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园;田泽丹;刘芳;王琦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与 CD64表达水平,了解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12月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97例,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ECOPD)223例,根据标本中下呼吸道细菌浓度>107 cfu/mL 作为细菌感染导致 AECOPD 的诊断标准,将 AECOPD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11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115例),及26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各组分别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CD64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并换算成 CD64指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BP,同时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评价 HBP 与 CD64对AECOPD 的诊断价值。结果:AECOPD 患者治疗前CD64指数、HBP、CRP、WBC及PCT水平均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AECOPD 患者细菌感染组治疗前 HBP、CD64、CRP、WBC及PCT水平都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组治疗后HBP、CD64、CRP、WBC 及 PCT 水平明显下降,与非细菌感染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64取截断值为4.0时,CD64诊断AECOD 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92.2%,特异度为86.2%。 HBP取截断值为49 ng/mL,诊断AECOD 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87.3%,特异度为92.3%,可作为检测细菌性感染AECOPD的敏感指标。结论:HBP、CD64在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组治疗前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及对照组,但在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下降。HBP与CD64诊断AECOD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HBP与CD64指数可以作为急性期COPD患者辅助诊断的指标,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贺端明;江雁琼;张春云;伍慧研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检测喉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TM及HPV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以探讨ATM, HPV 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 PCR 法检测63例肿瘤组织和63例癌旁周围正常喉组织HPV16/18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肿瘤组织和30例癌旁周围正常喉组织的 ATM 蛋白的表达。Kaplan-Meier 法行生存分析。结果:63例喉鳞癌组织中,HPV16/18阳性率为39.7%,癌旁组织HPV16/18阳性率为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ATM蛋白在喉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3%和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PV16/18与ATM表达之间无相关性。喉癌HPV16/18阳性组5年生存率为56.0%,阴性组5年生存率为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3例喉癌ATM 蛋白表达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为65.4%,阴性组5年生存率为4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喉癌中HPV16/18、ATM蛋白表达异常, HPV与ATM蛋白表达无相关性且两者表达与喉癌预后无关。
作者:王晓凤;何琪懿;黄家军;周学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变化及富马酸氯马斯汀对其影响。方法:50只健康清洁级家兔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N+S)、缺血1 h再灌注2、4 h组(N+I1/R2、N+I1/R4)、富马酸氯马斯汀干预缺血1 h再灌2、4 h 组(F+I1/R2、F+I1/R4)。采用RT-PCR、Western blot 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TLR4表达水平,电镜检测肺组织损伤程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TLR4表达量升高(P <0.05),并且再灌4 h组比再灌2 h组TLR4表达量增加更为显著(P <0.05);使用富马酸氯马斯汀干预后TLR4表达被明显抑制(P <0.05)。结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促进肺组织TLR4表达,并产生严重肺组织损伤,且与再灌注时间成正相关;富马酸氯马斯汀可以有效抑制肺组织TLR4的表达,显著减轻肺组织损伤。
作者:刘宁;王薇;张蕊;韩慧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的二尖瓣前叶关闭速度(即AC段斜率)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衰指数之间的关系,探讨其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入选对象102例,测量胸骨旁左室长轴和心尖四腔切面的二尖瓣前叶AC段斜率(分别为AC1和AC2),比较其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衰超声指数的相关性。结果:AC1和AC2与左室射血分数均呈正相关(r =0.685;r =0.647);与心衰超声指数均呈负相关(r-0.628; r =-0.612);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心肌病、年龄、体重、收缩压、AC1、AC2、HFEI是预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下降的独立预测因素;AC1和 AC2预测左室射血分数<50%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5和0.913(均P <0.05)。结论: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前叶关闭速率可用于左室收缩功能评估。
