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康路;王瑞婷;柴小青
目的:观察 ABCD3-I 评分在预测急性轻型卒中病情转归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 ABCD、ABCD2、ABCD3、ABCD3-I与ESSEN评分标准对255例轻型卒中患者进行评分,记录性别、年龄、梗死部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及血管疾病、临床症状、责任颈动脉狭窄、DWI异常信号等与各评分相关的因素,并观察患者预后和早期加重的情况。结果:255例患者中,90 d内转归不良的患者4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转归不良组与转归良好组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及血管疾病、临床症状、责任颈动脉狭窄、DWI 异常信号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ABCD、ABCD2、ABCD3、ABCD3-I与ESSEN评分预测轻型卒中转归不良的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0、0.7983、0.8279、0.9300和0.7359。不同严重程度 ABCD3-I 评分组转归不良和早期进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BCD3-I评分法可以预测急性轻型卒中的转归,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工具。
作者:倪健强;赵红如;王辉;胡小伟;徐敏;方琪;董万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肌浆网Ca2+-ATP酶(SERCA2)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cells,HASMCs)表型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 HASMCs 并饥饿5 d 后进行分组,分别从显微镜下检测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actin、SERCA2及ERK通路蛋白的变化、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GF 刺激后可诱导 HASMCs 收缩蛋白表达减少、增殖能力增加,TSG 可显著抑制其作用(P <0.01);PDGF 显著抑制 SERCA2并促进磷酸化 ERK 的表达(P <0.01),U0126显著抑制了上述效应(P <0.01)。结论:PDGF可能通过调节肌浆网Ca2+-ATP酶及ERK通路蛋白的表达诱导HASMCs表型转化。
作者:钟晓宏;程远雄;姚智慧;袁雅璐;曹静;赖文岩;蔡开灿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对脑梗死小鼠大脑高迁移率蛋白1(HMGB1)迁移的影响。方法:制备BMMNCs后植入模型;测定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测定梗死体积及相关蛋白表达量;观察HMGB1的迁移情况。结果:移植组mN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均较溶剂组减小;HMGB1表达高于溶剂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低于溶剂组;荧光显示小鼠HMGB1释放少于溶剂组。结论:移植BMMNCs抑制梗死小鼠神经元中HMGB1的释放。
作者:崔晓冰;王建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探讨单支冠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特征。方法:120例单支冠脉狭窄患者,依造影分为前降支组(A组)、回旋支组(B组)、右冠脉组(C 组),并分成轻、中、重度狭窄组;3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D组);测量圆周应变(CS)、扭转峰值(Ptw)。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轻、中度狭窄组 CS 及 Ptw 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中、重度狭窄组 CS 及 Ptw 均减低,组间变化有差异(P <0.05);A2、A3组间、B2、B3组间、C2、C3组间 CS 及 Ptw 变化有差异(P <0.05);A1、B1、C1组间变化无明显差异(P >0.05);A2、B2、C2组间CS 及Ptw变化有差异(P <0.05);A3、B3、C3组间CS及Ptw变化有差异(P <0.05)。结论:心肌应变及扭转峰值变化可以准确反映单支冠脉狭窄程度。
作者:王俊;卢环;叶军;宋建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S100A/B(钙卫蛋白)和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按既定标准选取108例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定期检测患者血清 H-FABP、S100A/B水平。随访时间6个月。统计不良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按照随访结果分为MACE 组与非MACE 组。结果:MACE 组血清H-FABP 高于非MACE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 组的血清S100A/B 高于非MACE 组(P <0.05),血浆 H-FABP 与 S100A/B 随访期间呈正相关(P <0.05)。结论:血清H-FABP和S100A/B与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相关。血浆H-FABP与S100A/B呈相关性。
作者:许名东;杨溶海;梁建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HRCT)肺气肿定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症状评分等指标的相关性,探讨HRCT肺气肿定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稳定期慢阻肺患者78例,进行HRCT检查,测定肺气肿组织占全肺的比例(LAA%),分析LAA%与肺功能指标、支气管舒张试验反应性、mMRC 评分、CAT 评分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关系。结果: LAA%与 FEV1/FVC、DLCO%pred 负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0.759、-0.589(均 P <0.01)。 LAA%与 mMRC 评分正相关(r =0.342,P <0.01),与6MWD负相关(r =-0.365,P <0.01)。 LAA%与支气管舒张试验指标(⊿FVC、⊿FVC%、⊿FEV1、⊿FEV1%)不存在相关性(P >0.05)。结论: HRCT肺气肿定量指标与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及运动耐量相关。结合HRCT早期识别肺气肿,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以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攀;于化鹏;樊慧珍;吴树瀚;刘洁露;方泽葵;阎超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超声药物促透(ultrasound-mediated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 UTDD ),又称超声促透、超声促渗,是利用超声促进药物经皮肤或黏膜吸收以达到治疗效果的给药方法[1]。其不仅能避免口服给药中肝脏的“首过效应”,与注射给药相比还具有非侵入性等优点。该方法作为经皮给药系统中的一种物理促透方法,因其具备良好的促透效果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超声促透作用机制及应用进行综合论述。
