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鞘内注射TRESK过表达腺病毒抑制JNK活化和神经元凋亡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

熊艳峰;林文静;林森;黄振兴;黄腾;王汉兵;杨承祥;仲吉英;周俊

关键词:TRESK, 背根神经节, c-Jun氨基末端激酶, 凋亡, 神经病理性疼痛
摘要: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TRESK过表达腺病毒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JNK磷酸化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疼痛组(NP组)、TRESK过表达腺病毒组(T组)、阴性腺病毒组(V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NP组、T组、V组和NS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大鼠模型.T组、V组和NS组于造模后分别在鞘内注射TRESK基因重组腺病毒、阴性腺病毒和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前1d(基础状态,BL)和造模后1、3、7、14 d(D1、D3、D7、D14),测定机械刺激缩足阈(M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WL);D7时每组处死6只大鼠,检测背根神经节TRESK蛋白表达;D14时每组处死剩余6只大鼠,观察DRG神经元凋亡情况、Caspase-3蛋白表达和JNK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C组、S组、T组相比,NP组、V组和NS组L.5术侧DRG的TRES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C组、S组相比,NP组、T组、V组和NS组D1、D3、D7、D14时的MWT明显降低(P<0.05)、L.5DRG的JNK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P<0.05)、L5DRG的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NP组、V组、NS组相比,TRESK组D1、D3、D7、D14时的MWT的明显升高(P<0.05)、L5DRG的JNK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鞘内注射TRESK过表达腺病毒可明显减轻SNI大鼠的机械痛敏、明显上调SNI大鼠DRG的TRESK表达、明显降低SNI大鼠DRG的JNK磷酸化和神经元凋亡.结论 鞘内注射TRESK过表达腺病毒可通过抑制JNK活化和神经元凋亡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首发ASTEMI患者梗死部位与BNP、LVEF的关系

    目的 探讨首发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的梗死部位与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63例A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梗死部位分为广泛前壁梗死组、前壁梗死组、前间壁梗死组、下壁梗死组,测定入院时及随访6个月后的BNP水平及LVEF,并记录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广泛前壁组入院时及随访6个月后的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而LVEF均明显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组入院时及随访6个月后的BNP水平分别高于前间壁组及下壁组,而LVEF分别低于前间壁组和下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间壁组入院时及随访6个月后的BNP水平高于下壁组,而LVEF低于下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广泛前壁组、前壁组、前间壁组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高于下壁组,且广泛前壁组为高.结论 首发ASTEMI患者的梗死部位与BNP水平、LVEF有密切的关系,梗死部位、BNP水平及LVEF均可作为ASTEMI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早期并发症、预后等的重要预测指标.

    作者:刘营伟;艾尔肯·阿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抑制率及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围手术期服用氯吡格雷患者的CYP2C 19基因型多态性与血小板抑制率及氯吡格雷药物低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搜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行PCI治疗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404例,根据CYP2C 19基因型分为快代谢、中等代谢、慢代谢3组,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抑制率<30%定义为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分析CYP2C 19基因型与血小板抑制率及氯吡格雷低反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1)404例患者中快、中、慢代谢型三组的分布为45.5%、45.3%、9.2%.3组间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血小板、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间血小板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3)3组间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差异无统计意义(P=0.295),其中快代谢组与中等代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2),快代谢组和慢代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中等代谢组和慢代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结论 PCI治疗服用氯吡格雷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与血小板抑制率及氯吡格雷低反应性之间无相关性,仅检测CYP2C19基因型并不能准确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强弱.

