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染色体罗伯逊异位伴习惯性流产2例

陈懿菁

关键词:染色体检查, 罗伯逊, 异位, 细胞生长, 接触史, 血清培养基, 自然流产, 烟酒嗜好, 兄弟姐妹, 显微镜下, 物质, 温箱培养, 秋水仙素, 精液检查, 近亲婚配, 核型, 病毒感染, 早孕期, 外周血, 慢性病
摘要:[例1]女性,34岁.婚后自然流产4次.到我室要求作染色体检查.早孕期间无不良物质接触史,无病毒感染史.双方弓型虫检查为阴性;男方精液检查正常,无烟酒嗜好,无慢性病及不良物质接触史,非近亲婚配.双方兄弟姐妹均已生育,无流产史及畸胎史.夫妇双方按常规抽取外周血1mL,分别接种于F10+小牛血清培养基中,置于37℃温箱培养72h,收集细胞前3h加秋水仙素,使细胞生长终止在中期,然后低渗,固定,制片,G显带吉氏染色,显微镜下计算30个细胞,分析3个核型.结果为:45,xxt(15;22),(15qter→15q11::22p11→22qter).其丈夫核型为46,xy,家族其他成员拒绝作染色体检查.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y Cholecystectomy,LC)是近年来胆道外科重要的进展之一,是由摄影技术、电子集成电路、计算机、光学及自动控制系统等多种学科发展的结晶及在外科临床应用的结果.1998年11月~1999年8月我科共施行此术式16例,手术配合体会如下.

    作者:黄步英;郑秀莲;赖存;成新华;张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RB基因异常改变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目的:深入了解RB基因过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利用Northern blot,Dot blot在16例大肠癌及15例大肠腺瘤中测定 RB基因的表达情况.运用核酸酶保护试验观察RB基因的点突变现象.结果:发现在大多数大肠癌(14/16)及部分大肠腺瘤(2/15)中,同相应的正常大肠粘膜相比,存在着RB基因过表达现象.在2例 RB基因过表达的大肠癌标本中观察到 RB基因发生了点突变.结论:导致突变失活型Rb蛋白含量增高的 RB基因异常改变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可能密切相关.

    作者:李宇;司聚同;李通;王永潮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星形胶质细胞与脑损伤

    星形胶质细胞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支持成分,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功能.各种神经损害往往使其激活并增生,成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此时它会发生一系列形态学和功能的变化,对病理条件下神经的损伤及修复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就其在脑损伤中的表现及意义做一综述.

    作者:顾黎;苏敏;徐小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中药组(78例)除与常规组(40例)治疗一致外,同时加中药治疗.结果:症状消失时间中药组明显短于常规组,随访1年发现中药组复发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加用中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复发少.

    作者:李玉芬;苗云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脑水肿、脑肿胀患者的脑超微结构

    探讨脑膜瘤患者肿瘤周边的水肿带和外伤性急性大脑半球肿胀患者的病理变化.光镜:两者均表现细胞周围水肿.电镜:两者均出现血管周围宽大的间隙,神经元细胞水肿,胞浆内细胞器破坏.脑膜瘤周边水肿带只表现胞浆水肿,胶质细胞及微胶质细胞形态正常.而急性脑肿胀病人,细胞核染色质疏松,胞核内有空泡,轴索树突肿胀、空洞、内容减少.

    作者:蒋昆;孙德麟;郑志超;张增良;许海雄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静注心律平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评价

    心律平是Ic类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各种室上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本文对1993~1998年我科用静注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9例进行临床评价.

    作者:林晖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环孢霉素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

    1993年4月~1996年5月我科应用环孢霉素A(CS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6例,现将近期疗效及远期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本组均符合1987年全国再障会议制定的再障诊断标准(表1).

    作者:徐益群;石军;吴淑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29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29例)的手术方法及其优越性.方法:用腹腔镜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随访1~3年,曲张静脉完全消失18例,明显减轻11例,阴囊外观基本恢复正常,睾丸发育良好.结论:本法简便,组织创伤轻微,恢复快,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火金;周峰;杜江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自发性气胸2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人(90例)、中年人(39例)、老年人(121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和人工胸膜粘连术.结果:肺复张时间青年组平均7.8天,中、老年组分别为10.2天、14.6天.青年组复发率高(26.7%).结论:中、老年人引流部位应据胸片选择;<20%的肺不张也应积极抽气;闭式引流效果差可行胸膜粘连术,但应慎重,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陈建永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改良颅底位投照法对颧弓骨折的诊断价值

    对疑有颧弓骨折的患者,理论上要求采用标准的顶颌斜位投照法进行摄影,但由于此类患者常合并头面部的损伤,下颌前伸困难,患者常不能摆出放射技师所需要的投照姿势,或由于颌面部软组织肿胀程度的不同使放射技师难以确定投照角度,此时如采用顶颌斜位进行投照颌面倾斜角度,难以摄得符合诊断要求的颧弓X线片.

    作者:陈显恩;陈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非典型心电图表现的高钾血症27例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钾离子与心电图诊断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方法:用离子电极法测定血清钾,同时(24h内)行12导程心电图检查.结果:血钾与心电图诊断不一致,血钾>5.5mmoL/L,心电图无高钾波形.结论:疑似高血钾病例不能单凭心电图检查.

