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睡前也给心理卸个妆

禹艳

关键词:
摘要:我是一个很敏感的女人,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办公室里,有时候同事无心的一句话,都会给我造成心理负担,更别说那些刻意为之的说三道四了,人言可畏,我常常为此感觉“鸭梨山大”.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你还在抱怨吗?

    当抱怨积累到无法疏解的地步,你会发现自己成了“祥林嫂”.有网络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有抱怨的习惯,部分人甚至达到了每天20次以上.过多的抱怨,不仅让自己蹉跎岁月、事业难成,也会给别人留下消极影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病中的闲时光

    不知是因一时贪杯,还是平时暴饮暴食的次数多了,让胃积劳成疾,上个月初,我做了一个胃部小手术.虽然是个小手术,但还是遵从医嘱,住院调养了半月时间.看老婆孩子工作、学习忙忙碌碌,有条不紊,我就感觉自己是闲人一个,但闲也有闲的美,也有病中偷闲的妙趣——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做自己好的背景

    Q老师:您好!我是一位38岁的女性,独自经营着一个公司,在外面经常被人称作职场精英,在工作中,我总是充满着自信与活力.然而身为女人也不缺温柔的一面,在与公司的男下属相处的过程中,有一位主管总喜欢与我接近,而且在谈工作时,说着说着就会谈及他的家庭,抱怨他的妻子,尽管没有直接说出他的心里话,但言语中流露着对我的好感.我们都有各自的家庭,我根本不想卷入婚外恋,可是我又不知道怎么合适地拒绝他,总怕一不小心伤害了对方,您能帮帮我吗?

    作者:骆昌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咨询室里的“大熊”

    新学期伊始,一位同事整理办公室时把一只毛绒大熊送给了我.我把这只一米高的毛绒大熊安置在我咨询室的沙发上,这里就成了这只大熊的新家.

    作者:杨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无为而治”,胜过心急乱投医

    小张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小伙子,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的一所著名大学.9月份,他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到学校报到.然而在入学体检时,却被检测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且是“大三阳”,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他不相信这是真的,希望能通过复查否定这个结果.

    作者:孙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母亲,让我来爱您

    五年前,当我亲手将身患子宫肌瘤的母亲送进手术室时,我的世界是一片空白,我从没想过女强人似的母亲会在我的世界中展现出如此脆弱的一面,更没想象过刚拿到高考通知书的我就要面对失去母亲的风险.

    作者:姜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母亲的心愿清单

    母亲年纪大了,也闲下来了.近她总是抱怨:“这日子过得真没劲,天天吃饱混天黑.”以前母亲帮着我们带孩子,忙忙碌碌,生活也充实,如今孩子都长大了,她一时难以适应无所事事的生活.

    作者:王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谁是爱情刽子手?

    (一)“于老师,我有些搞不明白自己,我的每段感情都不长久,开始的时候感觉都很好,很幸福,只是后我总要莫名其妙地提出分手,我很困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面前这个叫郝帅的大男孩幽幽地说.

    作者:于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神人”糊涂记

    今年五十有三的陈某,现在一家国有企业做高层业务主管.陈某工作了多年,处事细致周到,在单位能力出众,他对人友好,大家有了解决不了的事情都喜欢找他探讨,多数都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同事们都戏称他是个“神人”.这位“神人”平素喜欢锻炼身体,身子骨可是硬朗,年年体检的结果让一帮年轻人都羡慕.

    作者:侯洪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用“心”栽培你的员工

    “如果说公司是一条船,那么员工无疑就是船员了.这条船是满载而归还是触礁沉没,取决于船员是否同心协力、同舟共济.由此可见,员工对公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员工的成长不是天生的,需要公司的栽培.或许很多老板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培训员工,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顾虑:我辛苦培训起来的员工后跳槽了,这不是为他人做嫁衣吗?其实刚好相反,当一名员工和企业共同经历风雨,共同成长时,他还会离开吗?那么,作为公司的负责人,如何栽培你的员工呢?”

    作者:曾祥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理“新词”

    作者:赵国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我管理:莫让悔恨伴终生

    自我管理常识定期监测腹部超声以及AFP(甲胎蛋白),及早发现肝癌55岁的王先生患乙肝很多年了,自从5年前在专科医院制定了每日服用阿德福韦酯的抗病毒方案之后,感觉特别良好,到医院复查过几次肝功、HBV(即乙型肝炎病毒)DNA都正常,就逐渐放松了警惕.

    作者:段雪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安静,一个人的狂欢

    我不是一个天生喜欢安静的女子,也说不清从哪一天开始,“忙乱”成了生活的主题,孩子哭了叫了,男人的衣服该洗了,饭又该做了,如同择线头一般,千头万绪,让人好不头大.与我如出一辙的女人自不在少数,面对这样的生活,免不了要在心里吼上一声:“让我清静一会儿吧!”

    作者:赵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为别人举一盏灯烛

    朋友是个内心纯正的人,为人善良热情,极其厚道.朋友所在的单位竞争非常激烈,为了一时的荣辱,许多同事都面和心不和.看到谁工作业绩突出了,谁被领导表扬了,大家虽然表面上装着若无其事,波澜不惊,可心里却都酸得很,比吃了青涩的杏子还要酸上若干倍.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迟到的毕业“全家福”

    中考前夕的一天晚上,突然收到一则短信:“老师,我想您.我想参加咱班的毕业照相,好吗?”署名王刚.短短的一句话,让电话这头的我—下子惊呆了,心里顿时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和尴尬.

    作者:季广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节哀顺变”不科学

    每个人在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他人的死亡和自己的死亡.死亡是如此决绝,不可逆转,至亲至爱的离世让人产生哀伤的反应.现代生活的节奏是如此之快.

    作者:何丽;王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以己为景——自我观察之道

    “以己为景”又称情境自我、观察性自我、背景的自我、自我感的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 sense of self)等,ACT的创始人海斯(Hayes)认为,以己为景是“诸如思维、情感、记忆、感觉等此类的个人体验发生的情境”.ACT的治疗师会通过练习、隐喻、正念等方法来帮助人们切身体验自我观察,感受“以己为景”.

    作者:曹静;祝卓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放一放,留一留

    春节时,与大学学友聚会.聊起人生境遇,得意者说得神采飞扬,失意者则郁郁寡欢,两大阵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至于一些自惭形秽的学友竟然私下对人说,下次同学聚会,一定不会再参加了.

    作者:刘小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冰火美人

    秋儿今年26岁,正在就读研究生二年级,她主攻计算机编程,平时成绩在班里也算比较突出,称得上是整个计算机系里为数不多的优秀者之一.说起来,女生学理科实属不易,更何况是在计算机专业中学得出众就更难了.她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个聪明人,所谓笨鸟先飞,其他人如果需要花费一分的努力,她却要付出十分的劲头,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作者:王慧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退休后的生活计划

    退休后,我和妻子过起了真正意义上的“解甲归田”的生活.为了顺利度过“退休初级阶段”,我们制定了“四点暮年”生活计划:健点身,做点事,会点友,找点乐.“四点暮年”计划实施几年来,收到了明显成效,我和妻子深受其益,可谓苍龙日暮情方好,老树春深荫更浓!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