作者:王礼宁;郭杨;郑苏阳;周龙云;马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持续高血糖,胰岛功能衰竭,出现胰岛素抵抗(IR),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加,微炎症状态以及高甲状旁腺素等都是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而心血管并发症又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死亡的常见原因,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减少氧化应激,有效清除炎性因子和中大分子毒性物质,减少胰岛素抵抗,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为此,我们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的4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不同通量透析方式后的疗效进行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鑫;于泽莺;阿丽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心性肥胖对不同糖代谢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146例中心性肥胖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50例、糖调节受损(IGR组)50例和T2DM组46例。并选取50例无中心性肥胖且正常糖耐量者为对照组(NC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空腹血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分析中心性肥胖对不同糖耐量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NGT、IGR和DM 3组间△I30/△G30呈逐渐下降趋势(P <0.05),且NGT组△I30/△G30高于NC组(P <0.05)。4组间HOMA-IR呈逐渐上升趋势(P <0.05)。4组间FFA呈升高趋势,其中DM组明显高于NC组(P <0.05)。相关分析表明,腰围与HOMA-IR呈正相关(r =0.536, P <0.01)。结论:中心性肥胖对不同糖耐量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各不相同。在正常糖耐量阶段,中心性肥胖者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代偿性增加,随着血糖水平升高,这种代偿功能逐渐降低。
作者:孟健;俞春芳;徐凌;顾庆;贾维娜;房静娴;胡雪;李静怡;葛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尿道下裂是泌尿外科常见先天畸形,主要依靠手术修补,而阴茎勃起时会导致缝合处张力增大,患者会感到疼痛并且易出现缝线断裂影响切口愈合。右美托咪啶作为一种新型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有效抑制术中阴茎的勃起,降低手术难度和出血量[1-2],同时其作为镇痛剂在术后疼痛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安全性[2-3]。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旨在研究右美托咪啶复合剂是否比芬太尼或己烯雌酚等常规术后抑制阴茎勃起、镇痛药,在尿道下裂术后患儿疼痛管理中更加有效。
作者:吴晓丹;蔡毅;李颖波;樊永智;叶军;董军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扩增技术(WGA)结合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在低 DNA浓度的产前样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所抽取的羊水或绒毛样本经DNA提取后因DNA浓度较低行全基因组扩增,再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结果:所检测的18例样本中,有3例异常,均提示为45,X0,其余芯片结果正常。随访15例正常aCGH结果的胎儿,有9例出生后正常。结论:应用WGA技术辅助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对早孕期超声提示异常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是可行的,它不仅缩短了发报告的时间也保持了应用aCGH技术检测的敏感性和精确性。
作者:陈欣洁;宋艳琴;陈敦金;李南;王佳燕;罗凯;陈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对感染早期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对疑诊感染性疾病患儿于起病24 h内查血培养、CRP、PCT、CD64等检查。依据临床诊断指南分为3组,败血症组、一般感染组、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每个细胞表面所携带CD64表面抗原的数量。结果:共纳入65例患儿,其中败血症组25例,一般感染组20例,对照组20例;败血症组CD64表达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和对照组。 CD64与CRP呈显著相关性(r =0.401, P =0.001);PCT取截断值为0.25 mg/L,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9.7%,CRP 取截断值为50.55 mg/L,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和87.2%,CD64取截断值为73.10%,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6%和74.4%,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5%和83.3%;ROC曲线分析显示PCT曲线下面积大(97.9%),CRP曲线下面积其次(94.5%),CD64曲线下面积小(81.4%)。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是判断新生儿早期感染的可靠生物学指标,但不能作为单一判断生化指标。
作者:张庭艳;关瑞莲;梁红;李志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0例初治肺癌患者及24例健康体检者血浆 HSP90α浓度,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肺癌组血浆 HSP90α浓度[(190.338±105.861) 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1.020±19.736) ng/mL,t =10.480,P <0.001];与 CEA、NSE、CYFRA21-1相比,HSP90α灵敏度更高,包括血清胸苷激酶1(STK1)在内的五项联合检测灵敏度达100%;HSP90α与STK1表达(χ2=3.914,P =0.048)、是否发生远处转移(χ2=4.656,P =0.031)有关。结论:HSP90α具有辅助诊断肺癌的作用,其联合肺癌三项及STK1可显著提高肺癌的检出率。
作者:江倩;金蒙蒙;黄锐;刘茵;杜婷;张妍蓓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应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对循环DNA进行提取,筛选出高效且稳定的提取方法,为研究新的肝癌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集30例肝癌患者血浆标本,分别应用经典的酚-氯仿分离法、磁珠法、离心柱法、煮沸高温裂解法以及经过改良后的离心柱法进行循环 DNA的提取,采用RT-PCR方法进行扩增,确认提取效果。结果:5种方法从30例血浆样本中提取循环 DNA 含量分别为(23.83±23.39)ng/mL、(32.91±27.42)ng/mL、(50.26±36.20)ng/mL、(38.62±31.73)ng/mL、(59.57±30.53)ng/mL,另外,5种方法的重复性(以CV 计)分别为9.2%、8.9%、6.5%、12.67%、5.9%。结论:改良后离心柱法对于肝癌患者血浆中的游离DNA提取效率较高,重复性较好,适用于肝癌循环DNA的提取以及后续实验研究。
