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春节恐归族:各种恐惧逐个击破

李玲

关键词:
摘要:恐惧理由一:就怕回家面对那些“有成就”的人随着春节的临近,刘凯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矛盾和挣扎,总感觉像是到了给旧的一年“扎口”的时候了,但是他觉得过去的一年几乎一无所获:先是面临结婚的女友突然移情别恋抽身而去,再是即将到手的晋升机会却被另一个同事通过关系夺了去;刚买的股票就一路下跌,快到生日时还生了一场病……林林总总的不如意,让刘凯觉得过去的一年不堪回首.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酒姥爷”:被酒瘾贻误的一生

    他是我们医院的一位老病号,因为喝酒成瘾,成了医院的“常客”.他孑然一身,但对我们医护人员的小孩都特别喜爱,经常买些零食点心和小玩意儿,因此,我们都亲切地戏称他为“酒姥爷”.“酒姥爷”虽然不到50岁,但是看起来和60多岁的老爷子差不多.

    作者:李忻蓉;郑迩遐;盛利霞;刘钰;庞良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我们真需要那么多社交工具吗

    网络上有个段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删其微信,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检视一下我们的手机、电脑终端,里边除了常用的社交软件,你还安装了几种即时通讯工具?当信息提示音此起彼伏时,打了鸡血似的你,手指头或鼠标不由自主地翻查信息来源,让自己时刻保持着与外界看似紧密的联系.不时有人感叹社交工具里面的联系人越来越多,可聊的人却越来越少!

    作者:阳锡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识别酒的危害,远离酒精依赖

    很多人之所以饮酒无节制,原因在于他们对饮酒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比如:1 认为酒是粮食精华,多饮酒有益健康在中国,大多数酒类都是由粮食酿造的,因此,很多人认为酒是粮食的精华,多饮酒不会引发健康问题.殊不知,酒虽为粮食酿造,但营养成分却大不相同.通常来讲,酒的度数是以乙醇(即酒精)的含量计算的,1克酒精提供的热量是7千卡,而1克葡萄糖或蛋白质的热量仅为4千卡,因此,大量饮酒的人会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量.酒精又抑制叶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期大量饮酒,尤其是饮白酒,会导致营养不良.

    作者:李忻蓉;郑迩遐;盛利霞;刘钰;庞良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酒精成瘾”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把一个喜欢喝酒的人称为病人.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酒文化传统,关于酒的荣耀、酒的作用、酒的故事可谓汗牛充栋.中国有差不多5亿人喝酒,统计数据显示,只有少数人会终变成酒精成瘾者.打个比方,空气中有很多感冒病毒,可是只有体质差的人,才会因此得感冒.酒瘾就像这个感冒病毒,心理适应能力不强和有人格缺陷的人,更加容易被这个病毒击倒,从而染上酒精成瘾这个病.也有国外的一些机构研究表明,环境和遗传也是导致酒精成瘾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忻蓉;郑迩遐;盛利霞;刘钰;庞良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频繁跳槽不可取

    中国有句俗语“人挪活,树挪死”,意思是说,人如果换个环境或是地方就能活得更好,而树如果挪动地方就可能会死掉.我们先不谈树挪动地方是否真的会死掉,但人换个地方就会活得更好吗?我看未必.比如一个人习惯生活在自己的家乡,因为某种原因换了环境,他就能生活得更好吗?由于心情、地域风俗及生活习惯等原因,或许不如在家乡过得舒适、快乐.

    作者:尹成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双纤手为你做

    结婚的时候,他为我选戒指,戴无名指太松,戴中指正合适,他说,“紧一下吧.”我阻止了售货员.对他说:“还可以冒充未婚女青年.”把中指钻进戒指,我笑,看他“恼”.婚后,从未在家做过家务的我总是依赖他,大件他洗,饭菜他做,我看着,他做着,一次表姐看到我家这景象,禁不住提醒我:“可不要让你婆婆知道哦!给你做牛做马的,人家娘知道了,不知道多心疼呢!”话传到我妈那,妈劝我劝我再劝我:“你要学着烧饭给他吃,给人做媳妇要有个媳妇的样子!”

    作者:秦湄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强迫症患者:别把想象当现实

    小丽是一名大二女生,平时性格比较内向温和.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就特别爱干净,每天出门都要随身携带消毒巾或者消毒洗手液,用来擦手、擦手机、擦钱包;上课之前也要把手擦几遍才能开始翻书听课;乘公交车的时候,扶手尽量不扶,因为觉得上面有很多细菌.在中学的时候,这些症状不是很明显,但同学们都知道她爱干净.上了大学之后,小丽发觉自己越来越怕脏了,同宿舍的同学有时候会说她干净得有些过了.可是,小丽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她特别羡慕其他同学那么洒脱,而自己却因为怕脏畏首畏尾.

    作者:韩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聊聊朋友间借钱

    有时我闭目细想:如果我去向朋友借钱,有几个人能保证把钱借给我?反之,我会把钱借给哪几个朋友?这不得不说是个敏感话题,因此,常让我纠结.直到去年,我真碰上了这样的事儿.

