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的应用

林小萍

关键词:流产, 人工, 米索前列醇, 扩张术
摘要: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210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8例于人工流产术前1 h顿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对照组102例术前不服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术时宫口大小、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人流术中宫口扩张程度>7号者为97例(占89.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RAAS的发生率(3.7%)则明显低于对照组(18.6%)(P<0.01);术中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能软化宫颈,扩张宫颈口,减少RAAS的发生率.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Burst法食管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例

    目的:观察Burst法食管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20例PSVT患者[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45±10)岁]接受Burst法治疗.结果:20例中有19例经Burst法治疗后转复窦性心律.结论:Burst法食管心房调搏治疗折返性PSVT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曾纪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硝普钠诱导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分别为0、25、50、100、200、400、600 μmol/L的SNP处理海马神经元24 h,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琼脂糖凝胶分析凋亡的生化特征.结果:SNP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神经元的存活率,当SNP浓度为50 μmol/L时,其存活率为56.2%;倒置显微镜观察可见神经元胞体固缩,突起断裂,网络消失;荧光显微镜可见染为高亮蓝色的典型凋亡小体,其细胞核明显固缩、凝聚和断裂,且随SNP剂量的增加,出现凋亡小体的细胞明显增多;50、100、200 μmol/L SNP处理海马神经元,电泳图谱显示清晰的DNA梯度.结论:SNP可诱导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凋亡.

    作者:张海风;刘勇军;祝其锋;张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成功抢救严重河豚鱼中毒1例

    患者男,54岁,渔民.因进食河豚鱼后口唇、舌尖、四肢麻木2 h入本院急诊科治疗.患者进食河豚鱼(去内脏)约200 g后30 min自觉口唇、舌尖、四肢麻木、头晕、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予催吐、洗胃、导泻、静注速尿、甘露醇、地塞米松、654-2及补液等处理,上述症状无改善,且逐渐出现言语不清、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呼吸表浅.予吸氧,静滴呼吸兴奋剂,后出现呼吸停止,心率减慢至19次/min.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静注阿托品1 mg,心三联1组,经上述抢救心率增加至100次/min,但其余症状无改善,遂行血液灌流(HP)治疗.

    作者:刘付捷;黄访英;莫晓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患者骨密度与血清骨钙素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检测高血压病患者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水平,了解高血压病患者骨代谢的变化.方法:用骨密度仪检测高血压病患者(男女各30例)骨密度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骨钙素,并以健康人(男女各30例)作对照.结果:男、女高血压病患者骨密度分别为(1.35±0.402)、(0.528±0.21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男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骨钙素(6.57±3.49)μg/L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别,而女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骨钙素(10.80±6.29)μg/L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骨钙素升高可能为其骨密度下降原因之一.

    作者:许锦荣;钟清;莘筑;凌云;许超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心血管内科学学生临床实习带教方法的实施与体会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必经过程,将理论知识与患者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并非易事.心血管内科实习内容多且复杂,而实习时间短,一般只有两周.如何在短时间内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尽可能让学生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是临床带教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几年来一直担任心血管内科实习生的教学秘书,现将我们的作法与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果明;陈晓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罗红霉素与美满霉素治疗沙眼衣原体尿道炎及宫颈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罗红霉素(RMC)与美满霉素(MCC)对沙眼衣原体(CT)尿道炎、宫颈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120例患者分别用RMC和MCC治疗.结果与结论:两种药物对CT尿道炎、宫颈炎的疗效相近(P>0.05),MCC副作用明显较多(P<0.01).

    作者:赵连兴;阮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谈隐喻在日语教学中的作用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时,往往倾向于用习得母语那一套已经有了定式的思维方式来分析、思考甚至理解新的一门语言,这或多或少地会给学习者造成一定的障碍,导致影响到第二语言的习得.为避免学生走太多的弯路,笔者尝试将隐喻贯通到教学中,下面是笔者的体会.

    作者:王珏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左心衰竭的院前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方法及重要性.方法:通过采用快速的硝酸酯类喷雾喷入,采取合理体位,建立畅道的静脉通道、合理吸入氧及适当应用吗啡等方法.结果:37例老年左心衰患者30例症状得到缓解,有效率81%,平均缓解时间为(15±7.1)min.结论: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抢救急性左心衰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雪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TNF-α、IL-6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TNF-α、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37例HIE患儿和12例对照组新生儿血清TNF-α、IL-6水平进行动态测定.结果:轻、中、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IL-6水平较恢复期明显增高(P<0.05~0.01),并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0.01),病情越重,增高越明显.恢复期重度HIE组血清IL-6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而轻、中度HIE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患儿恢复期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别.结论:TNT-α、IL-6参与HIE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动态观察HIE患儿血清中TNF-α、IL-6水平的变化,对了解HIE脑损伤程度及判断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振华;庞国象;李国明;吴柱国;周毅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SAOPP)在基层医院救治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的210例SAOPP患者,采用生理盐水洗胃,50%硫酸镁导泻,同时给予阿托品(首剂10 mg静注,之后静脉点滴维持).解磷定1.0静注,静注速尿,地塞米松和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治愈194例,治愈率92.4%,住院天数为6~23 d,平均12.6 d.死亡16例,死亡率为7.6%.结论:采用首剂静注阿托品之后静脉点滴维持,并结合其他综合救治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黄健;黄秀芬;陈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荆防败毒散治疗虚寒型感冒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虚寒型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180虚寒型感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以中医荆防败毒散治疗,对照组(90例)以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以3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0.1%,显效10.8%,有效1.0%,无效0,白细胞由低转正常;对照组的治愈率10.0%,显效20.0%,有效37.8%,无效32.2%,白细胞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荆防败毒散治疗虚寒型感冒明显优于西医组.

