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
人本主义的精髓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层次的需要.
作者:岳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我的同学小梁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领导觉得她长得漂亮,还挺乖巧,自然喜欢;进了科室工作,小梁对人有礼貌,同事也很喜欢.就这样,小梁整天快乐无边,对未来充满激情、充满期望.日子久了,同事对小梁的新鲜劲随风而过,不冷不热地交流,领导对她也爱理不理了,小梁有些不知所措.难道美好的人际关系,如一阵风,一吹就过了?她向我诉说,我告诉她:人生怎能如初见?
作者:张培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谁也没有料到,第一次约会,竟然在厨房里.大学毕业的时候,雪青非要嫁给张然.令人奇怪的是,父母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嫌弃张然是农村户口,来自小县城,吃饭穿衣都带着咸菜的味道,父母只是跟雪青讲,你不是和他一个人结婚,你想拥有他,注定要接受他的全家人.
作者:大爱无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Q老师您好!我今年34岁了,有个两岁多的男孩,现在婆婆在家帮忙带孩子近这一两年,不知道怎么了,感觉自己总是喜欢关注不开心的事儿,还特别容易生气、发火、流泪婆婆总是将很小的不舒服说成很痛苦的样子,需要我的丈夫时时去关心她现在,我觉得除了上班、带孩子的时间以外,其他的时间我都是痛苦的,不快乐的,有时也会觉得没必要,但就是觉得憋着一股劲儿扭转不过来,我该怎样调整呢?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今年春节,我陪母亲一起去看望她的老姐姐.开门的一刹那,竟有些不敢相认,5年未见,已过花甲之年的姨妈不仅容颜未见衰老,反而满面红光,愈加显得年轻朝气.吃完饭,大家坐在客厅里聊天.我打趣道:“妈,您看人家,活脱脱一个‘天山童姥’,越活越年轻了.再看看您,满脸的皱纹,现在你们姐俩再一起出门,谁能看出你们是姐俩啊?”
作者:王世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新学期开学,又一批新生踏入了大学的校门,面对全新的环境和人群,有的人适应良好,有的人却会出现适应障碍.小莉曾是这样一位对大学生活适应有困难的学生.希望可以通过她的故事,帮到有相同困扰的新生.小莉人长得清秀,打扮也还算入时.来到咨询室,她看起来有些拘谨,坐下来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想退学.”
作者:邓美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A张先生是一家单位的领导,那一阵子,因为棘手难缠的事情,大动肝火,他跟上级拍桌子,朝属下大喊大叫,对家里人摔东西瞪眼……一天,他正在办公室打电话,话筒忽然从手中滑了下来,紧接着,人就摔倒在地,昏迷不醒.同事赶快将他送进医院,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那一年,他50岁.
作者:邹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外甥陈波考取了一所“985”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暑假期间,陈波主动要求去他爸所在的公司当搬运工,一是为了挣学费,二是想锻炼心智、提高体能,体会父辈工作的艰辛.姐夫没有专业技能,但有一副结实身板,进城打工瞄准了搬运工这个行当,一千就是八年.虽然搬运工相对挣得多,但也特别费体力.陈波这样做,是不是意欲子承父业呢?
作者:刘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我妈经常紧皱眉头对我耳提面命:“你可不可以跟一个比你档次高的男生玩儿,你一天就跟程小诺混在一起,有什么出息?他从家庭背景到学历层次统统和你旗鼓相当,就连缺心眼儿的性格都和你一样,你别玩着玩着把他玩成我女婿,我还指望着你嫁入豪门呢!”其实,我也想嫁入豪门,从此穿金戴银、平步青云,但每当和西装笔挺的“富二代”坐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西餐厅吃饭,我的心总会疾呼:“这破地方有什么好,环境优美得我都不敢嚼出声儿,还不如跟程小诺一块儿街边‘撸串’来得自在.”
作者:佟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一次文化艺术展览上,一幅《等吻的女孩》油画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位十七八岁的妙龄女孩,闭着双眸,踮起脚尖,羞答答地泛红的脸颊,撅起她那可爱的嘴唇,正等待着一个爱的吻.这一切都在一张暖色底板上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惹人喜欢,那女孩更是惹人心疼.我多么愿意被画家画进画里,给女孩爱的永恒之吻.它就这样撞进了我的心里,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作者:张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朋友从丽江回来,带给我一把绢丝小扇.扇面上,一位彩绘仕女坐在爬满藤萝叶蔓的临水阁楼上,倚栏望月,一柄轻盈的团扇半遮着容颜,眉间紧蹙,犹惹人怜,与串串如璎似珞的紫色花穗,辉映成一幅清绝的画卷.我入手摇来,清风习习,凉意阵阵,让人顿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的遐想.
