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芹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血管压迫的MRTA(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表现及其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216例临床上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术前行MRTA检查,均行微血管减压术,MRTA表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MRTA显示有208例在患侧有血管接触后压迫:小脑上动脉80例(37.04%),小脑前下动脉36例(16.67%),小脑后下动脉17例(7.87%),基底动脉39例(18.05%),多根血管32例(14.81%),未发现血管12例(5.56%);手术所见216例均有血管接触或压迫:小脑上动脉75例(34.72%),小脑前下动脉33例(15.28%),小脑后下动脉15例(6.95%),基底动脉38例(17.59%),多根血管34例(15.74%),动脉+静脉14例(6.48%),静脉7例(3.24%).结论MRTA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毗邻血管之间的关系,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是否有血管接触或压迫的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为手术医生提供术前评估和指导术中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种衍军;齐先龙;段德义;陈剑;程启龙;朱广廷;居传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脑梗塞已经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探讨葛根素对脑梗塞患者治疗的疗效,我科对44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葛根素能扩张脑微细动脉,增加颅内动脉血流量,特别是病变区局灶缺血区域.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振钦;林锦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动态心电图的开展,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其临床意义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对49例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和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罗阿素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患儿,女,12岁.因心慌胸闷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05bpm,P4、P9、P15为提前出现的P'波,且落在前一个QRS-T波群的T波的升支上,P-P'约为0.30,但P'后都继有略不同于正常P波下传的QRS波群.心电图诊断为:房性早搏伴不同程度的心室内差异传导.
作者:孙一炜;朱丽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讨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分析1995~2005年间64例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64例患者,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16例;Ⅰ期行横结肠癌切除7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段结肠造口,关闭远段结肠或直肠Ⅱ期吻合36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2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3例(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1%(9/64),无死亡.结论对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正确认识及选择合理手术方式,作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作者:朱强华;姚昌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简称FESS)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使鼻外科的临床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开创了鼻外科新领域.其手术方法是采用0度、30度、70度角的鼻内窥镜结合鼻腔显微手术器械直视下行鼻息肉摘除及鼻窦开放术,通过小范围的手术,彻底切除鼻腔鼻窦病变,保留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建立良好的鼻腔通气.
作者:蒲瑞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护生专业思想教育是加深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牢固树立专业信念,决心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护理专业部分新生对护理专业认识不清、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现象,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一系列专业思想教育活动,使广大护生对护理专业有了重新的认识,坚定了专业信念,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志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保乳手术在0、Ⅰ、Ⅱ期乳腺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1例0、Ⅰ、Ⅱ期乳腺癌进行保乳手术,除初期5例外,其他病例均行术前新辅助化疗1~2个疗程.切除肿瘤周围约1.5~2cm的正常组织,达到切缘阴性.肿瘤位于外上象限且近边缘部时,可采用与腋部同一切口,否则采用双切口.从2005年1月起,若前哨淋巴结阴性,则不做腋窝清扫.术后给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单纯区段切除34例,区段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17例,其中行1切口21例,2切口30例.随访4~36个月,无1例死亡,无1例局部复发,出现肝及肺转移1例.保留乳房的美容效果满意率为84.3%.结论保乳手术适宜0、Ⅰ、Ⅱ期乳腺癌,可以取得良好的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美容效果,是乳腺癌治疗的首选术式.
作者:朱国献;伍建春;何劲松;李戎;佟建蒙;刘谨琨;王先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56例与60例同期指征相近的腹式子宫切除术临床分析、比较.结果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镇痛剂、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腹式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术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是一种较安全、经济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卫文;朱相干;范大梅;王秀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延迟(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emptying,FDGE)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年2月至2004年2月21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FDGE 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FDGE发生率4.13%,一般发生于术后6~12d,9例均经非手术治愈,15d恢复1例,16d恢复1例、18d恢复2例、21d恢复3例、27d恢复2例.结论FDGE由多种因素诱发,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FDGE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支持、适当应用胃动力药物及激素等,避免手术治疗.
作者:李国强;高继军;刘海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对121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经济学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本地区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寻求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医疗成本的佳途径.方法采用同时性、建立问卷表等方法,调查溃疡病患者1218例,了解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居住环境、文化程度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疗效、复发以及药品经济学情况.结论医师、药师、护士和患者加强联络沟通,家属配合监督,提高用药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文凤琴;马玉泉;靳兰玉;张景文;张和顺;曹斌;卢明义;黄黎;张彦彦;何秀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APMPPE),又名急性多灶性缺血性脉络膜病变(AMIC),1968年Gass首次报告,临床少见,今将我院经FFA证实确诊1例,报告如下.
作者:蒋胜波;李云英;姚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糖尿病(DM)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寻求更有效的药物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减少糖尿病的危害,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向.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具有方便、快捷、无痛苦、可持续长期使用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
作者:苏德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氯硝西泮是新的苯骈二氮(艹卓)类衍生物.1869年应用于临床,主要治疗癫痫,随着临床的研究发现,该药物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我科应用氯硝西泮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疼痛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志春;刘剑;宫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饮早期治疗痰瘀内阻型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发病48 h内、经确诊的痰瘀内阻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化痰通络饮,1剂/d.15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比较.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在愈显率、临床神经功能减少百分率、降低高切变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化痰通络饮对痰瘀内阻型脑梗塞有较好的早期治疗作用.
作者:乔纲;郑丽丽;张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开始就需要终身进行胰岛素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他们一生中,也有超过50%的患者迟早需要接爱胰岛素治疗.由于目前胰岛素通常只能通过皮下注射途径给予,因此胰岛素注射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常常成为患者拒绝胰岛素、不配合临床治疗的主要原因.怎样减轻胰岛素注射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每个糖尿病患者和护理人员都关心的问题.在技术方面,注意以下几点,可以有效减轻注射时患者的痛苦.
作者:赵春茵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高龄患者在脑干伤的同时常常合并颅内其他部位的损伤,由于年龄的因素,病情发展快.现就我院近5 a来对收治的60例患者受伤后的脑干环池改变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夏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重型颅脑损伤因脑疝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死亡率极高,达57%~100%,时间越长,预后越差.我院自1996年3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颅脑外伤双侧瞳孔散大患者109例,手术86例,死亡71例,现将该组患者救治及预后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姜立玺;张义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逐年增多.血栓形成有时可威胁患者的生命,而其后遗症则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能力,甚至致残.统计表明:美国每年因本病而并发肺动脉栓塞者达15万人.英国患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者占人口的0.5%,其中大部分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在我国发病率虽较西方国家低,但也并非少见.现将作者在临床中对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芹;顾婵娟;李金花;孙艳玲;张向伟;刘云霞;马继先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甲状腺微小癌46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主要分析其易误诊原因及探讨其手术治疗原则.结果本组48例中,术前可疑甲状腺微小癌诊断6例,诊断率为12.5%,其余则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40例,甲状腺腺瘤2例;术中诊断37例,诊断率为77.1%.冰冻漏诊率为6.3%(3/48).双侧病变时手术方式为患侧全切除+对侧次全切,一侧病变时采用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除术式.结论术中对可疑结节进行仔细解剖研究及快速冰冻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患侧全切除+对侧次全切或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除是该病的主要术式.
作者:朱国献;伍建春;何劲松;李戎;佟建蒙;刘谨琨;王先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