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5例

周雄华

关键词:自动加压接骨板, 内固定治疗, 效果满意, 锁骨骨折
摘要:我院自1993年5月~1997年6月使用四孔小儿自动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5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广东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胎盘免疫调节因子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降低30例疗效分析

    我科于1996年1月~1997年1月应用人胎盘免疫调节因子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妙儿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B型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

    脐带绕颈是引起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20%~25%[1],严重时可使胎儿猝死宫内或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因此,脐带绕颈受到临床广泛的重视.B超对产前检出脐带绕颈并及时处理,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价值.本院1997年3月~1998年7月应用B超诊断脐带绕颈74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晓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儿童后颅凹髓母细胞瘤手术治疗35例

    目的探讨提高儿童髓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儿童后颅凹髓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全切除22例,大部分切除13例;死亡3例.结论术前MR检查对提高全切率,降低手术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手术中可切除部分蚓部,创造良好的视野;手术中切开四脑室正中孔,可减轻对延髓的压迫.

    作者:梁建民;杨宏;朱建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恙虫病性浆膜腔积液8例

    恙虫病可引起多器官损害,临床表现多样,而恙虫病浆膜腔积液的报道极少,我院从1995~1997年收治的47例恙虫病中有8例出现浆膜腔积液,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何柏林;魏新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环磷腺苷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

    注射用环磷腺苷(cAMP)是一种新型的非洋地黄类环核苷酸依赖性正性肌力药.新近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其具有潜在药效作用.本研究从心功能和临床两角度评价其疗效,并与多巴酚丁胺(Dob)进行对比.

    作者:赖忠民;林剑峰;范文伟;邹容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西沙必利治疗脑梗塞合并便秘的临床疗效初步观察

    脑梗塞患者常因年老,长期卧床而出现便秘,给病情恢复及护理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采用西沙必利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唯;龚飞跃;孙达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协同诱导麻醉合理搭配剂量探讨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协同诱导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合理搭配剂量.方法 100例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根据诱导用药的不同随机分5组,维持麻醉均用50%N2O/O2吸入复合连续静注异丙酚.结果协同诱导麻醉减轻了异丙酚对心肌的抑制(P<0.05),随着咪唑安定的剂量增加,异丙酚用量逐渐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有所延迟(P<0.05),如咪唑安定剂量偏大,术后MV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0.5 mg/kg与咪唑安定0.1 mg/kg静脉协同诱导是合理的剂量搭配,该麻醉方法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充分体现了药物的效应/价值比,有麻醉后苏醒、恢复快,安全、无并发症的优点.

    作者:孙来保;肖亮灿;黄文起;蒋小扑;陈秉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120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培哚普利2~4 mg/d和卡托普利12.5~25 mg/d进行治疗,运用偶测血压(CBP)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来评价疗效.结果 CBP监测培哚普利组显效率53.3%,总有效率90.0%,卡托普利组的显效率51.7%,总有效率81.7%,两组疗效相近.但ABPM培哚普利组显效率31.3%及总有效93.3%均显著高于卡托普利组(16.7%、68.2%).且降压效果持续24 h.结论培哚普利每日服用一次,能有效控制24 h血压.

    作者:冯新武;陆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腹主动脉骑跨栓塞15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主动脉骑跨栓塞的诊治经验和教训.方法全组15例通过双侧股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8例,经腹腔腹主动脉切开取栓7例.结果 9例治疗成功,4例截肢,2例死亡.所有成功病例,随访5个月~5 a,下肢情况良好.结论经双侧股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是治疗腹主动脉骑跨栓塞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早期诊断和取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小东;李建文;李震;朱荷根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脊髓蛛网膜炎18例诊治体会

    目的对不同时期脊髓蛛网膜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阐述脊髓网膜炎的诊断要点,以期提高早期确诊率和治愈率.方法对18例脊髓蛛网膜炎患者的发病、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周以内早期患者3例保守治疗痊愈;2周以上12例保守治疗和3例手术治疗者好转9例,无好转6例.结论提高诊断水平和及早确诊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作者:褚峰;曾白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血清Ⅳ型胶原肽在肝纤维化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Ⅳ型胶原肽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64例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Ⅳ型胶原肽水平,其中有6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做了肝穿刺活检.通过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差异,并结合病理结果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Ⅳ型胶原肽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中度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清Ⅳ型胶原水平没有差异.血清Ⅳ型胶原肽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明显相关,在S4阶段水平高,但与肝内炎症、坏死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动态测定血清Ⅳ型胶原肽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谢仕斌;张宇峰;陈幼明;崇雨田;高志良;姚集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心跳骤停1例

