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端明;江雁琼;张春云;伍慧研
目的:研究经抽吸导管在冠状动脉闭塞段内注入替罗非班对冠脉开通时间、开通后血流改善情况及患者近30 d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我院近4年收住的97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罪犯血管为次全闭塞或完全闭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组(A 组)、闭塞段注入替罗非班+血栓抽吸组(B组)。比较两组冠脉开通时间、开通后血流改善情况及患者近30 d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A组冠脉开通时间较B组缩短(P <0.05);B组血流达到TIMIⅢ级时间较A组缩短(P <0.05);B 组早期无复流发生率较A组低,早期血流达TIMIⅢ级比例较A组提高(P <0.05);B组较A组30 d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罗非班在冠脉闭塞段直接注入可有效降低血管开通时间及早期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改善冠脉灌注,不能降低30 d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郑建发;汪和贵;周炳凤;柯永胜;班向阳;付敏敏;汪兵;许晴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的二尖瓣前叶关闭速度(即AC段斜率)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衰指数之间的关系,探讨其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入选对象102例,测量胸骨旁左室长轴和心尖四腔切面的二尖瓣前叶AC段斜率(分别为AC1和AC2),比较其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衰超声指数的相关性。结果:AC1和AC2与左室射血分数均呈正相关(r =0.685;r =0.647);与心衰超声指数均呈负相关(r-0.628; r =-0.612);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心肌病、年龄、体重、收缩压、AC1、AC2、HFEI是预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下降的独立预测因素;AC1和 AC2预测左室射血分数<50%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5和0.913(均P <0.05)。结论: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前叶关闭速率可用于左室收缩功能评估。
作者:项丽;李晖;朱静;吴燕妮;朱心怡;高岚;焦阳;徐卫亭;陈建昌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变化及富马酸氯马斯汀对其影响。方法:50只健康清洁级家兔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N+S)、缺血1 h再灌注2、4 h组(N+I1/R2、N+I1/R4)、富马酸氯马斯汀干预缺血1 h再灌2、4 h 组(F+I1/R2、F+I1/R4)。采用RT-PCR、Western blot 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TLR4表达水平,电镜检测肺组织损伤程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TLR4表达量升高(P <0.05),并且再灌4 h组比再灌2 h组TLR4表达量增加更为显著(P <0.05);使用富马酸氯马斯汀干预后TLR4表达被明显抑制(P <0.05)。结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促进肺组织TLR4表达,并产生严重肺组织损伤,且与再灌注时间成正相关;富马酸氯马斯汀可以有效抑制肺组织TLR4的表达,显著减轻肺组织损伤。
作者:刘宁;王薇;张蕊;韩慧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鲍曼不动杆菌是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院内感染检出率和耐药率均呈逐年增高趋势[1-2],儿科患者易引起院内肺部感染[3]。痰培养检查是临床医生用来诊断肺部感染病原学常用方法,但痰液标本会受到下呼吸道正常定植菌的污染,分离得到细菌有可能不是感染致病菌。本研究通过痰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137例肺炎患儿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总结,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
作者:曹黎明;周凯;谢国锦;王晓卫;徐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对免疫低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T-SPOT.TB、腺苷脱氨酶(ADA)、TB-DNA 法及结核抗体检测54例免疫低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其中有22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第2个月末复查 T-SPOT.TB,比较治疗前后 T-SPOT.TB斑点形成细胞数的变化。结果:在对54例确诊为免疫低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T-SPOT.TB诊断灵敏度(79.63%)显著高于ADA(64.81%)、TB-DNA(48.15%)及结核抗体(55.56%)(P <0.05)。22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复查 T-SPOT.TB 值,T-SPOT.TB 阳性率为90.91%,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 >0.05)。测试孔A和B斑点细胞数(SFC)较治疗前下降((t =2.728和2.400,均P <0.05)。结论:T-SPOT.TB诊断免疫低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且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贾文青;刘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CK-18 M30)的水平,探讨其表达与NASH 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3例健康对照者、24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患者、21例NASH 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所有对象的 CK-18 M30及丙氨酸转氨(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并对所有NAFL、NASH 患者行肝组织活检,对活检组织行 NAFLD 活动度积分(NAS),统计分析上述指标组间的差异,Pearson 相关分析 NASH 患者血清 CK-18 M30与 NAS 及血清中 ALT、AST、GGT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NAFL组、NASH组血清中CK-18 M30的含量分别是(96.5572±41.2268)U/L、(104.3217±45.1673)U/L、(263.1255±61.5781)U/L,NASH 组血清中 CK-18 M30较健康对照组、NAFL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SH患者血清CK-18 M30与NAS及血清ALT成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6015、0.4206。