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猫急性脑血管痉挛早期脑血流和脑组织谷氨酸的变化

陆菁菁;张绍东;翟晶;万虹

关键词:颅脑手术, 血管痉挛, 谷氨酸, 猫
摘要:目的 观察猫大脑中动脉(MCA)受机械性刺激痉挛后早期(2 h内)的血管直径、脑血流量和谷氨酸变化.方法 6只猫开颅暴露右侧MCA,机械刺激MCA 30 min,测量刺激前后MCA直径的变化,监测皮层脑组织灌流指数,测定脑皮层细胞间隙中谷氨酸浓度的变化.结果 机械性刺激MCA后,MCA直径缩小,为刺激前的68.2%.脑组织灌流指数下降到刺激前的48.7%.刺激结束后2 h,MCA直径恢复正常.脑组织灌流指数恢复到刺激前的63.8%.机械刺激期间谷氨酸浓度迅速增加,可达到正常值的40倍,在撤除刺激后,谷氨酸浓度没有明显减少.结论 机械性刺激可致脑血管痉挛,脑血流量降低,兴奋性氨基酸升高.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 经过对7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理护理,医护配合和恢复期指导等措施,明确形成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中的护理项目和责任.结果 78例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无-例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进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过程中,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医护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郭梅;龚海芬;汪丹;周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注射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注射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分为3组:注射针刀组40例,封闭组30例,牵引理疗组30例;20 d后观察各组疗效.结果 注射针刀组有效率97.5%,显效率90.3%;封闭组有效率86%,显效率66.7%;牵引理疗组有效率86.7%,显效率53.3%,注射针刀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6个月后,注射针刀组复发率为12.5%,封闭组为33.3%,牵引理疗组为37.5%,注射针刀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注射针刀组将针、刀、药有机结合,无论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封闭对照组和牵引理疗对照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雁;梁雪微;刘守亮;李金钧;王小明;陶玉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编者按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予康复的定义是: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少残疾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药物治疗也是康复疗法的组成部分.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抑郁症患者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方法 对24例抑郁症患者和24名健康受试者进行计算机多相个性测量诊断系统中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MMPI)测试软件测查.结果 抑郁症患者与正常组相比较神经症质、外向-内向、非社会化、压抑因子、外显性焦虑、自我强度、依赖性、支配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症质、压抑因子的T分高于中国常模分值.结论 抑郁症患者具有心情压抑、自卑、内向忧郁、焦虑不适、对刺激耐受差、反应过强、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等个性心理特征.

    作者:滕晶;王玉来;刘子旺;王爱成;秦绍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谈社区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上海市居民的疾病谱发生了显著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人民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

    作者:曹斐;黄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与社会支持及家庭环境的关系

    目的 研究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家庭环境的特点.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对71例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评分析,并与49例未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比较.结果 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亲密度、情感表达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矛盾性、控制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亲密度是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保护因素,矛盾性、控制性是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较差,家庭环境不良,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重要因素.

    作者:罗继明;朱先文;莫慧娟;金枝;李秀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跌倒问题原因分析与预防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文献回顾,分析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制定出应对的措施,为老年人提供了预防跌倒的自我护理知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季淑凤;朱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脑损伤后情绪障碍的药物康复

    脑损伤后的激动,攻击行为与抑郁等现象常见,重者伤人与自伤,且常影响康复及其功效,阻碍病情恢复.本文对激动病人的处理介绍了抗精神病性药物,情绪稳定剂,即抗癫痫药物的应用与抗焦虑性药物的应用.在对抑郁状态,介绍了三环与四环抗抑郁制剂和选择性5-羟色胺抑制剂(SSRIs)的正规化使用和注意事项.特别提出要注意SSRIs综合征与SSRIs撒药综合征.与使用以上药物特别是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等引发的抗精神病药物恶性综合征,后者如处理不当,死亡率可达25%.

    作者:朱镛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综合医院抑郁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主要脱落时间特点及脱落原因.方法 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的抑郁症患者共15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1个月、1~3个月、3~6个月、6~9个月、9个月以后脱落原因进行研究.结果 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差者占61.7%;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1个月内、1~3个月、3~6个月、6~9个月、9个月以后脱落百分比分别为:25.3%、18.2%、7.8%、5.8%和4.5%.结论 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至关重要;治疗早期脱落率高;对疾病知识缺乏是导致脱落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明;许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以往认为心肌细胞坏死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死亡的惟一形式,但近年的研究提示心肌细胞坏死或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冯其茂;杨祖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石蜡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石蜡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8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石蜡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则只行关节松动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石蜡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香云;刘密群;张石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活动平板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具有一定行走能力的61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活动平板训练,8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疗效.结果 训练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平衡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8周康复训练后,两组的平衡功能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提高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动平板训练对提高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有积极作用.