    作者:王豪;张晓;朱记法;邢军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FAK基因沉默对人舌鳞癌细胞CAL-27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用RNA干扰技术沉默FAK基因表达对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使用siRNA干扰技术瞬时转染构建FAK siRNA.将实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运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FA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研究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q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FAK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mRNA<0.01,P蛋自<0.05);MTT实验结果显示在48和72 h时,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吸光度值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 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穿膜迁移细胞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沉默FAK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人舌鳞癌CAL-2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作者:陈凯;刘涛;李张维;李梁;潘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GLP-1对NAFLD大鼠肝功能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功能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45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正常饲料喂养15只,高脂饮食喂养30只使其形成NAFLD模型.在第10周,把高脂饲料喂养的28只老鼠随机分成两组,模型对照组(14只)和GLP-1干预组(14只);正常饲料喂养的15只为正常对照组.之后对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进行注射生理盐水处理,GLP-1干预组大鼠注射利拉鲁肽处理;期间查看大鼠的活动、体质量、食欲、大小便等情况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大鼠其肝指数、肝质量、ALT、AST、TG、TC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对比,GLP-1干预组大鼠的肝指数、肝质量、ALT、AST、TG、TC均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TLR4和NF-κB蛋白表达上升(P<0.05),GLP-1干预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TLR4和NF-κB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GLP-1可明显扭转NAFLD大鼠的糖脂代谢絮乱和肝功能受损的情况,GLP-1可明显降低大鼠肝组织中TLR4和NF-κB的蛋白表达.

    作者:陈益耀;陈轶;何周桃;蔡曼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敏肌钙蛋白T正常的胸痛患者早期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佳策略

    目的 探讨使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在胸痛患者中早期排除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佳策略.方法 纳入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痛中心可疑AMI、心电图非典型ST段抬高、初次hs-cTnT≤14 ng/L的患者,收集患者心电图(ECG)和hs-cTnT值等临床资料,评估胸痛患者动态观察0/3 h与观察5h-胸痛时间以及单点hs-cTnT排除AMI的诊断价值,建立早期排除AMI的策略.结果 对胸痛时间<5h、初次hs-cTnT≤14 ng/L的胸痛患者,动态观察0/3 h与5h-胸痛时间排除策略排除AMI的阴性预测值(NPV)均能达到100%,使用初次hs-cTnT值直接排除AMI的NPV为99.8%.结论 对胸痛时间<5h的可疑AMI根据胸痛发生时间选择性使用0/3 h动态观察和5h-胸痛时间策略排除AMI,两种方法诊断排除价值一致,不建议使用初次hs-cTnT水平直接排除AMI.

    作者:郭英;罗薇;丁霏;李贵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综合训练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研究

    目的 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的综合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影响.方法 68例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参与本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节律性听觉刺激及减重步行训练来指导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步行训练.监测两组受试者训练前后的冻结步态量表评分、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5次坐到站测试计时、计时起立行走计时、Berg平衡量表评分来评价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功能变化.结果 研究组训练后冻结步态量表评分下降,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降低,5次坐到站测试计时降低,计时起立行走计时缩短,Berg平衡量表评分增加,这些指标均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的综合训练可促进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功能的改善.

    作者:宋金辉;杨晶晶;方星;张贵斌;王普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YAP 、LPA及TAZ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Yes相关蛋白(YAP)及含PDZ结合区的共转录激活因子(TAZ)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性收集雅安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手术切除的病理组织石蜡标本共计136例,其中包括头颈鳞癌癌旁正常组织37例、头颈良性瘤样组织35例、头颈鳞癌64例,所有标本术前均无放化疗史,采用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PCR检测LPA、YAP及TAZ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 LPA mRNA在头颈鳞癌癌旁正常组织、良性瘤样组织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相近(P> 0.05);YAP mRNA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要高于癌旁组织、瘤样组织中的表达(P< 0.05);TAZ mRNA在头颈3种组织中呈低表达,但鳞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瘤样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P< 0.05);YAP及TAZ蛋白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和良性瘤样组织中的表达(P< 0.05);鳞癌患者YAP的表达在肿瘤>3.0 cm、淋巴结阳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TAZ的表达在肿瘤中低分化、肿瘤>3.0cm、淋巴结阳性及Ⅲ~Ⅳ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YAP及TAZ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LPA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及相关性.

    作者:杨海波;黄定强;姜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关节软骨YKL-40表达水平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骨关节炎关节软骨YKL-40表达水平与关节软骨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42例骨关节炎患者,采用X线Kellgren-Lawrence(K-L)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2级组、3级组和4级组.选取11例非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关节软骨中YKL-40的表达水平.采用WOMAC评分系统评价各组患者膝关节病变程度.对比分析各组患者YKL-40表达水平,及其与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膝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软骨YKL-40表达水平高于非膝关节炎患者,各组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YKL-40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Ⅳ级患者高于Ⅲ级、Ⅱ级患者.关节软骨的YKL-40表达水平与WOMAC疼痛、僵硬、肢体功能以及总分呈正相关,与X线K-L分级呈正相关.结论 关节软骨YKL-40表达水平与关节软骨破坏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评估膝骨关节炎症状严重程度的生物标记物.

