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会开空调

程刚

关键词:
摘要:那年夏天,我到南方加入了打工者行列.落脚的地方是一个小型加工点,技术含量不高,但老板人脉很广,生意也非常好.老板给我们的工资要比同行业多出一倍,因此,我非常希望能够度过试用期,真正留下来.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天珠

    周围暗如魔鬼的口腔.尖啸的风从窗缝刺进,拐走土屋内后一丝热气.陆之桐艰难地抬起手腕,表光告诉他:凌晨4点.陆之桐头痛欲裂,很想用一根尖利的不锈钢钉,从左侧的太阳穴锲进,从右侧的太阳穴冒出钉尖,让黏稠的疼痛流淌出来,方可松快地喘一口气.

    作者:芦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升职的烦恼

    许多人需要当众讲话的时候都会因为担心说不好或讲错话而感到紧张,甚至一些专业的演讲者都会为了防止出现怯场而在演讲前精心准备,反复推敲、训练.这是一种个体的自我保护的本能,这种本能可以激活个体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创造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体完全可以应对这种为即将到来的演讲而产生的焦虑,甚至有时适度的焦虑还能激发演讲者的潜能.

    作者:史欣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失眠,漫长的不归路?

    老程这半年添了个新毛病,那就是失眠.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他都像烙饼似的翻来覆去,可越翻腾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想翻腾.脑子里也乱七八糟的,像过电影似的浮现出白天或以往发生的事情.忍不住看看时间,往往已经到了凌晨两三点钟.感受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程心里也越来越着急.

    作者:一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精神分裂症吃药好,还是打针好?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全球患病率约为1%,中国患病率约为655/10万人.精神分裂症多于青壮年期首次发病,呈慢性、隐匿起病,表现为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患者常表现为敏感多疑、思维紊乱、情感淡漠、社交退缩、行为怪诞以及执行能力、注意力、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下降.

    作者:黄满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公众面前你害羞了吗?——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治疗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聚会、工作、面试等社交活动对我们来说再正常不过,可有一类人群在此方面却躲之不及,这就是社交焦虑障碍患者(SAD),同其他精神障碍(抑郁、强迫症)一样,社交焦虑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害怕或恐惧某些社交场景或害怕受到关注并刻意回避是社交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因害怕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或者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讥讽和嘲笑,而在公众场合表现出脸红、心跳、紧张等症状.

    作者:罗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愿你与好眠温柔相待

    小谢,一位高高瘦瘦的19岁男生,是某重点大学大二学生,成绩优秀,由于某些原因休学一年,去年秋天刚刚复学.重新回到校园时随着新的班级一起上课,新的同学、新的老师以及新的寝室,崭新的生活扑面而来,看似一切都是美好的开始,但是对于小谢来说,却逐渐出现了一些麻烦,其中让小谢苦恼烦心的就是晚上的睡眠.

    作者:田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聊聊强迫症——各家学说论强迫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理障碍.虽然只有1%-4%的青少年和2%-3%的成年人患有强迫症,实际患病率并不高,但是因为其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影响较大,而且治疗存在一定难度,强迫症一直是精神医学及民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者:张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孩子口吃,家长巧应对

    口吃,通常是指说话中断重复、不流畅的一种语言现象,在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约占儿童总数的5%.大约70%的口吃儿童长大后都会自愈,30%会转为习惯化和病态化.口吃,就像走路跌倒一样,人人都会发生.不光孩子会口吃,大人也会口吃.大多数人对说话口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知道了,也认为是极其平常的小事,不屑一顾,多笑笑而已.但有些家长听到自己孩子口吃,却如针扎一般难受.

    作者:袁运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人突发精神异常

    赵先生的母亲年轻时就对身体健康很在意,直到现在每天作息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还有喝牛奶、吃鸡蛋的习惯.今年九十多岁的她,虽然眼睛看不清东西,听力也不太好,记忆力也下降了,但身体却没什么大的毛病,平时吃喝拉撒睡也基本都能自理.

    作者:晓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靠得住,才是真正的职场魔力

    好友胡亚上月被提升为他们单位的分公司总经理,我很是替她开心,也再次想起她经常说的一句话:职场不仅仅是办公室,更是一种状态.胡亚的职场先天条件并不太好,毕业于三流大学,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突出的能力.她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著名的品牌服饰公司,走在很多商场都能看到他们的专卖店.胡亚当时能有幸被聘用,凭的就是她所说的“一种状态”.

