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相法伟
随着WWW网络的发展,适应人们之间大量信息交流的需要,在数字网络上传送多媒体信息的需要变得越来越迫切,任何一个网上的用户都可以很轻易地复制、传递这些多媒体信息.但这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这种可能性一方面给数据的传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另一方而,又带来了安全上的问题.这样,随之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网络上保护不同多媒体作品(视频,音频等)的版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用计算机数字水印便可以将有关作者以及其它的有关版权的信息加入到视频和音频数据中,并且一旦加入,非法用户就不可能在多项式时间内去除它,合法用户可以获取此信息来证明版权的有效性.所以数字水印在保护多媒体医学数据方面具有密码系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作者:马鸣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自2003年4月引进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d Radiography CR)以来,利用CR进行顺行性静脉肾盂造影(CRIVU)3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浦正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中晚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应用超声观察病变部位、病变局部浸润深度及其周围脏器、淋巴结转移等,同时与胃镜、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超声诊断.结果:超声提示病变部位与胃镜、手术结果相符,超声诊断对周围脏器、淋巴结转移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超声对中晚期胃癌的诊断及其对周围脏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对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张燕;鲍秀杰;任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临床上胃癌的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30岁以下的青年人胃癌一般少见.本文笔者收集了我院经X线检查、临床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41例青年人胃癌病例,并对其临床及X线检查进行了分析、现将其临床及X线特点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宋玉莲;王成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在螺旋CT组成部件中,与扫描模式有关的部件是机架的旋转架、病人检查床和检测器的排数.在数据采样的扫描过程中,转架围绕着病人做顺时针单向连续高速旋转,同时检查床在机架扫描孔中做进或出的连续匀速或断续非匀速的运动.SIEMENS Emotion单排螺旋CT,根据采样时的转架旋转圈数多少和检查床的运动方式,其扫描模式分为:普通扫描模式、快速扫描模式、多扫描模式、螺旋扫描模式、动态普通模式和动态多扫描模式等,这些扫描模式分别应用于不同的检查部位、病变机理和诊断需要.
作者:张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RI对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6月至2004年10月经病理确诊13例患者,经SIEMENS1.5TMRI常规扫描.整理完整MRI影像资料.结果:弥漫型:11例患者,病灶主要发生于膝、踝、髋关节,主要MRI表现,滑膜增厚,绒毛、结节或肿块形成,T1W及T2W呈等或稍低信号,可伴关节腔积液,关节内外组织受侵.局限型:2例患者,腕、踝、关节各1例,主要表现为滑膜局部结节或肿块形成,MRI上呈等T1和T2信号.讨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徐祖良;陈再智;吴玉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注射疗法是治疗各种疾病常见的方法之一,住院病人95%以上都需要接受各种注射疗法,同时也是护士配合医生完成医疗任务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有皮下、皮内、肌肉和静脉注射等.注射疗法有着使药物迅速产生疗效的优点.但也有给病人带来痛苦的缺点,所以有些病人难以接受.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旧的护理观念正被新的护理观念代替,心理护理已成为各种疾病护理及护理技术操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内外因素作用下高级神经结构作出的复杂反应,并能够从生理改变人体原来的各种动态平衡,对机体产生有益或有害的影响,如何对接受注射疗法病人的异常心理进行疏异,让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注射疗法呢,浅淡以下几点看法:
作者:王金玲;袁国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肝癌化疗(TAI)、栓塞(TAE)和化疗栓塞(TACE)已被公认是肝癌尤其是中晚期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总体远期疗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肝癌血供的多重性和介入治疗后血供改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作者:朱甲峰;匡立山;李凤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一、解剖茎突位于茎乳孔前方,为颞骨的一部分.茎突舌骨韧带连接于舌骨小角至茎突之间,可发生部分或全部骨化,茎突尖位于颈内.外动脉之间,吞咽神经行于茎突根部内侧,茎突长短不一,平均为2.5-3cm可发生变异,若茎突过长;过粗或过度向内倾斜,可压迫神经和血管.
