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比较分析大隐静脉曲张采取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与传统抽剥脱术治疗的疗效

刘永强

关键词: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 大隐静脉曲张, 传统抽剥脱术,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大隐静脉曲张采取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与传统抽剥脱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接收并行传统抽剥脱术治疗的35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并行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的35例同疾病患者作为乙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手术的时间、总出血量、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术后感染率均优于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手术效果优于传统抽剥脱手术,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入院的健康人员4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检人员均接受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凝血四项结果[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研究组患者[总胆固醇(TC)、高脂血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施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可以对异常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泽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颈动脉彩超及CTA检查对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超及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探究对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2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接诊的28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检验指标包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阻力指数(RI)、斑块检出率、中重度血管狭窄;研究组患者进一步行CTA检查,对比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中颈部狭窄数据,研究一致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IMT、RI、斑块检出率、血管狭窄检出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及CTA检查获得的中重度血管狭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可作为探查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的常规筛查手段.

    作者:董延慧;刘秋武;尹丽鹤;姚亚红;朱东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蒙药健胃十味丸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蒙药健胃十味丸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高血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蒙药健胃十味丸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血脂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控制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下降程度对比参照组更加显著,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上升程度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蒙药健胃十味丸治疗高脂血症效果理想,可促使患者的血脂指标恢复正常,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明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脑放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应用全脑放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方案对脑转移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转移瘤患者,患者均接受全脑放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疾病稳定率、疾病进展率分别为8.89%、45.56%、33.33%、12.22%;治疗后,共有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无患者出现颅内出血、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联合应用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方式对脑转移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眭文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产前孕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产前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6例待产孕妇(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门诊体检的非妊娠健康女性506例(对照组),患者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样1.5 mL,使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D-二聚体(D-dimer,D-D)等,分析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产前孕妇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PT、aPTT、TT值均低于非妊娠的对照组相应指标,而Fbg值则高于非妊娠的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二聚体均值为(782.03±82.56)ng/mL;对照组的D二聚体均值为(387.91±43.86)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相关性分析显示PT、aPTT、TT与D-二聚体均呈现明显正相关性关系(r=0.674,0.345,0.674;P<0.05),Fbg与D-二聚体呈现负相关关系(r=-0.345,P<0.05).结论 孕妇中联合检测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能够为了解孕妇凝血功能与纤溶功能的变化提供指导,为提高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郭雅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荧光PCR技术在ICU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中检测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比较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与传统培养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中检测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使用多种抗菌药物的患者,取痰液60份,血液30份.将每例标本采集两份,一份真菌培养,另一份冻箱保存,到一定数量后用PCR方法检测真菌.结果 在90份临床标本中,二种方法均检测出白色念珠菌、 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念珠菌为多.二种方法对念珠菌所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CR检测疑似菌感染临床标本具有快速简便,稳定性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理想的特点,值得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

    作者:刘东育;赵洪伟;马庆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目的 分析探究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实施有效率.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学检验的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检查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注重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并针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检测准确率为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患者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42%,对照组为85%,两组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优势显著.结论 在临床医学检查的过程中,对重要环节实施质量控制具有关键性作用,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为患者的病情负责.与此同时,加强质量控制有利于优化治疗,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措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胜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在牙齿修复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在牙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5月在我诊所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金属烤瓷冠进行修复,实验组采用全瓷冠进行修复,对两组患者在牙齿修复1年后进行随访,并对其修复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牙齿修复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需要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采用全瓷冠进行修复,效果明显的比金属烤瓷冠的修复效果好,而且全瓷牙对牙龈的损伤比较小,外观美观度高且比较逼真.

    作者:何玉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RP、WBC及PCT检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CRP、WBC及PCT检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80例,对照组是非细菌感染患者,研究组是细菌性感染患者.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WBC、PCT和CRP的检测值以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患者的PCT、WBC和CRP的数值和阳性检出率,可以作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依据,帮助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钟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拉贝罗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600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各组300例.对照组选用硫酸镁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血压和相关临床症状判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的控制患者血压情况,并且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杜国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刀疗法在五官科疾病中的运用报道

