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菊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64例患者,优28例,占43.7%,良25例,占39.1%,可8例,占12.5%,差3例,占4.7%,优良率为82.8%,具有较好效果。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大福;王闯;汪雅东;梁本高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载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近几年临床医学研究实践表明,针灸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对免疫系统有广泛的调整作用,其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的效果。本文结合荨麻疹的病机和针灸治疗的机理,分析针灸治疗荨麻疹的不同方法所产生的不同了解,并以临床实践案例为依据,进一步强调针灸治疗荨麻疹的重要性,并期待专家学者不断摸索实践经验,逐步优化、改善其不足之处。
作者:吴正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护理的重要性。方法介绍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护理的重点。结果发生献血反应22例,献血反应率1.71%。其中枸橼酸盐过敏反应9例,轻度献血反应13例。结论做好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护理,可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高血站服务水平,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丁换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患者100例,为支气管哮喘患者没有合并焦虑及抑郁;抑郁、焦虑组100例患者,均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焦虑及抑郁情绪,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程时间、病情控制情况、每年住院治疗次数、每次住院治疗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于抑郁、焦虑患者给予心理治疗干预措施,获得显著的效果。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焦虑及抑郁情绪主要影响因素为病程时间、病情控制情况、住院治疗次数、住院治疗时间,均为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发病增加了发病高危因素。因此针对于上述情况患者应给予心理治疗降低和减少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明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如何分娩。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住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192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经阴道试产或再次剖宫产,对其分娩结局、产后出血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条件的7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的孕妇与随机抽取同期非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的74例孕妇进行对照,将不符合剖宫产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条件的118例及试产失败的29例孕妇与首次剖宫产的孕妇147例进行对照,记录检查数据。结果19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中,74例经阴道试产的,顺利阴道分娩的45例,中转剖宫产的29例,入院后直接选择剖宫产的118例,终共剖宫产147例,阴道分娩率23.4%,74例阴道试产成功率60.8%;对照组非剖宫产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48例,26例转剖宫产,成功率64.9%。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的在严密监护下可以经阴道试产,而且是一种合理、安全、可靠的分娩方式。
作者:韩美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在减轻乳房胀痛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180例生理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当天即开始湿热敷乳房并穴位按摩,按摩手法及乳房护理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结果实验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小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房穴位按摩可减轻产后乳房胀痛。
作者:康莉;陈瞬璇;陈双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陷治疗新方法。方法对符合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陷的10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研究组50例,以个体化康复治疗,对照组50例以传统的康复治疗;进行为期6个月治疗对照研究。采用SANS(阴性症状量表),NOSIE(住院病人观察量表),SDSI(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SANS,NOSIE,SDSI评定,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陷疗效优于传统的康复治疗。
作者:苏本忠;姚子英;孟艳;张磊;柏松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自发性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患者70例,针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整合。结果70例患者中有68例一次手术穿刺成功,有2例患者需进行第二次穿刺引流手术,治愈率高达98.6%,术后均无感染现象出现。讨论术前以及术后环节当中,对自发性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进行细心体贴的护理,有利于舒缓患者的内心情绪,保证手术过程正常进行,对于患者的身体恢复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作者:靳锁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小儿临床上,应用腹腔镜技术风险比较高,在我国起步也比较晚。随着时代的发展,腹腔镜技术慢慢成熟起来,在创新过程中,小儿腹腔镜应用区域较为广泛,有泌尿生殖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外科疾病,在临床上较有优势,同时还有微创的优点。在本文中,笔者重点介绍单纯经脐部腹腔镜在小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锋;肖体现;郑建丰;杨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对其临床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疗效和治疗时长。结果观察组的患儿经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时长短于对照组患儿,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效果更好,并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佳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取可预见性护理在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和运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可预见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采取可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袁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具有低应激,无痛苦,安全等特性,是老年病患者的理想选择,但也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如低血压,误吸,麻醉后坠床等。胃肠镜检查是一种刺激原,能引起人体明显应激反应。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在寻求适当的麻醉方法,以减轻患者胃肠镜检查时的痛苦[1],本科室自2012年12月~2014年2月共收住的24例需进行静脉麻醉下行胃镜、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术后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书君;郑广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阐述情志因素与脾胃病的相关性,指出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出调畅情志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仇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性分成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与研究组(注射用胸腺法新进行治疗),每组各有患者52例。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4.23%(49/52)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8.85%(41/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间的效果甚是满意,并且对病情的恢复、预后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适用于临床治疗、推广普及。
作者:相红艳;田长亮;尹会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了研究重症监护室中呼吸衰竭的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呼吸衰竭的所有患者中选取40例患者,将这40例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营养情况、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以及营养支持的途径等各种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这40例患者进行早期的肠内、肠外的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的机体的生理功能均有良好的改善,其中完全进行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有8例,完全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有5例,进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的患者有27例。结论在临床上,对ICU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的预后以及治疗的效果均有明显的改善,可以使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存活率提高,也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作者:陈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针对性社区护理教育对于老年痴呆(简称AD)家庭照顾者的影响及对于提高AD病人自理能力和延缓病情发展的重要意义。方法于2012年3月随机选择AD患者42例,并对其家庭照顾者(子女、护工)等进行为期1年半的社区干预和开展护理教育,对比干预前后AD患者的自理能力、生活安全情况及情绪状态,并对如何开展针对AD的社区护理进行讨论。结果在预后AD患者的自理比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活意外发生率(如跌倒、错服和自伤)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及失眠)的发生率也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AD患者家庭照顾人员进行护理干预和教育指导,能显著提高家庭护理的水平,同时提升AD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从而有效控制AD病情的发展。
作者:张文兰;赵龙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讨论闭合复位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骨一科收治的治疗28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8例,女8例,年龄20~60岁,平均31岁。结果对本研究中28例患者进行为期5~1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采用Joher-Wruhs 标准进行评定疗效,优20例,良7例,可1例。结论闭合复位专家型胫骨髓内钉是一种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它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固定患肢,且具有微创、不良并发症少等特点,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膝踝关节功能。
作者:何秀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外科腹腔手术患者的护理,分析研究更有效的护理管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照分析,观察组采取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恢复时间比对照组快。结论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管理之后康复状况比一般性护理要好,在临床医学上值得进行研究和推广。
作者:薛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突发性烧伤病况的调节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3月~2011年6月入住的80例突发性烧伤患者进行医院病况调节及其护理康复的回顾性调查,并对其中的50例突发性烧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50例突发性烧伤患者,经过针对性的病况调节及护理方法的运用得到了康复,肢体烧伤患者生活可以自理,功能恢复良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对突发性烧伤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并通过早期功能锻炼及护理调节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周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与氨茶碱合用对脓毒症患者毛细血管渗漏指数(CL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3年12月入住ICU脓毒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感染、恢复正常血容量、改善循环功能、维持足够的氧供等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万U,4次/d,氨茶碱500 mg,2次/d。选取治疗前、治疗后48 h 2个时间点,检测C反应蛋白及血浆白蛋白水平,计算CLI(C反应蛋白/白蛋白)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前后CLI水平无明显增高(P>0.05),而对照组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与氨茶碱合用可抑制脓毒症患者毛细血管渗漏。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