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轻生活,给人生做减法

张昆

关键词:
摘要: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少都市人每天都感觉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实际上,生活中往往充斥着过多的负担与累赘,这种负担,确实有因生活而来的,但更多的压力则恐怕来源于我们的内心.基于此,一种全新的生活状态——轻生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捧和倡导.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绿面条

    你吃过绿面条吗?我吃过.年少时,有一次生病,说是生病,其实也不过是一次小小的感冒,持续几日不见好转.病中,憔悴萎靡,食欲不振,口中淡而无味,什么都不想吃.那时候,食欲一直很奋,难得有胃口不好的时候,偶然的食欲不好,没有胃口,就把母亲吓坏了.

    作者:积雪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联络会诊——让精神医学助一臂之力

    联络会诊是为临床专业的各科室服务的,只要门诊或住院的患者在精神、心理、行为等层面出现问题,联络会诊可以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评估、干预治疗或者是协助.也许我们会习惯地把主动参与的叫联络,把被动应邀的叫会诊,其实不然.

    作者:魏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终点前的“较量”

    在西班牙举行的一次自行车赛上,两名选手实力接近,双方你追我赶.就在要接近终点时,突然,微弱领先的车手自行车爆胎.他跳了下来,扛起自行车向终点跑去.紧随其后的车手放慢速度,放弃超越,直到终点……

    作者:张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年是一扇门

    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新的一年踏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翩翩走来.新年是一扇门,轻轻推开,清新的空气拂面而来,舒缓,轻盈,新鲜,我们迎来崭新的一天,到处都是透亮的光彩,到处都是灿烂的笑脸,到处都充满着亮丽的梦想.

    作者:钟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毕业前,小兰奇怪的恐惧

    小兰是一名大四的学生,眼看就要告别四年的大学生活,踏上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小兰对工作后的生活充满了憧憬,但也舍不得这四年朝夕相处的好友以及这美好的校园生活.可是,就在毕业前的一个月,母亲接到小兰的一个电话,电话里小兰告诉母亲,她没法再在学校里待着了,学校里的同学和这个环境太可怕了,想要回家了.

    作者:黄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挂历里写了什么?

    这些年,母亲看上去是老了,头上泛起缕缕白发,额头的皱纹开始堆积,走路也不似以前那样利索了,看东西还得戴上老花镜.她多少年生活上的老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当今层出不穷的科技产品对她的影响似乎不大,掌握每天的作息时间—直用小闹钟.让人不解的是,她喜欢翻挂历,时不时地在上面写写画画,有时记下我们怎么也看不懂的数字和符号.

    作者:刘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孙女儿教我普通话

    去年国庆节,女儿一家来到江西宜丰县看我.那几天,我和外孙女儿天天在一起,但我说的话,有许多她听不懂.她老问我:“外公,您说的什么呀,我怎么听不懂?”我只好重复一遍刚才说的话,她还是听不懂.

    作者:刘庆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两个女人两家小店

    我家楼下有两家小店,一个服装店,一个水果店,店面差不多大,经营者分别是两个30岁出头的女人.服装店裁缝姓于,人挺随和,邻居闲来总喜欢到她的店里坐坐.长了,有件事情就传开了:大家看到,每次西服挂完里子要封口时,她总要费力地把衣服从那开口处翻出,然后拿出一把小剪刀,仔仔细细地剪上面的线头.有人忍不住了,问她:“那些线头何必剪呢?把口封住,一直把这件衣服穿旧扔掉也没有人能够看到里面.”谁知她淡淡一笑,说:“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良心.别人看不到,我能看到.”

    作者:吴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春节该如何理性回归?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去是除旧布新、迎禧祈福,合家团聚,以表达对未来一年的期盼和美好祝福.现在,人们在节日里释放情感、表达心理诉求、放松减压,加强人情往来、整合人际关系.也许是这种改变并不完全,加上社会节奏加快,人际关系逐渐疏离,生活负担过重,财富和生活目标过高等原因造成社会普遍认为“年味变淡”,“过年不幸福”等.

    作者:史欣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母亲染发

    母亲60多岁了,白头发多了不少.我总劝母亲去染一下头发,母亲说什么也不去,说老了有白头发是正常的.前些日子,老家有事,爸妈要回去一趟.我知道,其实他们早就想回去看看了,老人们都有舍不开的故乡情.正好,我也有5年没回去了,这次陪爸妈一起回去.