结论:NASH 患者血清中的CK-18 M30明显增高,检测血清 CK-18 M30的含量对NASH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齐凤祥;江勇;张颖;宓余强;徐亮;宋国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比较脑死亡与心死亡后器官捐献成人供受者单肾移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成人供受者单肾移植的临床疗效:脑死亡捐献肾移植(DBD 组)53例及心死亡肾移植(DCD组)28例,截止随访时间为2016年5月。结果:研究期间,随访时间为(17.26±10.85)个月,移植人存活率为100%,两组总体移植肾存活率 DBD 组为93.7%,DCD 组为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总体 DGF 发生率为28.4%,组间 DGF 发生率(χ2=4.402,P =0.036)、1年内感染率(χ2=4.507,P =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AR、术后1个月eGFR、1个月蛋白尿、外科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死亡器官捐献成人供受者单肾移植有较高的DGF及1年内感染发生率,心死亡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焕文;刘丁;胡建敏;陈桦;李民;李留洋;郭颖;赵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骨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111例,均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 BALP、ALP 及 iPTH、β-CTx、P1NP、N-MID osteocalcin、Vitamin D (25-OH),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比较透析患者与保守治疗患者的差异。结果:BALP与ALP、iPTH、β-CTx、P1NP、N-MID osteocalcin 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0.686、0.443、0.405、0.399、0.309,P <0.05);BALP与Vitamin D (25-OH)无相关性(P >0.05)。透析患者血清BALP、ALP、iPTH、β-CTx、P1NP、N-MID osteocalcin 均高于保守治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透析患者血清Vitamin D (25-OH)与保守治疗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BALP测定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骨病诊断中有意义,是评估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非创伤性指标,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赵黎;金娟;龚建光;何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胃肠手术患者胃管不同处理策略对术后并发症风险及胃肠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48例胃肠手术患者抽签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37例,所有患者均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围术期处理,A组不常规留置胃管,B组常规留置胃管并于全麻气管导管拔管前5min拔除,C组常规留置胃管并于麻醉完全清醒后6h拔除,D组常规留置胃管并于麻醉完全清醒后12h拔除。比较4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以放射免疫法检测4组不同时间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胰高血糖素(GLU)表达情况,对4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组记录并比较。结果:4组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A组显著较短(P<0.05);4组术前、术后1dVIP、MTL、GL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A组VIP低于另外3组,随拔管时间延长,VIP呈上升趋势。术后3、7dMTL水平随拔管时间延长呈现递减趋势,A组水平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dGLU水平随拔管时间延长呈现递增趋势,A组水平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咽部不适以A组显著较低,与另3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其他不适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手术不留置胃管可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受益,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留置胃管的患者应尽可能缩短置管时间,从而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术后安全性。
作者:樊晓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在脑出血血肿清除手术中的疗效和卫生资源利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68例行脑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显微血肿清除37例(显微镜组),内镜血肿清除31例(内镜组)。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血肿清除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窗面积)、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结果评分、并发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卫生经济学指标(术后住院时间、药品费、非药品费、住院总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内镜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窗面积均小于显微镜组(P <0.01),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结果评分优于显微镜组(P <0.05)。