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徐岷;葛璐;陈宝定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辅助技术在野外光照不足情况下辅助卫勤人员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提高战伤救治效率、保证作战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夜间野外训练场,模拟黑暗无光照环境下的静脉输液治疗,选取北京市某工程兵训练部队429名战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14例,使用军用强光手电筒进行静脉输液,观察组215例,使用静脉穿刺辅助技术进行输液,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情况、建立单个静脉通道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模拟实验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8%、75.7%,平均穿刺用时分别为(66.38±11.34)s、(89.94±12.38)s,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8%、10.4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穿刺辅助技术能够提高无光照环境下静脉穿刺成功率且实用性强、安全性高,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战伤救治,填补了无光源条件下静脉穿刺的空白,对保障军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玉洁;李平;张曼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的综合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影响.方法 68例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参与本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节律性听觉刺激及减重步行训练来指导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步行训练.监测两组受试者训练前后的冻结步态量表评分、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5次坐到站测试计时、计时起立行走计时、Berg平衡量表评分来评价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功能变化.结果 研究组训练后冻结步态量表评分下降,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降低,5次坐到站测试计时降低,计时起立行走计时缩短,Berg平衡量表评分增加,这些指标均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的综合训练可促进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功能的改善.
作者:宋金辉;杨晶晶;方星;张贵斌;王普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心率震荡(HRT)与血压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住院的高血压痛血压未控制组40例、高血压病血压控制组50例、对照组非高血压痛52例的一般临床特征、HRV和HRT指标.结果 (1)高血压痛血压控制组体质指数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病血压未控制组和血压控制组所用降压药比例和用药种类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压病血压未控制组极低频(VLF)、低频(LF)和震荡斜率(TS)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病血压未控制组高频(HF)显著低于血压控制组(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EF值、肌酐、血脂、β受体阻滞剂和合并吸烟史、冠心痛史、糖尿病史影响后,rMSSD、pNN50、VLF、LF、HF、TS降低是高血压病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4)对高血压病患者HRV和HRT作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LF与TO呈负相关;SDNN、SDANN、rMSSD、pNN50、VLF、LF、HF与TS呈正相关.结论 血压未控制的高血压病患者HRV和HRT异常,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作者:余意君;邹武松;朱朋飞;张明静;徐艳玲;吴慧君;郑伟;谢亚文;顾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单次治疗双侧甲状腺多发良性结节的近期疗效,并评估其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接受超声引导下单次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 消融前症状评分和美容评分随着消融结节数量增加而升高(P< 0.001),手术和消融时间随着结节数量的增加而增加(P< 0.001),而消融手术所需液体隔离带的量和术中疼痛评分在各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所有患者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及颈部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在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检查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患者大结节体积和消融结节总体积的减小率为分别为63.0%和69.5%.术后患者的症状评分从术前的(4.41±1.75)cm降到术后6个月的(1.00±0.76)cm,美容评分从术前的(2.27±0.81)降到术后6个月(1.25±0.43).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双侧多发结节,能够单次有效治疗多个甲状腺症状性结节,并且能够保护甲状腺的生理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研究.
