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力学用于假肢性能评价的研究进展

赖卿;曹学军

关键词:生物力学, 假肢,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 有限元, 综述
摘要: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用于假肢性能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接受腔/残肢界面应力测试,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有限元分析在假肢研究中的应用,假肢三维刚体动力学模型的应用,假肢步态分析、足底受力系统等的应用,并对未来假肢接受腔设计系统的特点进行展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男性握力増龄性变化横断面研究及与国外参考值比较

    目的 评估不同年龄层老年人的握力表现,并与国外参考值比较.方法 112名老年人依其年龄分成65~69岁、70~74岁、75~79岁、80~84岁、85~89岁和90~95岁6组.通过Jamar握力器对受试者进行握力测量.结果 握力与年龄之间呈现中度负相关(左侧:r=-0.681,P<0.001;右侧:r=-0.68,P<0.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因素可以解释47%右利手握力变化(R2=0.468, F=47.951,P<0.001).在75~79和85~89岁两个年龄段的握力下降程度较其他年龄段更为显著.结论 老年人的握力随着年龄增大而呈逐渐下降趋势,在75岁以上老年男性人群中尤为明显.国外老年男性握力参考值并不适用于中国人.

    作者:瓮长水;王娜;朱才兴;刘立明;焦伟国;成忠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结构化智力训练系统对脑损伤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结构化智力训练系统对全面提高患儿能力的影响.方法 100例脑损伤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实验组加强结构化智力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综合能力评分均有增加,实验组训练前后增加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认知、自理和社会适应分项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构化智力训练系统可全面提高脑损伤患儿的综合能力.

    作者:张雁;吴卫红;刘建军;李南玲;曾凡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情况、治疗结果,并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结果 治疗组GCS、GOS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满意的近、远期疗效.

    作者:邓元央;黄海能;赵邦;张高炼;黄华东;罗前颖;符黄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Jamar握力器对老年男性的重测信度和测量误差

    目的 分析Jamar握力器在老年人握力测量时的重测信度和测量误差.方法 40位老年志愿者,平均年龄(82.2±8.4)岁.接受间隔1周共2次Jamar握力器测量握力.结果 组内相关系数为0.99.测量标准误(SEM、SEM%)为1.18~1.69、4.11%~6.41%;个案小真实改善程度值(SRD、SRD%)为3.27~4.68、11.39%~17.75%;Bland-Altman分析显示没有系统误差.结论 在老年男性中,Jamar握力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与可接受的测量误差.

    作者:瓮长水;侯惠如;王娜;闫雅凤;杨微;朱才兴;刘立明;焦伟国;成忠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吞咽训练与实时电刺激结合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目的 探讨吞咽训练与实时电刺激结合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17例80岁以上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Vocastim吞咽言语诊治仪进行吞咽训练与实时电刺激结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吞咽能力评价方法和适应性系数α值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20次后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吞咽能力评价方法和适应性系数均有显著改善(P<0.001).结论 吞咽训练与实时电刺激结合治疗可改善高龄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

    作者:刘立明;瓮长水;贾建军;王娜;聂永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个性化头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脑功能定位和中医规范化辨证的个性化针刺治疗方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5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6).治疗组采用个性化针刺治疗方案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益脑十六穴针刺治疗方案结合康复训练.共3个月.采用残疾儿童评定量表(PEDI)移动能力部分进行测评.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PEDI移动能力部分积分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移动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个性化针刺治疗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移动能力的改善可能优于益脑十六穴.

    作者:汪军;孙克兴;吴绪波;朱华静;邢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通用设计原则与产品研发策略

    本文介绍了通用设计的概念和设计原则,并阐述了根据此原则实施通用设计的产品研发策略.通用设计惠及的不仅是残疾人,也惠及了包括普通公众在内的广泛人群,以及企业.应将通用设计的原理应融入政府相关政策和未来发展的规划中,为残疾人以及更多人群提供合理便利的通用设计产品.

    作者:王保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下肢矫形器在运动损伤中的应用现状

    本文主要对关于下肢矫形器在运动损伤治疗与预防中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强调矫形器应用的基础理论机制与临床实践研究对于促进运动损伤治疗、康复与预防的重要性.

    作者:蔡丽飞;曹学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川芎嗪与自体骨膜植入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椎板切除术后用川芎嗪并在椎板缺损处植入自体骨膜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D 4组,制作L2板损伤模型.A组硬膜外涂布生理盐水,B组硬膜外涂布川芎嗪,C组硬膜外覆盖自体骨膜,D组硬膜外涂布川芎嗪的同时加自体骨膜覆盖.术后12周对椎板切除部位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生化检查比较组间瘢痕形成和粘连情况.结果 B、C、D组的改良Rydell-Balazs粘连韧度评分、胶原含量、改良Nussvuaum组织学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P<0.01),D组优于B组与C组(P<0.05).结论 联合运用川芎嗪和自体骨膜能有效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和形成,比单独应用川芎嗪和自体骨膜预防效果好.

