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化成为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的过程[1]. 整形外科学是整形美容专业的基础学位课程,在整形美容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做好整形外科学的教学设计,能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打好基础.本文就多媒体网络化环境下的整形外科学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作者:梁杰;罗少军;张培华;曾伟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作者: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优化体外免疫法制备乙肝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工艺.方法:采用猪脾细胞与植物血凝素、乙肝疫苗共同培养,收集致敏细胞在组织捣碎机中破碎,用蒸馏水1∶1稀释,-25 ℃反复冻融6次,自来水融化后装入透析袋中,用1∶4的蒸馏水作透析外液,于4 ℃透析48 h,透析液即为乙肝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HBV-STF).结果:本品为黄色澄明液体,多肽含量0.493 g/L,核糖含量0.372 g/L,蛋白质反应阴性,紫外光谱在253 nm有大吸收,E260/E280=2.47.佳PHA剂量为100 mg/L,佳乙肝疫苗剂量为20 μg/L.结论:用体外免疫法制备乙肝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工艺稳定,制备的转移因子符合质量标准,具有对乙肝病毒抗原的特异性.
作者:杨诗杰;苏汝好;倪少凯;项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自2000年筹办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专业以来,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将工程技术与医学密切结合,能为医疗和医学研究部门进行工程技术服务,能从事医院仪器设备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的高级医学工程技术人员[1].如何根据我院的特点,办好BME专业,首先必须解决BME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因为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制定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为此,本文从BME专业的特点入手,就开设生物医学仪器课程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赵佐民;周克元;冯天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教学成果是反映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高校教师长期开展教学研究和进行教学改革心血的结晶.我校在进行教学成果培育的同时,积极将教学成果应用于实践.本文就教学成果对教学改革的作用予以初探.
作者:钟遂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综合评价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99例L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满意标本例数为5317例,标本满意率为98.5%,发现细胞异常者502例,占9.3%, 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360例,占异常者的71.7%,不排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26例(5.2%),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2例(18.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4例(2.8%),鳞状细胞癌(SCC)3例(0.6%),不典型腺细胞(AGUS)7例(1.4%);取其中135例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SCC 75.0%(3/4),HISL 71.4(10/14),LSIL 66.3%(61/92),ASC-H 26.9%(7/26),总符合率达59.6%,筛查CIN的符合率达72.0%.结论:LCT是宫颈病变筛查的重要方法,结合阴道镜下活检可明确病变性质.
作者:何惠嫦;陈应智;冯丽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办学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它就更显得重要.现代管理科学告诉我们: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控制与沟通等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约束的,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管理.教学督导工作是学校全方位加强教学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如何保证教学督导工作的质量,我们对教学督导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及质量效益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调查临床教师65人,问卷调查表的回收率及有效率为100%.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建猷;钟遂平;谢翔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不同分娩分式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227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者分为3组:选择性剖宫产组(A组)102例,中转剖宫产组(B组)68例,阴道分娩组(C组)57例, 分析其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病率.结果:本组总的剖宫产率为74.9%,新生儿窒息率18.1%.3组中,中转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的羊水粪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P<0.01),且以中转剖宫产组发生率高.结论: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中转剖宫产者和阴道分娩者的新生儿结局较差;若有条件阴道分娩者应严密监测其胎心、羊水及产程进展情况;及时剖宫产是处理羊水过少安全而重要的措施.
作者:何青;高卉;陈新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五年制医学本科生的前四年主要在学校进行理论课学习,学习内容从基础到临床,覆盖面很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以理性认识为主,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后一年进入临床实习,在各科轮转过程中,增加学生对病例的感性认识,掌握基本技能,锻炼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是采用病例分析方法引入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的尝试.