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内镜组小于显微镜组(P <0.05);消化道出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住院时间、药品费、非药品费、住院总费用方面,内镜组明显低于显微镜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神经内镜治疗脑出血具有创伤小、疗效好、预后佳、费用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学政;黄进能;朱寿鸿;胡栓贵;王伯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评估ABCD2评分联合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7 d内发生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33例TIA患者的临床及颈动脉超声资料。根据ABCD2评分及超声结果将所有病例分组,分别比较各组间TIA后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133例TIA患者7 d内进展为脑梗死者35例,占26.3%。低危组(0~3分)、中危组(4~5分)、高危组(6~7分)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7.1%、25.0%、40.0%,其中低危组与中危组及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颈动脉斑块组及颈动脉狭窄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39.5%、7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ABCD2评分≥4分患者中,颈动脉超声异常组脑梗死发生率为38.4%,高于颈动脉超声正常组(15.6%)(P <0.05)。结论:ABCD2评分是预测 TIA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简单、有效的工具,将ABCD2评分联合劲动脉超声能提高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作者:顾言;陈建荣;成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经腹肾脏去神经联用氯沙坦对高血压大鼠心脏肥厚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血压心脏肥厚的大鼠为研究对象,干预治疗4周,心脏超声探测左室壁厚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RT-PCR )检测肥厚基因的表达、测定左室重量指数和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观察病理改变。结果:12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病理观察和超声探测显示心肌呈肥厚改变。干预治疗4周,病理观察发现,肾去神经治疗(renal denervation, RDN)和肾去神经联合氯沙坦(renal denervation combined with Losartan, R+L)治疗组病理性心肌肥厚有所改善,以后者更明显。左心室体重指数、局部心肌组织相对细胞表面积、相对肥厚基因的表达、左心室室壁厚度、炎症因子的表达与病理结果一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肾脏去神经可抑制高血压心肌肥厚,联用氯沙坦更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相关。
作者:区德锦;林育辉;戴文军;伍金雷;谢文杰;黄炯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利用MR灌注加权成像(PWI)评价后循环远端缺血的血液动力学。方法:回顾32例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作为病例组,分析 PWI 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资料,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血管狭窄,侧支血管,脑血流量(rCBF )、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rMTT)指标。结果:病例组:至少有1支椎基底动脉狭窄>70%,椎动脉重度狭窄17例;基底动脉重度狭窄20例;小脑上动脉重度狭窄8例;大脑后动脉狭窄17例;后交通动脉开放22例;软脑膜动脉的显示11例;微小动脉团显示12例。病例组ROI/额叶白质比值相对于对照组rCBF、rCBV 值均下降,MTT 值延长,两组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PWI结合MRA能够有效地评价后循环远端缺血区域脑组织血流灌注以及侧支循环血流代偿情况,有效的评估缺血区血液动力学。
作者:张永刚;刘希胜;王敏;许新堂;张秋妹;苗重昌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Xpert MTB/RIF 在肠结核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肠结核患者32例,非肠结核患者48例,以初次肠镜病变黏膜为标本,对肠黏膜研磨液行抗酸染色、快速培养及Xpert MTB/RIF检查,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分析每种检验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计算Xpert MTB/RIF诊断肠结核的总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抗酸染色敏感度为12.5%,特异度为97.9%,培养敏感度为53.1%,特异度为100%。Xpert MTB/RIF敏感度为59.4%,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78.7%,符合率为83.75%。 Xpert MTB/RIF诊断肠结核敏感性优于抗酸染色(P =0.00);等同于快速培养(P =0.614);3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Xpert MTB/RIF在肠结核的快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效能,敏感度等同于快速培养,高于抗酸染色。
作者:梅玫;罗雁;刘会领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SPECT/CT病灶率,局部脑血流(rCBF)变异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分析67例C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部感兴趣区(ROI)rCBF变化特征。结果:67例患者观察ROI共804处,发现阳性251处,阳性率为31.2%。左侧阳性率高于右侧(38.1% vs.24.4%,χ2=17.522,P <0.01);正常组左侧rCBF 平均值与右侧比较,额叶、颞叶、枕叶、丘脑、基底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左侧顶叶 rCBF平均值较右侧低(P <0.01);异常组rCBF平均值较同侧正常组低(P <0.01);异常组rCBF指数平均值较同侧正常组高(P <0.01);正常组额叶、顶叶低,丘脑、基底节高(P <0.01),异常组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丘脑、基底节rCBF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CBF指数≥0.7是异常ROI的临床标志。结论:CI 患者有30%的 ROI 有病灶,左侧阳性率高于右侧,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丘脑和基底节在生理上的rCBF值有所差异,用rCBF指数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ROI 正常与否,rCBF指数≥0.7可成为临床定性异常ROI的标志。