    作者:关健;谢磊;丁罗宾;薛伟;王华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照顾者参与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护理模式的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照顾者参与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理论依据,采用循证研究、FINK整合课程设计模型进行研究.2016年5-12月收集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5月收集的47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采取行动研究法的照顾者参与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整体运动功能(FMA)、医院焦虑抑郁水平(HA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得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仅卒中后便秘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FMA、HADS、MBI得分及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关节挛缩发生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照顾者参与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水平.

    作者:吴智水;周伟;陆雯雯;俞素英;练学淦;徐静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清除率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

    目的 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TREM-1)及sTREM-1清除率(sTREM-1c)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科2016年1-12月患者共54例,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通过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第1、5、7、9天sTREM-1及sTREM-1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判断预后的价值.结果 两组基线比较APACHEⅡ评分、PCT、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sTREM-1水平呈下降趋势,好转组下降优于恶化组.同样,sTREM-1c在好转组第5、7、9天下降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其次,不同时间点PCT、sTREM-1、sTREM-1c及24 h内APACHEⅡ评分AUC依次为sTREM-1 7、APACHEⅡ及sTREM-1 5、PCT、sTREM-1 9、sTREM-1c 9及sTREM-1 1,小为sTREM-1c5及sTREM-1c 7.结论 在临床上可动态监测sTREM-1并进行sTREM-1c分析,比单纯监测sTREM-1可能更优越.

    作者:罗运山;刘易林;邓霞梅;张健;李莉;饶明清;罗健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单次治疗多发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单次治疗双侧甲状腺多发良性结节的近期疗效,并评估其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接受超声引导下单次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 消融前症状评分和美容评分随着消融结节数量增加而升高(P< 0.001),手术和消融时间随着结节数量的增加而增加(P< 0.001),而消融手术所需液体隔离带的量和术中疼痛评分在各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所有患者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及颈部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在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检查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患者大结节体积和消融结节总体积的减小率为分别为63.0%和69.5%.术后患者的症状评分从术前的(4.41±1.75)cm降到术后6个月的(1.00±0.76)cm,美容评分从术前的(2.27±0.81)降到术后6个月(1.25±0.43).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双侧多发结节,能够单次有效治疗多个甲状腺症状性结节,并且能够保护甲状腺的生理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研究.

    作者:徐萍;徐岷;葛璐;陈宝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心率震荡与血压控制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心率震荡(HRT)与血压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住院的高血压痛血压未控制组40例、高血压病血压控制组50例、对照组非高血压痛52例的一般临床特征、HRV和HRT指标.结果 (1)高血压痛血压控制组体质指数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病血压未控制组和血压控制组所用降压药比例和用药种类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压病血压未控制组极低频(VLF)、低频(LF)和震荡斜率(TS)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病血压未控制组高频(HF)显著低于血压控制组(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EF值、肌酐、血脂、β受体阻滞剂和合并吸烟史、冠心痛史、糖尿病史影响后,rMSSD、pNN50、VLF、LF、HF、TS降低是高血压病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4)对高血压病患者HRV和HRT作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LF与TO呈负相关;SDNN、SDANN、rMSSD、pNN50、VLF、LF、HF与TS呈正相关.结论 血压未控制的高血压病患者HRV和HRT异常,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作者:余意君;邹武松;朱朋飞;张明静;徐艳玲;吴慧君;郑伟;谢亚文;顾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广州地区13502例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季节关系