作者:钟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前几天,县老干部大学搞活动,当我面色红润、步履轻松、精神饱满地出现在老友面前时,大伙一时惊呆了:这还是那个有名的“病篓子”吗?我年轻时在生产队里挨了不少累:夏天下河起塘泥,冬天刨冰起黑土,春天钻垄沟播种,秋天上山摘果子,重活、脏活没少干,落下了一身病.进入晚年后,由于日子过得舒心,体重又严重“超标”,所以,我的身上“冒”出很多病: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高血压、冠心病……家里堆满了药罐子,一年四季离不开药,老姐妹们都称我为“病篓子”!病魔缠身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痛苦,曾有一年冬天,呼吸困难、腿脚浮肿的我甚至动了“吃安眠药”的念头.
作者:刘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我们从10多年组织员工心理服务的实践经验中发现,心理咨询师常常被要求在有限的次数中(通常为1次)有效地帮助到求助者.在我们不断摸索和尝试后,提出了“轻咨询”这一全新的咨询模式,它顺应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准确地抓住社会大众的诉求.
作者:阳光易德心理科学研究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女儿的病大概就是从失恋开始的.女儿和那男孩儿是经人介绍认识的.第一次见面,两个人相互感觉都挺好,但后来接触多了,两个人的消费观念不一样,女儿觉得男孩儿小气,不爱给她花钱,而男孩儿觉得女儿花钱大手大脚,为此,两人经常闹别扭.从小生活优越的女儿觉得交这样一个男朋友挺委屈,就提出和男孩儿分手,然后,俩人就不联系了.事情本该就此结束,可女儿却放不下了.变得不爱说话,不爱出门,饭量一天不如一天,每天一下班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连周末也不出去逛街了.我们劝她,她觉得烦,不爱听;说得多了,转身就离开了.我们说再给她介绍个男朋友,她摆手说,“这个小孙我还没放下呢,而且我现在的状态哪有心情去谈恋爱啊.”我们劝她去看精神科医生,她气得一周不搭理我们,说自己又不是精神病,哪有亲生爹妈让女儿去看精神病的.
作者:淑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有人说,旧时光如同窗棂上雕刻的花纹,慢慢褪色却异常迷离.过去的时光如同一位蒙上面纱的仙子,隔了光阴的路再望过去,觉得好美.我常常也是这样,活在当下,却深陷在回忆的泥潭里.在旧岁月里流连,返回后,沾染一身的伤感.不免责备自己,那么好的年华,怎么不知道珍惜呀!即使在当时恨得咬牙切齿,不堪忍受,现在却觉得好.
作者:卿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A在一档电视调解节目中,有一对夫妻来寻求调解.男人来自农村,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接着结婚生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渐渐地,开始有农村老家的亲戚来城里走动,男人每次都极为热情地招待.这些亲戚有的是来看病借宿的,有的居然把他家当成了进城游逛的旅馆.男人爱面子,对于登门的乡下亲戚,不但食宿全包,临走时还不忘送上大包小包的特产.
作者:石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年底,单位要在基层教师中提拔一名业务领导,与我同期来校的师兄张哥也在提名之列.说起张哥,也算得上是一位令人敬慕的好老师,他性格谦和友善,待人大方热情,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在单位里的口碑很好.
作者:孟祥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时近年关,一场大雪纷纷扬扬飘落下来,掌灯时分,小山村的这一片大地就成了白茫茫的雪海.六爷步出家门,立在雪中,熟练地从烟袋里捣出一撮旱烟丝,再拿一张小小的长方形白纸将旱烟丝卷成喇叭状,然后吐出舌头,用唾液将卷纸接口处贴紧.不到20秒,一支卷烟就被六爷拿捏好.
作者:曾利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瑞士游览得知,这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人超过总人口的18%,老龄化程度世界高.但瑞士老人大多乐观开朗,生活在各自的爱好情趣中,幸福感也居世界前列.在伯尔尼、苏黎世、巴塞尔等城市的街道、公园、居民区中,很少见到呆坐门前、长椅上的老人.随行翻译告诉我们:瑞士老人只要能活动,就不愿待在家里,他们会找自己感兴趣的事做,并不在乎有无报酬或赚钱多少.
作者:周文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从导致心理创伤的原因来看,有没有心理创伤这回事都是一个问题.同样的一件事,对有些人来说已是灭顶之灾,而对另外一些人,却只不过像是被蚂蚁咬了一口的小事而已.差距之大,无法以道理计.一次,一位女性朋友发来短信说,她因一件事情受到很大的精神伤害.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某大学通知她参加一个在国庆长假期间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但她事先已经安排要去国外度假.一番犹豫后,她决定放弃度假去参加会议.谁知参会那天早上,当她开着车、带着钱去报名时,却被工作人员以通知误发为由拒绝了.
作者:曾奇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