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云霞;王弦;朱敬凤;吴强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总结在我院接受原位心脏移植的10例患者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过程和护理环节.结果:10例患者接受手术后有1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其余患者经过严密免疫抑制监测、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未出现严重排斥反应.结论:严密的免疫抑制监测和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顺利恢复、避免排斥反应的重要环节.
作者:廖晗静;杨敏玲;郑莹;周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收集6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服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75 mg/d联合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5 ~ 10 mg/d,对照组服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75 mg/d,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8周进行NRS疼痛评分,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对伴随焦虑抑郁进行评分,同时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均有效,且对慢性头痛伴随焦虑、抑郁情绪疗效显著,研究组比对照组起效更快,疗效更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起效快,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对伴随的焦虑、抑郁情绪疗效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华美香;邓俊亮;陈伟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患有乳腺病灶的女性患者,均经超声诊断予以确诊且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探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手术结果、病理诊断及随访结果.结果:72例患有乳腺病灶患者共有107个病灶,3例局部血肿,经抽吸处理后消退;平均旋切次数(17.32±1.05)次,平均手术时间(18.45±0.36) min,平均出血量(7.63±0.24) mL;病理诊断为不典型增生17例,乳腺纤维瘤3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乳腺腺病16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乳腺脂肪瘤1例,病理诊断阳性率为100%;本组随访率为83.57%,触诊无异常,伤口愈合良好,无复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切口瘢痕不明显,超声复查手术区可见低回声术后改变.结论: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具有损伤小及安全性高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恒;刘付霖;米明;谭志汉;林春妙;龙志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腰腿痛是骨科门诊患者常见主诉,以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和劳损性软组织损伤多见.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外敷及理疗等综合手段进行治疗,但对于难以长期口服药物和到医院理疗的患者,多数难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很容易复发.兰州汇凯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MTI-T3型微循环治疗仪,通过量子温度场改善病变局部组织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彻底治愈疾病的效果.
作者:葛秀洁;郑燕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穿刺进行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有效应和安全性.方法:11例经过脑血管造影确定为推动脉狭窄并具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进行经桡动脉穿刺行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结果:11例患者均完成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术后狭窄均得到缓解,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进行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避免因动脉迂曲而导致的介入治疗失败.
作者:艾志兵;李龙倜;张晓东;王云甫;何国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改变了消化道早癌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局面,不但其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相似,而且能使大部分患者免除了传统手术治疗的风险,提高了生活质量(QOL)[1-2].在日本、中国香港,ESD已成为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内癌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已部分替代外科手术治疗[1-2].本文就我院39例行ESD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至少5个月或以上的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文冲;吕巍巍;乔秀丽;高孝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45例宫颈癌(宫颈癌组),90例CIN(CIN1、CIN2、CIN3各30例),3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的GDF-15的表达情况.结果:GDF-15在对照组、CIN组、宫颈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0%(3/30)、45.6%(41/90)和80.0%(36/45),CIN组中,阳性率CIN1组为26.7%(8/30),CIN2组为53.3%(16/30),CIN3组为56.7%(17/30).统计发现GDF-15在CIN组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表达(Z=870.0,P=0.000),CIN2和CIN3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CIN1(分别Z=330.0,P=0.037;Z=315.0,P=0.019),宫颈癌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IN3组(Z=-2.16,P=0.031).结论:GDF-15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鳞癌中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其阳性表达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检测GDF-15表达可能有助于预测宫颈高度病变的转归.
作者:黎晔;吴共发;林俊汕;区瑞章;曾宇婷;叶梓莹;黄绮亭;陈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头颈部鳞癌组织中锌指转录因子TWIST及Survivin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探索它们在头颈部鳞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头颈鳞癌(20例正常软腭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组织中的TWIST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TWIST在头颈部鳞癌中的表达率为69.3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urvivin在头颈部鳞癌中的表达率为79.0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TWIST的表达均随鳞癌的病理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并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年龄、性别无关;而Survivin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年龄、性别以及病理分化程度无关.未见头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与TWIST的表达程度有相关性.结论:TWIST和Survivin高表达与头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但两者之间不一定存在相关性.
