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孩子总爱吸吮手指怎么办?

彭旭

关键词:
摘要:Q老师您好!我的孩子今年已经10岁了,女孩,可她总是有事没事就爱吸吮手指头,上课时会有这种现象,在家写作业时也会这样,我每次看见了都会说她,可没过五分钟,手就又放到嘴里面了,眼看着手指头上的指甲都不长了,真是让人着急,这是不是一种病啊?作为妈妈我该怎么办呢?一位焦急的母亲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孩子总爱吸吮手指怎么办?

    Q老师您好!我的孩子今年已经10岁了,女孩,可她总是有事没事就爱吸吮手指头,上课时会有这种现象,在家写作业时也会这样,我每次看见了都会说她,可没过五分钟,手就又放到嘴里面了,眼看着手指头上的指甲都不长了,真是让人着急,这是不是一种病啊?作为妈妈我该怎么办呢?一位焦急的母亲

    作者:彭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军的大学梦

    小军是一名高中生.高二上学期开学后不久,父母发现小军每天都乐呵呵的,有时还哼着小曲.晚上在房间里也是唱着歌.父母就问小军,有什么好事,一天到晚这么开心?小军笑眯眯看了父母一会儿,压低了声音说,这是一个机密,本来是不能说的,但因为你们是我的父母,既然你们问了,我可以偷偷地告诉你们,但是你们要承诺保守机密,不再告诉别人.父母赶紧点了点头.小军伸出小指跟父母拉了拉钩,这才把父母拉得更近了一些,用耳语低声说,自己被XX大学录取了.

    作者:一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病房顺利运行

    2017年12月18日早8时,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病房正式开区.根据心理疾病患者特点,病区管理模式不同于以往封闭病房管理,新病房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式管理模式,采用生物学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病房环境布置也很温馨.同时,临床心理病房也完整地配备了具有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员,病房主任由危机干预与压力管理专家西英俊主任担任,病房拥有具有心理学背景的精神科医生5人,专职心理治疗师2人,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护理人员13人,全国知名的心理学专家李占江教授、杨蕴萍教授、姜长青主任指导病房医疗工作.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化作一杯会沉淀的水

    前年春天,我被以“明升暗降”的形式调到一所乡村小学去当副校长.“天高皇帝远”的缘故,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极其薄弱,在编的十名教师中,有九名是由民办教师后转的.教师年龄的老化,班级管理的滞后,教学模式的陈旧,使刚刚踏上领导岗位的我,每天都带着一种怨怼的情绪在工作.

    作者:橘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谁偷走了你的“黄金睡眠”?

    《2014年中国企业家睡眠指数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家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05分,但是他们普遍缺乏黄金睡眠,也就是缺乏有助于人体恢复精力和体力的深度睡眠,而压力是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2017年中国青年睡眠状况白皮书》调查也支持同样的结果:影响睡眠主要的原因是压力.压力是偷走我们“黄金睡眠”的罪魁祸首.

    作者:锁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把“职业倦怠”升级成“职业眷恋”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承受工作压力.之前有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突发心梗去世,近有创业代表人物茅侃侃自杀,他们的离世都跟长期高压状态下的工作有关,这类新闻不时地拨弄着大家的神经.让我们忍不住想想自己,是不是也经常处于职业倦怠之中,每天奔波,疲于应对工作.

    作者:邢天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曾经那朵美丽的花

    素素从电影院出来,钻进车里,刚刚看完《芳华》,还被一种复杂的忧伤笼罩着,打开手机,搜到片尾那首《绒花》,让乐曲在车内弥漫“世上有朵美丽的花……”初次听到这首歌是素素十几岁的时候,那样青葱的岁月转瞬即逝,素素已人到中年.

    作者:孙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我要数二十个数字才能走出房门

    一个温暖的午后,我接待了这样一位来访者.他叫林智(化名),是刚刚在医院被确诊为强迫症,在医生的建议下,来做心理咨询的:事情是从半年前开始的,不知道具体哪一天,他的头脑就闪现了一些突如其来的念头.比如,也许今天出门就会被车撞;家人可能会突遭横祸;自己不能去看一些尖锐的物品,不然可能会被戳伤;煤气可能没有关严,会有煤气爆炸;等等.这都是一些令人极为恐惧的念头,只要在他的脑子里一冒出来,他的心就被揪起来了:恐慌,惧怕,惶惶不安.

    作者:刘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如何识别孩子的焦虑情绪

    成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经常可以意识到自己在焦虑,能明确表达出自己的焦虑.但是有时候成人不能意识到孩子也存在焦虑情绪,更不了解孩子的焦虑和成人的表达方式不同.

    作者:韩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赖床20分钟,是否人生失去意义?

    假如,某天早上你赖床了20分钟,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你会该干嘛干嘛,还是会久久沉浸在这件事情当中?你会觉得很无所谓,还是会非常自责和后悔?很多人告诉我,自己每天都会赖床,都已经成为习惯了,如果不提他都不会当成一回事.但是,还有一些人,他们的感觉却完全不同,小高就是其中的一员.

    作者:邢全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奋斗路上,莫让身体拖后腿

    作家冯唐近期发了一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的博文,“油腻中年”一词由此走红.文中给了中年男人一些建议:包括不要成为胖子,不要停止学习、运动和购物,不要好为人师等.此文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广泛讨论,演绎出来中年男性肥胖、戴手串、保温杯中泡枸杞等所谓油腻特征,也成了一些不注重身材保养、大腹便便,外表随意的中年男子的新标签.

