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

闫玲;顾兵;张丽;马萍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 外排泵, 整合子
摘要: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机制,为预防控制CRAB传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对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2株,VITEK-2XL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检测菌株对药物的药敏情况;Carba NP试验及改良的碳青霉烯类灭活法(mCIM)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检测;PCR技术检测菌株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外排泵AdeB、AdeJ基因和整合子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42株CRAB存在多药耐药情况,其中36株CRAB检出blaNDM-1、blaOXA-23两种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达85.7%;以PCR为金标准,mCIM与PCR方法的一致性好(Kappa=0.88),Carba NP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的灵敏度低于mCIM;39株CRAB检测到外排泵基因,检出率达92.8%;25株CRAB检测到Int1基因,检出率达59.5%.结论 临床分离CRAB的耐药机制复杂,与产生碳青霉烯酶、外排泵基因、整合子基因的大量表达都有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侧小脑发作间期低代谢在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定侧价值

    目的 明确一侧小脑发作间期低代谢的致痫区定侧价值.方法 收集2013-2015年行致痫灶切除、随访1年以上、疗效达到EngelⅠ级的癫痫患者术前PET/CT,目测法与半定量法检测小脑代谢并分析其与致痫灶的侧别关系,致痫灶定侧以手术切除病灶侧为准.结果 共入组44例患者,致痫灶对侧小脑半球代谢较同侧更低者17例(38.6%).如以一侧小脑低代谢为定侧依据,则其敏感性为38.6%.38例示致痫灶同侧大脑半球低代谢,即本研究中PET/CT的定侧价值为86.4%,另外6例示双侧大脑半球低代谢,其中3例致痫灶对侧小脑半球代谢较同侧更低.如果加上小脑的定侧,则PET/CT总致痫灶定侧价值由86.4%提高至93.2%.半定量法显示致痫灶同侧小脑半球代谢较对侧高(x>0),双侧小脑半球代谢不对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一侧小脑发作间期不对称性低代谢往往提示致痫灶位于对侧大脑半球.

    作者:高曲文;黎振声;王欣璐;林健;郭晓绯;欧阳习;齐自娟;彭凯润;王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杂合肾脏替代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3期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杂合肾脏替代治疗(hybri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HRRT)能否降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3期患者的28 d全因病死率,以及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方法69例脓毒症合并AKI 3期患者随机进入观察组(n=35,入组后立即行HRRT)、对照组(n=34,出现紧急指征时开始HRRT),HRRT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模式.主要终点事件是28 d内全因病死率,次要指标包括治疗后7 d内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结果观察组患者均接受了HRRT,对照组22例患者达到了紧急指征接受HRRT.28 d全因病死率比较,观察组(34.3%)略低于对照组(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治疗前两组间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对照组较治疗前略有下降(P>0.05).治疗7 d后两组间SOF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2).治疗前两组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9).两组治疗7 d后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9).预测28 d死亡事件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1)较高的体质量是患者的保护性因素[HR=0.914,95%CI:0.862~0.970,P=0.003];(2)高乳酸[HR=1.462,95%CI:1.207.1.771,P<0.001]、高SOFA评分[HR=1.291,95%CI:1.104.1.509,P=0.001]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1)杂合肾脏替代治疗未能显著降低脓毒症合并AKI 3期患者的28天病死率.(2)HRRT可降低患者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炎症因子IL-6的水平.(3)较高的体质量可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而高乳酸水平、高SOFA评分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作者:李旭;阿丽娅;梁彦平;刘加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神经调节因子1对老年C57BL/6J小鼠听皮层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神经调节因子1(NRG1)对老年C57BL/6J小鼠的听皮层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6.8周及42.44周C57BL/6J小鼠各10只,使用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了听皮层上NRG1的表达.接着随机选择42.44周C57BL/6J小鼠30只分为m-NGF组、NRG1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采用腹腔注射鼠神经营养因子(m-NGF)、NRG1以及生理盐水,每天1次,共2个月.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听皮层超微结构的改变,同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听皮层NRG1的表达改变.结果 RTPCR结果显示42.44周组C57BL/6J小鼠听皮层上NRG1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6.8周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透射电镜显示NRG1组和m-NGF组对听皮层超微结构的保护较好,免疫组化显示NRG1组的听皮层NRG1的免疫反应光密度值高,m-NGF组次之,生理盐水组低.结论 NRG1在C57BL/6J小鼠的听皮层上的表达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补充NRG1和m-NGF后对老年小鼠的听皮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振栋;张云美;于亚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腰方肌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评估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与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实验,选择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8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QLⅡ)和对照组(LI组).QLⅡ组患者术后30 min内行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QLⅡ阻滞);LI组术毕进行切口局部浸润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48 h舒芬太尼消耗量和无效按压PCA次数;术后6、12、24、48 h的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VAS评分;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QLⅡ组与LI组相比较,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消耗量和无效按压PCA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24.48 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VAS评分降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其他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应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能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的消耗量,获得更长时间镇痛(术后48 h),并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作者:余高锋;金尚怡;李会仁;汪自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右美托咪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高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等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近年来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还有抗炎作用,并且对缺血器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就右美托咪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为右美托咪定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刘娇;张双霜;樊晓娜;胡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囊胚质量对冻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及囊胚移植选择策略

