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和毅;莫泽珣;陈蕊;郭振辉
目的 探讨基于血清白介素-2(IL-2)、IL-4、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偏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140例MPP患儿和135例健康儿童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PLS-DA分析.结果 IL-10和IFN-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均为0.84(95%CI:.0.79 ~ 0.89).IL-10诊断MP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4%和77.0%;IFN-γ诊断MP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1%和82.2%. PLS-DA模型对疾病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0%和88.15%,预测正确率分别为86.4%和87.4%.结论 基于血清7种细胞因子的PLS-DA模型有助于MPP患儿的辅助诊断和预测分析.
作者:黄飞燕;刘春艳;朱红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BNP)与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晚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Ea/Aa)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和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和心脏超声参数.对NT-ProBNP与左心室舒张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ROC曲线分析了NT-ProBNP应用于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IVRT和NT-ProBNP显著提高(t=5.844、7.947,P=0.005、0.000),而Ea/Aa显著降低(t=4.639,P=0.012).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与IVRT显著正相关(r=0.507,P=0.001);与Ea/Aa显著负相关(r=-0.592,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NT-ProBNP与IVRT、Ea/Aa独立相关(标准化β=541.90、26.38).ROC预测结果显示,NT-proBNP(截止值为426 pg/mL)在检测Ea/Aa<1.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佳灵敏度(100%)和特异性(100%).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能够有效表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损伤程度.
作者:刘璟霞;王朝阳;王玉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跟骨骨折切口不同种缝合方法并发症的高低,明确跟骨骨折切口缝合佳方法.方法 通过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因跟骨骨折住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病例120例.手术切口采用外侧“L”切口.分别采用Allgower-Donati缝合法、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皮内缝合法、间断缝合法缝合切口.分别统计4种缝合方法术后切口及周围张力性水疱、切口皮缘坏死、缝线切割皮缘、钢板外露等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Allgower-Donati缝合法并发症率为6.7%,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并发症率为13.3%、皮内缝合法并发症率为26.7%、间断缝合法并发症率为33.3% (P< 0.05).结论 Allgower-Donati缝合法能有效预防或减少跟骨骨折切口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余江;胡兆洋;李光胜;胡敏;蒲川成;冉学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女性首次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 5年6月发病24 h内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女性患者123例,其中NSTEMI患者7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53例,比较NSTEMI与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女性NSTEMI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NSTEMI、STEMI患者中高血压分别为48、26例,糖尿病分别为38、38例,高脂血症分别为52、29例,收缩压分别为(134.31±22.26)、(125.04±19.63) mmHg,白细胞计数分别为(9.02±3.75)、(11.37±3.63)×109/L,肌钙蛋白-Ⅰ分别为(8.63±18.34)、(18.79±27.76) μg/L,两者比较,均P<0.05.出院后1年期间内,NSTEMI患者血运重建率、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率均高于STEMI患者(47.7% vs.28.0%,62.9%vs.35.8%),均P<0.05).Cox生存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HR=1.241)、肌钙蛋白-Ⅰ(HR=1.026)升高是女性首次NSTEMI患者PCI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与女性STEMI患者相比,女性NSTEMI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更多,收缩压更高,白细胞计数、肌钙蛋白-Ⅰ更低.女性NSTEMI患者远期预后较差,白细胞计数、肌钙蛋白-Ⅰ升高是女性首次NSTEMI患者PCI顸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宏;李璐;冯凯歌;黄磊;刁颖;王秋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客观评价柴甘解忧汤对帕金森病抑郁(PDD)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择2014-2016年收集的7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柴甘解忧汤组和氟西汀组各35例,柴甘解忧汤组给予柴甘解忧汤汤剂,氟西汀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连续应用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17项(HAMD-17)、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Ⅱ、Ⅲ部分及中医症候评定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以HAMD评分减分率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柴甘解忧汤组疗效优于氟西汀组(P< 0.05);两组治疗后HAMD、BDI、UPDRSⅡ、UPDRSⅢ评分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以中医症候主要症状评分比较,柴甘解忧汤组疗效优于氟西汀组;以HAMD评分对不同程度患者的疗效比较,柴甘解忧汤组可减轻轻中度PDD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 柴甘解忧汤可明显缓解PDD患者的临床抑郁症状,对于轻、中度PDD患者疗效确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马丹丹;雒晓东;郑春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单次治疗双侧甲状腺多发良性结节的近期疗效,并评估其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接受超声引导下单次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 消融前症状评分和美容评分随着消融结节数量增加而升高(P< 0.001),手术和消融时间随着结节数量的增加而增加(P< 0.001),而消融手术所需液体隔离带的量和术中疼痛评分在各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所有患者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及颈部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在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检查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患者大结节体积和消融结节总体积的减小率为分别为63.0%和69.5%.术后患者的症状评分从术前的(4.41±1.75)cm降到术后6个月的(1.00±0.76)cm,美容评分从术前的(2.27±0.81)降到术后6个月(1.25±0.43).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双侧多发结节,能够单次有效治疗多个甲状腺症状性结节,并且能够保护甲状腺的生理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研究.
