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广龙;叶兰芬;李清玉
目的:评价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对良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测定64例肺炎性胸腔积液及5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sIL-2R和IL-8水平,并与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中sIL-2R含量显著高于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P<0.01);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中IL-8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P<0.01).结论:血清sIL-2R和IL-8检测对肺炎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有临床价值.
作者:罗黎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青壮年糖尿病患者在偶测血压增高之前其动态血压是否已有改变.方法:对46例45岁以下偶测血压正常的青壮年2型糖尿病患者(A组)及41例健康人(B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各种血压参数进行比较.结果:A组24h平均收缩压、白天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各项血压负荷值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率A组高于B组(P<0.01).结论:青壮年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改变表现为收缩压升高、昼夜节律改变及血压负荷增高,提示有早期高血压倾向及可能造成靶器官功能损坏,应早期预防及治疗.
作者:罗劲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 Egr-1)是一种能在多种刺激因子的作用下诱导其快速短暂表达、对细胞生长起调节作用的基因,属即刻早期基因家族.这一家族主要包括Egr-1、Egr-2、Egr-3、Egr-4、WT-1、c-jun和c-fos等,其中 c-jun与c-fos属癌基因;WT-1是肾母细胞瘤的抑癌基因;研究表明Egr-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缺失,外源性Egr-1的导入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可能作为一种抑癌基因;Egr-1还参与细胞的多种辐射生物学效应,其正常表达有助于提高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作者:钟守军;姚运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行早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需中转手术的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基本手术方式为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并腹腔多管引流术.结果:23例治愈,9例死亡,病死率为28%.结论:对于一些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而病情仍不断加重的病例,必须果断采取手术治疗.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加腹腔引流术是SAP的有效疗法.
作者:胡季明;董峰;陈国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困难原因及术中的处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困难原因分别为Calot三角区粘连89例(占84.6%,与以下各原因比较P<0.05),胆囊与邻近脏器粘连27例(占25.7%),胆囊颈部嵌顿结石20例(占19.1%),胆囊肿大23例(占21.9%),胆囊炎症充血、水肿、壁增厚≥0.6cm 18例(占17.1%),胆囊萎缩34例(占32.4%),肝外胆管变异21例(占20%),血管变异26例(占24.8%);其中有86.7%的病例合并两种以上的困难原因.成功101例,成功率96.2%,无胆管损伤、死亡病例.结论:Calot三角区粘连为常见困难原因;Calot三角区粘连处理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
作者:缪辉来;林木生;陈明;陈念平;包仕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在肝小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超声、CT增强及随访确诊的52个肝小血管瘤病灶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检查.结果:瘤体内的彩色血流显示率CDFI为46.2%(24/52),CDPI为94.2%(49/52),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CDPI灵敏度显著高于CDFI,能显示极低流速的血流状态,对肝小血管瘤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作者:叶德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因疗效好,手术条件要求不高,故已在全国各级医院广泛开展,但术后并发症仍高,有文献报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31%[1] (包括各种甲状腺疾病).为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后复发再手术的效果,本文对我院1996年8月~2002年8月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35例作一分析.
作者:陈建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率98.8%,总有效率100%,手术平均时间(37.1±17.8)min,术中出血量5~100 mL,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住院天数(3.5±1.5)d,术后异常子宫出血者均恢复正常.随访2~36月,无肌瘤复发,术后总妊娠率达62.5%(10/16).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温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长程观察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异位妊娠切除一侧输卵管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行IVF-ET术中超排卵治疗卵巢反应性作分析,同期因男方少弱精症行ICSI助孕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结果:两组超排卵效果的比较:促性腺激素的用量、用药天数、内膜厚度、卵泡数、取卵数、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术后时间对超排卵效果的影响:观察组中术后<2 a组和≥2 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但≥2 a组术侧卵巢卵泡数及取卵数明显少于健侧卵巢.结论:输卵管切除术对术侧卵巢的功能有一定影响,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术侧卵巢功能下降,储备能力降低.但这种影响是一慢性过程,经2 a以上.