作者:陈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数字电影是以电子计算机为辅助的快速X线脉冲曝光成像,为90年代应用临床的新技术.它以数字方式采集,储存,传输和处理图像,对运动部位的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具有独到之处,本文就我科86例数字电影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应用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勋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2岁.8年前,左肘部疼痛;2个月前,剧烈运动后感左手部疼痛.于2004年9月13日来本院就诊.查体:T、P、R、BP、EKG正常,一般情况可,轻度贫血貌;左手第4、5掌骨轻度增粗,触诊感第4、5掌骨凹凸不平.行普通X线摄片检查,发现左手第3、4、5掌指骨内、外皮质不同程度增厚髓腔变窄或消失;左手钩骨及三角骨增生硬化,骨纹理不清;左尺骨背侧皮质内缘不同程度增厚,呈花边状,髓腔相应变窄.经会诊,X线诊断为:蜡泪骨.
作者:谢运周;巩国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材料与方法44例均经过X线检查,有胸片疑为支气管肺癌或虽发现肿块却不能定性者,术前患者均经过系统X线检查,包括常规的胸透,正侧位胸片,9例做了CT检查,以便准确定位和选择适当的检查、定位.对于透视下病灶与肺门大血管相连且有搏动或有出血者,或患者年龄大而有严重的肺气肿,或有心功能不全的,难以控制的咳嗽以及其他原因不便合作者均列为禁忌症.术前常规检查:血象、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和做心电图检查,操作前应向患者解释清楚,以便求得合作,对于精神过度紧张者经予镇静剂及止咳药物,让患者卧于检查床上病灶侧远离台面,先用X线检查定位、标记、备皮在电视监控下穿刺,是否进入病灶部位,进入病灶部位的依据是转动体位90度时针头始终在病灶阴影内,进入病灶之后,即可将针芯稍退出1-2cm,而后将穿刺针旋转数圈,以便游离肺组织细胞,然后抽出针芯,立即接上50ml注射器持续负压吸引,反复抽吸数次后,将采取的组织学标本涂片,送病理科检查,涂片不能太厚,如可取得组织块,则放入盛有10%的甲醛液小瓶内固定送病理科活检.穿刺术中应随时注意有无气胸的发生和肺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留放射科观察半小时,回病房卧床休息并观察24小时.
作者:邱红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将PLD(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68例与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42例的疗效做一比较、评价.操作方法相同,结果表明:两组对照表明: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PLD,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穿刺针较PLD针细,患者易于接受,可在门诊治疗,易于推广.
作者:吴菲;李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含碘造影剂广泛应用于CT增强的扫描检查、介入诊断及治疗.下面将我科近年来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含碘造影剂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葛婷;郝娟芝;肖春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此机特点是通过独特的挤压辊与自身的冲洗系统,经显影、定影、水洗、烘干,全自动完成胶片冲洗过程,它为放射洗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照片质量,下面加以分析:
作者:李维信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影像医学科学的发展,CT检查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对于婴幼儿来说,要做好CT检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关键是制动.临床中患儿制动大多应用10%的水合氯醛,给药方式口服及灌肠两种,因此,本文通过对1299例1个月-3岁患儿采用10%的水合氯醛制动效果的分析,探讨婴幼儿CT检查的制动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婴幼儿CT诊断质量.
作者:单峰芝;徐秀;刘忠平;吴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CT机(特别是螺旋CT机)的普及应用,胸部CT检查在临床中的重要价值逐渐被医护人员和患者认可.如何成功完成胸部的CT检查,是摆在我们CT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所谓成功的胸部CT检查应包括:伪影相对少、解剖结构显示佳、尽可能显示更多有诊断价值的信息、同时要尽可能减少患者放射剂量的照射.我们通过十二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胸部CT扫描几种特殊的检查方法,现介绍给同行,旨在提高胸部CT的检查质量.
作者:李吉臣;方继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无菌性坏死,俗称扁平髋,常发于5-14岁儿童,一般与外伤有关,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早期诊断对治疗预后非常重要,而使用CR系统投照双髋正位,方便经济,病人接受辐射量大大降低,生殖腺损伤小.现将我院38例CR双髋正位片分析如下:
作者:王市伟;张玉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临床X线床边照片是放射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病房空间和床边摄影机器性能条件的限制,病人配合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摄片技术变得复杂,而婴幼儿床边胸片的摄影更加凸显摄影技术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产生的废片率也较高.为了减轻重复摄片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少医患之间的辐射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医疗质量,我们技术人员必须切实提高婴幼儿床边摄片的质量.就此,我总结了我院2003年婴幼儿床边摄片产生废片情况,与同仁们共勉.
作者:温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一次革命[1],尤其是静脉溶栓现以作为AMI病人的常规治疗.该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仅明显降低了病死率,更实用于院前急救和基层医院的应用.2000年以来,我院应用静脉溶栓疗法救治AMI病人3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