    作者:陈立科;徐秋香;孟国成;李强;吴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山茱萸有效成分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神经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3 d或7 d.以维生素E(VE)为阳性对照药,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皮层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免疫组化法观察神经细胞数量变化.结果 莫诺苷(270 mg/kg)能显著增强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莫诺苷(30 mg/kg、90 mg/kg、 270 mg/kg)能抑制神经元数量减少.结论 莫诺苷能通过增强大鼠皮层抗氧化能力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损伤.

    作者:王文;许栋明;相婕;李蕾;王培昌;艾厚喜;张丽;李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康复评定会: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废用综合征

    本文介绍了康复评定会的组成人员及具体的工作方式,即是由康复医生负责组织的、由相关治疗师及护士参加的针对某一位具体患者的问题及康复治疗计划进行讨论和决策的康复小组会议.这个病例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脑卒中后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作者:王强;宋鲁平;张皓;朱镛连;张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生物力学用于假肢性能评价的研究进展

    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用于假肢性能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接受腔/残肢界面应力测试,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有限元分析在假肢研究中的应用,假肢三维刚体动力学模型的应用,假肢步态分析、足底受力系统等的应用,并对未来假肢接受腔设计系统的特点进行展望.

    作者:赖卿;曹学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功能性蹲屈测试系统在老年人下肢等长肌力测量中的重测信度

    目的 研究功能性蹲屈测试系统测量老年人下肢等长肌力的重测信度.方法 20例老年人在仰卧位屈膝屈髋90°位置,分别测试左、右下肢持续5 s的等长肌力,记录其大肌力和平均肌力.1周后重复测试1次.结果 组内相关系数为0.77~0.88(P<0.01).结论 功能性蹲屈测试系统测量老年人的下肢等长肌力具有满意的重测信度.

    作者:王娜;瓮长水;朱才兴;刘立明;焦伟国;成忠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老年人跌倒的评估与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跌倒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严重公共卫生事件.跌倒的预防和干预是老年康复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回顾近年来老年人跌倒的相关文献,对跌倒的概念、流行病学调查、危险因素分析与评估以及多学科多因素干预策略进行综述,并就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作者:张丽;瓮长水;王秋华;彭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谷氨酸引起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表达动态变化

    目的 研究谷氨酸是否引起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变化.方法 利用传代培养至10 d左右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给予1 mmol/L L-谷氨酸钠,分别作用1 h、3 h、6 h、12 h、24 h、48 h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GFAP免疫化学染色及荧光定量PCR检测AQP4 mRNA表达变化.结果 谷氨酸作用1 h后星形胶质细胞出现肿胀并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肿胀持续,AQP4 mRNA 3 h时开始出现表达降低(P<0.05),后随谷氨酸作用时间延长先下调后上调,12 h达低(P<0.01),48 h升至高于正常(P<0.05).结论 AQP4可能在谷氨酸引起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作者:路杨;师忠芳;袁芳;韩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联合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联合强化胰岛素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160例无糖尿病史、脑梗死后血糖>6.7 mmol/L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入院后立即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在病后1 d,生命体征稳定、病情无进行性加重时开始康复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使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式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联合强化胰岛素治疗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敏;张磊;赵剡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踝臂指数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踝臂指数(ABI)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测量243例行全脑血管造影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踝臂指数,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 以ABI≤0.9作为截断值预测脑供血动脉重度狭窄的特异性为84.6%,敏感性为16.8%.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591±0.046)(P<0.05), 95%CI=0.500~0.681.结论 ABI≤0.9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宋新杰;黄可飞;王拥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5次坐-立试验在膝骨关节炎患者功能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明确运动功能测试结果能否反映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患肢肌力水平.方法 对30例经放射影像学确诊且有临床症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5次坐-立试验、10 m步行速度、计时起立-行走和等速肌力测试.结果 5次坐-立试验与10 m步行速度和计时起立-行走之间相关(P<0.001);5次坐-立试验、10 m步行速度、计时起立-行走与患肢伸肌肌力均相关(P<0.05).结论 5次坐-立试验测试既能反映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行走能力又能反映患肢肌力水平,可以作为评价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功能水平的评估方法.

    作者:焦伟国;郭燕梅;朱才兴;瓮长水;黎春华;陈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38例运动相关脊髓损伤的特点

    目的 调查运动相关脊髓损伤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致伤原因为运动相关脊髓损伤38例病例.结果 男性占84.2%,年龄5~58岁,平均23.4岁,跳水是运动损伤中多的运动项目(73.7%).2例无骨折,1例为腰椎骨折,其余为颈椎骨折,其中爆裂骨折占57.9%,骨折脱位占18.4%.完全性脊髓损伤占47.2%,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占52.8%.运动员占10.5%,学生占31.6%.结论 运动相关脊髓损伤可以发生在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大多为少年、青壮年,大部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预防运动所致脊髓损伤很重要.

    作者:甄巧霞;洪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的重测信度

    目的 了解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对我国膝骨关节炎患者的重测信度.方法 2名经过正式培训的测评人员对24例经放射影像学确诊且有临床症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在24 h内进行2次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的指导性测试.结果 各评分部分和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是0.937、0.914、0.856、0.921.结论 WOMAC骨关节炎指数具有极好的信度.

    作者:陈蔚;郭燕梅;李晓英;王娜;黎春华;瓮长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主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