    本文总结我科运用针刀疗法在五官科疾病中的经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案例一(颞颌关节炎):张**,女,27岁,汉族,康乐县景古镇景古村农民,主诉因右侧颞颌关节处胀痛3个月,加重伴张口困难一周,在县人民医院诊断为颞颌关节炎,给局部封闭,维生素B族药内服,布洛芬片口服.封闭后于 3 d开始患处疼痛,无发热、红肿,伴耳鸣.尤以进食时疼痛明显.夜间加重,在当地服中药亦无效.后来我院诊治,见患处无肿胀,张口困难.牵及左颞侧部头痛,在颞颌关节处压痛明显找到阳性点后,按四部进针法,刀口线于身体纵轴平行,垂直进针,患者述有酸胀感后用疏通法,出针后嘱患者张口活动,当即感疼痛消除,7 d后来诉疼痛未复发,随诊至今未复发.

    作者:文东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患者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92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与治疗组,每组46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常规组的大,组间比较显示差异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患者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应用.

    作者:宋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替硝唑栓联合雌三醇乳膏对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内环境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硝唑栓联合雌三醇乳膏在治疗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对患者阴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间我院98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参照组行单纯替硝唑栓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入雌三醇乳膏治疗,比较两组阴道内环境改善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较之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第2周与第4周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替硝唑栓联合雌三醇乳膏应用于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中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阴道内环境,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翟梅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重症甲流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

    目的 对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及病情转归等情况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10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隔离治疗,将其一般情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及治疗方案、预后等各方面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为咳嗽、发热;对患儿进行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疗程5 d-10 d;同时给予丙种球蛋白免疫支持,有5例患儿体温在3 d内恢复正常,2例患儿体温在5 d内恢复正常,3例患儿体温在1周后恢复正常,终所有患儿均临床治愈.结论 危重症甲流特点:(1)绝大多数临床表现与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相似,不易区分;(2)化验检查多提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易被掩盖;(3)病情进展快,肺炎病灶广泛,易出现多脏器受累.故对该病的早期识别、早期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3 g/kg)免疫支持及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尤为重要,其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丹;王瑾;赵丽;孙晓;周东元;任立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分别作为地贫组、缺铁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体检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3组受检者均接受血液检验,待其血液检验结果得出后,比较3组受检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 3组受检者的血液检验各项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缺铁组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均低,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高,地贫组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低.结论 采用血液检验不仅可有效检出贫血,还可对贫血类型予以准确鉴别.

    作者:徐五星;邱立东;张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T低剂量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探究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怎样在不对图像质量造成影响的同时,将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患者的辐射剂量降低已经成为一个研究重点.本研究主要针对CT低剂量技术的发展情况和临床应用进行探究.

    作者:万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共13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放手术路径,实验组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手术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为(49.93±16.82)min,术中出血量为(64.16±18.92)mL,未出现真性尿失禁案例,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的开放手术路径相比,TURP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季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术式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的再次妊娠结局对比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PCSD)患者再次妊娠时实施不同术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64例患有PCSD于2012年3月-2015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患者,以不同术式作依据分组:A组31例施予腹式手术疗法,B组33例施予阴式手术疗法,对其妊娠结局作统计分析.结果 B组19例宫内妊娠,A组有10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对PCSD病例进行治疗时,施予阴式手术更具可靠性.

    作者:周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经诊断确诊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100例纳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实验组(采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各50例.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两组治疗后焦虑与抑郁程度均得到减轻,但实验组减轻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结论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可提高疗效,缓解抑郁与焦虑等负性情绪.

    作者:金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SCT对早期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了解早期肺癌病例专业鉴别、诊断工作中施予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的可靠性.方法 选取75例因出现肺癌相关症状而于2014年5月-2017年6月进入本院直属附属医院和非直管附属医院雅安市人民医院的患者,均处于疾病早期,施予MSCT技术检查,并以病理结果视作金标准,以计算MSCT技术准确性.结果 MSCT技术检出结果提示良性病变病例共4例,肺癌病例共71例,而病理结果表明有9例及66例,检出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技术检出结果提示,有45例(63.38%)周围型肺癌病例,其中1例(1.41%)误诊;26例(36.62%)中央型肺癌病例中,4例(5.63%)误诊,其误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早期肺癌病例接受专业鉴别、诊断时,以MSCT技术进行,其可靠性高,推荐优先选用.

    作者:李锡忠;夏晓;汤春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