    目的 回顾分析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年龄与季节变化特点,为临床维生素D(VD)制剂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血清25(OH)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分析2009年至2011年2、3、9、10月份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3 502例0~17周岁体检儿童的血清25(OH)D结果,分为5个年龄组,统计25(OH)D平均水平,计算VD缺乏、不足和过量情况.结果 13 502例儿童血清25(OH)D水平(80.81±42.39) nmol/L,2、3月份组(72.71±33.47) nmol/L,9、10月份组(89.91±49.01)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岁以上组有性别差异,25(OH)D水平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两个季节5个年龄组血清25(OH)D水平比较及VD不足和缺乏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D缺乏者482例(3.57%)、1 850例(13.7%)分别以25 (OH)D<37.5 nmol/L和<50.0 nmol/L①为参照;各年龄组VD缺乏①分别为春季8.19%、13.97%、37.72%、52.63%、57.92%;夏季2.38%、4.15%、10.36%、16.85%、27.47%;VD不足者6 973例(51.64%);过量和中毒分别为34例(0.25%)、35例(0.26%).结论 广州地区儿童VD水平较低,尤其在春季,学龄儿童VD缺乏较严重,有必要依年龄、季节适时补充VD,鼓励儿童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

    作者:林岚;谭美珍;肖玉联;杨延萍;陈力;张春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重庆城区9158例居民骨密度调查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研究重庆城区居民的骨密度情况,了解该区域人群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以及危险因素 方法 采集2012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南大学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完成桡骨远端骨密度检测且资料完备的健康汉族成年体检者数据9 158例(男4 577例,女4 581例),根据T值判定骨质疏松并计算其检出率、BMI和OSTA指数.结果 该人群骨质疏松总检出率为15.6%,其中男性为9.5%,女性为21.6%.四种职业人群骨密度分析显示,教师骨质疏松检出率高,工人低.不同BMI分组中女性OP检出率高于男性,消瘦组远高于超重/肥胖组.70岁以上男性和50岁以上女性均为骨质疏松中等风险人群,也是OP防治的重点人群.结论 重庆城区居民的骨质疏松检出率高于全国水平,属于骨质疏松高发地区;应用职业类别、BMI、OSTA等指标在城区居民中开展OP风险评估,并针对其职业环境特点进行系统规范的骨量异常危险因素干预,是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发生的关键点.

    作者:熊明洁;刘翔;黄静;肖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血清细胞因子的PLS-DA模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基于血清白介素-2(IL-2)、IL-4、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偏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140例MPP患儿和135例健康儿童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PLS-DA分析.结果 IL-10和IFN-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均为0.84(95%CI:.0.79 ~ 0.89).IL-10诊断MP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4%和77.0%;IFN-γ诊断MP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1%和82.2%. PLS-DA模型对疾病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0%和88.15%,预测正确率分别为86.4%和87.4%.结论 基于血清7种细胞因子的PLS-DA模型有助于MPP患儿的辅助诊断和预测分析.

    作者:黄飞燕;刘春艳;朱红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自噬与脓毒症器官功能障碍治疗相关的研究进展

    自噬是真核细胞的一种降解现象,在应激时可以被激活,可以起到调控细胞存亡的作用.自噬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个蛋白分子及细胞器,同时还参与免疫系统和病原体的相互作用.近年多个研究显示,在脓毒症发生时上调的自噬水平对组织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临床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也与组织自噬水平相关.本文就近年自噬发生机制与脓毒症器官功能障碍治疗的进展作综述.

    作者:张天楠;陈笑兰;曾其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B型脑钠肽联合D-二聚体对心源性栓塞型脑卒中患者的快速筛选价值

    目的 探讨B型脑钠肽(BNP)联合D-二聚体对心源性栓塞(CE)型脑卒中患者的快速筛选价值.方法 前瞻性地入选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经佛山市中医院及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诊科对患者诊疗,床边即时快速检测(POCT)患者的BNP水平,随访至出院.结果 共纳入290例患者,平均年龄(68.41±12.06)岁,男性占46.2%.SAO型占42.8%;CE型占17.9%;LAA型占28.3%;SOE和SUE占11.0%.CE型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TOAST分型.在校正有关因素后,BNP和D-二聚体是CE型的独立预测因素[BNP OR:1.044,P<0.001;D-二聚体OR:1.511,P=0.039].结论 急诊医师利用POCT技术,可辅助用于CE与其他TOAST各亚型的快速鉴别与筛选.BNP单独或联合D-二聚体对CE型患者的快速筛选价值各有优势.