    目的 探讨冻融囊胚移植中囊胚质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以及优的囊胚移植选择策略.方法 本研究共包括2054个囊胚冻融移植周期,将行囊胚冻融移植的患者根据移植囊胚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组,不同组之间年龄差异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其余临床指标(不孕原因、促排方案、授精方案、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多胎率)使用x2检验分析.结果 相对于卵裂期胚胎移植,移植单个优质囊胚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42.31%/28.89%)、种植率(42.31%/17.93%)和活产率(29.96%/21.17%),同时显著降低多胎率(1.85%/24.68%).相对于不分质量的双囊胚移植,移植单个优质囊胚移植可以显著改善种植率(42.31%/37.95%),并极大地降低多胎率(1.85%/39.79%).随着移植胚胎中低质量囊胚数目的增加,其妊娠率(60.63%.35.79%)、种植率(44.01%.22.37%)、活产率(44.01%.26.84%)逐渐下降.结论 低质量囊胚对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有负面影响,移植单个优质囊胚可以获得较理想的临床结局.

    作者:李明颖;马艳萍;高梦莹;邓波;邓莲;相立峰;李永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作用,为ITP的防治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照组60例健康体检者、研究组55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定MDSCs、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ARG),T细胞亚群.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中MDSCs比例、iNOS和ARG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78±0.45)%vs.(1.75±0.34)%,(0.54±0.33)mIU/mL vs.(1.02±0.13)mIU/mL,(0.32±0.19)mIU/mL vs.(0.86±0.15)m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23,0.034).研究组中治疗达CR及R者,治疗后外周血中MDSCs、CD4+CD25+细胞比例均高于发病时(1.65±0.36)%vs.(0.76±0.39)%,(0.95±0.63)%vs.(0.25±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42).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中的MD-SCs较健康者明显下降.MDSCs、Treg细胞可能参与改变ITP患者免疫失衡状态,需要进一步实验证实.

    作者:凌奕文;张复华;赵莹;陈焯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miRNA 452-5P及miRNA 215-5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miRNA 452-5P及miRNA 215-5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30组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全部患者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miRNA 452-5p、miRNA 215-5p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并进行ROC分析.结果 miRNA 452-5P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P<0.001),miRNA 215-5p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P<0.001),两种miRNA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位置、浸润深度、淋巴转移、Dukes分期等均不相关.miRNA 452-5p曲线下面积AUC=0.859(95%CI:0.719.0.999),miRNA 215-5p曲线下面积为AUC=0.879(95%CI:0.757.1.0).2-miRNAs panel曲线下面积为AUC=0.930(95%CI:0.833.1.0).结论 miRNA 452-5p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miRNA 215-5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2-miRNAs panel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潜在的结直肠癌诊断价值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作者:李雪;彭亚诗;舒密;南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术中诱发电位及微血管多普勒监测预防前循环脑动脉瘤夹闭术后继发性脑梗死的意义