作者:徐萍;徐岷;葛璐;陈宝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胸腺肽α1干预治疗对脓毒症打击后出现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老年患者免疫、代谢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68例在老年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进行治疗的脓毒症打击后发生PICS的老年患者,将接受胸腺肽α1持续2周干预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接受胸腺肽α1干预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首先通过对比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和治疗前后检测指标的变化差异,分析胸腺肽α1对患者免疫和代谢功能的影响;再通过生存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各阶段病死率,分析胸腺肽α1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单核细胞、CD4/CD8和HLADR/CD14的差值存在明显差异[(0.11±0.31)×109/Lvs.(-0.16±0.36)× 107L,(0.20±0.94) vs.(-0.22±0.74),(5.8±16.3)%vs.(-3.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胸腺肽α1干预使单核细胞、CD4/CD8和HLADR/CD14明显升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总体预后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阶段病死率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两组28、90、120 d内病死率和总病死率对比[8(23.5%) vs.12(35.3%),18(52.9%) vs.25(73.5%),20(58.8%)vs.27(79.4%),24(70.6%)vs.28(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α1可改善脓毒症后的PICS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但对代谢功能和预后的作用均有待进一步分析.
作者:苏和毅;莫泽珣;陈蕊;郭振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二氯乙酸(DCA)对膀胱癌T24细胞株的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膀胱癌T24细胞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分别以5、10、20 mmol/L DCA处理,对照组以等量0.1%二甲基亚砜处理;用Giemsa染色检测T24细胞克隆形成,细胞划痕以及Transwell实验检测T24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应用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24细胞内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记物钙黏蛋白E(E-cadherin)、钙黏蛋白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及Slug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克隆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随DCA浓度增加,显著减少T24细胞的克隆形成(P<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随DCA浓度增加及处理时间延长,T24细胞的迁移能力下降(P< 0.01);Transwell实验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随DCA浓度增加T24细胞的迁移力降低(P<0.01);经过DCA作用48 h后,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T24细胞中E-cadherin的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nail、Slug、vimentin和N-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24细胞中Ecadherin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nail、Slug、vimentin和N-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A可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核转录因子Snail和Slug的表达,抑制T24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作者:谢智彬;付伟金;陆春宇;赵东;徐艳圳;吴华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TRESK过表达腺病毒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JNK磷酸化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疼痛组(NP组)、TRESK过表达腺病毒组(T组)、阴性腺病毒组(V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NP组、T组、V组和NS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大鼠模型.T组、V组和NS组于造模后分别在鞘内注射TRESK基因重组腺病毒、阴性腺病毒和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前1d(基础状态,BL)和造模后1、3、7、14 d(D1、D3、D7、D14),测定机械刺激缩足阈(M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WL);D7时每组处死6只大鼠,检测背根神经节TRESK蛋白表达;D14时每组处死剩余6只大鼠,观察DRG神经元凋亡情况、Caspase-3蛋白表达和JNK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C组、S组、T组相比,NP组、V组和NS组L.5术侧DRG的TRES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C组、S组相比,NP组、T组、V组和NS组D1、D3、D7、D14时的MWT明显降低(P<0.05)、L.5DRG的JNK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P<0.05)、L5DRG的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NP组、V组、NS组相比,TRESK组D1、D3、D7、D14时的MWT的明显升高(P<0.05)、L5DRG的JNK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鞘内注射TRESK过表达腺病毒可明显减轻SNI大鼠的机械痛敏、明显上调SNI大鼠DRG的TRESK表达、明显降低SNI大鼠DRG的JNK磷酸化和神经元凋亡.结论 鞘内注射TRESK过表达腺病毒可通过抑制JNK活化和神经元凋亡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
作者:熊艳峰;林文静;林森;黄振兴;黄腾;王汉兵;杨承祥;仲吉英;周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功能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45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正常饲料喂养15只,高脂饮食喂养30只使其形成NAFLD模型.在第10周,把高脂饲料喂养的28只老鼠随机分成两组,模型对照组(14只)和GLP-1干预组(14只);正常饲料喂养的15只为正常对照组.之后对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进行注射生理盐水处理,GLP-1干预组大鼠注射利拉鲁肽处理;期间查看大鼠的活动、体质量、食欲、大小便等情况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大鼠其肝指数、肝质量、ALT、AST、TG、TC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对比,GLP-1干预组大鼠的肝指数、肝质量、ALT、AST、TG、TC均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TLR4和NF-κB蛋白表达上升(P<0.05),GLP-1干预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TLR4和NF-κB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GLP-1可明显扭转NAFLD大鼠的糖脂代谢絮乱和肝功能受损的情况,GLP-1可明显降低大鼠肝组织中TLR4和NF-κB的蛋白表达.
