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分析

孟良

关键词:临床免疫检测, 质量控制, 质控效果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出临床免疫治疗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在我院住院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把这200例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两组进行对比,第一组100份样本的临床资料进行采集,对仪器的设备使用还有其他方面进行了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第二组的100份样本临床资料,对样本的临床免疫给予了常规的质量控制。结果第一组实施质量控制后分析的患者进行质量控制后的效果明显高于第二组,根据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样本的采集还有仪器设备的使用都会影响检验的因素,但是准确的实验数据是结果准确的前提保证,所以说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翼状胬肉90例(100眼)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相关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4个月,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和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第3 d角膜创面光滑,刺激症状轻,10 d拆线,植片全部在位存活,手术区轻度充血。治愈97眼,治愈率97%,3眼复发,3%复发率。结论该术取材容易,简单易行,可明显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作者:丁新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用几丁糖保护液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医用几丁糖保护液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医用价值。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行二次手术的104例患者资料,其中57例患者腹腔镜手术结束前应用几丁糖,47例患者未使用者为对照组,根据再次手术探查结果对腹腔粘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几丁糖组I、II、III、IV级粘连分别为40、12、5、0例,对照组I、II、III、IV级粘连分别为25、10、11、1例,两组粘连程度分布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62.5,P=0.036<0.05)。几丁糖组和对照组的轻度粘连(I/II)和重度粘连(III/I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2,P=0.021)。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及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后粘连较重。结论几丁糖保护液可有效预防腹腔镜术后粘连的发生,尤其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及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推荐腹腔镜下常规使用几丁糖保护液。

    作者:贾艳艳;史惠蓉;任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从我院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取68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18%同对照组患者的61.76%相比,(P<0.05)。结论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疾病临床上后路手术内固定方法效果显著。

    作者:粟玉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上半年选择30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参考,实施一般护理服务,2012年下半年选择30例急诊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总结出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成效显著,急诊胃出血病情明显好转,且对护理的服务感觉很满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引入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胃出血止血率,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打造和提高服务型工作的知名度。

    作者:陈建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组织形态学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肾虚型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的治疗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54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中药组,双醋瑞因组,模型组,每组18只。分别在用药后2,4,8周各组随机处死动物6只,行动物软骨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检测。结果模型组关节表面缺损,软骨厚度有明显变薄,软骨同源细胞数目减少。双醋瑞因组与模型组相似。中药组在软骨厚度及软骨同源细胞数方面都优于模型组与双醋瑞因组(P<0.05)。E2水平补肾中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双醋瑞因组。结论补肾活血中药有一定修复和延缓膝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作用。

    作者:宁显明;刘红;张继虹;朱洪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脓毒症患儿血清TNF-α、IL-8、IFN-γ的动态变化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等促炎因子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方法设立对照分析,确诊脓毒症患儿50例为实验组,测定入院第1 d(T1)、第4 d(T4)和第7 d(T7)以及出院或死亡当天(Tx)外周血TNF-α、IL-8、IFN-γ含量和简化危重评分PCIS;对照组选择健康体检儿童10例,测定外周血TNF-α、IL-8、IFN-γ含量。结果对照组TNF-α、IL-8、IFN-γ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组TNF-α、IL-8、IFN-γ在入院T1、T4、T7和Tx时间的含量逐渐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死亡1例,为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验组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为13.5 d。结论 TNF-α、IL-8、IFN-γ可作为诊断脓毒症的辅助指标,同时也可作为判断脓毒症疗效的手段。