作者:徐萍;徐岷;葛璐;陈宝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女性首次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 5年6月发病24 h内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女性患者123例,其中NSTEMI患者7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53例,比较NSTEMI与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女性NSTEMI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NSTEMI、STEMI患者中高血压分别为48、26例,糖尿病分别为38、38例,高脂血症分别为52、29例,收缩压分别为(134.31±22.26)、(125.04±19.63) mmHg,白细胞计数分别为(9.02±3.75)、(11.37±3.63)×109/L,肌钙蛋白-Ⅰ分别为(8.63±18.34)、(18.79±27.76) μg/L,两者比较,均P<0.05.出院后1年期间内,NSTEMI患者血运重建率、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率均高于STEMI患者(47.7% vs.28.0%,62.9%vs.35.8%),均P<0.05).Cox生存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HR=1.241)、肌钙蛋白-Ⅰ(HR=1.026)升高是女性首次NSTEMI患者PCI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与女性STEMI患者相比,女性NSTEMI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更多,收缩压更高,白细胞计数、肌钙蛋白-Ⅰ更低.女性NSTEMI患者远期预后较差,白细胞计数、肌钙蛋白-Ⅰ升高是女性首次NSTEMI患者PCI顸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宏;李璐;冯凯歌;黄磊;刁颖;王秋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功能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45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正常饲料喂养15只,高脂饮食喂养30只使其形成NAFLD模型.在第10周,把高脂饲料喂养的28只老鼠随机分成两组,模型对照组(14只)和GLP-1干预组(14只);正常饲料喂养的15只为正常对照组.之后对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进行注射生理盐水处理,GLP-1干预组大鼠注射利拉鲁肽处理;期间查看大鼠的活动、体质量、食欲、大小便等情况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大鼠其肝指数、肝质量、ALT、AST、TG、TC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对比,GLP-1干预组大鼠的肝指数、肝质量、ALT、AST、TG、TC均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TLR4和NF-κB蛋白表达上升(P<0.05),GLP-1干预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TLR4和NF-κB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GLP-1可明显扭转NAFLD大鼠的糖脂代谢絮乱和肝功能受损的情况,GLP-1可明显降低大鼠肝组织中TLR4和NF-κB的蛋白表达.
作者:陈益耀;陈轶;何周桃;蔡曼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照顾者参与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理论依据,采用循证研究、FINK整合课程设计模型进行研究.2016年5-12月收集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5月收集的47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采取行动研究法的照顾者参与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整体运动功能(FMA)、医院焦虑抑郁水平(HA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得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仅卒中后便秘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FMA、HADS、MBI得分及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关节挛缩发生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照顾者参与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水平.
作者:吴智水;周伟;陆雯雯;俞素英;练学淦;徐静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TREM-1)及sTREM-1清除率(sTREM-1c)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科2016年1-12月患者共54例,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通过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第1、5、7、9天sTREM-1及sTREM-1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判断预后的价值.结果 两组基线比较APACHEⅡ评分、PCT、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sTREM-1水平呈下降趋势,好转组下降优于恶化组.同样,sTREM-1c在好转组第5、7、9天下降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其次,不同时间点PCT、sTREM-1、sTREM-1c及24 h内APACHEⅡ评分AUC依次为sTREM-1 7、APACHEⅡ及sTREM-1 5、PCT、sTREM-1 9、sTREM-1c 9及sTREM-1 1,小为sTREM-1c5及sTREM-1c 7.结论 在临床上可动态监测sTREM-1并进行sTREM-1c分析,比单纯监测sTREM-1可能更优越.
作者:罗运山;刘易林;邓霞梅;张健;李莉;饶明清;罗健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胸腺肽α1干预治疗对脓毒症打击后出现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老年患者免疫、代谢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68例在老年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进行治疗的脓毒症打击后发生PICS的老年患者,将接受胸腺肽α1持续2周干预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接受胸腺肽α1干预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首先通过对比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和治疗前后检测指标的变化差异,分析胸腺肽α1对患者免疫和代谢功能的影响;再通过生存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各阶段病死率,分析胸腺肽α1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单核细胞、CD4/CD8和HLADR/CD14的差值存在明显差异[(0.11±0.31)×109/Lvs.(-0.16±0.36)× 107L,(0.20±0.94) vs.(-0.22±0.74),(5.8±16.3)%vs.(-3.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胸腺肽α1干预使单核细胞、CD4/CD8和HLADR/CD14明显升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总体预后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阶段病死率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两组28、90、120 d内病死率和总病死率对比[8(23.5%) vs.12(35.3%),18(52.9%) vs.25(73.5%),20(58.8%)vs.27(79.4%),24(70.6%)vs.28(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α1可改善脓毒症后的PICS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但对代谢功能和预后的作用均有待进一步分析.