作者:常傲霜;刘雪来;吴睿;卓贤露;赵厚育;叶惠平;周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1周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主要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趋势、RDW及其变化率与AMI患者Gensini积分的关系,评估RDW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该院AMI患者100例,于1周内2次检测血常规观察RDW变化趋势,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对冠脉病变进行Gensini积分,分析Gensini积分与RDW及其变化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RDW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AMI后1周内RDW升高(P<0.0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P<0.01);相关分析显示RDW与年龄、Gensini积分、BNP呈正相关(P<0.05),RDW变化率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1);RDW预测AMI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显示RDW的临界值为13.23%,敏感性为74.2%,特异性为65.2%.结论:AMI后1周内RDW升高,RDW及其变化率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RDW对AMI患者近期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赵琳茹;陈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坎地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88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口服坎地沙坦进行治疗,B组患者口服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价两种药物的综合疗效.结果:A组患者降压有效率为79.55%,B组患者降压有效率为7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c=0.11,P>0.05);A组患者达到显效标准的平均时间为(4.44±0.78)周,B组患者为(5.25±0.6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45,P< 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坎地沙坦与厄贝沙坦均能安全有效地控制老年单纯收缩期患者的血压水平,其中坎地沙坦起效更快,但两种药物的血压控制率相似.
作者:张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第4位因素[1].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是持续感染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然而,并非所有的HPV感染必然导致宫颈病变甚至发展成宫颈癌.大部分宫颈HPV持续感染8~ 10个月能自行消退[2].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大量学者[3-4]研究的热点是就生物标志物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筛查程序中的应用价值.与HPV感染阶段相关的L1壳蛋白及与作为HPV感染生物学标志物的P16INK4A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现就L1壳蛋白、P16INK4A联合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潘琼慧;黄凌霄;陈育梅;朱雪燕;朱雪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前予冠脉内地尔硫卓对PCI围术期心肌损伤和PCI相关心肌梗死的影响,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入选2008年3月至2013年8月前降支狭窄病变择期行PCI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73例,随机分为地尔硫卓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狭窄病变球囊扩张前及支架植入前分别予弹丸式冠脉内注射地尔硫卓稀释液500 μg,而对照组只接受PCI.结果:地尔硫卓可显著降低PCI围术期心肌损伤(5/87 vs.18/86,x2=8.65,P=0.03),降低PCI相关心肌梗死(3/87vs.10/86,x2=4.16,P=0.04);且无增加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症状性低血压和Ⅱ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事件.结论:对择期PCI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前予冠脉内地尔硫卓,可减少患者PCI围术期心肌损伤和PCI相关心肌梗死事件,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文举;唐庆业;李文霞;黄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好发于20~ 40岁的青壮年,尤其中年女性较多见,大多数为良性增生或胶性结节.据统计,触诊获得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3%~7%,高分辨率B超检查获得的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20% ~ 76%,其中甲状腺癌的患病率为5%~15%[1].良性甲状腺结节常规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但手术创伤较大、费用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多[2],并且对于多发及生长部位较特殊的病变手术难度及风险较高.临床上在排除甲状腺恶性肿瘤后,除有气管或邻近组织压迫症状、胸骨后甲状腺肿、毒性腺瘤或是有美容需求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外,95%的良性甲状腺结节均无须手术治疗.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微无创治疗的理念及技术也渗透到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当中.本文将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几种非手术治疗方式进行介绍.
作者:唐雪;彭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食管狭窄是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并发症之一,放置食管支架[1-2]能有效的解除食管狭窄,随着食管支架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存在不少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痛苦.再狭窄是支架置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一直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文献报道[3]再狭窄率约9.7%~22.2%.文献报道[4]再狭窄多出现在支架上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可回收Z型支架[5-7]仅上端安装回收线[19],多数再狭窄患者食管支架上端回收线常被狭窄组织包埋,内镜下支架回收或调整困难.就此问题,笔者自2005年起在传统可回收Z型支架下端亦安装回收线,当上回收线包埋后,可内镜下钩取下回收线重新调整支架位置.现对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因食管癌放疗后狭窄行食管支架置入术共10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李会勤;仇学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X线平片和CT诊断食管异物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内镜诊治前既行X线平片检查又行CT检查的成人食管异物患者43例,用多个诊断点(五等级法)分别判断两者检出食管异物的情况,以治疗后取出的食管异物36例(金标准)来分别验证两者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再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者诊断食管异物的准确性,并进一步比较两者发现食管异物穿孔的情况.结果:X线诊断食管异物的AUC为0.609,CT的AUC为0.980,差异行Z检验,结果Z=4.254,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平片发现食管穿孔2例,而CT发现了6例.结论:CT诊断成人食管异物优于X线平片,对于透X线的异物可作为内镜诊治前的首选.
