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锋
以硫酸钡作为造影剂来检查消化道疾病技术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它一直是临床对胃肠道疾病作出诊断的主要方法,并通过胃肠造影的间接征象来诊断胃肠道以外器官的占位性病变.随着胃结肠镜的应用,其钡剂造影检查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承认胃结肠镜可直接观察胃肠内粘膜变化,并摘取组织作病理检测.大大提高了粘膜表面细微病变的诊断,这就跟钡剂胃肠造影提出了挑战.怎样利用钡剂造影诊断粘膜的微小病变.60年代后期,日本学者在传统的钡剂造影的基础上,发展并创造了崭新的胃肠道双重对比.即气钡双重对比.80年代气钡双重对比在我国开展得很红火,经不少放射学专家的努力,此种造影结合低张对早期病变,浅表性粘膜糜烂,小的溃疡均能发现.故消化道钡剂造影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刘忠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DSA介入下配合带膜食道支架置入手术,对食道狭窄、吻合口狭窄、食道气管瘘、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对30例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指导、术后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在手术实施过程中,情绪稳定,主动配合,31根支架均一次释放成功,进食困难明显改善,吞咽困难评分从Ⅳ-V级减至Ⅱ级.结论:金属带膜支架是治疗食道梗阻、食管气管瘘及吻合口瘘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做好介入治疗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健康教育,对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沈湘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女25岁.停经3+个月,阵发性腹疼4天,于2005年9月6日9am入院.入院诊断:3+个月妊娠先兆流产.查体:T36.9℃,P80次份,R18次/分,BP14/9KPa,一般情况可,神志清,精神可,心肺无异常,腹平软,下腹压疼,无反跳疼,耻上三指扪及宫底,多普勒探及规律胎心搏动,脊柱、四肢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9.7×109/L、N71.6%、L25%、HB103g/L,尿常规:KET++,余(-).入院后给保胎治疗.腹痛于用药半小时后减轻,夜间微感腹疼,持续1%GS500ml+25%硫酸镁30ml每分钟30滴静滴,腹痛消失.
作者:孙凤桂;王翠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Coxsakie病毒(个别由ECHO)引起,多见于婴幼儿,患儿突然高热,咽痛,咽部出现疱疹,多分布于咽弓,软鄂或悬雍垂上,由于咽痛,病儿常有流涎症状.近2年来,我院儿科采用0.75%碘酊局部涂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5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邢佑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常位于皮肤深部,坚实结节,表面皮肤正常或略带红蓝色,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多数患者20岁以下,好发于头面部.我科收治4例,均发生于颌面部.
作者:梁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膀胱肿瘤占泌尿系肿瘤的首位,现将我院2003-2004年先后经B超、膀胱镜、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9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尹海威;张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孕妇,27岁,孕1产0,孕39W,平时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无传染病及传染病接触史.婚后半年怀孕,于孕9W时曾因感冒在私人诊所用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现超声检查:胎头位于下腹部正中,胎方位为枕右前位;双顶径9.2cm,颅骨光环清晰完整,脑实质结构回声正常,脑中线居中;胎儿颜面部正常;胎心规律,心率152次/min,律齐.胸腹部回声正常;脊柱排列整齐,屈度正常,双下肢显示良好无异常;左上肢曲肘抱头,右上肢上臂显示,自肘部以下未探测到,于肘部的桡侧显示一小手指回声.胎盘Ⅰ级,羊水9.7cm,量多,透声好,超声诊断:单胎头位,羊水过多,胎儿右前臂缺如?
作者:马雪华;黄静;李秀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旨在提高多发性肺肉瘤影像学认知能力,分析其影像表现.方法:一例多发性肺肉瘤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清理确诊为多发性肺肉瘤,跟踪随访四年,利用螺旋CT肺平扫及X线平片检查,前后对照观察,采用马年<肺部球形结节病灶倍增测量尺>测量以及综合分析.结果:球形结节数目不断增大,倍增时间为196天,瘤周光滑,晚期有瘤周阻塞性肺气肿征象.结论:在清理确诊之后,所幸患者在四年期间每隔半年做胸部螺旋CT平扫及X线平片检查一次,有助于笔者进行该病与肺转移瘤及淋巴肉瘤等球形结节病灶的影像学鉴别的探讨.