作者:苏和毅;莫泽珣;陈蕊;郭振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神经纤维瘤病分为3型[1],其中Ⅰ型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 type1,NF1)占总发病率的90%[2],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伴有皮肤色素沉着,表现为皮肤牛奶咖啡色斑和雀斑样痣,还可引起骨骼、心肾等脏器的损害和功能障碍,全身呈多发或单发神经瘤.躯干巨大神经纤维瘤因其严重影响患者外观及功能,常需手术治疗[3-4].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NF1患者14例,均采用绞链式缝扎结合“挖空式”扩大切除肿瘤,给予行肿瘤反取皮即刻中厚皮片回植或液氮冻存后回植、自体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术后效果好,外观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卓伟;孙超锋;李靖;冯剑;蒋立;李学拥;李跃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软件、新型打印材料及打印设备共同发展的快速成型技术.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从初期制造业的革命性创造到如今在医疗领域尤其是临床应用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临床手术模型、医疗器械模型、人体解剖组织模型、植入修补材料到义肢生物打印等方面均有报道,在神经外科疾病诊治方面逐渐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就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现状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
作者:王蕾;张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Yes相关蛋白(YAP)及含PDZ结合区的共转录激活因子(TAZ)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性收集雅安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手术切除的病理组织石蜡标本共计136例,其中包括头颈鳞癌癌旁正常组织37例、头颈良性瘤样组织35例、头颈鳞癌64例,所有标本术前均无放化疗史,采用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PCR检测LPA、YAP及TAZ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 LPA mRNA在头颈鳞癌癌旁正常组织、良性瘤样组织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相近(P> 0.05);YAP mRNA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要高于癌旁组织、瘤样组织中的表达(P< 0.05);TAZ mRNA在头颈3种组织中呈低表达,但鳞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瘤样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P< 0.05);YAP及TAZ蛋白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和良性瘤样组织中的表达(P< 0.05);鳞癌患者YAP的表达在肿瘤>3.0 cm、淋巴结阳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TAZ的表达在肿瘤中低分化、肿瘤>3.0cm、淋巴结阳性及Ⅲ~Ⅳ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YAP及TAZ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LPA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及相关性.
作者:杨海波;黄定强;姜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负压鞘在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行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应用负压鞘26例(A组),未应用30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肾盂内压、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石街形成、术后发热(T> 38.5℃)、炎症指标(PCT、WBC)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A组肾盂内压均低于B组,A、B两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2%和83.3%,手术时间分别为(80.1±2.2) min和(105.2±3.5) min,术后石街形成例数分别为1例和6例,术后发热(T> 38.5℃)分别为1例和4例,术后A组炎症指标(PCT、WBC)计数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7.4±0.8)d和(8.2±1.3)d,住院费用分别为(20 857.1±389.4)元和(22 008.5±394.3)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负压鞘在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术中是安全、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天;孙祥宙;盛明;黄晨;李逊;何永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疟原虫感染与血小板因子Ⅳ(PF4)的关系,为疟疾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疟疾组(122例疟疾患者)和对照组(399例正常人)的血清PF4浓度,然后对2组进行PF4均值和PF4阳性率比较.结果 疟疾组的PF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疟疾组中的PF4高水平组和PF4正常水平组之间的恶性疟原虫密度的未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人类PF4水平的表达与赤道几内亚疟原虫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谢东德;陈江涛;Urbano Monsuy Eyi;Rocio Apicante Matesa;Maximo Miko Ondo Obono;Carlos Sala Ehapo;李莹;梁雪雁;林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BNP)与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晚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Ea/Aa)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和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和心脏超声参数.对NT-ProBNP与左心室舒张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ROC曲线分析了NT-ProBNP应用于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IVRT和NT-ProBNP显著提高(t=5.844、7.947,P=0.005、0.000),而Ea/Aa显著降低(t=4.639,P=0.012).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与IVRT显著正相关(r=0.507,P=0.001);与Ea/Aa显著负相关(r=-0.592,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NT-ProBNP与IVRT、Ea/Aa独立相关(标准化β=541.90、26.38).ROC预测结果显示,NT-proBNP(截止值为426 pg/mL)在检测Ea/Aa<1.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佳灵敏度(100%)和特异性(100%).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能够有效表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损伤程度.