    作者:唐丽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如何高效就诊——精神科医生有话说

    我是一名普通的精神科医生.在日常门诊工作中,有时会听到患者抱怨医生问的问题太多,甚至有些啰嗦.而我们同事却在反映: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效对话.就从我们常见的场景说起吧.一个个抑郁症患者来到诊室,医生必然要问:您心情不好有多长时间了?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对话.患者:很长时间了.医生:能具体一些吗?是几个月?几年?患者:几年吧.医生:是两三年,还是八九年呢?

    作者:胡昌清;杨蕊;王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第九届北京睡眠高峰论坛”报道

    伴着北京的第一场雪,响应世界睡眠日“规律作息,健康睡眠”的主题,北京睡眠高峰论坛于2018年3月16至17日在中国科技会堂顺利召开并圆满完成,此次峰会是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会议.大会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睡眠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报告,为从事神经科、精神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儿科等睡眠相关研究或工作的同道提供了一场学术盛宴.大会同时有网络直播,线上点击量超过一万人,在线观看人数600余人,到场参会人员500余人.

    作者:李宁;侯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认知治疗专家眼中的强迫症

    “我没有办法再去上班了,因为只要我一看见我的领导,我就感觉自己会对他吐口水.”工作中怕见领导,也害怕与同事接触,总是担心行走在办公室或者大街上自己会说出“辱骂人的话语”或者“控制不住地用脚踢了别人,”,强迫自己不停地回忆一天中曾经去过哪里?有没有粗俗无礼的行为表现等等.小红在向医生倾诉的时候,满脸的疲惫,眼里充满了焦虑和挣扎.而据她的同事所说,小红性格温和,和领导及同事关系一直都很好,从不曾发生任何冲突.

    作者:贾艳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拖延症的克星——番茄时钟

    几年后再次相见,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人是自己大学时代朝昔相处了4年的室友,原本风华正茂的年纪,可凯的神情却很是憔悴一大大的黑眼圈,蓬乱的头发,暗淡的眼神……我关切地问:“凯,你这几年是怎么了?凯长长地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说:“别担心,我昨儿晚上刚熬夜赶了个工,今儿总算是提交上去了.”“你们那儿现在有这么忙?要多注意身体呀!”

    作者:易星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胃肠道也是情绪的“晴雨表”

    84岁的李大爷觉得今年真是“多事之秋”,动不动就发热、感冒、腹泻.10年前,李大爷确诊为直肠癌,手术非常成功.因为癌症属于极早期,也没有转移,所以连放化疗都不用做,此后每年复查肠镜都平安无事.可是李大爷近莫名其妙发热了一个月,查来查去后发现了个前列腺癌,医生综合考虑李大爷的情况,建议给予激素+根治性放疗(当然,这个事儿家人做了隐瞒,只是说前列腺长了个良性的瘤子,不需要手术).

    作者:郑迩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亲子冲突之后,莫忘和孩子谈心

    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我在厨房做饭,妻子在卧室整理家务,六岁的儿子饶有兴致地摆起了自己的积木.一家人各有所事,温馨而有序.因为一边炒菜,一边时不时地看一会儿放在灶台旁边的手机,我把一份青菜硬生生地炒煳了.内心的自责如涨潮一般一波接着一波,又有些羞恼成怒,感觉这么简单的一件小事都做砸了,于是一边摇头,一边喟叹:唉,真是太大意了!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已经很努力了,为何还是学习不好?

    寒寒(化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无论做什么都追求完美,尤其喜欢艺术,对画画兴趣浓厚,而且画得相当不错.但是,如果要他去完成家庭作业,他会搞得一塌糊涂.比如,虽然他很想努力记下一个生词,但是往往很难记住.久而久之,寒寒甚至不敢去学校,他害怕会因此失去朋友,被老师讨厌,被大家排斥.孩子的家长反映,一旦寒寒开始担心某件事,他就会很焦虑,以至于无法入睡;他自己不能阅读书籍,因为很多的词语他不能正确读出来.

    作者:李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原生家庭的靠近与离开

    小张是一名20岁的大一新生,从小父母离异,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过,由爷爷奶奶带大.半年前小张曾因为睡眠问题前来咨询,经过四次咨询后问题解决遂结束咨询.半年后小张因为和女朋友的关系再次前来咨询.小张的女朋友原是他的高中同学,两个人到大学后发展为恋人.小张说自己内心脆弱的时候会向女朋友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但是女朋友却不能接纳这样脆弱的自己,觉得他和高中时表现得完全不同.

    作者:罗小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奔跑的蚂蚁

    我坐在阳光下,看一只蚂蚁掠过草丛,爬过花坛,在色彩斑斓的地砖上奔跑.一块地砖被踩塌了半边,形成一个水洼,蚂蚁刚好掉进里边.水坑不大,蚂蚁游到了对岸,成功登陆.然后,当它爬上一张绿叶,便停住了,竟直起身来,搓搓手,像人一样仰面朝天,深情呼吸.这时,它发现了我,确切地说,它发现了我丢下的面包.于是,它又开始奔跑,以触角唤来它的同类,一场浩浩荡荡的蚂蚁搬运就此展开.

    作者:许永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