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云莉;李世刚;柳蔚;喻玲玲;曾小威
目的:回顾性分析组织学活检及细胞学刷检对提高胃癌的诊断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854例经手术诊断为胃癌患者的内镜组织学活检诊断结果及细胞学刷检诊断结果与其诊断肿瘤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组织学活检诊断阳性率92.9%,细胞学刷检诊断胃癌阳性率92.6%,细胞学刷检阳性率及组织学活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组织学活检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细胞学刷检诊断符合率与组织学活检无统计学差异,且具有独特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明;蒋树丽;王亚伟;王东阳;李增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手术治疗105例肾结石患者,其中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A组)53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B组)52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A、B组在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结石表面积、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A、B组在术中出血、平均住院时间上具有差异性。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20 mm左右肾结石在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上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相当,但在术中出血、平均住院日上优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可以作为20 mm左右肾结石治疗的首选。
作者:邓青富;姜睿;裴利军;朱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芪苈强心胶囊对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和对照胶囊,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APN水平变化。结果: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AP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APN 水平随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增加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 >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治疗后两组患者 LVEDD、LVESD 均缩小,LVEF 增高,APN 水平下降,与安慰剂组比较,治疗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明显降低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APN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陈昕;刘琦;刘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miR-132能否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促炎性过程。方法:用miR-132模拟物和抑制剂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然后根据实验要求用或不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处理,分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SIRT1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132的内皮细胞中,3′UTR荧光素酶活性(0.338±0.036)显著下降(P =0.000)。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miR-132能在 mRNA 水平及蛋白水平抑制 SIRT1的表达(P <0.01)。同样, SREB、脂肪酸合酶及 HMGCR 的表达均出现下降。结论:miR-132直接作用于SIRT1的mRNA。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miR-132通过抑制SIRT1、SREBP-1c及其下游调控基因包括FASN和HMGCR的表达,控制脂肪生成和胆固醇生成。 miR-132抑制SIRT1的表达,参与内皮细胞中脂质代谢依赖性的促炎性过程。 miR-132可能是种新型的靶向治疗AS的方法。
作者:黄显莹;符方勇;陈清;林智琪;刘正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进展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IS患者101例,测定患者入院24 h内和发病48、72 h血清Hs-CRP含量,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s-CRP持续增长组(n =35)和非持续增长组(n =66),完成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并通过多变量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Hs-CRP持续增长可能的相关因素和进展性卒中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Hs-CR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 <0.001);Hs-CRP 持续增长组进展性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持续增长组(χ2=32.710,P <0.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1)入院血糖、白细胞计数、甘油三酯水平、入院时NIHSS 评分、24 h 内 Hs-CRP 是 Hs-CRP 持续增长的独立相关因素;(2)Hs-CRP 持续增长、入院 NIHSS 评分、糖尿病、肺部感染是进展性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S 急性期Hs-CRP 的持续增长是进展性卒中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姚涛;任明山;李淮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UPS )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UPS 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20例仅行 CT 检查,11例仅行 MRI 检查,9例仅行 X 线检查,5例行 CT+MRI+X 线检查,6例行 MRI + X 线检查。结果:51例 UPS 中,位于四肢及皮下软组织31例,肝脏4例,腹膜后、肾脏及骨盆各2例,肠系膜、甲状腺、盆腔、脾脏、胃底贲门、上颌窦、肺部、下颌骨、肋骨及椎体各1例。经 CT 检查的25例肿瘤平扫呈等或低密度,密度多不均匀,其中18例见囊变坏死,1例见钙化。经 MRI 检查的22例肿瘤在 T1WI 上主要呈等或低信号, T2WI 上呈高或混杂信号, DWI上呈高信号,其中伴囊变坏死15例,出血4例,5例 T2WI 上显示低信号分隔样结构。经 X 线检查的20例肿瘤绝大多数位于四肢长管状骨,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部分呈膨胀性骨质破坏并软组织肿块形成,骨膜反应少见。结论:虽然 UPS 缺乏特征性影像表现,误诊率高,但综合 CT 、MRI 及 X 线影像学表现能够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陈涛;严静东;雷贞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儿童颅内动脉瘤十分少见,与成人颅内动脉瘤有所不同。目前,介入栓塞术治疗成人颅内动脉瘤已较为成熟,但其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的报道较少。现将我科经介入栓塞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的情况进行报告。