    作者:林丹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将6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平均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的是个性化护理干预。该院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副反应发生率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其副反应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有效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护理工作是一项十分认真、细致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临床护理技能,更需要有高度的耐心、责任心和同情心,还要熟悉本专业的业务,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协助医生做好医务工作。而要做好这些工作,良好的沟通则是必要的前提。如果能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必然会达到一个双赢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会从很大程度上改善护患关系,使医护患之间和谐共处。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研究与观察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病人临床特征,探讨其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病人,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均病人数量为33例,给予对照组研究对象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研究对象则予以针对性护理对策,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研究对象临床护理效果方面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病人,在严密观察及判断其病情的同时,还应予以针对性护理对策,从而加快其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作者:曾鲜荣;李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额叶进展性脑损伤致脑中心疝18例临床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额叶进展性脑损伤致脑中心疝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以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方法本次研究中共入选研究对象18例,均为2013年6月~2014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双额叶脑挫裂伤致脑中心疝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症状表现、影像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对患者随访半年,其中6例GOS评分良好,5例为中度残疾,3例为重度残疾,2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结论加强观察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治疗期间的症状变化和影像检查,及时行双侧开颅减压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李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胫腓骨骨折合并梅毒感染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1例梅毒感染合并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1例梅毒感染合并开放性骨折患者我们在患者住院期间应用隔离措施、专科护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护理,并且对护士进行梅毒防治知识的培训。结果患者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医护人员没有发生暴露与院内交叉感染的情况。结论有针对性的采取隔离措施能够避免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险,与患者加强交流与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顺利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作者:钱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58例患者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29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梗阻缓解率、Ⅰ期手术率、肠道清洁率、术后感染率同对照组患者的相比,(P<0.05)。结论在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疾病临床上肠梗阻导管效果显著。

    作者:吴滔;徐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疝气手术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10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改良组患者100例,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比例、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疝气术后患者能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适宜基础临床广泛应用开展。

    作者:郝悦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羟乙基淀粉扩容与用复方氯化钠扩容血压变化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采取羟乙基粉扩容和采取复方氯化钠扩容对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早我院采取要硬联合麻醉的58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2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观察组在麻醉前30 min之内采取羟乙基淀粉扩容,对照组则采取复方氯化钠扩容,同时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与麻醉后5、15、30 min时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以后血压和麻醉前对比没有较大差异,对照组患者麻醉后的5、15 min收缩压小于麻醉前,同时小于观察组。结论羟乙基淀粉扩容可以更加安全有效的保持血压的稳定,避免手术时腰硬联合麻醉导致的血压降低现象。

    作者:陈永敏;张琰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学历、职称对临床护士职业认知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探讨学历、职称对临床护士职业认知的影响及分析。方法对本市某三甲医院的60名不同的学历和职称的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护士的个人情况和护士对护理职业的认知程度。结果不同学历和职称的临床护士在选择护理专业的主要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历的护士在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护士的学历和职称对其的职业认知有一定的影响,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认知,才能使护理队伍更加稳定,才可以使护士的工作行为更加规范,才能使护理质量有所提高。

    作者:周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自拟肺痨汤联合抗结核药物对肺痨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自拟肺痨汤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痨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70例肺痨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临床治愈16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患者中,临床治愈7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7.1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肺痨汤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痨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经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肝胆外科的护理对策的思考

    临床护理工作本身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对于医疗护理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个背景下护理风险也会呈现上升趋势。肝胆外科治疗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对护理风险有高度的认知并进行有效的防范,就很难提升护理应对水平,降低因为护理引起的医疗纠纷,所以本文通过对肝胆外科护理常见风险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提升护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赵志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疗效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开腹D2根治术,研究组行腹腔镜D2根治术。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更少(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淋巴及清扫数、3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不仅能够获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而且还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斌;杨姝;金哲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在急性心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在急性心肌死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流程治疗,实验组采用优化急诊救治流程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95%疗效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死梗发病率较高,抢救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理念,临床上采用化急诊救治流程救治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淑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病人及照顾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针对性社区护理教育对于老年痴呆(简称AD)家庭照顾者的影响及对于提高AD病人自理能力和延缓病情发展的重要意义。方法于2012年3月随机选择AD患者42例,并对其家庭照顾者(子女、护工)等进行为期1年半的社区干预和开展护理教育,对比干预前后AD患者的自理能力、生活安全情况及情绪状态,并对如何开展针对AD的社区护理进行讨论。结果在预后AD患者的自理比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活意外发生率(如跌倒、错服和自伤)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及失眠)的发生率也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AD患者家庭照顾人员进行护理干预和教育指导,能显著提高家庭护理的水平,同时提升AD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从而有效控制AD病情的发展。

    作者:张文兰;赵龙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