    作者:吴智鑫;李莹莹;梁斯娜;秦锋周;雷俊娜;陈景利;何明丰;李旷怡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鞘内注射TRESK过表达腺病毒抑制JNK活化和神经元凋亡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TRESK过表达腺病毒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JNK磷酸化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疼痛组(NP组)、TRESK过表达腺病毒组(T组)、阴性腺病毒组(V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NP组、T组、V组和NS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大鼠模型.T组、V组和NS组于造模后分别在鞘内注射TRESK基因重组腺病毒、阴性腺病毒和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前1d(基础状态,BL)和造模后1、3、7、14 d(D1、D3、D7、D14),测定机械刺激缩足阈(M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WL);D7时每组处死6只大鼠,检测背根神经节TRESK蛋白表达;D14时每组处死剩余6只大鼠,观察DRG神经元凋亡情况、Caspase-3蛋白表达和JNK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C组、S组、T组相比,NP组、V组和NS组L.5术侧DRG的TRES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C组、S组相比,NP组、T组、V组和NS组D1、D3、D7、D14时的MWT明显降低(P<0.05)、L.5DRG的JNK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P<0.05)、L5DRG的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NP组、V组、NS组相比,TRESK组D1、D3、D7、D14时的MWT的明显升高(P<0.05)、L5DRG的JNK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鞘内注射TRESK过表达腺病毒可明显减轻SNI大鼠的机械痛敏、明显上调SNI大鼠DRG的TRESK表达、明显降低SNI大鼠DRG的JNK磷酸化和神经元凋亡.结论 鞘内注射TRESK过表达腺病毒可通过抑制JNK活化和神经元凋亡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

    作者:熊艳峰;林文静;林森;黄振兴;黄腾;王汉兵;杨承祥;仲吉英;周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胸腺肽α1干预治疗对脓毒症后的PICS老年患者免疫、代谢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胸腺肽α1干预治疗对脓毒症打击后出现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老年患者免疫、代谢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68例在老年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进行治疗的脓毒症打击后发生PICS的老年患者,将接受胸腺肽α1持续2周干预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接受胸腺肽α1干预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首先通过对比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和治疗前后检测指标的变化差异,分析胸腺肽α1对患者免疫和代谢功能的影响;再通过生存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各阶段病死率,分析胸腺肽α1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单核细胞、CD4/CD8和HLADR/CD14的差值存在明显差异[(0.11±0.31)×109/Lvs.(-0.16±0.36)× 107L,(0.20±0.94) vs.(-0.22±0.74),(5.8±16.3)%vs.(-3.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胸腺肽α1干预使单核细胞、CD4/CD8和HLADR/CD14明显升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总体预后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阶段病死率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两组28、90、120 d内病死率和总病死率对比[8(23.5%) vs.12(35.3%),18(52.9%) vs.25(73.5%),20(58.8%)vs.27(79.4%),24(70.6%)vs.28(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α1可改善脓毒症后的PICS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但对代谢功能和预后的作用均有待进一步分析.

    作者:苏和毅;莫泽珣;陈蕊;郭振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RNA结合蛋白Larp1在卵巢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RNA结合蛋白Larp1在卵巢癌细胞转移与上皮间质转化(EMT)中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探讨Larp1在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的侵袭转移作用与机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 在卵巢癌细胞中通过慢病毒转染过表达Larp1,通过3D侵袭实验、定点趋化实验分析在促生长因子影响下Larp1过表达对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 细胞质内Larp1表达及分布与卵巢癌侵袭转移能力呈正相关,Larp1过表达会促进卵巢癌EMT,增强卵巢癌细胞侵袭能力;Larp1过表达的SKOV-3与OVCAR-3细胞对促生长因子(TGF-β、EGF、bFGF)趋化反应更加明显;Larp1过表达能促进卵巢癌细胞肌动蛋白纤维与应力纤维生成且Larp1与肌动蛋白纤维共定位.结论 卵巢癌细胞中Larp1过表达能促进癌细胞侵袭转移,因此更加全面地理解Larp1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可为诊断卵巢肿瘤分期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戴燕;金世光;王薛洁;杨鑫泉;王大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