;吕世静;邵燕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我院近5年的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临床资料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结果 (1) 剖宫产率下降8.3% ;( 2)头位难产和胎儿宫内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下降(P<0.01);(3)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上升(P<0.01).结论 通过提高产科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人数增加是阻碍剖宫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作者:郭莉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眼睑清洁、睑板腺热敷及按摩在蒸发过强型干眼症中的效果.方法 将确诊的60例蒸发过强型干眼症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四环素,治疗组在口服四环素基础上予眼睑清洁、睑板腺热敷及按摩,早晚各1次,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蒸发过强型干眼症众多治疗中,眼睑的清洁、睑板腺热敷及按摩是一种简易、安全而有效的护理治疗方法.
作者:陈环;邓小宁;肖小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率及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对560例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原因、病原菌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560例中,发生医院感染77例,感染110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3.8% ,例次感染率为19.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2.7%,其次为泌尿道占9.1%.110例次医院感染总共检出94株病原菌,排名前5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占检出菌的53.2%.结论 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可降低和控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海莲;黄五星;林静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观察机械牵张后大鼠左心室肌连接蛋白 43(Cx43)及神经钙粘附素(N-cadherine)的改变来研究机械牵张对大鼠心室肌Cx43及N-cadherine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膨胀球囊持续牵张Langendorff方法灌流的离体大鼠左心室心脏模型,从左心室游离壁心肌提取总核糖核酸(RNA),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氏反应(RT-PCR)方法检测心室肌Cx43及N-cadherine的信使RNA(mRNA).结果 经过50 min持续牵张的大鼠左心室游离壁心肌Cx43 mRNA水平(2.105±0.480)及N-cadherine mRNA水平(1.650±0.233)较对照组(0.905±0.132, 0.891±0.082)明显增高(P<0.01).结论 机械牵张使心肌细胞间连接相关蛋白表达增加,从而提高电流在相邻心肌细胞间的传导速度,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形成.
作者:闵敏;程龙献;廖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超声用于产前检查趋向普遍化、早期化、多次化.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超声应用于产科是安全的,但超声产生生物学效应的报道还是时可见到.因此,在超声安全性研究尚难有明确结论下,孕期超声检查要尽可能采用国际上认可的低剂量原则.
作者:罗毅;徐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铜针治疗血管瘤的经验,探索疗效更肯定、操作更安全的铜针介入方法.方法 采用铜针介入治疗血管瘤病21例,用直径1~3 mm铜针直接或在彩超定位引导下置入瘤腔内,通4~6 V直流电5~10 min两次并留置铜针1周或仅留置铜针.结果 治疗后血管瘤完全消失15例, 明显改善4例, 复发1例,肿瘤无进一步发展1例, 治愈率为71.4%.并发症:发热和局部疼痛18例,皮肤坏死2例,手指运动功能障碍1例.结论 铜针治疗血管瘤疗效肯定,对病变局部的外观和功能影响较小,尤其适用于基层和手术未切净血管瘤的治疗.
作者:彭智;梁杰;李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