    作者:王月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微笑背后的死亡阴影

    本来,“抑郁症”对于我来说,很遥远,很陌生.直到有一天,母亲跟我说前排楼刘阿姨家的儿媳妇跳楼自杀了.“跳楼自杀?”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连追问:“您说的是小芹?不会吧?怎么可能?!”我脑海中浮现出了那位三十岁出头、爱笑的女人.虽然我和小芹接触不多,但每次见面,她总是很有礼貌地跟我微笑着打招呼,还嘘寒问暖的.

    作者:倩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自闭症康复之路,该如何走?

    我国自闭症康复机构的现状公立机构:目前,专门针对自闭症的公立康复机构是没有的.在特殊教育类的学校,比方说培智学校,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自闭症孩子.因为培智学校是以招收智力障碍儿童为主的特殊学校,在自闭症群体当中,用现有的智商检测工具去检测,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孩子被认定为不同程度的智力受损.所以,大部分中重度的自闭症孩子,在达到上学年龄后可以到公立的培智学校去.培智学校会针对自闭症群体设置课程,如生活能力、生产技能、工作技能的培训.

    作者:雷秀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抑郁成“胃癌”?

    许多情感障碍会伴有躯体不适,而且,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更多地关注躯体症状,而忽视精神症状.由于这样的状况,很多情感障碍的患者在临床就诊过程中会走许多弯路,且加重了精神心理负担以及精神症状.

    作者:王玮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离婚带不走的内心伤痕

    很多人以为,只要离婚,只要离开那个暴力的男人(女人),那么自己就会远离这些苦难.但是,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危机干预师,我更加明白,家暴造成的不仅仅是眼见的皮肉之伤,更严重的是对内心造成的伤害,而且是深远的痛苦.

    作者:邢全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寝室风云

    之前流行一个段子,说学校里权力大的人其实是寝室管理员,因为他不经意间做出的分配寝室的方案,就很有可能决定了你这辈子好的哥们儿或者闺蜜是谁.想想还真是这样,有多少人的挚友都是上学时候的室友呀!和谐融洽的寝室关系是每个住宿的学生都渴望的,然而很多时候,寝室关系往往不如我们所愿.

    作者:易星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你了解社交焦虑吗?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交往是人类重要的基本活动,可以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需求,如信息交换需求、情感需求、归属需求等等.然而,很多人在社交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不自在、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并伴随脸红、出汗、心慌等生理反应,他们往往会给自己贴上“社交恐惧”的标签.其实一般人所谓的“社交恐惧”通常在没有过多地影响到社会功能的情况下指的是社交焦虑.

    作者:牟依晗;赵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会开空调

    那年夏天,我到南方加入了打工者行列.落脚的地方是一个小型加工点,技术含量不高,但老板人脉很广,生意也非常好.老板给我们的工资要比同行业多出一倍,因此,我非常希望能够度过试用期,真正留下来.

    作者:程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5招教你应对电话恐惧

    很多人用短信、微信、邮件,甚至面谈交流时都能及时回复他人,而且十分健谈,唯独对电话交流感到恐惧.明朗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平时的人力资源规划、绩效管理,甚至培训与开发等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只有一个工作——打电话总是让他难以应对.每当需要给应聘人员打电话,他能拖就拖,实在拖无可拖的时候就盼着电话里传出“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职妈妈关心出了个“小病人”

    嘉嘉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看上去非常瘦小,皮肤淡白透明,衣着非常干净整洁,他也不像这个年龄的大多数男孩子一样喜欢吵吵闹闹、蹦蹦跳跳.嘉嘉看上去异常安静乖巧,言行举止规矩的过分.除了没有穿裙子,嘉嘉的外表更像一个六七岁的女孩子.

    作者:顾施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乱”不在“腹”而在“心”——认识功能性胃肠病

    刘阿姨这几个月一到吃饭时间就发愁,因为每次吃完饭后腹部就会莫名不适,常常感到暧气、反酸烧心、胀气难受,整个人都精神不振,瘦了很多.为此,她看了各大医院的消化内科,做过各种检查,吃了很多胃药,仍不见效.当刘阿姨看到病历上写着“功能性胃肠病”,且医生建议“保持好的心情,减少对胃肠的关注”时,刘阿姨对医生的建议一头雾水,称“我没有去注意啊,肚子就是不舒服,和心情有什么关系?”

    作者:潘伟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