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
我的同学小梁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领导觉得她长得漂亮,还挺乖巧,自然喜欢;进了科室工作,小梁对人有礼貌,同事也很喜欢.就这样,小梁整天快乐无边,对未来充满激情、充满期望.日子久了,同事对小梁的新鲜劲随风而过,不冷不热地交流,领导对她也爱理不理了,小梁有些不知所措.难道美好的人际关系,如一阵风,一吹就过了?她向我诉说,我告诉她:人生怎能如初见?
作者:张培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外甥陈波考取了一所“985”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暑假期间,陈波主动要求去他爸所在的公司当搬运工,一是为了挣学费,二是想锻炼心智、提高体能,体会父辈工作的艰辛.姐夫没有专业技能,但有一副结实身板,进城打工瞄准了搬运工这个行当,一千就是八年.虽然搬运工相对挣得多,但也特别费体力.陈波这样做,是不是意欲子承父业呢?
作者:刘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Q老师您好!我今年34岁了,有个两岁多的男孩,现在婆婆在家帮忙带孩子近这一两年,不知道怎么了,感觉自己总是喜欢关注不开心的事儿,还特别容易生气、发火、流泪婆婆总是将很小的不舒服说成很痛苦的样子,需要我的丈夫时时去关心她现在,我觉得除了上班、带孩子的时间以外,其他的时间我都是痛苦的,不快乐的,有时也会觉得没必要,但就是觉得憋着一股劲儿扭转不过来,我该怎样调整呢?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亚历克斯·明斯基曾经是美国反恐部队的一名军人,他在阿富汗的路边执行任务时不幸被一枚炮弹夺去了一条腿.年仅26岁的他因此获得了一枚紫心勋章,但却永远失去了健全的身体.他拖着伤残的身体离开了战场,成为一名退役士兵.虽然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可是,望着自己伤残的腿,他却怎么也无法振作起来,他不知道今后的漫漫人生之路该怎样走下去?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愿看到路人充满同情怜悯的目光.
作者:胡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周末,我和家人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把六个衣柜的衣服全部清理了一下,那些几年没有穿、一个折皱都没有的衣服,竟然装了满满三大口袋.接着,我把这些衣服送给事前联系好的一位在城里打工的大姐.我对她说:这些衣服请你帮忙送给你家乡的乡亲们,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扔掉.大姐说:我们山里的乡亲们一定用得着的,我替他们谢谢你!
作者:杜华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人本主义的精髓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层次的需要.
作者:岳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A一天,小李胸口不适,似有异样的感觉,且伴有心悸,几分钟后消失.当时他没有重视,但3天后再次出现这种感觉时,他突然联想到不久前一个同事突发心肌梗塞,便担心起来,并出现了濒死感.他急忙叫同事送自己去了急诊室,经过心电图及其他检查均没有发现异常,医生认为可能是疲劳所致,建议他好好休息.但从此,小李开始关注自己身体的各种异常体验,总觉得自己会得心脏病,会突然像同事那样发生意外.他害怕出门,希望家人一直陪伴.
作者:张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如果你学过精神分析,就会想,这个母亲无法本能地作出及时的反应,可能是她年幼时没有从自己母亲那里获得过这种反应.再进一步讲,正是因为外婆在当年做母亲时同样没有这样的反应,所以,当上外婆之后,她补偿性地亲近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这样的互动模式:有困难,找外婆!
作者:施琪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处女情结,这真的是一个足够久远的老生常谈,以至于当我真的想说点什么的时候,都觉得很多概念曾被无数次的一提再提过.有过批判,有过揭露,而它与现代潮流和理念的相悖,就注定成为足够被讨伐的理由了.但可惜的是,讨伐批判永远替代不了现实的结果,抱有如此观念的人,并没有真的减少多少,也没能发自内心地放下它,只是由公然的秉持观念走向了隐藏.真的伤害的,仍然是处于矛盾情感中的彼此.
作者:刘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时近年关,一场大雪纷纷扬扬飘落下来,掌灯时分,小山村的这一片大地就成了白茫茫的雪海.六爷步出家门,立在雪中,熟练地从烟袋里捣出一撮旱烟丝,再拿一张小小的长方形白纸将旱烟丝卷成喇叭状,然后吐出舌头,用唾液将卷纸接口处贴紧.不到20秒,一支卷烟就被六爷拿捏好.
作者:曾利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A张先生是一家单位的领导,那一阵子,因为棘手难缠的事情,大动肝火,他跟上级拍桌子,朝属下大喊大叫,对家里人摔东西瞪眼……一天,他正在办公室打电话,话筒忽然从手中滑了下来,紧接着,人就摔倒在地,昏迷不醒.同事赶快将他送进医院,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那一年,他50岁.