    继发性脑梗死(delayed cerebral infarction,DCI)是脑动脉瘤开颅手术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动脉瘤开颅术后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1].预防DCI的发生是改善脑动脉瘤开颅术后疗效的关键之一.本研究选择了2004年7月至2016年4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行显微手术夹闭的307例颅内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其中2010年后使用术中诱发电位(EP)及微血管多普勒(MVD)监测99例(监测组),2010年前未使用208例(未监测组),监测组术后继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未监测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德鑫;郇林春;宋启民;于建军;孙爱刚;孟凡国;李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百色市HIV/AIDS患者配偶HIV感染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HIV/AIDS患者配偶HIV感染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配偶间经性传播HIV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选择百色市2006-2015年1658例HIV/AIDS患者及其配偶为研究对象,每6个月对HIV/AIDS患者进行一次随访,并对HIV阴性的配偶进行HIV检测,运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软件计算配偶HIV阳转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进行趋势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配偶间HIV传播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的1658例HIV/AIDS患者中男性980例(59.11%),平均年龄(40.59±13.57)岁,以壮族、农民及农民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和异性性途径感染为主,配偶HIV阳性率为34.08%,阴性配偶HIV阳转率1.77/(100人·年),HIV/AIDS患者确诊后1~6年的阴性配偶HIV阳转率分别为1.53/(100人·年)、2.29/(100人·年)、2.19/(100人·年)、1.23/(100人·年)、1.73/(100人·年)和0.93/(100人·年),经Joinpoint回归分析,阴性配偶HIV阳转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4.70,下降趋势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3,P=0.603).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安全性行为状况与配偶间HIV传播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 安全性教育和健康干预需贯穿HIV/AIDS患者及其配偶健康管理的始终,可减少配偶间HIV经性途径传播的风险.

    作者:陈坚;廖建英;农慧桃;梁旭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干槽症与拔牙方式的关联性:一种医源性、急性、震荡压缩性骨挫伤

    目的 探讨干槽症发病与拔牙方式的可能关联性及其确切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自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病例共6012例,分为锤击拔牙组2793例及涡轮机拔牙组3219例,分别实施锤击骨凿的方式拔牙或涡轮手机切割的方式拔牙,观察两组干槽症发病率的不同.统计学分析干槽症发病与年龄、性别、阻生程度、阻生类性、手术时间以及局部骨质炎症性病理改变等之间可能存在的规律.结果 涡轮机组没有发现符合干槽症的病例.锤击组共出现有119例符合术后干槽症定义的病例,干槽症发病率为4.26%.干槽症发病随阻生程度加重而增高,并且在26.35岁的年龄段发病率高,达到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槽症与手术时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895.在局部骨质存在局限性骨髓炎等炎症性病理改变时,发病率反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槽症发病与性别、阻生类型、冠周炎、龋蚀以及吸烟的关联性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槽症与锤击拔牙方式有关,可能是一种医源性、急性、震荡压缩性骨挫伤.

    作者:许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D-二聚体对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对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孕晚期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80例孕晚期子痫前期患者以及40例正常孕晚期妇女血清D-二聚体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D-二聚体含量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而轻度组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量及血清D-二聚体含量随着子痫严重度增加而增加,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916).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4,95%CI为0.6935~0.8802.对应的佳切割点为D-二聚体取值:893.55 mg/mL.结论 血清D-二聚体含量与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呈正相关关系,对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甄妙平;张民乐;张淑芬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调节性B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介导体液免疫,因此常被认为是免疫应答的正向促进因素,然而,近些年来新发现一种具有负向调节免疫应答功能的B细胞亚群,这群B细胞通过分泌调节性细胞因子(IL-10、TGF-β等)及细胞间接触等方式作用于其他免疫细胞,从而抑制免疫应答,这群B细胞称为调节性B细胞(Bregs).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Bregs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着重综述了Breg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一琼;朱光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家兔尸斑吸光度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目的 研究尸斑的客观测量方法及其与死亡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制出测量尸斑的便携式测量仪,在家兔死亡56 h内对其尸斑明显处和缺乏处8个部位27个测量点进行吸光度检查.结果 分析死后不同时间段不同部位尸斑吸光度值的变化特点和规律,得出家兔多部位尸斑吸光度值与死亡时间之间的单元和多元回归方程.结论 所研制出的便携式尸斑测量仪为尸斑的客观测量及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并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马远斌;胡丙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辅助生殖技术双胎与自然妊娠双胎妊娠结局比较

    目的 探讨自然受孕与辅助生殖技术(ART)双胎妊娠母婴临床结局.方法 收集666例辅助生殖技术(试管组)与自然妊娠(自然组)双胎妊娠的孕产妇和新生儿资料,分别比较孕产妇一般情况和妊娠并发症、剖宫产手术指征和围产儿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试管组初产妇比例、剖宫产、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比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和产后出血量均高于自然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瘢痕子宫外,2组剖宫产手术指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妊娠的产前监护和管理,合理选择终止妊娠方式.