作者:王宏哲;牛伟民;朱景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尿布性湿疹又称臀部湿疹,新生儿高于婴幼儿.我科从2000年3月-2005年3月用鸡蛋内衣治疗臀部湿疹,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方娟;王建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纵膈肿瘤可来自纵膈各种组织.常见为神经原性肿瘤,恶性淋巴瘤与畸胎性肿瘤.其次为胸腺瘤与胸内甲状腺,其他类型较少见.
作者:曲世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临床上没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常不能进行超声雾化治疗.我们利用超声雾化机连接简易人工呼吸器,解决了这个问题.
作者:史兰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取二十例经临床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慢性骨髓炎X线平片,针对如何早期诊断,正确判断疾病的转归,死骨摘除术时机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回顾性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在实际工作中,通过X线平片如何早期确定慢性骨髓炎中那些与活骨尚无明显分界的死骨和识别不典型的活动性病灶.目前有些放射科医师可能仍有某些困难.本文随意取二十例慢性骨髓炎X线平片,这些病例在临床上有长期流脓,或得到手术病理的证实.就上述两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崔克勤;崔艳春;胡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疗法与心理疗法治疗闭角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按闭角性青光眼诊断标准,对闭角性青光眼入院患者分组观察,A组在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与自我护理疗法,B组单纯行药物和手术治疗.结果:122例患者治疗2周后痊愈率明显不同,(P<0.01).痊愈后患者5年内的复发率也有显著差异(P<0.01),经自我护理与心理治疗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闭角性青光眼在药物,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强自我护理与心理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孙玲;杨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消化道异物的X线诊断,减少误诊.方法:采用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方法加点片及腹部平片对本科诊断13例消化道异物进行X线分析.结果:消化道异物有8例X线可透性异物及5例X线不透性异物两种.结论: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常见病,X线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可靠方法之一.
作者:杨均翔;杨秀兰;魏群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多层螺旋CT肝脏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脏肿瘤的价值多有报道[1,2],扫描技术成熟,因扫描速度快而不需考虑扫描时间紧张问题,而单螺旋CT肝脏三期增强扫描因扫描速度相对较慢,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强化扫描,以保证达到诊断要求.我们应用美国Picker公司产PQS单螺旋CT进行肝脏三期增强扫描3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乃胜;张鑫;李建洲;刘玉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由于其组织类型繁多,分化程度不等,故CT表现复杂,本文收集了近5年来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胶质瘤31例进行分析,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古力孜拉;张锦(火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肠套叠好发于婴幼儿,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多,2岁以后逐渐减少,5岁以后少见,是因为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附近的肠系膜套入到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儿时期特有的并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性别,男孩比女孩多2-3倍.发病季节以春季多见,夏、冬季其次,秋季少见,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95%婴儿肠套叠为原发性的,5%的病儿为继发性肠套叠.临床表现是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等.空气灌肠整腹治疗安全,简便易行,成功率高.
作者:雷星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着色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极少见,笔者从医10年来仅见一例,发生于右膝关节,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42岁,半年前,右膝关节轻度肿胀,以后呈慢性进行性肿胀,近半月以来关节疼痛明显,伴活动受限,体检:膝关节有积液征,关节外侧可触及结节状肿块.
作者:陈海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本组11例膈疝(不包括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分析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减少对本病的误诊率.方法:本组11例均摄取患侧部分正侧位片.结果:膈疝其X线表现复杂多样,所以在对本病进行诊断中,应临床与X线相结合,需要钡餐造影的再结合造影检查.认真分析总结,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正确率.结论:通过对本病的X线征象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聂庆光;李辉;林德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网脱复位术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疗效与护理.方法选择网脱复位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手术处理,观察组病人于手术开始前接静脉止痛泵,其配方为芬太尼0.5mg+氟哌利多5mg+NS共50ml.持续输注2ml/h、PCA0.5ml、锁定时间15min,手术结束后止痛泵带回病房继续使用.结果:两组病人VAS评分术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压、脉搏术中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网脱复位术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有确切的疗效,能明显降低应激反应.
作者:吕瑞华;张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