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成分回归法同时测定安钠咖注射液中两组分的含量

范晓红;丁德荣;王志刚

关键词:安钠咖注射液, 主成分回归法, 苯甲酸钠, 咖啡因
摘要:目的:建立安钠咖注射液中苯甲酸钠与咖啡因的主成分回归测定法. 方法:采用主成分回归法同时测定安钠咖注射液中各组分含量,且与药典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主成分回归法测得苯甲酸钠与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9.7%,1.06%与99.2%,0.94 %,与药典方法比较,两者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t检验).结论:主成分回归法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复方药物制剂中的多组分.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肾绞痛发作高峰时点

    目的:探讨肾绞痛是否具有较集中的发作时间.方法:应用圆形分布统计方法分析肾绞痛发作高峰时点,得出明显高峰时点.结果:高峰时间范围是2点45分至4点55分,但实际接诊的时间范围应该大一些.结论:肾绞痛好发于凌晨.本文结果对于作出早期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可以减轻肾结石造成的肾盏肾盂或输尿管狭窄部位的损伤及病人的痛苦.

    作者:肖兰凤;杨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RP-HPLC法测定小青龙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小青龙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C18柱;流动相:ψ(乙腈∶0.1%磷酸)=15∶85;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ρ=0.101~1.608 μg/mL(r=0.9997,n=5);平均加样回收率:99.41% (RSD:0.98%,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孙素珍;孙树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成人肠套叠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成人肠套叠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及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术前诊断为肠套叠的仅4例(33.3%),12例均经剖腹手术证实为肠套叠,其中小肠套叠7例,回结肠套叠3例,结肠套叠2例,逆行套叠2例,10例为顺行套叠.病理检查:炎症水肿3例,息肉4例,小肠平滑肌瘤1例,结肠癌4例.结论: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较难确诊.确诊或高度怀疑为肠套叠的成人患者,应及时剖腹手术.

    作者:何博华;肖兰凤;薛福龙;谭国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阴道镜检查691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691例阴道镜检查的患者在镜下定点取活检.结果:经病理证实:慢性宫颈炎355例,宫颈息肉285例,宫颈湿疣32例,CIN(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3例(其中CIN Ⅰ 10例,CIN Ⅱ 2例,CIN Ⅲ 1例),宫颈癌6例.临床诊断宫颈湿疣28例,阴道镜下诊断宫颈湿疣32例(已经病理证实),漏诊4例占12.5%;阴道镜下诊断CIN 46例,而经病理证实为CIN 13例(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的有26例),诊断符合率为28.26%,因CIN在阴道镜下的图像多样化,以醋酸白上皮多见,与病理结果的差异与多种因素(如炎症、创伤、操作者的经验等)影响有关. 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尖锐湿疣、CIN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尖湿疣、CIN的一项可行、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果糖-1,6-二磷酸一镁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研究果糖-1,6-二磷酸一镁的稳定性,并确定产品有效期.方法:通过影响因素 (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加速试验,长期试验,采用高度专一性的酶法测定果糖-1,6-二磷酸一镁的含量变化,纸电泳法分析有关物质.结果:果糖-1,6-二磷酸一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不稳定,而对光较稳定.结论 :果糖-1,6-二磷酸一镁,模拟上市包装,在温度(25±2) ℃,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保存24个月,仍符合质量标准.

    作者:翁文;高勤;章佩芬;罗焕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褶合光谱法测定复方盐酸异丙嗪糖浆中盐酸异丙嗪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盐酸异丙嗪糖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褶合光谱法.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40~4.20μg/mL,线性回归方程为Qj=0.05338c+0.01332,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0.20%.t检验结果证明,该方法与吸光系数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和药品质量控制,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李坚;梁金凤;陈远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5种抗生素的配伍性与稳定性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5种常用抗生素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可行性.方法:5种常用抗生素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按规定浓度与操作配伍,在规定时限内考察其配伍性(包括外观、色泽、澄明度、微粒及pH值变化)、稳定性(含量变化)及安全性(急性毒性).结果:除头孢哌酮钠外,4种抗生素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性、稳定性与安全性均符合规定.结论:除头孢哌酮钠外,其他4种抗生素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在规定时限内按规定浓度与操作配伍是可行的.

    作者:郑锦坤;金燕辛;招春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损害后高钠血症、高糖高渗综合征6例鼻饲补液疗效观察

    目的:本文采用鼻饲补液配合静脉补液,治疗颅脑损伤后并发的高钠血症、高糖高渗综合征.方法:6例患者诊断明确后,采用胃管鼻饲白开水结合静脉补液治疗,1/3总液量经鼻饲注入,酌情以白开水100~200 mL每1~2 h 1次.结果:经2~4 d治疗,6例患者高钠、高糖、高渗状态都有明显改善.结论:本文认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就要警惕高钠血症、高糖高渗综合征的发生,鼻饲补液治疗高钠血症、高糖高渗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李双明;梁一鸣;陈伟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鲛鱼翅营养成分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传统的名贵海珍鲛鱼翅的营养成分.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鲛鱼翅的蛋白质、总糖、脂肪、氨基酸、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鲛鱼翅蛋白质含量为52.33%,总糖含量为1.1 mg/mL,氨基酸含量为30.72%,Ca含量为11.13%,Zn、Mn、Fe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结论:鲛鱼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

    作者:叶碧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肤炎康霜中氯霉素的含量

    目的:测定肤炎康霜中氯霉素的含量.方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60 cm×70μm;运行缓冲液100 mmol/L四硼酸钠(pH 9.2),高压进样10 s,分离电压25 kV,温度为25 ℃,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氯霉素在2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45%(n=5,RSD=0.98%).结论:本法简单、快捷、灵敏.