作者:邹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奥运会期间,网络被一个叫傅园慧的选手的表情及其“洪荒之力”刷屏了.究竟什么是“洪荒之力”呢?为什么这个陌生的概念能一下子激起这么多人的兴趣和共鸣?笔者上网搜了搜,发现“洪荒之力”一词早来自电视剧《花千骨》的一句台词,代表的是人类一种原始的力量,让我们生存,让我们繁殖,让我们强大.
作者:彭凯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走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随处都能看见那一对对相依相偎的情侣.笔者拦住一位迎面走来的高个子男生,向他了解校园大学生的同居现象,他笑了笑,很平淡地说:“在大学里没有谈过恋爱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没有不想谈的,除非他有问题.而恋爱过的,很少没有同居过.”
作者:许圣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今年10月10日是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和《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呼吁社会大众关注心理健康,今年的精神卫生日,我国的主题仍然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不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朋友家的孩子小钱大学毕业后在一个汽车配件制造公司工作,他工作很努力,很快就适应了技术科的工作.一天,我在小区散步时遇到了他,他闷闷不乐地对我说:“叔啊,为什么我想创业就那么难呢?向朋友、同学借一些启动资金,他们都推三阻四,郁闷啊!”“你向他们借多少?”“我也就想筹八九十万吧.”我说:“你知道清末著名商人胡雪岩巧借巨款的故事吗?这个故事或许对你有启发.”
作者:徐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瑞士游览得知,这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人超过总人口的18%,老龄化程度世界高.但瑞士老人大多乐观开朗,生活在各自的爱好情趣中,幸福感也居世界前列.在伯尔尼、苏黎世、巴塞尔等城市的街道、公园、居民区中,很少见到呆坐门前、长椅上的老人.随行翻译告诉我们:瑞士老人只要能活动,就不愿待在家里,他们会找自己感兴趣的事做,并不在乎有无报酬或赚钱多少.
作者:周文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夏末的浓荫仍然茂盛,还没来得及感受余温,一转身,便和秋不期而遇.遇见秋,如同故人归,不用过多的寒暄,一个眼神胜似一个拥抱,就像暗生情愫的两个人,眼光悠悠一转,便是心有灵犀.静静地候在时光的门廊前,一片落叶点缀了秋色,一滴露水透出了秋凉.那不忍直视的一地落花,随着后一丝夏日之风,归了秋的门扉.而那丝丝清凉的秋雨,也来加速秋凉的到来,不经意间寒了蝉鸣.
作者:陌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今年春节,我陪母亲一起去看望她的老姐姐.开门的一刹那,竟有些不敢相认,5年未见,已过花甲之年的姨妈不仅容颜未见衰老,反而满面红光,愈加显得年轻朝气.吃完饭,大家坐在客厅里聊天.我打趣道:“妈,您看人家,活脱脱一个‘天山童姥’,越活越年轻了.再看看您,满脸的皱纹,现在你们姐俩再一起出门,谁能看出你们是姐俩啊?”
作者:王世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夏日的一个午后,女孩小贾带着一脸无助和茫然来到了我的心理咨询工作室.这是一个说不上很漂亮但长相较清秀、身材苗条的姑娘.在上午的电话预约中,我已经感受到了她深深的焦躁和迷茫.我给小贾倒了一杯水,请她落座之后,向她讲了心理咨询的设置,并明确告之咨询师会遵守保密原则,小贾搓着手心点点头,向我道出了心中的困惑.
作者:吴立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女儿的病大概就是从失恋开始的.女儿和那男孩儿是经人介绍认识的.第一次见面,两个人相互感觉都挺好,但后来接触多了,两个人的消费观念不一样,女儿觉得男孩儿小气,不爱给她花钱,而男孩儿觉得女儿花钱大手大脚,为此,两人经常闹别扭.从小生活优越的女儿觉得交这样一个男朋友挺委屈,就提出和男孩儿分手,然后,俩人就不联系了.事情本该就此结束,可女儿却放不下了.变得不爱说话,不爱出门,饭量一天不如一天,每天一下班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连周末也不出去逛街了.我们劝她,她觉得烦,不爱听;说得多了,转身就离开了.我们说再给她介绍个男朋友,她摆手说,“这个小孙我还没放下呢,而且我现在的状态哪有心情去谈恋爱啊.”我们劝她去看精神科医生,她气得一周不搭理我们,说自己又不是精神病,哪有亲生爹妈让女儿去看精神病的.
作者:淑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