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张洁;佐合拉古丽·木塔力甫;涂剑楠;金华
病例1,女,33岁.反复双侧肩关节疼痛4年,院外服用扶他林50 ~ 75 mg/d治疗,疼痛可以缓解.2年前开始出现前胸壁疼痛,服用止痛药物无缓解,8个月前双手出现多发脓疱疹.磁共振检查示胸锁关节周围组织炎症信号,化验ESR 38 mm/h,CRP 6.5 mg/L,诊断SAPHO综合征,给予阿伦膦酸钠70mg/周及扶他林等治疗2个月后胸痛略有缓解,后又出现严重的腰痛及左侧骶髂区疼痛,ESR 45 mm/h,CRP 7 mg/L,左侧骶髂关节穿刺活检无感染、肿瘤等证据,行核素扫描发现多发浓集(图1).
作者:张磊;高照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主要指心脏衰竭导致肾脏损害的病变.在过去的10年,心肾的相互作用得到密切的关注;CRS的定义也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发展和完善[1].2010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和急性透析质量指导组(acute dialysis quality initiative group,ADQI)发表专家共识[2],明确地将CRS定义为:心脏和肾脏其中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另一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余云华;沈明;李然;郑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患者女,55岁.因“发热、咽痛、全身不适10 d,乏力、恶心、呕吐1d”于2014年5月15日由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入ICU病房.查体:神志清,体温38.5℃,脉搏13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64/34 mmHg(多巴胺维持下),颈部颌下腺区可触及肿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入院后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WBC40.06×109/L,NEUT% 92.44%;肝功:TP49 g/L,ALB 26 g/L,TBIL 33.0 μmol/L,DBIL 16.7μmol/L;肾功:BUN 6.2μmol/L,CREA 188 μmol/L.血气分析示:FiO241%时,pH 7.43,PO2 64 mmHg,PCO230 mmHg.HbA1 8.6%,空腹血糖20.1mmol/L.
作者:李珊珊;王雅岩;俞昌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及IL-6、IL-10、TNF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及耳积液中的变化.方法:采用BD CBA Flex Set IL-6、IL-10、TNF试剂盒,利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1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37例(37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患者组)外周血及耳积液中3种细胞因子水平及外周血Tregs细胞的比例.结果:患者组Tregs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82±4.56)% vs.(6.695±1.09)%,P<0.05]患者组外周血IL-6、IL-10、TNF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耳积液中3种细胞因子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P<0.05).结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Tregs细胞高表达,耳积液中3种细胞因子浓度明显升高.
作者:迟作华;刘振;肖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EB病毒(EBV)致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外周血病毒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入住本院且EBV-DNA检测阳性的儿童传单33例,按照外周血EBV含量分为低、中、高病毒量组,比较不同组别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转归,并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病毒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低病毒量组比较,高病毒量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N)计数及血沉(ESR)水平更高,且中、高病毒量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显著高于低病毒量组(P<0.05).临床恢复时间随病毒量增加而延长(P<0.05).病毒量与各临床转归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EBV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病毒量与临床特征有一定相关性,EBV病毒量可于评估传单患儿病情.
作者:梁少媛;唐敏贤;陈广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胸廓畸形是一类非常常见的胸部疾病,其中以漏斗胸、鸡胸为常见[1-3],其他较为常见的畸形包括扁平胸、桶状胸等,这些畸形的病理特点明确,临床上诊断比较容易[4-6].而在临床中,发现有另外一种特殊的胸廓畸形.该畸形呈沟状凹陷,横行位于胸廓的前下部.到目前为止没有作者对此畸形进行过专门的描述.将这种畸形命名为沟状胸,并对其形态学特点和手术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下对这种畸形进行介绍.
作者:王文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n ant asthma,CVA)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CV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d)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CVA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诱导痰Eos、FeNO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12的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促炎症细胞因子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可更好地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改善患者炎症反应状态.
