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陆铁军;姜鑫
本文取二十例经临床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慢性骨髓炎X线平片,针对如何早期诊断,正确判断疾病的转归,死骨摘除术时机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回顾性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在实际工作中,通过X线平片如何早期确定慢性骨髓炎中那些与活骨尚无明显分界的死骨和识别不典型的活动性病灶.目前有些放射科医师可能仍有某些困难.本文随意取二十例慢性骨髓炎X线平片,这些病例在临床上有长期流脓,或得到手术病理的证实.就上述两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崔克勤;崔艳春;胡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前,介入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介入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升级与更新的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使得连续、高质量的图像为介入治疗和临床手术提供了更加详尽的资料保障,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造影剂使用量,减少了患者与介入医师不必要的辐射.
作者:唐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故障例1开机发现手术间两监视屏上的机架状态显示器显示灯不亮,床边手柄控制开关失控.(不能控制C臂机架的运动和床的运动).
作者:梁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一、适应症1.检查子宫输卵管有无结核存在;2.检查生殖器官是否正常;3.可了解子宫出血的原因;4.了解子宫内有无息肉或肌瘤;5.检查不孕症的原因;
作者:孙相尧;孙文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世纪X线影像的数字化是医学影像技术中新、热门也是重要的技术进展.目前数字化影像设备如CT、MR、DSA、SPECT、数字胃肠以及数字乳腺等大量数字化影像设备,已形成数字化影像的发展趋势,使影像科室的数字化建设得到飞速的发展.时至今日,在医院中应用广泛、约占整个影像诊断成像来源70%的传统X线摄影,却尚未完全进入数字化成像家族.如何使这一由伦琴发现X线以来古老的传统摄影方法,尽快进入医学影像数字化的大家庭,已成为影像科室数字化发展进程的首要课题.
作者:朱佃刚;徐传辉;李维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应用动脉内灌注大剂量化疗药加碘油与明胶海绵栓塞髂内动脉方法治疗晚期及复发膀胱癌28例,同时与应用静脉,膀胱内化疗及放疗方法治疗的24例病人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动脉组28例病人,完全有效21.4%部分有效78.6%其他方法组24例中完全有效4.2%部分有效54.2%,轻微有效12.5%,无效29.2%,动脉组6,12,24个月生存分别为100%,83.8%,72.2%,我们认为动脉大剂量化疗加栓塞治疗晚期及复发膀胱癌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膀胱癌术前治疗或姑息性治疗.
作者:魏国彬;李共茹;魏东升;刘福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胸部组织结构密度及厚度由于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影像质量历来是业界关心及探讨的重点.传统X线屏一片系统往往不能显示高反差部位组织结构的病变,例如胸部纵膈及脊柱的病变.荧光存储系统CR的出现虽然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改进,但图像仍然缺乏较好的层次.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字成像系统DR由于平板探测器良好的特性,影像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而各种图像优化处理软件的应用,进一步改善胸部各组织结构显示.
作者:陈燕琼;杨根仁;姚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青少年返流性食道炎的X线表现,探讨其X线表现的诊断分期.方法:用气钡双重造影法对104例青少年返流性食道炎进行观察.结果:在104例青少年返流性食道炎中,具有广泛痉挛,粘膜略粗,钡剂返流现象有66例,占63.46%(炎症期);具有多发性小溃疡23例,占24.04%(溃疡期);具有狭窄、缩短表现15例,占12.5%(瘢痕期).结论:气钡双重造影是青少年返流性食道炎的一个临床诊断及预后指标.
作者:赵洪斌;崔克勤;崔艳春;于金山;程学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泛影钠、泛影葡胺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复方泛影葡胺,是目前国内常用的造影剂.目前对不明确的病灶拟行含碘造影剂静脉注射的增强扫描相当普遍,增强过程中由于注射量大(一般为100ml)、速度快(一般为3ml/s)、时间短(一般为30s),有引起严重造影反应甚至死亡的危险,使用前应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以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胸膜间皮瘤是少见肿瘤,起自胸膜的扁平细胞或其下的结缔组织,由于此病的临床和X线均无特征,不少的病例且由于大量胸水的掩盖,难以显示真实病变,造成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困难.目前检查方法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诊断性胸腔穿刺的细胞学检查,术前的早期诊断是有可能建立的.
作者:杨羚;于桂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常规的X线检查为儿科疾病诊治提供了依据,同时随着医疗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X线对儿童的有害效应也引起医技人员和家属的普遍关注.
作者:王军;刘兵;崔洪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故障曝光报故障.检修过程第一次曝光即报故障.进入维修状态,曝光报Err6.将mAs表串进M端,调SIGN板R32,使曝光不报故障.曝光发现实际mA超出设定值一半.检查灯丝加热电阻R6,发现滑动触头位置不对.原来该机曾周磁饱和稳压器谐振电容容量下降而实际mA减小,有人调过R6.后来更换电容,mA增大,而R6未恢复.将R6恢复,用mAs表校正各mA档.调SIGN板R34,使TP8偏置小于40mV.然后调R32,使维修状态下实际mA显示准确.发现实际mA显示忽高忽低,经常出现曝光报故障.而外接mAs表监测毫安稳定,用数字万用表监测SIGN板TP8(100mA,125S)的值也稳定.说明CPU板监测mA的AD转换电路有问题.鉴于不想更换CPU板,所以在校准各档实际mA之后,考虑通过调整SIGN板,消除假报警.调R34,使TP8偏置为0.5V;调R32,使100mA曝光时,TP8为1.2V.各毫安档曝光都不报警.用各常用条件曝光,仍不报警.此后两天未报故障.
作者:张居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尿布性湿疹又称臀部湿疹,新生儿高于婴幼儿.我科从2000年3月-2005年3月用鸡蛋内衣治疗臀部湿疹,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方娟;王建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在以往的屏片体系技术向数字化技术发展过程中,CR作为一种过渡性技术已应用很广泛.在得到一优质CR图像时,首先要考虑IP板及摄影条件在信息采集、读取及后处理与记录三部分的重要性.
作者:许树明;吴凡;韩闽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在临床上为常见病,且越来越多见.早期诊断有助于早期治疗,维持关节功能.影像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手段.回顾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9例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就其X线、CT、MRI影像学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霍贤海;孟庆东;李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许多大城市中,它已成为女性首位或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1]我国乳腺癌的发病高峰为45岁左右.本文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李晓峰;陆铁军;姜鑫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胆管癌是发生在胆管特殊部位的腺癌,近年来发病率较高,发生于胆总管尚未累及左右肝管的可行手术切除,但发生于肝内胆管或胆总管累及到肝内胆管的手术切除困难,手术创伤大,术中及术后死亡率高达20%,且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我院自2000年至今其收治胆管癌56例,分别行胆管支架置入术及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取得-些效果,解除了黄疸,减轻肝脏损害,改善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命.
作者:车明;柴文晓;冯凡;王江业;水新富;何天伟;叶莹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软骨一外胚层发育异常,为软骨发育异常合并外胚层发育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在出生时即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为明显.现将我院遇见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郭淑宁;魏本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故障现象东芝500mAX线机横分格出现时好时坏现象,一段时间后横分格停止不运动,竖分格正常.
作者:王宗定;李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肾脏外生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大约23%-25%主要向外生长,界限清晰,可突破肾包膜,侵入肾周脂肪间隙,外生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脂肪成分与肾周脂肪不易区分,合理的窗宽、窗位选择、CT强化扫描可减少病变漏诊率,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使外生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达到病理诊断的水平.
作者:马福成;于爱阳;景俊峰;贺庆权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