    作者:荒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令人“害怕”的女生

    小薇是一个高一年级的女生,在一次心理课后,小薇拉着我跟我说了她的烦恼.原来,小薇因为脾气暴躁,不高兴时会打骂同学,所以,同学都有些“怕”她.她在班上没有朋友,久而久之,她的性格也越发孤僻,不愿意跟同学来往.也许是第一次咨询,还有所顾忌,小薇只透露了人际交往的问题.但是我能感到,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作者:母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专为老年人开的 健身房

    前不久,公司派我去美国纽约洽谈一笔商贸业务.谈完业务后,我顺道看望了住在纽约的叔叔.叔叔今年70岁了,可身体还健壮得像一个老小伙子.我问叔叔身体怎么保养得这么好,叔叔笑着说:“这都是到健身房锻炼的结果.”我脑子一时有点转不过来了.在国内,去健身房都是年轻人或是成功人士的专利,老年人健身锻炼都去公园或者广场,从不涉足昂贵的健身房.

    作者:佟才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当心成为“路怒族”

    朋友买了一辆车,三番五次地打电话,邀请我去给他“鉴定、指导一下”.说是“指导”,其实是让我“知道—下”.可我没留心过那款车型,压根儿就不懂,想着即使见了面也就说说恭维的话,去不去意义都不大.于是,就以加班为由,推脱,婉言谢绝.后来,被他冷嘲热讽一番之后,我还是去了.不出所料,他听了我的“鉴定”,很受用,非要载我去兜风.他兴致很高,我心想,“既来之则安之”,客随主便吧.但没想到,一路上,他的情绪也影响到我的情绪.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那些来自陌生人的感动

    近,一个新手女司机把开车路上遭遇的感动写成帖子发在网上,竟被不少“有车一族”不断点击,一跃成为时下一个火热的帖子.陈娟是河南一家报社的编辑,作为一名新上路的女司机,她在帖中写道:“11月22日,我初次拿到驾照后,满心欢喜地利用周末时间载着女儿出了城,谨慎行驶在回娘家的途中.可是不巧,由于我对道路一侧散落的利物没有采取合理的躲避,致使汽车轮胎被利物所伤.

    作者:刘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安慰人的5种心理技巧

    表姐的儿子进入初中后,逆反情绪严重,成绩落在了班上后几名,眼见考高中无望.感觉自己黔驴技穷,表姐来到我家,六神无主、几近崩溃.让表姐尽情诉说事情的原委和心中的困惑之后,我没有直接去安慰她.我描述了表姐这些年做的事情,让她了解到她的付出和努力,以及我们对她的肯定.

    作者:于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墙外也是窗外

    那段时间确实是流年不利,先是工作上接二连三地出了一些问题,费尽心力、疲于奔忙,却也是出力不讨好.这边刚刚有了一丝好转,身体却又发出了警示,在医生的严肃警告下,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住院的日子单调而乏味,每日例行的检查和输液后,便是长时间地卧床静养.也许是医院的气氛太压抑,也许是心情本来就杂乱无章,除了发呆外,我便烦躁不安地在病房里来回踱步.偶尔,站到窗户旁向外张望,却有一堵墙扫兴地挡住了视野.于是,心情更加憋闷,情绪和视线都找不到一个可以暂时休憩的支点.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常态下新年味

    现代技术+传统文化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既不浪费现代资源,又可以“假装”文化.例如,手机、电脑是现代技术也是媒介,而传统文化可以借助这些媒介发挥作用.我们看到,每到过年,很多人的拜年短信、微信都是转发,因为缺少个性而让人觉得缺乏诚意.

    作者:李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有心人的世界

    大学毕业后,她应聘到一家贸易公司做销售员,由于没有经验,业务开展得不顺利.半年后的一天,公司要搬迁到新的办公楼办公,她和几名同事负责清理办公室的杂物,有一些离职人员留下来的废纸被扔到了废纸篓里,她无意中看到其中一张纸上写满了姓名及联系方式,足有30多位,她想,是不是离职人员留下的客户资料呢?这些客户关系,应该是可以利用的呀!于是,她便按着上面的联系方式给其中的一位河北客户打了电话,她刚介绍完自己,那位客户就大声说道:“这么长时间都联系不上你们啊!可把我急坏了……”原来,离职人员以前和这位客户做过一笔儿童滑板的生意,销售情况非常好,这位客户打算再订购一批,但却再也联系不上以前的那名业务员了.

    作者:蒋大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玩核桃健心身

    二十年前,我刚55岁,还不到退休的年龄,但由于经常犯心绞痛,我只好提前退休了.退休后,我到一家专门治疗心脏病的医院去看医生,被确诊为“冠心病”.医生说:“我劝告你一句,要想多活几年,就必须把烟酒戒掉.另外,还要坚持锻炼健身.”

    作者:汤礼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成绩单——不能代表一切

    作者:郝延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