    作者:闫桂芳;贾子善;沈红梅;尹昱;宋兰欣;黄明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临床特征

    脑性瘫痪康复过程中,癫痫是经常遭遇的棘手问题.人口普查性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医院或康复机构报道,脑瘫儿中癫痫患病率为8%~62%;癫痫可以发生在任何类型的脑瘫中,但以痉挛型四肢瘫和偏瘫常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发作、癫痫家族史、认知障碍、皮层损伤等因素明显增加癫痫的危险;脑瘫患儿癫痫半数以上1岁内发病,痉挛型四肢瘫癫痫发病年龄早于其他类型脑瘫;癫痫类型以部分性常见,其次是婴儿痉挛和Lennox-Gastaut综合征;脑瘫患儿的癫痫往往预后差,半数属于难治性癫痫,需要多药治疗,发作控制率37%~65.2%.

    作者:侯梅;陈晓峰;于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低频振动对成骨作用的影响

    应力是调节骨生长与重建的重要因素,低频振动是软科学刺激之一,具有良好的促进骨形成作用,其成骨效果受振动频率、方式、强度影响.低频振动促进骨形成作用的机制可能与细胞膜离子通道、整合素-细胞骨架复合体激活促细胞分裂剂活化蛋白激酶途径、第二信使调节RANK-RANKL-OPG轴有关.

    作者:叶超群;纪树荣;史清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第6版,2006)

    第6版前言本手册内容为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第六版.1996年该标准第五版公布后,神经学分类标准委员会收到了来自国际社会脊髓损伤临床医生和研究者的大量意见、问题和建议.

    作者: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国际脊髓学会;ISCoS;李建军;周红俊;孙迎春;张新;王方永;高峰;周天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BPI-1095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研究

    目的 探讨BPI-1095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6组:BPI-1095大剂量组(240 mg/kg)、BPI-1095中剂量组(80 mg/kg)、BPI-1095小剂量组(27 mg/kg)、阿司匹林组(80 mg/kg)、安慰剂组、假手术组,每组15只.于线栓法复制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模型术后10 min,动物分别以灌胃的方式给予不同剂量的观察药物及对照药物.于给药后4 h、24 h采用动物行为学量表对缺血动物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24 h评分完成后,在造模成功且存活的各组动物中,每组随机取7或8只(使每组各剩余5只)用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大脑半球梗死面积百分数.结果 大剂量及中剂量BPI-1095可以改善缺血大鼠神经功能障碍(P<0.05);大、中剂量治疗组梗死面积百分数小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 80~240 mg/kg BPI-1095可以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缩小梗死体积.

    作者:王春雪;毛淑静;万虹;历俊华;翟晶;刘丽萍;王拥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被放弃治疗的脑瘫患儿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被放弃治疗的脑瘫患儿被放弃治疗的时间、原因及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6月在我院就诊过的50例被放弃治疗的脑瘫患儿的资料.结果 与结论本组患儿被放弃治疗的时间主要在治疗开始后3~9个月;被放弃治疗的原因主要是家长对康复缺乏理解与信心以及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的方式包括:不给予任何治疗10例,尝试非正规治疗18例,安慰性治疗19例,采取迷信方式3例.

    作者:吴兆芳;朱国琼;姜琨;邹敏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灯盏细辛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代谢物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对大、小脑波谱的影响以及灯盏细辛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代谢物质变化的影响.方法 18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50~200 g,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6)、缺血组(n=6)、灯盏细辛治疗组(n=6).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模型,缺血3 h后,恢复血供或灯盏细辛治疗.采用离体高分辨魔角旋转波谱(HR MAS1H NMR)技术观察大、小脑波谱中胆碱(Cho)、肌酸(Cre)、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等共振峰的变化.结果 除Cho、Glu、Asp升高,大鼠急性脑缺血时大多数代谢物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经灯盏细辛治疗后其代谢物的浓度会有所增加.结论 缺血严重影响大、小脑神经元的存活和物质代谢,灯盏细辛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文学;刘华;廖维靖;岳勇;邓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早期干预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轻肩痛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床边运动疗法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部进行康复,用简氏疼痛问卷和上肢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0 d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进行早期干预明显减轻了肩痛并有效提高了上肢的运动功能.

    作者:杨薇;辛宁;赵文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1例整体护理的体会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整体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1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整体护理.结果 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康复治疗,可在监视下独立完成体位转移,站立平衡达3级,生活上达到部分自理.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常见危险因素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可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型护理模式,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配合康复治疗.

    作者:骆京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主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