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黎;苏敏;徐小虎
目的:探讨青年人(90例)、中年人(39例)、老年人(121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和人工胸膜粘连术.结果:肺复张时间青年组平均7.8天,中、老年组分别为10.2天、14.6天.青年组复发率高(26.7%).结论:中、老年人引流部位应据胸片选择;<20%的肺不张也应积极抽气;闭式引流效果差可行胸膜粘连术,但应慎重,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陈建永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探讨脑膜瘤患者肿瘤周边的水肿带和外伤性急性大脑半球肿胀患者的病理变化.光镜:两者均表现细胞周围水肿.电镜:两者均出现血管周围宽大的间隙,神经元细胞水肿,胞浆内细胞器破坏.脑膜瘤周边水肿带只表现胞浆水肿,胶质细胞及微胶质细胞形态正常.而急性脑肿胀病人,细胞核染色质疏松,胞核内有空泡,轴索树突肿胀、空洞、内容减少.
作者:蒋昆;孙德麟;郑志超;张增良;许海雄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对疑有颧弓骨折的患者,理论上要求采用标准的顶颌斜位投照法进行摄影,但由于此类患者常合并头面部的损伤,下颌前伸困难,患者常不能摆出放射技师所需要的投照姿势,或由于颌面部软组织肿胀程度的不同使放射技师难以确定投照角度,此时如采用顶颌斜位进行投照颌面倾斜角度,难以摄得符合诊断要求的颧弓X线片.
作者:陈显恩;陈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凋亡蛋白FasL与其受体Fas相互作用是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上均有FasL与Fas的表达;有人认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是FasL与Fas作用的结果,但新研究认为,FasL与Fas的相互作用对甲状腺炎有保护作用.Batteux F 等学者支持后一观点,近他们成功地在甲状腺炎动物模型上应用了FasL基因疗法,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黄焕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病例]女性,5岁.因发热1周、皮疹3天入院.时有脐周阵发性疼痛伴呕吐.既往健康.体检:T 39℃,P 100次/min,R 40次/min,Bp 12/8kPa.面色苍黄,全身皮肤布满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颈淋巴结肿大,触痛明显.球结膜充血,唇红皲裂,杨梅舌.腹软,脐周轻压痛,肝右肋下3cm,质软,脾肋下刚及.四肢肢端肿胀.神经系统(-).血常规:WBC 6.6×109/L,中性0.83,血小板234×109/L.血沉112mm/h.C-RP阳性.肝功能:GOT 347U/L,GPT 277U/L,血细菌培养阴性.腹部B超:胆囊增大,囊壁水肿.心脏彩超未见异常.按川崎病予丙种球蛋白5克/d静滴,同时抗感染治疗.住院第5天热退,第6天出现四肢末端及肛周膜状脱皮.住院11天.随诊半月无异常.
作者:庄静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星形胶质细胞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支持成分,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功能.各种神经损害往往使其激活并增生,成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此时它会发生一系列形态学和功能的变化,对病理条件下神经的损伤及修复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就其在脑损伤中的表现及意义做一综述.
作者:顾黎;苏敏;徐小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6例丘脑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5例囊性肿瘤,先开颅部分切除肿瘤,1月内行γ-刀,X-刀治疗;1例脑膜瘤先行γ-刀治疗,5个月后行手术切除病变.结果:随访1年8个月,除1例恶性室管膜瘤术后4个月肿瘤复发脑疝死亡外,余均恢复良好.结论:手术加立体定向放射综合治疗是一种治疗丘脑肿瘤较好的方法.
作者:蒋昆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癌胚抗原(CEA)具有人类胚胎抗原决定族的酸性糖蛋白特性.本文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8例肺癌患者的血清、胸水CEA进行检测,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上的实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本组均经临床、X光照片、CT、细胞学及(或)病理学确诊.检查方法:空腹抽血,分离血清;胸水经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使用3V公司生产的CEA放免药盒.检测标准:本科室CEA正常值上限为0.75nmoL/L.
作者:王鲁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29例)的手术方法及其优越性.方法:用腹腔镜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随访1~3年,曲张静脉完全消失18例,明显减轻11例,阴囊外观基本恢复正常,睾丸发育良好.结论:本法简便,组织创伤轻微,恢复快,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火金;周峰;杜江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对15例>60岁椎管内肿瘤病例的病程、病理诊断、临床症状和体症、辅助检查、误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老年人椎管内肿瘤误诊率高,病程长,术前并存症多,术后并发症高.结论:对老年人椎管内肿瘤应持积极态度,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对恶性肿瘤或转移瘤均应积极手术治疗,配合放疗、化疗等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崔华中;孙德麟;张增良;许海雄;吴育典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例1]女性,34岁.婚后自然流产4次.到我室要求作染色体检查.早孕期间无不良物质接触史,无病毒感染史.双方弓型虫检查为阴性;男方精液检查正常,无烟酒嗜好,无慢性病及不良物质接触史,非近亲婚配.双方兄弟姐妹均已生育,无流产史及畸胎史.夫妇双方按常规抽取外周血1mL,分别接种于F10+小牛血清培养基中,置于37℃温箱培养72h,收集细胞前3h加秋水仙素,使细胞生长终止在中期,然后低渗,固定,制片,G显带吉氏染色,显微镜下计算30个细胞,分析3个核型.结果为:45,xxt(15;22),(15qter→15q11::22p11→22qter).其丈夫核型为46,xy,家族其他成员拒绝作染色体检查.