作者:陈莉延;郭兰萍;周爱莲;吴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联苯双酯(DDB)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结合文献复习,对DDB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再评价.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简称模型组)、DDB治疗组(简称DDB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DDB组分别用CCl4造成大鼠急性实验性肝损伤,DDB组加用DDB滴丸(5 mg*kg-1)灌胃,每天1次,共14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用生理盐水(20 mL*kg-1)灌胃.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含量,并取肝脏做病理组织检查.结果:DDB组血清ALT、AS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DDB组大鼠肝组织切片中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细胞浸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且肝组织中无明显纤维增生.结论:DDB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水平, 对CCl4所致大鼠的肝损伤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作者:龙尧;邹丽宜;唐利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 病例女,62岁,于2002年因闭经15 a,阴道不规则出血2 a来院就诊.妇科检查:子宫颈轻度糜烂,宫腔深8.5 cm,内表面凹凸不平,吸出组织50 g送检.病理检查:肉眼观,碎组织一堆,总体积4.5 cm×3.5 cm×2 cm,呈灰黄色,少量为灰白色,质脆,豆渣状,部分切开时有明显砂粒感.镜下见瘤细胞呈立方状、短柱状,明显异形性,胞浆略嗜碱性;核大,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部分呈空泡状、核仁明显,少部分核深染,核分裂相多见;细胞排列呈腺管状、裂隙状、乳头状或实性条索团块状;间质中可见大小不等的团块状新生的透明软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100强阳性.病理诊断:子宫内膜腺癌(Ⅱ级)伴软骨化生.
作者:杨先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PTEN是近期发现的一种新型肿瘤抑制基因[1],现已证明PTEN基因是第一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不仅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而且调节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终促进细胞凋亡.PTEN基因是继p53之后,另一个在肿瘤细胞中突变与缺失较为广泛,与细胞的生长及凋亡关系密切的抑癌基因,现就其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祥勇;林观平;周克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离并鉴定高低转移表型不同的人鼻咽癌细胞株差异表达cDNA序列,了解鼻咽癌转移抑制基因或具有抑制活性的核苷酸序列.方法:以具有高低转移潜能不同的人鼻咽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T/A克隆法构建差异表达cDNA消减文库,对差异表达的cDNA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人鼻咽癌细胞克隆株差异表达cDNA消减文库,从随机测序10个克隆中获得6个在低转移鼻咽癌细胞株中高表达cDNA序列,它们都与已知的人类基因片段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从一对具有高低转移表型差异的鼻咽癌细胞株中获得6条可能与肿瘤转移抑制相关的cDNA序列,它们可能在维持肿瘤细胞的稳定和抑制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陆元志;姚运红;黄剑;唐慰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减轻妇科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住院的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一般的护理常规进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机收听音乐.观察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焦虑状况和心率、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Hc=46.27,P<0.01);两组手术前、术后的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以作为减轻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前焦虑的一项有效的非侵入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其对减轻妇科围手术期患者心率和血压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魏碧蓉;林春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MPCNL治疗33例单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其中5例术后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果:MPCNL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84.8%(28/33),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33/33).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清除率,联合体外冲击碎石可提高疗效.
作者:李碧君;单炽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产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病特点,提高产科医生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18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于产科检查时8例、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时8例、臀位行外倒转术2例.18例经采取改变体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均得以纠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8例剖宫产的新生儿娩出后有不同程度窒息,经及时抢救后康复.结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处理视其发生时段不同而异,及时改变孕妇体位可纠正此综合征;加深对其认识可减少对母婴的不利.
作者:孙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对治疗小儿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经一般治疗后症状未改善的急性肺水肿患儿,应用人工机械通气,通气前后检测血气分析及观察临床表现.结果:38例患儿通气12h后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体征较通气前明显改善(P<0.01),36例抢救成功顺利脱机,2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4.7%.结论:机械通气能较迅速改善小儿急性肺水肿临床症状和改善低氧血症,可作为抢救小儿急性肺水肿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张奕威;文学;林志滔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带血管蒂髂骨瓣移位加血管束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瓣移位加多条血管束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38髋).结果: 32例经2~7 a随访,优13例,良16例,差3例,有效率90.6%.结论:带血管蒂髂骨瓣移位加血管束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使坏死股骨头重建血运,形成新骨取代死骨使股骨头得以修复,能预防或延缓股骨头的塌陷,对股骨头坏死治疗有效.
作者:何生;李兰泉;谢壮;陈云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本文针对目前深圳市区域医用物品物流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建立深圳市区域医用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利用现代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Internet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形成物流信息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作者:于云之;刘松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作者:广东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