    患者,男,56岁.因眩晕伴左侧肢体轻度无力3天,经头部CT检查为腔隙性脑梗塞,于1997年10月5月入院.体检:T 36.5℃,HR 88次/min,BP 18/10 kPa,颅神经正常,左侧肢体肌力Ⅳ度,肌张力正常,未引出病理神经反射,心肺听诊正常.入院按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治疗,先给予能量合剂静滴,病人无不适感,接着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静滴,当静滴半分钟后病人突然胸闷、呼吸困难、面色紫绀伴恶心呕吐出胃内容物,即查BP 10/6 kPa,面色紫绀加重,四肢冰冷出汗,HR 136次/ min,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予以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4 mg,然这时病人出现心跳骤停、全身紫绀,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神志不清,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摩及人工呼吸,心内注射肾上腺素1 mg,及静注地塞米松15 mg及10%葡萄糖酸钙10 mL,此时心跳及自主呼吸恢复,心电监护为窦性心律,HR 58次/ min神志恢复,经反复二次应用地塞米松及10%葡萄糖酸钙,并再次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 mg,抢救20 min后病人紫绀及呼吸困难消失,HR 82次/ min,有力,BP 16/9 kPa,继续按心肺复苏后处理而愈.

    作者:林祥轩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气管置管护理的失当与思考

    众所周知,建立和保持通畅的气道在复苏和救治危重病人中是至关重要的,而经鼻、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我科在1988年10月~1998年9月共行气管置管392例,在处理过程中有21例(5.4%)失当,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卫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鼻咽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酶免法(PCR-ELISA)检测鼻咽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PCR-ELISA以地高辛标记端粒重复片段特异的探针与PCR变性产物杂交,通过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30例鼻咽癌组织中有22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73.3%;18例对照组中3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16.6%.结论检测端粒酶活性对阐明鼻咽癌的发病机制、癌变危险性的估测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锦生;章金灿;曹锡标;郑佳坤;石钦胜;苏小雪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加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45例

    目的探讨加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加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13例,转子间骨折32例,其中稳定型22例,非稳定型10例,共47侧髋.结果平均术后第9 d下床,第6周开始负重行走,40例得到随访5~18个月,39例存活,34例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无并发股骨干骨折,无下肢短缩和髋内翻畸形发生.结论加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和负重行走,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祥;王焕荣;刘仕乐;胡伯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皮下超量灌注超声碎脂塑形术

    1997年6月~1998年10月,我们采用国产ZULS超声去脂减肥仪施行腹部减肥手术15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PCR-SSO)对30例汉族PCOS患者和106例汉族无亲缘关系健康个体的HLA-DQA基因进行研究.结果 PCOS组HLA-DQA1.2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数比(OR)值提示该基因为PCOS的抵抗(不易感)基因;PCOS组HLA-DQA1.1及3基因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HLA-DQA1.3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COS的发病有遗传物质基础,HLA-DQA基因分布可能对预测或诊断PCOS具有意义.

    作者:杨冬梓;周俊宜;陈忠良;邝健全;罗超权;姚书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经皮穿刺活检诊断胸部疾病的体会

    我院自1989年以来,采用影像学技术引导,对115例胸部疾病进行了穿刺活检,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我们应用该技术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彭秀斌;陈永辉;林远青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血清与肝素抗凝的全血标本电解质、葡萄糖测定结果比较

    目的探讨血清与肝素抗凝的全血标本电解质、葡萄糖测定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多功能自动血气分析仪对30例患者血清及肝素抗凝的全血标本电解质中的钾、钠、氯、钙及葡萄糖进行测定.结果除钠外,两种标本的其余各项测定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有二:一是开发生产对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结果基本无影响的肝素锂,二是建立肝素抗凝全血标本的电解质、葡萄糖正常参考值.

    作者:冯怿霞;揭素铭;李志平;曾勉;谢灿茂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肾脏病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肾脏疾病患儿肾小管受累情况.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相应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其中急性肾炎1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6例,过敏性紫癜25例.结果三组患儿尿RBP与对照组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不同肾小球疾病均伴有肾小管功能异常.

    作者:苏赞彩;许逢明;陈铭珍;司徒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