作者:罗章伟;李天资;李雪斌;黄俊芳;蒙兰青;李清锋;梁烨;李近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INSURE联合nCPAP或BiPAP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出生,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给予INSURE治疗的早产儿120例。2013年1月前入选的早产儿初始呼吸策略为 INSURE+nCPAP ,其后为 INSURE+nCPAP/BiPAP。按疗效分为INSURE失败组和INSURE成功组。对所有入选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NSURE成功组为86例(71.67%),失败组为34例(28.33%)。失败组在胎龄、出生体重、经阴道分娩、产前激素应用、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rterial/alveolar oxygen tension ratio,a/APO2)均低于成功组(P <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则明显高于成功组(P <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2周(OR =2.41、95%CI =0.98~8.45),出生体重<1500 g(OR =2.38、95%CI =0.55~11.51),PaCO2>7 kPa(OR =5.35、95%CI =2.08~11.01),a/APO2<0.44(OR =2.83、95%CI =1.24~6.48)均是 INSURE 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NSURE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PaCO2>7 kPa及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0.44。
作者:赵小朋;吕回;陆琰;张庭艳;沈婷;孙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对超声监测下脑血流及氧摄取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 =20),并均采用 Dex 镇静,B、C、D 组靶控浓度分别设为2、4、6 ng/mL,A 组泵注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经超声检测双侧颈内动脉(ICA)及椎动脉(VA)计算脑血流(CBF),并通过经桡动脉、颈内静脉抽取血液行血气分析,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同时记录各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P)、意识深度指数(narcotrend index, NI)。结果:左侧脑血流量及椎动脉血管内径显著高于右侧(P <0.05)。动脉内径、血流量、平均动脉压、心率及NI值随Dex浓度增加而依次减少(P <0.05)。B、C、D 3组脑氧摄取率显著低于A组(P <0.05)。结论:Dex靶控输注浓度2 ng/mL对椎管内麻醉患者术中镇静时脑保护更有意义。
作者:郭瑞;何婉雯;王立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比 F-肌动蛋白α亚基(CAPZA1)在不同家族史的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以探究外周血单核细胞CAPZA1是否可以作为鼻咽癌潜在标记物。方法:选取鼻咽癌高癌家系癌气虚体质患者(观察一组)9例、散发鼻咽癌气虚体质患者(观察二组)9例、健康人(对照组)9例。应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PZA1在各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基因及蛋白表达量情况。结果: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对照组 RT-PCR 的2-△△Ct值分别是0.78±0.11、0.77±0.14、0.99±0.28,各组单核细胞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对照组Western blot的OD值分别为0.68±0.09、0.92±0.09、1.30±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一组低于观察二组。结论:CAPZA1低表达可能是高癌家系鼻咽癌高发的其中一个原因,外周血单核细胞CAPZA1可作为鼻咽癌的其中一种生物标志物。
作者:陈舒华;张华宋;张继平;刘丹;陈艳琼;刘湘;胡学锋;黄泽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肾组织NF-κB、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高脂组(H)、利拉鲁肽干预低剂量组[Li-1:100μg/(kg·d)]、利拉鲁肽干预高剂量组[Li-2:200μg/(kg·d)]。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免疫比浊法测定24 h 尿微量白蛋白,用Elisa 法测定血清NF-κB、TNF-α及IL-6蛋白的浓度,用RT-PCR法测定肾组织NF-κB、TNF-α及IL-6 mRNA 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血清及肾组织 NF-κB、TNF-α及 IL-6表达均明显升高(P <0.05),电镜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突融合;利拉鲁肽高剂量干预可明显减轻这些变化。结论:利拉鲁肽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肾脏NF-κB、TNF-α和IL-6的表达,可能参与肾功能改善。
作者:吴晓静;胡桂才;高宇;吴明昊;刘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和N2O单独或联合使用对SKVO3细胞的影响,研究HIFU联合N2O对SKVO3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SKOV3细胞分为4组并作以下处理: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N2O 组:鼓泡法通入 N2O(60 min);HIFU 组:使用 HIFU(250W,5 s)辐照;N2O联合HIFU组:鼓泡法通入 N2O(60 min)并使用 HIFU(250W,5s)辐照;处理后,用膜联蛋白 Annexin V-FITC/PI 流式方法检测细胞的死亡凋亡情况,用 western blot 检测 CytochromeC、Capase 3、Bax、Bcl-2和GAPDH表达情况。结果:N2O-HIFU组的细胞死亡和凋亡情况都显著高于其他任意组(P <0.05)。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N2O-HIFU 组CytochromeC、Caspase 3和 Bax 显著增加,Bcl-2显著被抑制。结论:HIFU 联合N2O相较于二者单独使用能对SKVO3细胞产生更强的杀伤作用。
作者:潘明园;田泽丹;刘芳;王琦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