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琳

关键词:优质护理, 小儿肺炎,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81%,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时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负担,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曹庆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我院从2014年1月全面实行护理层级管理的效果,通过护理质量评价、满意度调查表的方式对实施前后护理效果、护士、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层级管理实施后病房管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书优秀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由实施前的76%和50%提高到91%和8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护士和患者满意度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尹双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腹腔镜手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疗效明显,可缩短住院时间,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峰远;曹庆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我院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对存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4个内科住院病历945份,对这些病历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45份病历中有使用中药注射剂706份,使用率为74.71%。其中不合理用药病历253份,不合理率为35.84%。对中药注射剂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溶媒体积、联合用药情况、配伍禁忌及使用疗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我院内科系4个科室使用中药注射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宋淑香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患者术后进行6~24的康复功能训练,骨折愈合时间为10~12周。根据裸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54例,良12例,可2例。结论患者的手术效果良好,选择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时应依据骨折类型进行判定,同时也需要考虑骨折部位韧带的损伤程度后,做出有效的处理。

    作者:陈永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研究的病例均确诊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共25例患者,应用介入治疗,即动脉置管灌注扩张血管药物、活血化瘀药物,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或者明显好转,髋关节运动均有所改善,术后4个月随访期间经影像学检查,坏死骨吸收和修复,有新骨形成,骨密度逐渐恢复至正常。结论应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动脉置管灌注的方式使用扩张血管以及活血化瘀的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治疗效果显著,推荐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唐启耀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α-Actinin-4在足细胞脱落机制中的作用

    蛋白尿是慢性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条件下,足细胞可能发生凋亡、脱落等病理改变而形成蛋白尿,因此,研究足细胞的脱落机制尤为重要。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4)是在人类肾脏足细胞中特异表达的细胞骨架辅肌动蛋白,可以通过与F-肌动蛋白(F-actin)、SD复合物、整合素(integrin)α3β1等蛋白作用介导足细胞的形态学、细胞骨架动力学、足细胞与GBM的粘附和细胞内外信号传递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本文对α-actinin-4在足细胞脱落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探讨蛋白尿的产生原因和慢性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胡光华;刘治民;焦波;陈锐;李兰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4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4例)和观察组(n=24例),对照组采取帕米膦酸治疗,观察组采取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79.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略低于对照组的1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相关事件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骨相关事件发生率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骨转移患者采取唑来膦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敬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执业药师在药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执业药师在药房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执业药师的管理体系,对确保执业药师的地位以及发挥执业药在药房管理中的作用有重大的意义,但是该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此对执业药师在药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论述,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和研究了我国执业药师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执业药师管理体系的主要措施,希望对于进一步发挥执业药师在药房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有所帮助。

    作者:谷盛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和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医学上广泛推荐与使用。

    作者:王俊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腔镜甲状腺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腔镜甲状腺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229例,将其分为对照组114例和治疗组1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切除甲状腺,治疗组患者则在腔镜下切除甲状腺,手术完成后常规应用抗生素5天,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切除的总有效率为94.78%,高于对照组的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腔镜甲状腺切术,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春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我院使用人血白蛋白患者75例,根据药品说明书、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应用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涉及10多个疾病系统使用人血白蛋白,以肿瘤、癌症病人居多,个人用量以10~20 g为主,不合理应用主要是无适应症用药。结论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应规范应用指征,有利于节省医药资源。

    作者:罗美凤;彭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医院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调查与预防

    目的:研究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具体情况,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使用呼吸机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正常使用呼吸机,乙组患者在使用呼吸机的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36%,乙组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0%,乙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呼吸机的同时给予患者进行预防感染措施有利于降低因呼吸机导致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丕晔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与灌注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与灌注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诊的脑部肿瘤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的患者48例,灌注成像扫描的患者42例,比较不同类别及级别脑肿瘤的ADCmin值和rCBVmax值。结果不同脑肿瘤实质区的ADC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瘤ADCmin数值低,低级别胶质瘤ADCmin数值高,脑膜瘤ADCmin值小于高级别胶质瘤、神经鞘瘤、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与脑膜瘤之间rCB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脑肿瘤实质区的ADCmin及rCBVmax值存在差异,磁共振弥散加权与灌注成像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脑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崇杰;黄亚博;姚雷;张晓红;郝小宁;郭兴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统计学方法及案例分析

    本文主要基于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统计学方法和基本观点,对统计学方法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田祥学;韩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癌放疗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癌放疗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10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癌放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肺癌放疗患者的疗效。

    作者:田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PICC颈内静脉导管异位2种正位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PICC置管患者两种卧位对异位颈内静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病人107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实验组53例,实验组采用PICC置管时床头抬高30~45°,采取半卧位;对照组PICC置管时采取常规床头放平的平卧位,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后导管末端的位置,穿刺成功率及异位率。结果对照组PICC置管异位率为12.96%,实验组异位率为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过程中,床头抬高30~45°,半采取卧位联合推注生理盐水,有效预防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缪同霞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微创手术治疗体外震波无效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体外震波无效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体外震波无效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治疗的结石消除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两组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体外震波无效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有效提高首次结石消除率,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钱晨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对于血常规检验的重要性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化验正常的血液标本300例作为观察组;560例出现异常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实施血涂片检测分析,对比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液涂片中发生异常18例,假阴性率为6%;对照组血液涂片中异常277例,假阳性率为49.46%。结论血涂片分析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滕菊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胆囊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技巧及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胆囊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技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52,行传统开腹手术)和试验组(n=52,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腹腔镜的手术适应症,掌握手术佳时间和技巧,规范执行无菌操作,胆囊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岩;董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