    作者:赵敏;汤彪;杜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伴MLL基因异常白血病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伴混合谱系白血病(MLL)基因异常白血病的发病率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近五年来所有住院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筛选出MLL基因异常的患者,收集临床和预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初发急性白血病223例(ALL 72例,AML 151例),其中MLL相关白血病患者资料完整的16例(ALL 3例,AML 13例).MLL相关白血病占ALL的4.2%,AML的8.6%.16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诱导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只有7例(CR率43.8%).11例患者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其中7例为单倍型移植,3例为同胞全相合移植,另外1例为脐血移植.16例患者随访4.5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期间9例患者死亡.16例患者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这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OS)仅约40%,无进展生存率(PFS)约为30%.结论 伴MLL基因异常的白血病对传统化疗反应不良,易复发,已成为疾病预后不良的标志,异基因移植有可能改善其预后.

    作者:王振华;戢莉;王莉红;梁赜隐;刘微;许蔚林;孙玉华;欧晋平;邱志祥;岑溪南;董玉君;任汉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衰弱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衰弱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71例,对一般情况、病史资料等进行调查,完成Fried衰弱量表评分,记录随访临床终点事件包括再入院次数及死亡人数1年.结果 371例研究对象中,衰弱发生率为2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NYHA分级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1年内老年心力衰竭伴衰弱的患者发生再入院或死亡的终点事件是非衰弱患者1.54(1.02~2.31)倍(P=0.038).Fried量表中步速测试阳性患者发生再入院或死亡的终点事件增加了1.52(1.07~2.15)倍(P=0.019).结论 衰弱增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终点事件.

    作者:卓裕丰;段跃兴;郑栋;伍金雷;程颖;黄冰生;林桂雄;吴钰燕;冯燕玲;张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高龄妇女冻融周期胚胎移植策略的选择

    目的 了解本中心冻融胚胎移植(FET)影响临床结局的年龄界限值,并探讨高龄妇女冻融周期胚胎移植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在本中心行FET的患者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找出高龄患者的年龄分界点,并根据内膜准备方案将高龄患者分为自然周期(NC)组、促排卵周期(COH)组和激素替代周期(HRT)组,根据移植胚胎类型分为胚胎移植组和囊胚移植组,分别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 38岁后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急剧下降.高龄患者在冻融周期内膜准备时,NC组、COH组和HRT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明显高于胚胎移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8岁是本中心高龄妇女的年龄分界点,高龄患者内膜准备方案并不影响TET临床结局,行囊胚移植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

    作者:刘杰;郑洁;雷亚兰;文晓凤;夏敏;孙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机制,为预防控制CRAB传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对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2株,VITEK-2XL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检测菌株对药物的药敏情况;Carba NP试验及改良的碳青霉烯类灭活法(mCIM)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检测;PCR技术检测菌株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外排泵AdeB、AdeJ基因和整合子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42株CRAB存在多药耐药情况,其中36株CRAB检出blaNDM-1、blaOXA-23两种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达85.7%;以PCR为金标准,mCIM与PCR方法的一致性好(Kappa=0.88),Carba NP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的灵敏度低于mCIM;39株CRAB检测到外排泵基因,检出率达92.8%;25株CRAB检测到Int1基因,检出率达59.5%.结论 临床分离CRAB的耐药机制复杂,与产生碳青霉烯酶、外排泵基因、整合子基因的大量表达都有关.

    作者:闫玲;顾兵;张丽;马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G6PD缺乏女性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G6PD缺乏的不育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结局,为其行辅助生育治疗的知情选择提供帮助.方法 对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IVF-ET/ICSI-ET治疗的3360个新鲜周期回顾性分析,选择女性G6PD缺乏行辅助生育治疗的患者82对为观察组,其中轻、中、重度缺乏的分别为42、20、20例,随机每年抽取50例女性G6PD值正常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6PD缺乏不影响行IVF-ET的结局.

    作者:赵琴;蔡桂丰;阮永铭;曾伟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