作者:陈益耀;陈轶;何周桃;蔡曼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内质网应激ATF6-CHOP通路的激活水平,以探究单宁酸(TA)联合顺铂(CDDP)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180μmol/L TA、0.9μ/g mLCDDP单独用药或者联合用药处理肝癌HepG2细胞24和48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ATF6(ATF6α)、ATF6B(ATF6β)和CHOP的表达水平.结果 药物处理24和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TA组、CD-DP组和联合用药组ATF6 mRNA和蛋白水平、ATF6B蛋白水平、CHOP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 TA能够联合CDDP增强肝癌HepG2细胞内质网应激ATF6-CHOP通路的激活水平,ATF6-CHOP通路可能是TA和CDDP协同抗肝癌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耿娜娜;吴明松;郑翔;杨蕾;王宏阳;李学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辅助技术在野外光照不足情况下辅助卫勤人员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提高战伤救治效率、保证作战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夜间野外训练场,模拟黑暗无光照环境下的静脉输液治疗,选取北京市某工程兵训练部队429名战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14例,使用军用强光手电筒进行静脉输液,观察组215例,使用静脉穿刺辅助技术进行输液,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情况、建立单个静脉通道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模拟实验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8%、75.7%,平均穿刺用时分别为(66.38±11.34)s、(89.94±12.38)s,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8%、10.4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穿刺辅助技术能够提高无光照环境下静脉穿刺成功率且实用性强、安全性高,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战伤救治,填补了无光源条件下静脉穿刺的空白,对保障军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玉洁;李平;张曼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NLRP3炎性小体促分泌产物IL-1β、IL-18预测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RA-IP)的能力.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确诊为RA-IP的患者105例,治疗后登记相关资料.随访1年,根据患者随访结局分为不良组与良好组.生存曲线显示随访后的不良预后率;同时,单因素Cox、多因素Cox回归评价多个因素对RA-IP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程度;运用ROC曲线分析其对RA-IP患者预后转归的预测能力.结果 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显示RF-IgM、IL-1β、IL-18对疾病治疗预后有显著影响且IL-1β影响程度大(RR=1.624);不良组中IL-1β、IL-18显著高于良好组,RF-IgM阳性患者人数亦显著高于良好组(x2=4.152,P=0.042);ROC曲线下IL-1β面积相对高,其敏感性为55.9%,特异性为86.2%.结论 IL-1β对RA-IP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作者:张帆;苏爱峰;李彦芳;郭兰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的综合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影响.方法 68例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参与本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节律性听觉刺激及减重步行训练来指导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步行训练.监测两组受试者训练前后的冻结步态量表评分、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5次坐到站测试计时、计时起立行走计时、Berg平衡量表评分来评价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功能变化.结果 研究组训练后冻结步态量表评分下降,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降低,5次坐到站测试计时降低,计时起立行走计时缩短,Berg平衡量表评分增加,这些指标均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的综合训练可促进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功能的改善.