    作者:曾哲;吴灵飞;黄东瑾;万云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鼻咽癌患者脾区低剂量照射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脾区接受低剂量照射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比较58例常规放疗(NPC-1)前后和50例放疗加脾区低剂量照射(NPC-2)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T-淋巴细胞亚群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直接法检测.结果:①NP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均低于正常人.常规放疗后的T-淋巴细胞较放疗前进一步下降,CD3为(48.31±3.75)%,CD4为(20.76±4.70)%,CD4/CD8比值0.95±0.29,低于放疗前,(P<0.001).但CD8无变化.②50例NPC患者在放疗同时每周1次脾区低剂量照射,放疗后的CD3为(52.62±4.26)%,CD4为(27.62±3.06)%,高于放疗前(P<0.001),CD8(19.14±3.10)%低于放疗前;CD4/CD8比值1.48±0.27,高于放疗前(P<0.001).结论:NPC患者放疗期间接受低剂量的脾区放射,可刺激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CD3和CD4升高,抑制CD8.

    作者:李德锐;许少彦;陈世坚;史永义;林柏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抗人脑胶质瘤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相关特征的研究

    目的:研究单克隆抗体荧光标记脑胶质瘤术中显像.方法:采用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作为抗原,制备了一组分泌抗人脑胶质瘤细胞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该杂交瘤细胞株分泌抗人脑胶质瘤细胞单克隆抗体H12具有与脑胶质瘤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特性.结论:可以进一步用于研究单克隆抗体荧光标记脑胶质瘤术中显像的脑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界线识别.

    作者:庄明华;白晔;高立达;李明远;牟家婉;蒋忠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窒息新生儿44例血钠、血钙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钠、血钙的变化及其发生机理.方法:对44例因窒息住院的新生儿进行血钠、血钙测定.结果:窒息新生儿易发生低钠、低钙血症,且不同窒息程度其血钠、血钙测定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窒息新生儿应注意血钠、血钙的监测.

    作者:翁立坚;包满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牵引加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8例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8例)的效果.方法:牵引加小夹板固定.结果:获随访31例患儿均达到骨折坚强愈合,肢体功能恢复满意,无关节活动受限.结论:牵引加小夹板固定损伤小、痛苦少,是一种疗效较佳、方法简单的治疗方法.

    作者:江少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中老年腹股沟斜疝88例的临床特点及术式选则

    1989~1998年我科共收治中老年腹股沟斜疝124例,随访88例,占同期腹股沟疝手术的72.4%,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康黎军;洪生凯;郑国宝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8例12指断指再植体会

    1999年5月~1999年9月我科用显微外科技术行8例12指断指再植.成活11指(其中1指部分成活),失败1指.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小17岁,大46岁.男性6例(9指断),女性2例(3指断),均为完全性断离.缺血时间短2h,长15h.致伤原因:电切刀伤4指、电锯伤5指、冲床伤3指.再植平面:指掌关节水平3指、近节5指、中节3指、末节1指.再植部位:拇指(1)、食指(7)、中指(3)、环指(1).本组再植后部分成活及失败各1指(为食指近节和中节断离).

    作者:谢扬;吴道彬;庄清亮;黄永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房室交界区的交替性文氏周期3例报告

    [例1]男性,83岁.因胸闷气促入院.临床诊断:肺心病.ECG特点(图1):V1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规则的F波,F-F间期 0.20s,心房频率 300次/min,室上型QRS波群,R-R间期不等,从梯形图可见,房室间存在2个阻滞区域,F波在上部呈2:1阻滞,在下部的阻滞区域呈 3∶2下传,每个周期第1、3、5个F波下传心室,且F-R间期逐次延长,第6~8个F波连续未下传,符合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

    作者:吴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慢性单纯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单纯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对肝脏的影响.方法:以慢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为观察组(2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外伤性脾破裂为对照组(15例).两组术前均作各种常规及超声图像检查,尽可能排除该病以外因素对肝脏的影响.手术采取硬膜外麻醉,术中仔细探查,随机抽取15例观察组胆囊胆汁行细菌培养,距胆囊底7cm左右楔形切取肝组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观察组均有间质性肝炎,以左叶明显;对照组仅4例有轻微间质性肝炎.结论:慢性单纯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可引起肝组织病理改变,其机理可能是基于胆汁成分异常改变及胆道动力学改变引起胆囊结石,在胆管炎及胆管周围炎的基础上,进一步损害肝脏.

    作者:吴娟;夏仁品;刘筱衡;黄天培;李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多器官功能不全20例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MOIS)致残致死率极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与生存质量.1993~1997年我科共收治此病2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16岁~68岁,平均50岁.受伤距MOIS发生时间<2日3例,2~9日16例,>9日 1例.MOIS诊断根据ERY[1]的诊断标准,既往病史:肺结核2例,肾炎、肝炎、糖尿病各1例.MOIS诱因:各种继发感染16例,休克3例,电解质紊乱1例.MRI检查:单纯颅内血肿3例,颅内血肿并脑挫裂伤8例,严重脑挫裂伤5例,脑干损伤3例,开放性脑损伤1例.

    作者:陈漫玲;林卓华;方妙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杂志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汕头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