作者:项丽;李晖;朱静;吴燕妮;朱心怡;高岚;焦阳;徐卫亭;陈建昌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INSURE联合nCPAP或BiPAP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出生,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给予INSURE治疗的早产儿120例。2013年1月前入选的早产儿初始呼吸策略为 INSURE+nCPAP ,其后为 INSURE+nCPAP/BiPAP。按疗效分为INSURE失败组和INSURE成功组。对所有入选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NSURE成功组为86例(71.67%),失败组为34例(28.33%)。失败组在胎龄、出生体重、经阴道分娩、产前激素应用、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rterial/alveolar oxygen tension ratio,a/APO2)均低于成功组(P <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则明显高于成功组(P <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2周(OR =2.41、95%CI =0.98~8.45),出生体重<1500 g(OR =2.38、95%CI =0.55~11.51),PaCO2>7 kPa(OR =5.35、95%CI =2.08~11.01),a/APO2<0.44(OR =2.83、95%CI =1.24~6.48)均是 INSURE 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NSURE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PaCO2>7 kPa及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0.44。
作者:赵小朋;吕回;陆琰;张庭艳;沈婷;孙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α-地中海贫血/精神发育迟滞综合征X染色体相关基因(ATRX)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TRX在星形胶质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及脑膜瘤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各种病变中的意义。结果:ATRX表达阳性率在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为16%(4/25),而在少突胶质细胞瘤组织中为86%(18/21),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为90%(19/21),室管膜瘤组织中为95%(19/20),脑膜瘤组织中为100%(20/20)。结论:ATRX的表达缺失主要发生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可用来辅助诊断星形胶质细胞瘤病变。
作者:褚明亮;张著学;张赟;杨迎春;沈和德;易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对超声监测下脑血流及氧摄取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 =20),并均采用 Dex 镇静,B、C、D 组靶控浓度分别设为2、4、6 ng/mL,A 组泵注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经超声检测双侧颈内动脉(ICA)及椎动脉(VA)计算脑血流(CBF),并通过经桡动脉、颈内静脉抽取血液行血气分析,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同时记录各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P)、意识深度指数(narcotrend index, NI)。结果:左侧脑血流量及椎动脉血管内径显著高于右侧(P <0.05)。动脉内径、血流量、平均动脉压、心率及NI值随Dex浓度增加而依次减少(P <0.05)。B、C、D 3组脑氧摄取率显著低于A组(P <0.05)。结论:Dex靶控输注浓度2 ng/mL对椎管内麻醉患者术中镇静时脑保护更有意义。
作者:郭瑞;何婉雯;王立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miR-200c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ZEB2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40例正常子宫内膜癌组织作为对照组,检测组织中 miR-200c 表达量,以及ZEB2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抑制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株中miR-200c表达,检测其对细胞侵袭力的影响,以及细胞中ZEB2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200c表达量、ZEB2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和对照组(P<0.05);反义miR-200c转染组穿膜细胞数少于阴性对照组和脂质体组(P<0.05);反义miR-200c转染组细胞中ZEB2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脂质体组(P<0.05)。结论:miR-200c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是通过调控ZEB2而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作者:苏纯;李巧云;张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据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中国男、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分别为16.9/10万和11.6/10万,死亡率高达9.0/10万、6.1/10万[1],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现居第5位[2]。高脂饮食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增加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然而潜在机制尚不清楚。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 S1P)等磷脂代谢产物的代谢紊乱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肿瘤关系密切,在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严君君;周希乔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比较IVF/ICSI中单双胎妊娠后新生儿结局,并探讨影响双胎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中心行IVF/ICSI治疗,单双胎妊娠共1026例纳入研究。结果:早期流产率,早期妊娠丢失率单胎组显著高于双胎组(16% vs 5.41%;16% vs 6.98%),晚期流产率单胎组显著低于双胎组(1.93% vs 7.12%),单双胎组整个孕期的总妊娠丢失率没有显著差异。双胎组早产率显著增加(9.19% vs 41.89%),足月抱婴率显著降低(56% vs 37.89%),但是总抱婴率双胎组显著高于单胎组;出生低体重儿双胎组显著增加(1.2% vs 14.8%),出生缺陷儿单双胎组无差异。女方年龄和移植胚胎数在单双胎妊娠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双胎妊娠显著增加晚期流产及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风险。女方年龄和移植胚胎数目是双胎妊娠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寒艳;龙晓林;李磊;陈仕萍;刘见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比 F-肌动蛋白α亚基(CAPZA1)在不同家族史的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以探究外周血单核细胞CAPZA1是否可以作为鼻咽癌潜在标记物。