作者:宋金辉;杨晶晶;方星;张贵斌;王普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DAH)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12月确诊的34例SLE并发DAH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和转归.结果 SLE合并DAH发病率为0.39%,年龄19(IQR 11.75~ 32)岁,病程6(2~ 15.75)个月,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热.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为19.5(16 ~ 25)分;抗双链DNA抗体定量24.35(2.89 ~ 129.25);补体C3 0.38(0.26~ 0.84)g/L.预后:总体病死率73.5%,经风湿免疫科治疗52.9%.影响病死率的治疗有CTX(OR=0.059,95% CI0.006 ~ 0.554,P=0.013)及免疫抑制剂联合大于常规剂量激素治疗(OR=0.059,95% CI 0.006 ~ 0.554,P=0.013).结论 SLE合并DAH症状常不典型,表现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热等,影像学及支气管镜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应用CTX联合大于常规剂量激素治疗原发病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黄子宸;王荷郡;赵铖;郑乐婷;文静;陈战瑞;雷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神经纤维瘤病分为3型[1],其中Ⅰ型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 type1,NF1)占总发病率的90%[2],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伴有皮肤色素沉着,表现为皮肤牛奶咖啡色斑和雀斑样痣,还可引起骨骼、心肾等脏器的损害和功能障碍,全身呈多发或单发神经瘤.躯干巨大神经纤维瘤因其严重影响患者外观及功能,常需手术治疗[3-4].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NF1患者14例,均采用绞链式缝扎结合“挖空式”扩大切除肿瘤,给予行肿瘤反取皮即刻中厚皮片回植或液氮冻存后回植、自体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术后效果好,外观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卓伟;孙超锋;李靖;冯剑;蒋立;李学拥;李跃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RNA结合蛋白Larp1在卵巢癌细胞转移与上皮间质转化(EMT)中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探讨Larp1在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的侵袭转移作用与机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 在卵巢癌细胞中通过慢病毒转染过表达Larp1,通过3D侵袭实验、定点趋化实验分析在促生长因子影响下Larp1过表达对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 细胞质内Larp1表达及分布与卵巢癌侵袭转移能力呈正相关,Larp1过表达会促进卵巢癌EMT,增强卵巢癌细胞侵袭能力;Larp1过表达的SKOV-3与OVCAR-3细胞对促生长因子(TGF-β、EGF、bFGF)趋化反应更加明显;Larp1过表达能促进卵巢癌细胞肌动蛋白纤维与应力纤维生成且Larp1与肌动蛋白纤维共定位.结论 卵巢癌细胞中Larp1过表达能促进癌细胞侵袭转移,因此更加全面地理解Larp1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可为诊断卵巢肿瘤分期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戴燕;金世光;王薛洁;杨鑫泉;王大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分析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年龄与季节变化特点,为临床维生素D(VD)制剂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血清25(OH)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分析2009年至2011年2、3、9、10月份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3 502例0~17周岁体检儿童的血清25(OH)D结果,分为5个年龄组,统计25(OH)D平均水平,计算VD缺乏、不足和过量情况.结果 13 502例儿童血清25(OH)D水平(80.81±42.39) nmol/L,2、3月份组(72.71±33.47) nmol/L,9、10月份组(89.91±49.01)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岁以上组有性别差异,25(OH)D水平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两个季节5个年龄组血清25(OH)D水平比较及VD不足和缺乏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D缺乏者482例(3.57%)、1 850例(13.7%)分别以25 (OH)D<37.5 nmol/L和<50.0 nmol/L①为参照;各年龄组VD缺乏①分别为春季8.19%、13.97%、37.72%、52.63%、57.92%;夏季2.38%、4.15%、10.36%、16.85%、27.47%;VD不足者6 973例(51.64%);过量和中毒分别为34例(0.25%)、35例(0.26%).结论 广州地区儿童VD水平较低,尤其在春季,学龄儿童VD缺乏较严重,有必要依年龄、季节适时补充VD,鼓励儿童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
作者:林岚;谭美珍;肖玉联;杨延萍;陈力;张春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鼠心梗后利用Tocilizumab抑制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对白细胞产生的影响,探讨其成为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方法 取部分大鼠做大鼠心梗模型,ELISA法、流式细胞术、血常规分别检测大鼠心梗Tocilizumab皮下注射治疗前后血IL-6、骨髓造血干细胞及血液白细胞水平,免疫组化观察大鼠心梗后心肌组织白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心梗发生后大鼠血液中IL-6明显升高(P<0.05),骨髓增殖期HSC的比率及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未治疗组相比,用IL-6R靶向抑制剂Tocilizumab治疗后骨髓增殖期HSC比率明显降低、血WBC数量减少(P< 0.05),心肌重构得以改善.结论 Tocilizumab可以抑制心梗后白细胞的产生并抑制心肌重构,为临床治疗MI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崔春便;贾新未;王艳飞;李雅;王占启;王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心率震荡(HRT)与血压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住院的高血压痛血压未控制组40例、高血压病血压控制组50例、对照组非高血压痛52例的一般临床特征、HRV和HRT指标.结果 (1)高血压痛血压控制组体质指数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病血压未控制组和血压控制组所用降压药比例和用药种类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压病血压未控制组极低频(VLF)、低频(LF)和震荡斜率(TS)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病血压未控制组高频(HF)显著低于血压控制组(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EF值、肌酐、血脂、β受体阻滞剂和合并吸烟史、冠心痛史、糖尿病史影响后,rMSSD、pNN50、VLF、LF、HF、TS降低是高血压病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4)对高血压病患者HRV和HRT作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LF与TO呈负相关;SDNN、SDANN、rMSSD、pNN50、VLF、LF、HF与TS呈正相关.结论 血压未控制的高血压病患者HRV和HRT异常,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作者:余意君;邹武松;朱朋飞;张明静;徐艳玲;吴慧君;郑伟;谢亚文;顾晔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