作者:李雪梅;朱文杰;陈秀敏;张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异位妊娠62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n=32)及氨甲喋呤组(n=30)两组.米非司酮组口服米非司酮,每日50 mg,分两次空腹服用,共150 mg;氨甲喋呤组以氨甲喋呤20 mg静注,连用5 d.结果:两组的β-HCG变化、包块缩小程度、输卵管通畅率、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氨甲喋呤组有2例发生口角炎,1例转氨酶升高,米非司酮组未观察到任何副作用.结论:在严格选择合适病例的情况下,以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徐婉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伤后小瞳孔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对30例(32眼)外伤引起的小瞳孔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利用虹膜拉钩,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和拦截劈裂法乳化晶状体核,通过4~5 mm大小的瞳孔完成手术.结果:所有病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获得生理性圆或近圆瞳孔.无1例后囊破裂及角膜内皮失代偿.结论:采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器械治疗外伤引起的小瞳孔白内障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瑞庄;梁轩伟;严灿荣;廖海兰;宋洪妮;郑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肺性脑病的疗效和机理以及对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将42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纳洛酮组,对照组21例,常规给予氧疗、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应用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治疗;纳洛酮组21例,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纳洛酮2 mg于5%葡萄糖液中静滴,连用10 d.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神志、意识障碍改变时间和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各为2、8、11例,纳洛酮组则分别为7、12、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Hc=9.058,P<0.01);清醒率对照组为52.4%,纳洛酮组为85.7%;意识障碍改善时间:对照组为(11.13±2.53)h,纳洛酮组为(3.07±1.02)h,两组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pH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2则明显下降,但纳洛酮组较对照组对动脉血气的改善更为显著.结论:纳洛酮对治疗肺性脑病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肺性脑病患者的清醒时间,明显降低病死率和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改善预后,是一种治疗肺性脑病经济、快速、有效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世参;陈仕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根据入院时中毒程度分轻度、中度及重度中毒组,在入院的第1、3、7天分别抽静脉血检测CRP值并进行分析.结果:中毒后第1、3、7天,轻度、中度及重度中毒组的CRP均随着中毒程度的加重而增高(P<0.01);重度中毒组患者于中毒后第7天CRP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中度中毒组第7天CRP水平则明显下降.CRP>50.0 mg/L患者死亡9例占45.0%,9.0~50.0 mg/L者死亡3例,占14.3%,而CRP<9.0 mg/L则无1例死亡,其病死率随着CRP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增高(P<0.01).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中CRP水平的升高与中毒程度相一致,检测血液中CRP有助于判断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并可作为疗效指标之一.
作者:严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穿刺电凝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及探讨其机理.方法:对31例PCOS患者经腹腔镜应用单极电凝打孔,每侧卵巢打扎15~25个,直径0.3~0.4 cm,孔深0.4 cm~0.5 cm.结果:PCOS患者经腹腔镜穿刺电凝打孔术后血中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患者排卵率为81.7%,妊娠率为67.7%.结论:腹腔镜穿刺电凝治疗PCOS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侯智勇;刘军;黄素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甘利欣胶囊口服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1)甘利欣治疗组22例口服甘利欣胶囊3 mg.kg-1.d-1,每天2次,疗程3个月;(2)对照组20例口服一般护肝药包括肝泰乐、肌苷、复合维生素片等.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丙氨酸转氨酸(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治疗前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Ⅳ-C、HA、LN水平分别为(92.9±22.6)、(91.8±24.8)、(71.6±7.1)μg/L;对照组分别为(128.1±20.5)、(125.5±26.5)、(98.6±7.9)u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甘利欣具有保肝抗纤维化作用,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肝纤维化程度.
作者:郑伟强;庞超;龙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的同时行肌瘤剔除的影响.方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106例,在剖宫产的同时行肌瘤剔除,并与同期90例单纯剖宫产的产妇作对照.结果:肌瘤剔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长于单纯剖宫产组(均P<0.001),肌瘤剔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h内出血量多于单纯剖宫产组(分别为P<0.001,P<0.05),多发性肌瘤剔除术的出血量多于单个肌瘤剔除术(P<0.01),两组的术后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时应根据产妇的体质、肌瘤的多寡来决定是否同时剔除肌瘤,一般状态良好的产妇在剖宫产的同时应尽可能行肌瘤剔除术,以免受日后再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李冬雯;孙玉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左室重塑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关系.方法:42例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单纯高血压组和左室重塑组,20例血压正常人为对照组.血清HGF和AngⅡ质量浓度分别采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血清HGF质量浓度与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49,0.64,0.62,P均<0.05),但与舒张压无相关关系(r=0.039,P>0.05),而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46,P<0.05),血清HGF质量浓度与AngⅡ亦呈正相关(r=0.55,P<0.01);左室重塑组血清HGF、AngⅡ质量浓度较单纯高血压组高(P均<0.01),单纯高血压组的HGF、AngⅡ质量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P均<0.01).结论:血清HGF水平与左室重塑及高血压本身有关,血清HGF质量浓度升高受AngⅡ改变的影响.HGF可反映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
作者:陈建英;陈晓于;王小梅;黄石安;陈灿;莫振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临床教学是医院的基本任务之一,教学医院是培养医学生的关键场所.我院每年接收来自区内、外近20所大中专医药院校的实习生上百人,接收的人数及生源学历结构有失控的倾向,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本文旨在分析这一现象,探讨接收实习生的合理人数及对策.
作者:苏会璇;周惠萍;冯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锥形网塞及成型补片对78例成年人腹股沟疝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的理想的疝修补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敏;吴绍文;何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基因内含子区+1923C/T多态性与哮喘的相关性及对血浆总IgE水平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哮喘与对照组+1923位点多态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总IgE水平.结果:+1923位点等位基因C、T频率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χ2=9.30,P<0.01),等位基因T与哮喘关联,OR(T/C)=1.87,95% CI =1.25~2.80,P<0.01.两组基因型(TT、CT、CC)频率的分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χ2=9.92,P<0.01),同组内,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总IgE水平高于非携带者;同一基因型,哮喘组总IgE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IL-13基因+1923位点多态性是影响哮喘的重要候选基因,T等位基因与哮喘关联,并可能通过增强IL-13基因的表达影响血浆总IgE水平.
作者:刘军麟;吴斌;陈华军;何承伟;谢佳星;李祚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