作者:周洋;张家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NF、NCAM-1 80在阴道前壁中的表达及其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关系.方法:选择58例POP患者,另取同期39例非PFD患者为对照,术中取患者阴道前壁相似部位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F和NCAM-18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CAM-180的表达水平.结果:POP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结构变薄,神经纤维萎缩、稀疏.与对照组相比,POP组患者N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CAM-180表达水平升高,且二者均与年龄、绝经状态呈负相关.NCAM-180与NF呈负相关.结论:NF、NCAM-180可能参与了POP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冬霞;王鲁文;高桂香;王丽艳;刘志超;李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SOX9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S期组分(S phase fraction,SPF)的变化,探讨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喉鳞癌(喉癌组)与32例正常喉黏膜组织(对照组)中SOX9蛋白表达变化,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SOX9阳性表达产物的面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值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喉癌组与对照组组织中SPF变化.结果:喉癌组面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值较对照组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喉鳞癌组织中SOX9蛋白表达升高,喉鳞癌组织中SOX9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喉癌组SPF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OX9蛋白异常表达及SPF变化可能在喉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再兴;周尚清;魏巍;韩峰;张海生;邓艳丽;顾洪兰;戴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阻抗法稀释模式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中的应用.方法:样本对照研究.结合显微镜复检规则,选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PLT计数<100 × 109/L,镜检筛选有血小板聚集的52例患者复采静脉血,制备全血、4.5倍、10倍稀释样本,分别复测各样本5、15、30、50、60min PLT数值,以光学法结果为对照,配对t检验比较各计数值的差异.结果:60 min内全血模式、4.5倍稀释模式PLT计数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光学法5 min结果(147.96±60.31)× 109/L为标准对照,光学法和阻抗法全血模式各时间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阻抗法全血模式各时间点、稀释4.5倍模式(15、30、50、60 min)、稀释10倍模式(50,60 min)间结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稀释4.5倍模式(5 min)、稀释10倍模式(5、15、30 min)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镜检筛选,电阻抗法4.5倍稀释(5 min)或10倍稀释(5~30 min) PLT计数结果,可应用于EDTA-PTCP血小板数据纠正.
作者:邵永生;张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载脂蛋白B(apoB)5项指标水平对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AS)及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纳入276例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稳定性心绞痛组(SAP)、无症状AS组及正常组,分析炎症5项及传统危险因素的各组间差异性及临床价值.结果:ACS组Lp-PLA2、CRP均较其余4组人群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与冠心痛独立相关(OR=1.024,P< 0.001),在传统危险因素诊断冠心病模型基础上加入CRP、Lp-PLA2水平使得整体x2值明显升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在传统危险因素基础上加入CRP、Lp-PLA2水平可使冠心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提升.结论:Lp-PLA2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Lp-PLA2与CRP水平对于在传统危险因素基础上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有重要价值.
作者:卢浩;李梦豪;王媛媛;罗甜甜;刘季晨;赖文岩;戴萌;郭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黄水煎液对脑损伤继发肺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脑损伤后继发肺损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药大黄提取液.所有患者每8h进行1次生理指标监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 (IL-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较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和Toll样受体-5 (TLR-5)的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液中SOD活性升高及TNF-α、IL-1、GFAP和MDA水平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和TLR-5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大黄提取液对脑损伤后继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免疫系统、抑制TLR-4和TLR-5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铂;王兵;王勇强;曹书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重度Graves眼病(GO)眼眶组织FoxP3、CTLA-4、CD28、CD80、CD86、CD40、CD40LmRNA以及相关性.方法:从26例GO患者获得眼眶组织,其中轻度GO 6例,重度GO 20例;对照组7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FoxP3、CTLA-4/CD28/CD80/CD86、CD40/CD40L mRNA 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评价TCR和CD3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O患者眼眶组织FoxP3(1.4)和CD40 (1.27) mRNA高表达;CTLA-4 (0.61) mRNA低表达.与轻度GO患者比较,重度GO患者FoxP3 (1.35)和CD40 (1.4) mRNA高表达;CTLA-4 (0.78)、CD28 (0.62)和CD40L (0.56) mRNA低表达.Foxp3 mRNA和CD3浸润存在正相关(r=0.796,P=0.001).结论:GO患者FoxP3 mRNA高表达可能提示严重GO中FoxP3细胞功能障碍;重度GO中CTLA-4 mRNA表达减少可能与调节性T细胞功能减弱有关;重度GO中高表达CD40 mRNA提示GO处于活动期;低表达CRP mRNA提示GO处于非活动期.