方法:选取鼻咽癌高癌家系癌气虚体质患者(观察一组)9例、散发鼻咽癌气虚体质患者(观察二组)9例、健康人(对照组)9例。应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PZA1在各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基因及蛋白表达量情况。结果: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对照组 RT-PCR 的2-△△Ct值分别是0.78±0.11、0.77±0.14、0.99±0.28,各组单核细胞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对照组Western blot的OD值分别为0.68±0.09、0.92±0.09、1.30±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一组低于观察二组。结论:CAPZA1低表达可能是高癌家系鼻咽癌高发的其中一个原因,外周血单核细胞CAPZA1可作为鼻咽癌的其中一种生物标志物。
作者:陈舒华;张华宋;张继平;刘丹;陈艳琼;刘湘;胡学锋;黄泽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引起,呈全球性分布。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分别引起人类罹患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和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包虫病是世界上致命性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既往,我国颁布了一些包虫病的防治措施,但由于文化、民族、宗教、信仰等不同,实施难度较大。在该疾病的高发区接种疫苗被认为是保护居民免受包虫病的一种有效方法。近20年,为了能更有效地控制包虫病,在研制针对该种疾病的疫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尤其近5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更加深入,该方面的进展更是突飞猛进。基因工程疫苗是利用基因重组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微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克隆和修饰等复杂程序构建的一种新型疫苗[2-4],对基因工程疫苗的开拓研究已成为当前疫苗领域的一个热点[5],本文就近年新研究发现的几种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刘文静;冀林华;崔森;马婕;李占全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使用三维超声技术(3D-US)测量乳腺癌体积,计算其体积倍增时间(TVDT),探讨 TVDT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3D-US测量超声判断为BI-RADS-US 4A的乳腺肿块的体积,筛选接受≥2次3D-US检查(间隔≥3个月),期间未进行医学干预的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计算TVDT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TVDT的因素。结果:共入选69例患者,乳腺癌TVDT为66~521 d,平均(185±126) d。(1)比较各乳腺癌肿块形态、有无边缘不光整、毛刺征、周边高回声晕、微钙化、后方回声特征,TVD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比较各年龄分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NPI 评分分组,TVD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TVDT因月经情况、乳腺癌家族史、病理类型的差异无显著性;(3)比较乳腺癌不同ER、PR、Ki-67表达、乳腺癌分子分型,TVDT差异有统计学性,但TVDT 因HER2不同表达差异无显著性;(4)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乳腺癌TVDT的因素有NPI评分、腋窝淋巴结转移、Ki-67、乳腺癌分子分型。结论:乳腺癌 TVDT 与患者NPI 评分、腋窝淋巴结转移、Ki-67及乳腺癌分子分型显著相关,乳腺癌分子分型中三阴型乳腺癌生长快。
作者:丁炎;朱巧英;宣旻;董吉;吴鹏西;吴春燕;赵新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骨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111例,均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 BALP、ALP 及 iPTH、β-CTx、P1NP、N-MID osteocalcin、Vitamin D (25-OH),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比较透析患者与保守治疗患者的差异。结果:BALP与ALP、iPTH、β-CTx、P1NP、N-MID osteocalcin 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0.686、0.443、0.405、0.399、0.309,P <0.05);BALP与Vitamin D (25-OH)无相关性(P >0.05)。透析患者血清BALP、ALP、iPTH、β-CTx、P1NP、N-MID osteocalcin 均高于保守治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透析患者血清Vitamin D (25-OH)与保守治疗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BALP测定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骨病诊断中有意义,是评估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非创伤性指标,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赵黎;金娟;龚建光;何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患者女,56岁,农民,湖北省咸宁市崇阳镇人,以“发现右乳肿块2年余”为主诉入院治疗。患者2012年6月自己触摸到右侧乳房外上象限有一约鹌鹑蛋大小包块,因无明显不适一直未处理,2014年10月20日在咸宁市中心医院行乳腺 B 超示:右侧乳腺多发低回声灶。后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甲乳外科就诊。查体:右乳外上象限肿块大小约3.0 cm ×3.0 cm,质地稍硬,活动度可,无明显红肿、疼痛,无乳头内陷,无发热,无酒窝征,无橘皮痒改变,双侧腋窝未触及淋巴结肿大。术前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7.75%,余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在局麻下行右乳肿块表面横行切口,长约5 cm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见乳房外上象限一大小约3.0 cm ×1.5 cm 肿块,色白,质硬,包膜完整,予以完整切除。术中快速病理切片提示:良性肿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切下肿块包膜表面附有少许淡黄色脂肪组织,致密结缔组织形成囊肿壁,切开囊壁后可见一白色活扁虫蠕动寄居。将标本送至湖北科技学院寄生虫教研室鉴定:活虫体长约25 cm ,白色,长带形,头部膨大,虫体不停伸缩蠕动,前端中央有一宽大的椭圆形凹陷,凹陷周围体壁有唇状突起,虫体前端无吸槽,体不分节但两侧体表有明显不规则横皱褶(图1),经染色后显微镜下观赏鉴定为曼氏裂头蚴。术后石蜡病理切片提示:右乳寄生虫病伴组织隧道形成,其周边为纤维囊壁样结构,囊壁中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偶见多核巨细胞。术后颅脑CT及粪便化验均未见寄生虫感染,患者亦未行进一步驱虫治疗,2年来行回访患者亦无明显不适。
