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睡前也给心理卸个妆

禹艳

关键词:
摘要:我是一个很敏感的女人,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办公室里,有时候同事无心的一句话,都会给我造成心理负担,更别说那些刻意为之的说三道四了,人言可畏,我常常为此感觉“鸭梨山大”.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神人”糊涂记

    今年五十有三的陈某,现在一家国有企业做高层业务主管.陈某工作了多年,处事细致周到,在单位能力出众,他对人友好,大家有了解决不了的事情都喜欢找他探讨,多数都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同事们都戏称他是个“神人”.这位“神人”平素喜欢锻炼身体,身子骨可是硬朗,年年体检的结果让一帮年轻人都羡慕.

    作者:侯洪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那时年少,不懂爱

    自从父亲抛弃我,母亲改嫁后,我的生活就与外公外婆绑在了一起.在童年时光里,我并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相反,因为外公外婆既心灵手巧又特别疼爱我,我比一些同龄人更有优越感.

    作者:范泽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做自己好的背景

    Q老师:您好!我是一位38岁的女性,独自经营着一个公司,在外面经常被人称作职场精英,在工作中,我总是充满着自信与活力.然而身为女人也不缺温柔的一面,在与公司的男下属相处的过程中,有一位主管总喜欢与我接近,而且在谈工作时,说着说着就会谈及他的家庭,抱怨他的妻子,尽管没有直接说出他的心里话,但言语中流露着对我的好感.我们都有各自的家庭,我根本不想卷入婚外恋,可是我又不知道怎么合适地拒绝他,总怕一不小心伤害了对方,您能帮帮我吗?

    作者:骆昌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安静,一个人的狂欢

    我不是一个天生喜欢安静的女子,也说不清从哪一天开始,“忙乱”成了生活的主题,孩子哭了叫了,男人的衣服该洗了,饭又该做了,如同择线头一般,千头万绪,让人好不头大.与我如出一辙的女人自不在少数,面对这样的生活,免不了要在心里吼上一声:“让我清静一会儿吧!”

    作者:赵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远去的吆喝声

    吆喝声又称“叫卖声”、“唤头”、“货声”,是小贩、匠人走街串巷时发出的叫卖语.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民俗,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吆喝声来自民间,它注入了乡土方言的元素,抑扬顿挫,圆润饱满,时而短促,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悠长.吆喝声里有朴质的乡土气,不仅听起来贴切自然,给人以语言、声调美的艺术享受,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作者:苟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尘世女人香

    法国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失明使得弗兰克上校的听觉和嗅觉异常敏感,甚至能靠闻对方的香水味道识别其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男人闻香识女人,那是因为每一个女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香味,那是来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人格的魅力,点缀着每一双眼,洇染着每一颗心.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当肝炎邂逅抑郁症

    那是一个初冬的上午,阳光照进温暖的诊室,我正在琢磨今天会遇到什么样的患者来就诊,这时,只见一个25岁左右,面容憔悴、脸色暗淡、愁眉不展的女孩在一对中年夫妇的陪同下缓慢地走进了我的诊室.

    作者:王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谁是爱情刽子手?

    (一)“于老师,我有些搞不明白自己,我的每段感情都不长久,开始的时候感觉都很好,很幸福,只是后我总要莫名其妙地提出分手,我很困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面前这个叫郝帅的大男孩幽幽地说.

    作者:于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柔和比风暴更有力量

    不知什么时候起,女儿的脾气越变越大了.上幼儿园时,女儿乖巧得像只小猫咪,做错了事,会伸出手心,泪汪汪地说:“彬彬(女儿的小名)不好,打彬彬.”惹得我们直心疼,哪儿舍得打?直接抱进怀里哄吧.上了小学,女儿开始变得调皮,因为淘气,经常被我们责骂,但说她什么,她都听得进去.不像现在,说她什么,她就跟你顶嘴,不仅顶嘴,还发脾气.尽管老人说,叛逆期的孩子都这样,家长们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我仍觉得有必要跟孩子沟通一下.

    作者:李红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我管理:莫让悔恨伴终生

    自我管理常识定期监测腹部超声以及AFP(甲胎蛋白),及早发现肝癌55岁的王先生患乙肝很多年了,自从5年前在专科医院制定了每日服用阿德福韦酯的抗病毒方案之后,感觉特别良好,到医院复查过几次肝功、HBV(即乙型肝炎病毒)DNA都正常,就逐渐放松了警惕.

    作者:段雪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被跟踪的心理师

    敲门声响起,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走进了心理科的大门.她20岁出头,身材修长,飘逸的长发垂在纤细的腰肢上,浑身上下散发着女人的魅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子,她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却饱含着泪水.

    作者:王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你还在抱怨吗?

    当抱怨积累到无法疏解的地步,你会发现自己成了“祥林嫂”.有网络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有抱怨的习惯,部分人甚至达到了每天20次以上.过多的抱怨,不仅让自己蹉跎岁月、事业难成,也会给别人留下消极影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理“新词”

    作者:赵国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妈妈敢与火车“握手”

    1如果说每个班里都会有一两个性格古怪的孩子,那么这个班里的娟子,应该是特别的一个了.娟子是从外地转来的.转来的那天大雨滂沱,娟子的衣服被打湿了,单薄的身子瑟缩着,唤起了大家的一番怜悯.班长秀子脱下一件厚褂子让老师给她,娟子表情木木的,没有理会,只是轻轻地用胳膊一推.

    作者:林凡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理感悟

    作者:于昌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母亲,让我来爱您

    五年前,当我亲手将身患子宫肌瘤的母亲送进手术室时,我的世界是一片空白,我从没想过女强人似的母亲会在我的世界中展现出如此脆弱的一面,更没想象过刚拿到高考通知书的我就要面对失去母亲的风险.

    作者:姜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以己为景——自我观察之道

    “以己为景”又称情境自我、观察性自我、背景的自我、自我感的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 sense of self)等,ACT的创始人海斯(Hayes)认为,以己为景是“诸如思维、情感、记忆、感觉等此类的个人体验发生的情境”.ACT的治疗师会通过练习、隐喻、正念等方法来帮助人们切身体验自我观察,感受“以己为景”.

    作者:曹静;祝卓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一句恶咒背负一生

    (一)她的先生实在弄不明白,单位里一个再寻常不过的简单业务考试,会把她击垮了.在他们生活的小城市,她所在的单位属于一个四平八稳的事业单位,所谓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他们而言,似乎还只是一个赶时髦的说辞.而她,已年逾45岁,是已有20多年工龄的业务骨干,她周围年轻的同事,用单位一些老职工的话说,“是一群技能没有,满腹牢骚,高不成低不就的啃老一族”.

    作者:薛青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满满的都是爱

    1量体温、问病史、测血糖、称体重,一连串的职业动作后,右手腕被一根细小的标有姓名、年龄、床号的防水布带拴住.带子能剪断,在手腕上将不会留下任何印迹,而被医生定性为“糖人”(糖尿病人)的我,那一刻起心底就被打下了烙印,一辈子挥之不去.我想,我是真病了,还不轻.

    作者:尹金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退休后的生活计划

    退休后,我和妻子过起了真正意义上的“解甲归田”的生活.为了顺利度过“退休初级阶段”,我们制定了“四点暮年”生活计划:健点身,做点事,会点友,找点乐.“四点暮年”计划实施几年来,收到了明显成效,我和妻子深受其益,可谓苍龙日暮情方好,老树春深荫更浓!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