作者:刘璟霞;王朝阳;王玉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B型脑钠肽(BNP)联合D-二聚体对心源性栓塞(CE)型脑卒中患者的快速筛选价值.方法 前瞻性地入选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经佛山市中医院及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诊科对患者诊疗,床边即时快速检测(POCT)患者的BNP水平,随访至出院.结果 共纳入290例患者,平均年龄(68.41±12.06)岁,男性占46.2%.SAO型占42.8%;CE型占17.9%;LAA型占28.3%;SOE和SUE占11.0%.CE型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TOAST分型.在校正有关因素后,BNP和D-二聚体是CE型的独立预测因素[BNP OR:1.044,P<0.001;D-二聚体OR:1.511,P=0.039].结论 急诊医师利用POCT技术,可辅助用于CE与其他TOAST各亚型的快速鉴别与筛选.BNP单独或联合D-二聚体对CE型患者的快速筛选价值各有优势.
作者:吴智鑫;李莹莹;梁斯娜;秦锋周;雷俊娜;陈景利;何明丰;李旷怡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于血清白介素-2(IL-2)、IL-4、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偏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140例MPP患儿和135例健康儿童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PLS-DA分析.结果 IL-10和IFN-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均为0.84(95%CI:.0.79 ~ 0.89).IL-10诊断MP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4%和77.0%;IFN-γ诊断MP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1%和82.2%. PLS-DA模型对疾病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0%和88.15%,预测正确率分别为86.4%和87.4%.结论 基于血清7种细胞因子的PLS-DA模型有助于MPP患儿的辅助诊断和预测分析.
作者:黄飞燕;刘春艳;朱红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NLRP3炎性小体促分泌产物IL-1β、IL-18预测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RA-IP)的能力.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确诊为RA-IP的患者105例,治疗后登记相关资料.随访1年,根据患者随访结局分为不良组与良好组.生存曲线显示随访后的不良预后率;同时,单因素Cox、多因素Cox回归评价多个因素对RA-IP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程度;运用ROC曲线分析其对RA-IP患者预后转归的预测能力.结果 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显示RF-IgM、IL-1β、IL-18对疾病治疗预后有显著影响且IL-1β影响程度大(RR=1.624);不良组中IL-1β、IL-18显著高于良好组,RF-IgM阳性患者人数亦显著高于良好组(x2=4.152,P=0.042);ROC曲线下IL-1β面积相对高,其敏感性为55.9%,特异性为86.2%.结论 IL-1β对RA-IP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作者:张帆;苏爱峰;李彦芳;郭兰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自噬是细胞内回收清除代谢废物并加以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再障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免疫机制改变,从而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恶性血液疾病.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再障患者的造血干/祖细胞存在着自噬缺陷,且自噬很可能会通过对造血干细胞功能特性的维持和调节、健康造血微环境的维护以及细胞免疫的稳态调节,参与到再障的发病机制中来,影响再障的发生与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再障中的自噬水平变化及其在再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张云;方香玉;罗萍;黄禾;冷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研究重庆城区居民的骨密度情况,了解该区域人群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以及危险因素 方法 采集2012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南大学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完成桡骨远端骨密度检测且资料完备的健康汉族成年体检者数据9 158例(男4 577例,女4 581例),根据T值判定骨质疏松并计算其检出率、BMI和OSTA指数.结果 该人群骨质疏松总检出率为15.6%,其中男性为9.5%,女性为21.6%.四种职业人群骨密度分析显示,教师骨质疏松检出率高,工人低.不同BMI分组中女性OP检出率高于男性,消瘦组远高于超重/肥胖组.70岁以上男性和50岁以上女性均为骨质疏松中等风险人群,也是OP防治的重点人群.结论 重庆城区居民的骨质疏松检出率高于全国水平,属于骨质疏松高发地区;应用职业类别、BMI、OSTA等指标在城区居民中开展OP风险评估,并针对其职业环境特点进行系统规范的骨量异常危险因素干预,是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发生的关键点.
作者:熊明洁;刘翔;黄静;肖娇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