    作者:郭丹;陈娜娜;晏媛;潘斌;侯连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78例垂体瘤的眼部表现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垂体瘤的眼部表现.方法:对78例垂体瘤患者进行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视野、及图形视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检查.结果:视力下降占76.9%;眼底视神经病变占51.9%,视野损害占67.3%,PVEP异常占89.2%.23.1%患者以眼部异常表现为首诊症状,其中19.2%曾被诊断为眼科疾病.结论:对不明原因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或视神经病变的患者,应常规进行视力、视野、眼底及PVEP检查,结合鞍区CT或MR,避免漏诊、误诊.

    作者:陈雪梅;文峰;廖瑞端;张雪芬;陈瑞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口腔科器械消毒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口腔科手术器械消毒后污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状况,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控制对策.方法:采用涂抹法取样,经酶联免疫法(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结果:301个混合样本中,阳性样本数为21个,按混合样本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数计算其阳性率为1.44%,其中以旋转式涡轮手机为高,阳性率为7.79%,其次为牙钻,阳性率为(1/6)3.58%.结论:口腔科器械消毒后,仍检测出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提示经牙科器械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是不容忽视的,应严格牙科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工作.

    作者:汪保国;周卫平;王德全;蔡旭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预防产后出血 240 例临床研究

    目的:为预防产后出血,寻求佳治疗方法.方法:240例足月妊娠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妇,随机分为4组,于第三产程早期,分别采用经腹壁宫体肌注射缩宫素、阴道放置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及臀肌注射缩宫素的方法,观察产后2 h出血量.结果:阴道放置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宫体肌注射缩宫素临床效果显著且相近(P>0.05),臀肌注射缩宫素与其他三种方法相比临床效果欠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于第三产程早期,宫体肌注射缩宫素、阴道放置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可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杜晓丽;黄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比色法测定克拉霉素片半成品含量

    采用比色法测定克拉霉素片半成品含量.检测波长482 nm,吸收度与浓度(12~36 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批内精密度RSD=0.1%(n=5),含量为80%、100%、120%的模拟回收率分别是99.8%、99.5%、99.6%,RSD<0.5%,此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冯玉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从哮喘与气道慢性炎症、哮喘与Th1/Th2失衡、中医药的抗变态反应与抑炎作用等方面对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基础及临床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在其;梁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药复方制剂双姜止痛软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对中药复方制剂双姜止痛软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样品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处理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高良姜素为对照品,测定波长 360 nm,结果该方法的回收率(以高良姜素计)为 97.3%,RSD为 1.26% ( n=5 ).该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能够控制产品的质量.

    作者:梁汉明;郭晓玲;冯毅凡;陈耕夫;孟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自发性腹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AZ)治疗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西林/他唑巴坦(PIP/TAZ)组30例,4.5 g静脉滴注,1次/8 h;头孢噻肟组(CTX)31例,2 g静脉滴注,1次/8 h,疗程均为7~14 d,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PIP/TAZ组与CRO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分别为93.3%、6.7%和74.2%、6.5%,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IP/TAZ在治疗SBP上具有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黄兴国;庄桂龙;詹雨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阿昔洛韦与不同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考察阿昔洛韦在几种临床常用的输液中不同pH值下的含量变化及其配伍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昔洛韦在几种临床常用的输液中不同pH值下的含量变化并考察其配伍的稳定性.结果与结论:24 h内外观无明显改变,但其含量在4∶1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变化较大,建议不用此种输液与阿昔洛韦配伍.

    作者:王娟;梁健健;潘春予;曾惠权;陈朝胜;柯泽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牡丹皮超临界CO2萃取物质量标准研究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牡丹皮的有效部位进行萃取,并对其萃取物进行了鉴别及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ψ(石油醚∶苯∶醋酸乙酯)=16∶2∶2为展开剂,ρ=5% FeCl3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对牡丹皮超临界CO2萃取物中的丹皮酚进行鉴别;并建立以正十八烷为内标,采用SE-30(30 m×0.25 mm×0.25μm)石英毛细管色谱柱;进样口温度210 ℃,检测器温度300 ℃的气相色谱测定丹皮酚含量的方法.丹皮酚在ρ=99~693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之比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12%,RSD=1.23%(n=6).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快速.

    作者:郭晓玲;孟青;冯毅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感冒灵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对感冒灵颗粒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野菊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分离效果好,线性、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指标均符合定量的要求.结论:本研究为控制感冒灵颗粒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吴小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