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礼春
每个家庭都希望养育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科学的喂养方式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科学的母乳喂养的推行也就成为必然,而母婴同室恰恰就是提供这样科学喂养的舒适环境,母婴同室的宣传指导工作也就成为必然.
作者:李秀丽;周香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上颌窦X线摄影常用的位置是瓦氏位投照,以前我们一直按原来的方法.让患者俯卧于台面,按标准的瓦氏位进行投照,从而对上颌窦内各种疾病及面部外伤进行诊断.然而卧位投照对于上颌窦腔内的液体不能正确显示,因此影响了上颌窦疾病以及外伤的区别与诊断.
作者:王文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故障例1开机发现手术间两监视屏上的机架状态显示器显示灯不亮,床边手柄控制开关失控.(不能控制C臂机架的运动和床的运动).
作者:梁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3D)及多平面重组(MPR)在颅面部骨折中的实用方法及技巧.方法:对6例颅面部外伤患者行螺旋CT扫描,保存原始数据后利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urface shadcd display,SSD)及容积重建显示法(volumctric redering,VR)进行3D图像处理.结果:三维立体图像能立体、多方位、确切地显示颅面部骨折部位、范围、移位、旋转情况.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结论:螺旋CT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对于显示颅面部复杂骨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而高质量的三维图像依赖于原始资料的精确采集、技术参数的合理选择和多种成像方法、技巧的配合.
作者:田静;柴国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探讨对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结果,提高阳性检出率,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方法:对我院病因不明的439例胸腔积液进行了细胞学检查.结果:共查出恶性肿瘤118例,阳性检出率为:26.88%.
作者:王静;张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气管插管前,对病人测量几种重要数据,对困难插管者做出预测,选择合适的操作者,准备好设备和急救措施,是保证麻醉成功、避免发生意外的前提.今就近年来我院86例按cormsch和kehane[1法分级Ⅲ、Ⅳ级困难插管者的预测与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石凌;针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关于磁共振膝关节横轴位、矢状位、斜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对前、后交叉韧带的显示.方法:对30例正常膝关节均进行常规横轴位、矢状位、斜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分析横轴位、矢状位、斜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对正常前、后交叉韧带的显示情况.结果:正常膝关节于1幅图像上能清楚显示后交叉韧带,矢状位、斜矢状位显示率为100%;而前交叉韧带,矢状位显示率为66%,斜矢状位显示率为90%,冠状位为部分显示前、后交叉韧带.
作者:程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在X线平片上主动脉球影的大小,以提高X线诊断.方法:对三组各12例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平片上主动脉球影大小进行分析.结果:三组对比,房缺的主动脉球影变小或正常,室缺的主动脉球影基本正常,室缺的主动脉球影增大.结论:平片上主动脉球影的大小对鉴别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有意义.
作者:王华东;初迎幸;宿秀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畸形子宫一般认为并不多见,现将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证实的1例较为罕见的畸形报告如下.患者女26岁.自然流产后1年余未再孕.
作者:易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许多大城市中,它已成为女性首位或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1]我国乳腺癌的发病高峰为45岁左右.本文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李晓峰;陆铁军;姜鑫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儿童胸部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拍摄胸片仍是临床常见主要的检查手段.由于小儿的解剖生理和成人不尽相同,而且在胸部投照时患儿大多数均不能密切合作,尤其是幼儿以下年龄段患儿.因此欲摄取一张优质的小儿胸片,从投照技术上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我们在工作中针对患儿的特点来选择合理的投照方法,并注意和解决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不断总结儿童胸部X线摄影经验,提高了小儿胸部X线摄影质量.
作者:许树明;杨庆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肘外伤在各年龄组均常见,但尤其多见于儿童,如在初学走路时,小儿的肘常有受伤,儿童与青少年的玩耍与体育运动也常是受伤的发生机会.虽然病史与临床检查,常可提供正确的诊断线索,但X线检查是确定骨折与脱位的类型,骨折线的方向与骨折片的位置,以及评价同时发生的软组织损伤不可缺少的手段.