作者:羊飞龙;夏祥国;黄昌仁;陈礼刚;许伍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戊四氮致急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水通道蛋白4( AQP4)表达变化,探讨 IL-1β调节 AQP4表达参与癫痫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IL-1β组、戊四氮组、IL-1ra (IL-1受体拮抗剂)+戊四氮组、地塞米松+戊四氮组。记录60 min 内各组大鼠痫性发作级别。免疫组织化学、RT-q PCR 检测6、12、24、36 h 海马 AQP4的表达。结果:IL-1β组和戊四氮组重度癫痫发作;地塞米松+戊四氮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发作;IL-1ra +戊四氮组较戊四氮组发作减轻(P <0.05)。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 PCR 显示:戊四氮组与对照组相比12 h 后 AQP4表达明显升高(P <0.05),发作后24 h 达到高峰(P <0.001),IL-1ra +戊四氮组12~36 h 的 AQP4表达都低于戊四氮组同时间点(P <0.05),地塞米松+戊四氮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促炎因子 IL-1β可能通过上调海马 AQP4表达,影响脑内局部水平衡,增加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或离子的浓度,促进神经元放电。
作者:邓镇;余涵;赵元淑;祁桂林;马猛;罗亚楠;朱晓琴;雷水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以及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NICU住院治疗的患儿70例。分为两组:(1)枸橼酸咖啡因组(观察组,35例),枸橼酸咖啡因,首剂负荷量20 mg/kg,24 h 后给予维持量5 mg/kg,每天一次,如呼吸暂停仍频繁发作,可增加剂量至10 mg/kg;(2)氨茶碱联合纳洛酮组(对照组,35例),氨茶碱首剂负荷量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 mg/kg,每12 h一次,同时予纳洛酮0.1 mg/kg,每12 h 一次,氨茶碱首剂后6h即给予纳洛酮治疗,二者交替使用。观察患儿呼吸暂停、氧疗持续时间、脑损伤发生、病死率及耳声发射未通过率等相关情况,并记录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 AOP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氧疗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儿在病死率、脑损伤发生率及耳声发射未通过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3)在治疗阶段,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较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更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郭玥馨;牛莉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发病时间≤4.5 h 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的重型脑梗死患者静脉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发病时间≤4.5 h且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的重型脑梗死患者127例,将68例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59例不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脑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治疗前和治疗后7、30 d通过NIHSS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后90 d 时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综合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治疗后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7、30 d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90 d 的mR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脑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 vs 0%,7.5% vs 5.1%, P >0.05)。结论:NIHSS 评分≥15分且发病时间≤4.5 h的重型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童艳飞;张佩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miR-101、COX-2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32例,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01、COX-2 mRNA的表达,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miR-101表达相对降低(P <0.01),COX-2 mRNA表达相对增高(P <0.01),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 =-0.3735,P <0.01)。结肠癌组织中 COX-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 >0.05);miR-101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其表达也降低(P <0.05)。 Dukes 分期 C~D 期肠癌组织中 COX-2表达量高于 A ~ B 期, miR-101的表达量低于 A ~ B 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miR-101表达降低及COX-2过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二者可以成为结肠癌的诊断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赖明广;青海涛;王立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是一类具有特异性表达模式的肿瘤相关抗原,自从 VANDER BRUGGEN等[1]发现首个 CTA(MAGE-A1)后,多种 CTA 相继被发现,目前已有200多个 CTA 在 CTA 数据库中注册(http://www.cta.lncc.br/)。由于CTA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而在大多数正常组织(除外睾丸或卵巢和胎盘外)不表达或少量表达,并且能在肿瘤患者体内引起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因此,CTA被认为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目前,CTA的一些成员(如 MAGE-A1、MAGE-A3和 NY-ESO-1等)的肿瘤免疫治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在一些肿瘤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疗效[2-5]。 