    作者:谭茂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胃癌急性穿孔3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10 a手术确诊的胃癌急性穿孔36例.结果:60岁以上者占70%,男女比例为4.1∶1;52.8%患者有诱因.穿孔前主要症状为上腹不规律疼痛,乏力、纳差、消瘦,贫血等;穿孔时表现为突发性上腹剧痛和腹膜炎改变.穿孔部位以胃体小弯(63.9%)和胃窦部(30.6%)多见;癌肿直径4~8 cm;穿孔直径0.6~2.5 cm,形态多不规则,穿孔周围有硬块,浆膜有癌肿浸润.本组均为进展期溃疡型胃癌,以腺癌为主(88.9%).治疗采用穿孔修补16例、姑息切除6例和根治性切除14例.结论:胃癌急性穿孔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术前难与消化性溃汤穿孔鉴别,预后差.对全身情况好、能耐受手术、穿孔时间短、腹腔污染轻、无远处转移者,应争取行胃大部切除术或根治术,以延长生存期.

    作者:邓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的应用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210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8例于人工流产术前1 h顿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对照组102例术前不服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术时宫口大小、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人流术中宫口扩张程度>7号者为97例(占89.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RAAS的发生率(3.7%)则明显低于对照组(18.6%)(P<0.01);术中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能软化宫颈,扩张宫颈口,减少RAAS的发生率.

    作者:林小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谈新信息环境下医学科研人员的信息能力培养

    医学科研的目的,就是要为人类健康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故选择的科研题目应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能解决医学领域中的理论问题,或在临床实践中能提高诊断治疗水平,特别应选择当前危及人类健康的普通和严重疾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1].

    作者:刘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56株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支原体的耐药性.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抗支原体作用.结果: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抗支原体作用强,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对其他7种抗生素有不同的耐药性.结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可以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熊典勇;李杰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蝙蝠葛碱和胡椒碱对两株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蝙蝠葛碱和胡椒碱对两株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测定两种药物分别处理CNE-1、CNE-2Z细胞株24、48、72 h的IC50值.结果:蝙蝠葛碱和胡椒碱分别作用CNE-1、CNE-2Z两株细胞的IC50值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少(P<0.01),两种药物处理CNE-1细胞24、48 h的IC50值均明显低于CNE-2Z细胞(P<0.01),蝙蝠葛碱处理两株细胞72 h的IC50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蝙蝠葛碱和胡椒碱对CNE-1、CNE-2Z细胞株的生长增殖呈时间依赖性抑制,对CNE-1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强于CNE-2Z细胞株.

    作者:丁航;唐旭东;周克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疾病学基础》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疾病学基础>是以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为主干,涉及病原学、免疫学、社会医学等多学科内容的课程,是医学信息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解本院医学信息专业对此新开设课程的反馈信息,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设计了教学调查表,在1999级医学信息专业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与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唐泽立;陆元志;唐加步;陈小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孕期心理干预对改善孕产妇心理状况的研究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干预对改善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可行措施.方法:随机将孕妇分为2组并随访至产后2周(非心理干预组402人,随访至产后2周者356人;心理干预组323人,随访至产后2周者287人),心理干预组孕妇分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进行三阶段的心理干预,孕期调查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产后2周调查用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并增加本次有关妊娠、分娩前后的生活事件等内容并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组孕妇临产前焦虑和抑郁情绪均分值明显低于非心理干预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心理干预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心理干预组(P<0.01).对其潜在心理背景分析表明:心理干预组的孕产妇在妊娠心境、产后育儿、与社会家人关系等得到明显改善(P<0.01);而对来自分娩周围环境、分娩疼痛等压力无明显改善,与非心理干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孕期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淑婷;陈月嫦;谭章云;李秀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冰冻保存自体颅骨二期回植37例

    目的:观察冰冻保存自体颅骨二期回植的效果.方法:将消毒的自体颅骨密封冰冻保存,择期行自体颅骨二期回植.结果:37例骨瓣对应吻合良好,均无骨瓣下积液,无骨瓣缩小、变形吸收等表现,亦无排斥反应,骨密度基本正常.结论:冰冻保存自体颅骨方法简单易行,二期回植后骨瓣结构和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曾昭明;冯正执;吴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论信息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教育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除了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服务,更要通过各种服务方式来满足教师和学生方便、快捷地得到所需文献的需求,这是大学图书馆的职责所在,也是它的立身之本.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形成了固定的格局,一般包括:新生教育、文检课教学和书评、新书通报等等.但是,笔者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应该发生转变,高校图书馆教育的手段也应该补充完善,笔者就目前高校图书馆教育的现状作剖析,并就目前高校图书馆教育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陈文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