作者:陈懿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脾区接受低剂量照射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比较58例常规放疗(NPC-1)前后和50例放疗加脾区低剂量照射(NPC-2)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T-淋巴细胞亚群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直接法检测.结果:①NP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均低于正常人.常规放疗后的T-淋巴细胞较放疗前进一步下降,CD3为(48.31±3.75)%,CD4为(20.76±4.70)%,CD4/CD8比值0.95±0.29,低于放疗前,(P<0.001).但CD8无变化.②50例NPC患者在放疗同时每周1次脾区低剂量照射,放疗后的CD3为(52.62±4.26)%,CD4为(27.62±3.06)%,高于放疗前(P<0.001),CD8(19.14±3.10)%低于放疗前;CD4/CD8比值1.48±0.27,高于放疗前(P<0.001).结论:NPC患者放疗期间接受低剂量的脾区放射,可刺激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CD3和CD4升高,抑制CD8.
作者:李德锐;许少彦;陈世坚;史永义;林柏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单纯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对肝脏的影响.方法:以慢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为观察组(2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外伤性脾破裂为对照组(15例).两组术前均作各种常规及超声图像检查,尽可能排除该病以外因素对肝脏的影响.手术采取硬膜外麻醉,术中仔细探查,随机抽取15例观察组胆囊胆汁行细菌培养,距胆囊底7cm左右楔形切取肝组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观察组均有间质性肝炎,以左叶明显;对照组仅4例有轻微间质性肝炎.结论:慢性单纯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可引起肝组织病理改变,其机理可能是基于胆汁成分异常改变及胆道动力学改变引起胆囊结石,在胆管炎及胆管周围炎的基础上,进一步损害肝脏.
作者:吴娟;夏仁品;刘筱衡;黄天培;李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放射治疗7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纯放疗,总剂量DT20~50Gy,分次剂量DT1.5~2.5Gy.结果:6例于治疗结束前肿瘤完全消失,1例于治疗后1年完全消失,随访3~9年,均无瘤生存.结论:单纯放疗是治愈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有效方法和首选途径.
作者:陈创珍;陈志坚;李德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MOIS)致残致死率极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与生存质量.1993~1997年我科共收治此病2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16岁~68岁,平均50岁.受伤距MOIS发生时间<2日3例,2~9日16例,>9日 1例.MOIS诊断根据ERY[1]的诊断标准,既往病史:肺结核2例,肾炎、肝炎、糖尿病各1例.MOIS诱因:各种继发感染16例,休克3例,电解质紊乱1例.MRI检查:单纯颅内血肿3例,颅内血肿并脑挫裂伤8例,严重脑挫裂伤5例,脑干损伤3例,开放性脑损伤1例.
作者:陈漫玲;林卓华;方妙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为难治性黄疸研究找到一种较为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16只狗胆管壁浸润注射1%甲醛,1月内观察胆汁粘度和管壁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注射后胆管粘膜有进行性加重的炎症、粘膜脱落、纤维化乃至管腔狭窄,其病理变化与临床的硬化性胆管炎病理特征基本符合.结论:本模型可望成为研究难治性黄疸的较为实用的动物模型.
作者:许建衡;林薇;刘婉秀;陈葵 刊期: 2000年第01期
tau蛋白是一种低分子量含磷糖蛋白,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与神经轴突内的微管结合,诱导与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防止微管解聚、维持微管功能的稳定.当tau蛋白发生高度磷酸化、异常糖基化、异常糖化以及泛素蛋白化时,tau蛋白失去对稳定微管的束缚,神经纤维退化,功能丧失,产生Alzheimers型老年性痴呆.
作者:李玫;常晓兰;陶学训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病例]男性,30岁.车祸头部外伤后意识障碍1h入院.受伤当时有短暂意识丧失,呕吐胃内容物1次.查体:意识模糊,躁动,GCS 12min.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眼底未见视乳头水肿.颈硬,四肢肌张力稍高,肌力V级,有自主活动,双侧病理征未引出.CT:左大脑半球脑挫伤并脑肿胀,左颞顶额广泛薄层硬膜下血肿,中线移位达12mm,四叠体池,环池,脚间池均消失,提示脑疝倾向.在严密观察下予常规治疗加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地塞米松50mg,1次/6h,共8次,首二剂250mg),降温亚冬眠治疗(冰床加亚冬眠合剂静滴维持36~37℃体温),适量脱水(甘露醇125mL,1次/6h,加用速尿)后,3天神志转清,5天恢复进食,20天复查CT:血肿已大部分吸收,脑肿胀消失.目前患者能下床行走,生活自理,无任何后遗症状.
作者:林岚;谢泽宇;蒋昆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单克隆抗体荧光标记脑胶质瘤术中显像.方法:采用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作为抗原,制备了一组分泌抗人脑胶质瘤细胞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该杂交瘤细胞株分泌抗人脑胶质瘤细胞单克隆抗体H12具有与脑胶质瘤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特性.结论:可以进一步用于研究单克隆抗体荧光标记脑胶质瘤术中显像的脑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界线识别.
作者:庄明华;白晔;高立达;李明远;牟家婉;蒋忠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钠、血钙的变化及其发生机理.方法:对44例因窒息住院的新生儿进行血钠、血钙测定.结果:窒息新生儿易发生低钠、低钙血症,且不同窒息程度其血钠、血钙测定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窒息新生儿应注意血钠、血钙的监测.
作者:翁立坚;包满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