作者:冯玉莉;孙朝晖;李林海;杨永泉;唐荣芝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和氢氧化钙(CH)在体内前磨牙直接盖髓后的牙髓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30例志愿者因正畸需拔除的上颌前磨牙机械露髓后进行MTA直接盖髓,对侧同名牙采用CH直接盖髓作为对照,下颌前磨牙作为阴性对照,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分为3组,分别在观察时点30、60、90 d拔除患牙,进行组织切片制作和HE染色,分析组织切片中牙髓细胞炎症以及硬组织修复情况,评价和比较随时间的变化牙髓组织的反应情况。结果:MTA诱导形成硬组织的能力要优于CH ,诱导形成的钙化桥更连续、致密,并且对牙髓炎症的控制要明显优于CH组(P <0.05)。结论:MT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诱导成骨性和控制炎症特点,是较理想的直接盖髓材料。
作者:文静;洪席超;于世德;郜文秀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累及腹部组织器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IgG4-RD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中。10例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6例胰腺弥漫性肿大,2例胰头局限性肿大,2例呈混合性肿大, MRI平扫T1WI信号减低,T2WI信号增高,增强后动脉期病灶不均匀降低,后渐进性延迟强化。6例病灶周围见“胶囊样”包壳。12例为IgG4相关性胆管炎,10例胆总管下段壁均匀增厚伴持续强化,2例肝门部胆管壁增厚,肝内胆管扩张。3例同时伴有胆囊壁增厚。2例肾脏受累,CT平扫为肾实质内小类圆形或楔形低密度结节,MRI平扫T2WI为稍低信号,增强后病灶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肾实质。2例腹膜后纤维化,表现为腹膜后轻度延迟强化的软组织影。1例腹主动脉管壁增厚,持续强化。1例肠系膜血管根部片絮状高密度影。结论:IgG4-RD患者腹部组织器官病变具有相对特征性的CT和 MRI表现,对于确诊IgG4-RD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金梅;张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筛选鉴定口腔扁平苔藓(OLP)治疗前后唾液中的差异蛋白,探讨化湿行瘀清热方剂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差异蛋白的影响。方法:收集OLP患者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前后的唾液,提取唾液总蛋白,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筛选鉴定差异蛋白,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差异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筛选鉴定出OLP患者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前后6种差异蛋白:分泌型IgA、血清白蛋白、IgM、唾液淀粉酶、碳酸酐酶6、锌α2糖蛋白。 OLP 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唾液中 IgA 表达量升高,血清白蛋白、IgM、碳酸酐酶6 和锌α2糖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表达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OLP患者化湿行瘀清热方剂治疗前后唾液中存在差异蛋白,并可能在OLP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铁军;张杨杨;刘健;张梅洁;许彦枝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敏感性诊断指标,早期诊断率较低。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发现一类微小RNA(miRNA)与大肠癌关系密切,且其在血液循环中稳定表达,显示出特异的 miRNA 表达谱。从而使外周血中miRNA有望成为诊断结直肠癌潜在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循环mi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筛查、预后监测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芳腾;欧阳喜;张官平;罗洪亮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PZA)耐药对初治菌阳肺结核复发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完成诊治且随访2年的15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前PZA的药敏试验结果分为PZA敏感组(114例)和PZA耐药组(36例)。结果:(1)疗程结束时,敏感组和耐药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8.25%和88.89%(P =0.044),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9.12%和94.44%(P =0.143),空洞缩小率分别为89.01%和70.37%(P =0.039)。(2)敏感组和耐药组停药后2年内复发率分别为3.57%和6.25%(P =0.867)。结论: PZA耐药对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其耐药者与敏感者相比具有更低的空洞缩小率,但停药后2年内复发率尚未见明显差异。
作者:黄盛晶;饶运帷;谭守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手术不可行的早期肝癌(HCC)患者接受经皮微波消融(PMVA)治疗后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105例手术不可行的早期肝癌患者经皮热消融治疗,观察肿瘤完全消融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总体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并分析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肿瘤完全消融率95.7%,并发症发生率3.8%,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1%、66.7%、46.7%,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9%、48.6%、31.4%。年龄>65岁和肿瘤大直径≥3 cm 是影响术后无瘤生存率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5岁和肿瘤复发是总生存率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对于手术不可行的早期HCC患者,PMWA是安全且疗效理想的治疗方法,可作为该类HCC患者的首选治疗。
作者:王能;沈强;许贇;钱国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