作者:王娜;黄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宫颈E6/E7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筛选温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间同时行液基细胞学、E6/E7及组织学检查的病例377例,以组织学检查作为金标准。结果: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对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敏感性为94.41%;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敏感性为96.36%。 E6/E7检查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60.67%,PPV和NPV分别为48.53%、92.49%。液基细胞学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72.73%,特异性为75.28%,PPV和NPV分别为54.79%、87.01%。结论:E6/E7检查的敏感性比液基细胞学高,而液基细胞学检测特异性较高。 E6/E7检测NPV的意义大于液基细胞学。 E6/E7及液基细胞学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性,而特异性相似。
作者:夏作利;陈国荣;潘丹;林萍;金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与泌乳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22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灶范围、乳头凹陷程度与泌乳素水平的关系,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探索影响疾病复发的因素。结果:泌乳素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灶范围、乳头凹陷程度并无明显关系,疾病治愈前后的泌乳素水平有统计学差异(t =2.347,P =0.02)。在月经状况、乳头情况、合并疾病、病灶大小及泌乳素水平因素中,仅泌乳素水平与疾病的复发有一定的关联(P =0.038)。结论:疾病治愈后,泌乳素水平有显著的降低,泌乳素的升高可能导致疾病的复发。
作者:陈莉颖;陆德铭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高海拔地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47例采用PFNA及52例采用TH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且随访超过1年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比较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 X 线摄片次数、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结果:PFNA组显性出血量低于 THA 组,而PFNA 组的隐性出血量高于 THA 组,且 THA 组在住院时间、术中 X 线摄片次数、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均优于PFNA组(P <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THA是治疗高海拔地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方法,效果显著优于PFNA内固定术。
作者:单中书;仇志学;唐炜东;沈晓钟;黎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胃肠手术患者胃管不同处理策略对术后并发症风险及胃肠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48例胃肠手术患者抽签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37例,所有患者均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围术期处理,A组不常规留置胃管,B组常规留置胃管并于全麻气管导管拔管前5min拔除,C组常规留置胃管并于麻醉完全清醒后6h拔除,D组常规留置胃管并于麻醉完全清醒后12h拔除。比较4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以放射免疫法检测4组不同时间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胰高血糖素(GLU)表达情况,对4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组记录并比较。结果:4组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A组显著较短(P<0.05);4组术前、术后1dVIP、MTL、GL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A组VIP低于另外3组,随拔管时间延长,VIP呈上升趋势。术后3、7dMTL水平随拔管时间延长呈现递减趋势,A组水平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dGLU水平随拔管时间延长呈现递增趋势,A组水平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咽部不适以A组显著较低,与另3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其他不适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手术不留置胃管可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受益,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留置胃管的患者应尽可能缩短置管时间,从而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术后安全性。
作者:樊晓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经抽吸导管在冠状动脉闭塞段内注入替罗非班对冠脉开通时间、开通后血流改善情况及患者近30 d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我院近4年收住的97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罪犯血管为次全闭塞或完全闭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组(A 组)、闭塞段注入替罗非班+血栓抽吸组(B组)。比较两组冠脉开通时间、开通后血流改善情况及患者近30 d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A组冠脉开通时间较B组缩短(P <0.05);B组血流达到TIMIⅢ级时间较A组缩短(P <0.05);B 组早期无复流发生率较A组低,早期血流达TIMIⅢ级比例较A组提高(P <0.05);B组较A组30 d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罗非班在冠脉闭塞段直接注入可有效降低血管开通时间及早期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改善冠脉灌注,不能降低30 d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郑建发;汪和贵;周炳凤;柯永胜;班向阳;付敏敏;汪兵;许晴鹤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