作者:王芳;陈贵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型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采用新型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的36例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评估动脉瘤栓塞情况、患者预后评分、并发症等判断应用该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弹簧圈,释放位置满意,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示致密检塞30例,瘤颈残余4例,部分栓塞2例.术后半年随访发现,致密栓塞的29例患者动脉瘤均未见显影,瘤颈残余的4例中有2例完全闭塞,均未发现支架狭窄及载瘤动脉闭塞等并发症.术后改良Rankin量表(mRS)[S3]评分示预后良好(0~2分)34例,预后不良(3~5分)2例.结论:新型Solitaire AB支架治疗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短期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帅;景雪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mTOR通过下调miR-143对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esternblot、qPCR检测mTOR抑制剂处理前后大肠癌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蛋白相关蛋白及miR-143的表达;qPCR检测TSC2敲低后HT-29细胞中miR-143的变化;MTT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SC2敲低后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MTT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143对HT-29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MTT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143 mimic能否逆转mTOR对HT-2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裸鼠成瘤实验验证mTOR通过下调miR-143促进大肠癌的发展;Westem blot、qPCR检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TOR信号通路蛋白相关蛋白及miR-143的表达.结果:雷帕霉素抑制大肠癌细胞mTOR信号通路后,miR-143表达上调;mTOR活化促进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miR-143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miR-143可以逆转mTOR过度活化对HT-2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在miR-143水平升高的情况下,mTOR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促癌效应;相对于癌旁组织,大肠癌组织mTOR过度活化且miR-143表达下调,与前期实验结果一致.结论:mTOR通过下调miR-143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添文;张北平;赵小青;单汉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PEG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成功实施PEG 20例,平均耗时(8.67±1.90)min.放疗期间维持患者营养状况,所有患者放疗均顺利完成,1例发生术后造口感染,未发生胃肠穿孔、出血、包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0例患者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能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是一种安全、方便,符合生理的肠内营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荣;朱苏雨;聂少麟;谢燕平;秦昂;黄再捷;鲁琼辉;刘科;袁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冷热刺激诱发疼痛,探讨指光电容积脉搏波(PPG)分析技术用于清醒患者疼痛评估和监测的可行性.方法:30例健康男性自愿者将右手按先后顺序分别放入42℃、48℃、3℃水中各90 s,每2个试验间休息10 ~ 20 min,记录每次刺激后的数字疼痛评分(NRS),描记入室后20 min(T0)时及每次刺激前及结束后即刻左手食指PPG各30 s,数据做离线分析.结果:与温度刺激前比较,各组刺激后PPGA、PBI均显著降低(P<0.05);刺激后42℃组与48℃组间PBI、PP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3 ℃组比较,刺激后42℃组、48℃组PBI、PPG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三组间NR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42℃组与48℃组PBI、PPGA与NRS的相关性均较差;3℃组PBI、PPGA与NRS呈中等强度负相关.结论:轻中度的伤害性刺激可导致PBI、PPGA的改变,但其变化幅度与重度疼痛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PPG分析技术可评估和监测清醒时温觉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
作者:张列亮;应俊;华福洲;张静;胡衍辉;罗振中;龙小飞;徐国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治疗根尖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根尖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2例,A组应用超声骨刀手术,B组采用传统器械手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55.25±6.29)min,B组(65.56±6.71)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435,P< 0.05);A组术中出血量(58.09±7.93) mL,B组(83.81±8.62)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435,P<0.05);术中并发症的发生A组1例,B组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5,P<0.05);A组总有效为31例,B组总有效为2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67,P>0.05).结论:相较传统手术方法,超声骨刀在根尖囊肿摘除术中的使用可简化术者操作,降低患者创伤.
作者:李张维;刘涛;吴妹娟;王玉栋;潘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于CT及MRI二维图像数据准确构建出膝关节三维数字有限元模型的可行性,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假体型号不匹配时人工膝关节假体接触表面的应力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1名健康成年男性为研究对象,为了对置换后不同型号匹配的膝关节假体进行受力分析将实验对象分为3组.将通过Mimics软件建立膝关节三维数字化模型,按照全膝关节置换标准对膝关节三维数字模型进行虚拟截骨和假体安装,建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当股骨与胫骨假体的型号不匹配时(F≠T),股骨假体及聚乙烯垫片上受到的大等效应力都会增加,尤其而当股骨假体小于胫骨假体时(F<T),应力增加更明显.结论:TKA过程中若股骨假体与胫骨假体型号不匹配,股骨假体及聚乙烯垫片上大等效应力增加,可能会导致聚乙烯垫片远期磨损增加.
作者:姬林松;李彦林;黄赞;贾笛;余洋;高寰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风险,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防治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透析龄>3个月,维持性血透的死亡患者共102例,将2015年在本院接受3个月以上维持性血透存活患者28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因心血管原因死亡35例(34.3%);感染28例(27.1%);脑血管意外20例(19.4%);死亡组患者的平均年龄(62.21±11.14)岁,显著高于对照组(56.96±15.78)岁,平均维持透析时间(37.27±38.35)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30.54±27.86)个月,平均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浓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磷患者总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低血磷与正常血磷患者;PTH<150 ng/mL和PTH>300 ng/mL患者的总死亡率显著高于PTH 150 ~ 300 ng/mL的患者.结论:心血管疾病、感染、脑血管意外是本院维持性血透患者常见的3种死亡原因.高龄、透析龄长、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和炎症状态、高磷和高PTH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侯爱珍;陈囿元;肖观清;张喆;孔耀中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