作者:钟海兵;杨志辉;钟玉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正常人与骨质疏松症患者椎小关节病的发生率,探讨骨质疏松症与腰椎小关节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定量CT对本地132例腰腿痛患者进行L2~4椎体松质骨骨密度测定,并根据测得的骨密度和T值分为骨质疏松症组和骨密度正常组进行腰椎小关节病发病率的比较分析.结果:132例中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为45例,符合骨质密度正常诊断标准的为87例.45例骨质疏松症组中有32例CT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病,发病率为71.1%,87例骨密度正常组中有42例CT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病,发病率为48.3%.骨质疏松组中腰椎小关节发病率明显高于骨密度正常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是导致腰椎小关节病的病因之一.
作者:周利华;刘松;王慧明;张鹏;彭俊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广东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目前NPC主要的治疗方法[1].但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射线可能会损伤正常的口咽部黏膜、下颌关节、涎腺及颈部软组织[2],从而引起张口困难、疼痛、口干、关节僵硬、颈部皮肤溃烂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伴有剧烈疼痛,进食困难,少部分患者因中断放疗而影响其疗效和预后.本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NPC患者放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效果.
作者:林婉萍;李黎;杨敏玲;王慧玲;张凤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清中miR-208a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2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miR-208a表达的变化,并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血清miR-208a的表达水平在手术前很低,在主动脉阻断后开始升高(P<0.05),在主动脉开放后达到峰值(P<0.01),术后24 h下降,但仍较术前显著升高.皮尔森相关分析显示miR-208a的表达与CK-MB和cTnⅠ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miR-208a可作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作者:杨伟;白向峰;刘寅强;张桂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正常瞬目频率为每分钟8~20次[1],属非随意眼睑运动,对眼角膜上皮起滋润保护作用[2].儿童频繁眨眼,每分钟可达15次以上,称为儿童异常瞬目症.本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来院的645例异常瞬目患儿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每5秒钟以内瞬目一次作异常瞬目.随机收集我科门诊异常瞬目患儿645例,男421例,女224例,年龄8个月~15岁,平均5岁,起病时间3d~1年.所有患儿主要表现为阵发不规则的眨眼,突发或间歇发作,多为双眼,伴有眼痒不适,怕光.
作者:周青;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首次同时检查在个体川鼠)和细胞培养水平上,生长激素作用对肝脏胰岛素信号的时间效应关系.方法:小鼠分别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30 min,4h,3周,取肝组织,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胰岛素信号变化.人肝癌细胞系HepG2分别给予rhGH刺激30 min,4h,裂解前10 min再分别予胰岛素刺激,裂解细胞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胰岛素信号变化.结果:rhGH预刺激小鼠30 min后,肝组织的基础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处死前10 min胰岛素刺激产生的Akt磷酸化水平则没有变化;rhGH预刺激小鼠4h后,无论是肝组织的基础Akt磷酸化水平还是处死前10 min胰岛素刺激产生的Akt磷酸化水平都没有变化;而rhGH预刺激小鼠3周时,无论是肝组织的基础Akt磷酸化水平还是处死前10 min胰岛素刺激产生的Akt磷酸化水平都降低.然而在HepG2细胞培养试验中,4h生长激素预刺激则足以导致Akt磷酸化的抑制.结论:生长激素对胰岛素信号的作用规律是,急性(短时)生长激素作用时可产生正向激活作用;随着生长激素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效应逐渐变为抑制作用,也即Akt的磷酸化水平从作用开始时(几十分钟时间内)升高,随着时间延长后逐渐降低.但这个变化过程在动物水平上的表现远比细胞水平的慢,这可能体现了生理情况下多信号通路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作者:王楚琼;朱孔芹;叶火旺;赵巧飞;南清振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