    作者:周铁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忍住一份甜

    喜欢甜品,尤其喜欢糖果,但每次见了,总要忍一会儿再吃.这个习惯,从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那年,我好像五六岁的样子.一天,母亲赶集回来,从兜里掏出一袋糖果递给姐姐,让她和我平分.姐姐把糖果倒在圆桌中央,然后我们就开始你一颗我一颗地拿起来,一边数着,一颗、两颗、三颗……我数到11的时候,桌上还剩下一颗.是姐姐先拿的,如果她拿走剩下的这颗,她就比我多了一颗.当然,我也不能接连拿两颗.

    作者:化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想失去亲的人

    认识小飞是在成都的一家医院里,我正好与他住在同一间病房.小飞是一名在校高中生,长得瘦高瘦高的,皮肤白净,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要不是医院连续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我怎么也不敢相信他是一位绝症患者.

    作者:周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与母亲同框

    女儿出生后不久,为了留住她成长道路上的印记,也为了记录我和女儿的母女情,我专门买了一部拍照手机和一个自拍杆.每次带女儿出去玩,我总是把自拍杆装在随身携带的包中,于是,我的手机里留下了很多我和女儿在一起的精彩瞬间.遇到特别满意的合影照片,我还会洗出来放进精美的相框里,以便在闲暇时欣赏.

    作者:黄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等我老了,会更好看

    父亲90岁生日时,儿孙们专程来给老爷子祝寿.几十号人围着老爷子照了一张全家福.大家指着照片说:“老爷子,您照得真好看!”父亲看着照片,似乎并不满意,只听他意味深长地说了句:“等我老了,会更好看.”

    作者:李良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亲情年检本

    年末,我去车管所办完私家车年检手续后顺便去了母亲家,母亲看完我的汽车年检本后说:“我编的亲情年检本就在书桌上,你看看.”“亲情还要年检?”我惊讶地问.“汽车在行驶了一段时间后,需要修理工对汽车的部件进行检查,过度磨损的零件要换掉,存在的隐患要清除,这样才能保证汽车日后开得顺畅.

    作者:何礼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双相障碍要发作?这些症状要牢记!

    双相障碍,也称“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以情绪问题为核心表现的一类精神疾病.所谓“双相”,是相对于“单相抑郁”而言,这类疾病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因此,过去也称“躁郁症”.因为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只要有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

    作者:姜涛;董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17,我要与幸福相拥

    站在山巅,面向东方,与阳光相拥,心里就会洒满阳光.今天,我没在山巅,还在2017年的山脚,是不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呢?我不觉得有什么着急,因为站在这里,我有激情昂扬的斗志,待翮欲飞的希冀.还记得当年杜甫经过泰山时吟过的那两句诗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山下,没有登临之后的开阔博大、畅快淋漓,但是不也拥有别样的美好与幸福吗?!

    作者:章中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体检恐惧:现代版的南辕北辙

    近,学校正在为将要录取的研究生新生进行体检,让人没想到的是,其中一位新生小林竟然找了“枪手”——托一位朋友冒充他进行体检.事情被发现后,小林显得格外紧张,但同时又好像很忧愁,有些难言之隐.

    作者:李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百岁老人的“快乐大餐”

    第一道菜阅读孙老年轻时读过私塾和“完小”,所以识文断字.他家中有数百册藏书,儿孙晚辈们来看他时,他要的礼物不是鸡鸭鱼肉滋补品,而是各种各样的书籍!有时他还自己“点菜”——列出书目,让晚辈们去买.每年年初,孙老还让晚辈们给他订些报刊.一个农村老人能有这般“见识”,很不一般!经常阅读,使孙老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事,既扩充了知识面,又活跃了思维,同时还提高了自己与时俱进与社会同步的能力.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过年,过去的年

    儿时,家在北方,一进腊月就闻到了年味.这是一年里母亲忙碌的时候.腊月间,父亲买回布料.母亲白天要上班,衣服就连夜缝制,要保证除夕夜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外衣一律是新的,棉衣可就不能了,但要拆洗.天冷,拆洗的衣服不干,就在锅上烙干再缝.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我以读书娱晚年

    早上,坐在书桌旁,不知什么时候,窗外的阳光已偷偷爬了进来,躺在我的床边;风儿也悄悄依在窗框,轻轻拉动窗帘.喔!又是一个新的日子,我的生命又多了一天,却也是少了一天.我在想,时光把童年带走了;眨眼间,少年、中年,又被它静静地送走,不管怎样,都无法寻找回来.

    作者:陶诗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幸福是比出来的

    现在人喜欢攀比,比着比着,就比出了烦恼,比出了忧愁.看到自己的没有别人的好,心里就愤愤不平、纠结痛苦,这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呢?人生在世,我们有什么必要去和他人比呢?多看看自己拥有的,坦然面对自己没有的,就能知足常乐,心生幸福.

    作者:章中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