作者:刘庆华;徐传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Coxsakie病毒(个别由ECHO)引起,多见于婴幼儿,患儿突然高热,咽痛,咽部出现疱疹,多分布于咽弓,软鄂或悬雍垂上,由于咽痛,病儿常有流涎症状.近2年来,我院儿科采用0.75%碘酊局部涂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5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邢佑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食管狭窄支架置入后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内镜法置入法置入22个食管支架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全部支架置入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2例中影像学检查发现2例置入支架移位,占9.09%.结论:食道支架治疗食道狭窄安全有效、方便快捷,为目前改善晚期食管癌性狭窄先进的治疗方法之一.而影像学检查有利于对置入支架位置及其部分并发症的观察,较其它检查方法更具临床意义.
作者:周鹏;陈进;高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头痛、头晕20天,无恶心、呕吐,无高血压病史.一般资料:颈椎正侧及双斜位片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S10、2.0s A-9.0,H210,F1,HF/S,125KV,175mA,512×512,W90,L40,脑干前极低密度占位,CT值:-62.7HU考虑-脂肪瘤.MRI平扫参数:signa0.2Tgemr T1WI:3D/FSPGR/45/FL07TR29E7.3/Ft EC:1/1,4.60KHZ TI:200 FOV:26×19.5,8.0thk/2.0sp 256×192/2NEXT2WI:FRFSE/FL07 R1400TE98/Ef EC:1/16.94KHZ,8.0thk/2.0sp,256×192/4NEX.MRI示:桥前池增宽,其内可见条块状T1T2双高信号,不规则,约0.5×1.0×1.7cm大小,从两侧及后方包绕基底A,与A分界不清,且向后压迫桥脑,与脑分界清,桥脑轻度萎缩、变形,余未见异常.
作者:张明;史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磁共振MOBITRAK技术检查产后盆腔和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范围和程度,提供适宜的处理措施.方法和材料: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1.5T-INTERA磁共振机的MOBITRAK技术检查产后血栓.本组28例,年龄20-38岁,10例发生在人工流产后3d至1个月,18例发生在产褥期,其中8例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单侧肢体静脉血栓形成21例(左侧17例,右侧4例),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7例,1例并发肺栓塞.结果:明确了血栓形成的范围和严重程度.结论:对产后形成的血栓进行早期发现、早期检查、早期治疗和护理、促进早期.
作者:李祖成;杨述根;傅家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材料与方法收集1999年1月-2003年6月我院CT增强检查病人1245例,其中:986例采用离子型造影剂-60%泛影葡胺(A组),268例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300(B组).注射方法采用团注法,造影剂按照1-2mg/kg,具体剂量根据病人情况及诊断需要而定.注射造影剂前常规推注地塞米松10mg,根据需要,采用快速连续扫描、动态扫描及延时扫描,不同部位选用相应的层厚及层距.
作者:张锡亭;史沛霞;王祥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月经周期是妇女特有的生理过程,而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的身心疾病,经临床实践证明多是妇女受到烦恼问题干扰,精神痛苦以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种种疾病之一,包括: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闭经、经前紧张和更年期综合症.
作者:李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生殖细胞瘤常发生于松果体到下丘脑的中线上,少数位于基底节区,起源于生殖细胞,为恶性肿瘤,生殖细胞包括胚生殖瘤、内胚窦瘤、绒毛膜上皮癌、畸胎类肿瘤、卵黄囊肿瘤等.其中以生殖细胞和畸胎瘤较为常见.易通过脑脊液循环形成蛛网膜下腔种植性播散,该肿瘤对放疗敏感.
作者:张明;史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们对1998-2002年间的100例肝癌患者行介入性治疗,其中70例化疗加栓塞性治疗,20例单纯性动脉内灌注化疗,10例经PTCD治疗后,进行化疗加栓塞性治疗及单纯性动脉内灌注化疗的患者,进行治疗性效果及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通过对病情不同程度进展的患者,病变侵犯部位不同的患者,介入性治疗后的生存期,生活质量的观察,并发症的产生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介入性治疗后的疗效.
作者:严冬;吴志敏;任树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