OIP5(Opa interacting protein 5)是CTA 家族成员之一,本文将对其基因结构、表达特性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宁理懂;张庆梅;谢小薰;肖绍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的疾病,目前治疗静脉曲张主要有激光治疗、硬化剂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当前临床上有效的、公认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较好,复发率低,但其治疗缺点为创伤大、手术及住院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我院采用术中使用驱血带配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方式治疗静脉曲张,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及住院时间缩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海庆;王旭;鉴涛;秦委委;许飞;辛振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 CHD )是常见的胎儿先天性畸形,在活产儿中的发生率为4‰~13‰[1-2],且致死率较高。而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要求较高,不能使每个孕妇受益,医生需要在常规产前超声筛查阶段,寻求快速便捷高效的检查方法,即使在基层医院也能有效开展,使孕妇受益。本文意在探讨“四切面”法在筛查胎儿心脏异常,特别是心脏大动脉根部平行走向的 CHD 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佳梅;解左平;袁华;金社红;沈晓燕;朱亚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药物涂层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置入1年后冠状动脉再内皮化特点,为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时程的制定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入院的冠心病支架置入后1年的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支架置入处新生内膜增殖厚度,支架小梁内膜覆盖率等,考察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再内皮化的特点。结果:43例患者中的48枚支架,内膜覆盖率90.70%。轻/中/重内膜增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19.92%、37.55%、42.53%。亚组分析,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以及临床诊断为ACS者较稳定型心绞痛者内膜覆盖率更高,增生程度重。结论:DES置入1年后,绝大多数支架梁被内膜覆盖,但仍存在内皮化不全现象;糖尿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是影响内皮化进程的因素。
作者:罗明华;关怀敏;解金红;陈玉善;王贺;邱承杰;董文杰;宗永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肥大细胞(mast cell)是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靶细胞,是与IgE 有关的免疫调节细胞,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大细胞也参与非过敏性刺激引发的炎症免疫性疾病。深入研究肥大细胞的功能,对于相关炎症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仅对与肥大细胞相关的若干炎症免疫性疾病做一综述。
作者:贾云莉;李世刚;柳蔚;喻玲玲;曾小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s, AVF )相对透析导管栓塞和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但仍有至少30%的AVF 并发狭窄、感染、瘤样扩张、血栓等[1-2]。其中动脉瘤发生率较高,危害较大[3]。2002年ORI 等[4]研究证实AVF 使心排出量(CO)增加,影响心脏功能,因此在积极处理严重瘤样扩张的同时,缩窄瘘口,对减轻心脏前负荷有重要意义。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国内外对AVF 动脉瘤处理前后心脏功能变化的报道,因此本中心观察了高血流量AVF 动脉瘤手术治疗前后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荣;何英;钱丰;徐国林;吴文慧;许贤林;何小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传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方法是采用椎弓根钉非动态固定系统,但患者术后病变节段活动度降低甚至丧失,并伴有慢性腰痛、临节段退变加速,因此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1-3]。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 Dynesys)是一种用于稳定腰椎的非融合性椎弓根系统, Dynesys在传统椎弓根坚强内固定系统上加以改进,使用钛合金椎弓根钉、PET绳索及聚酯套管组件,实现对脊柱节段运动的弹性固定,大大降低相邻节段退变、钉棒断裂等风险[4-5]。
作者:刘克骏;米明珊;白海明;麻承德;伍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频焊接电子凝结器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96只新西兰兔平均分为4组。A 组使用高频焊接电子凝结器,B 组使用超声刀,C 组使用闭合束血管结扎系统(以下简称 Ligasure ), D 组使用丝线和普通手术刀。术中测定 A、B、C 组仪器工作温度,分别于术后1、4、7 d 观察预后并取闭合处组织,行 HE 染色。结果:所有动物均良好存活,无胆漏;A 组手术耗时更短,出血量更少,工作温度更低,肉芽组织出现更早,炎性反应更轻。肝功能术前术后4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高频焊接电子凝结器行胆囊切除术,能达到与和超声刀、Ligasure 相同的临床愈合效果和质量。
作者:王冠楠;崔梓铭;班柳娴;谭楚红;厉周;韩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偏头痛对脑白质变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于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为偏头痛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6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相关的临床资料和头颅MRI检查结果。参照SCHELTENS等的方法,对皮质下白质高信号影(DWMH)和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影(PVH)程度进行半定量。比较两组临床资料、DWMH、PVH 和大脑白质变性的半定量分数,统计偏头痛组1周内头痛发作次数及病程并采用Kendall′s Tau 相关检验分析偏头痛组脑白质变性分数与偏头痛发作次数及病程的关系。结果:偏头痛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血浆Fib、Hcy、LDL-C等水平、高脂血症发生率、吸烟率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 PVH分数、DWMH分数及大脑白质变性分数均提高(P <0.05)。偏头痛组发作次数及病程分别为(3.52±0.48)次和(5.25±2.67)年。 Kendall′s Tau 相关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偏头痛组发作次数及病程与脑白质变性分数均呈正相关(r =0.518,0.584,P <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常伴有脑白质变性,且其脑白质变性与发作次数及病程均相关,应尽早对偏头痛进行诊治,减少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从而预防其脑白质变性的发生。
作者:杨映珊;邱少雄;黄江玲;许淑月;陈少贤;邱惠玉;杨潮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