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云云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在此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数为100例,均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院进行心电图检查,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进行研究,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结果 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异常情况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的检出效果较高,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有助于患者的及早确诊,确保及早治疗,保证其健康.
作者:张素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清热散结胶囊对急性湿疹患者皮损处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在北京华信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中医院及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急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药物,治疗组81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清热散结胶囊6粒/次,3次/天,疗程均为7~14天.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金葡菌菌落数减少值为63.95±27.56 cfu,对照组为50.59±30.66 cfu,两组的金葡菌菌落数减少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学疗效总有效率为79%,对照组为52%,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散结胶囊对降低急性湿疹患者皮损处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许萌萌;王学艳;刘静;白彦萍;周冬梅;王昕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自拟清热祛瘀益肾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早期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早期狼疮性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仅给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清热祛瘀益肾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狼疮性肾炎应用自拟清热祛瘀益肾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付晋利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施行早期全面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剖宫产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早期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剖宫产患者满意程度;肛门排气、腹胀消失和产后住院时间;疼痛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剖宫产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肛门排气、腹胀消失和产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全面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疼痛,加速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服务满意度高.
作者:陶云云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成功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28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例.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基础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Katz指数、HS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Katz指数、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显示为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应当广泛应用.
作者:吴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围手术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各550例作为非干预组和干预组,通过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改进情况作对照研究.结果 通过药师干预,预防用药比率下降56.33%;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75%、0.68%;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给药时机、使用疗程合理率显著高于非干预组.结论 干预措施对规范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显著成效,临床药师应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高伟;胡佳惠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对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效果.方法 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年2月~2018年1月,观察组26例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26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护理满意度、CPIS评分、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理想.
作者:吴雪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降低肾内科24小时尿标本留取缺陷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4月(品管圈活动前)、2016年6月~2016年9月(品管圈活动后)在我院肾内科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各254例.观察对比进行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24小时尿标本留取缺陷率.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肾内科24小时尿标本留取缺陷率为8.90%,明显低于活动前的2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品管圈进行肾内科24小时尿标本留取管理,了解缺陷发生主要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有效降低标本留取缺陷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兰艳冬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眼底黄斑病变的中医症型分析与中药分类治疗.方法 从2014年6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眼底黄斑病变患者中选取10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中医症型分析与中药分类治疗,统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5%,中浆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中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黄斑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影响黄斑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中浆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黄斑患者高于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高于中渗患者高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影响患者高于高度近视黄斑出血患者.结论 对眼底黄斑病变患者采取中医症型分析与中药分类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病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汤晓东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0)、对照组(n=40),给予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护理满意度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评分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程度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较显著,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程春霞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讨论采用64排螺旋CT下冠状动脉成像技术(CTA)是否可以作为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首选方法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进行64排CT下冠脉成像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600例(1200个支架)患者,诊断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并将冠脉造影术定为参考标准.诊断ISR的依据为支架内狭窄与正常相较>50%,统计得到的数据结果,分析采用CTA对ISR诊断的灵敏度.结果 600例患者1200个支架使用CAG检出127个(10.6%)支架发生ISR;由于38个支架因图像质量差使用CTA无法做出结果判断,因此在剩余的1162个支架中,CAG检出ISR123个,CTA为108个,CTA对ISR的诊断灵敏度、结果阳性比例和结果阴性比例分别为85.0%、87.8%和98.6%,与CAG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时64排螺旋CT下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能准确提供诊断结果.
作者:白改云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盐酸氨溴索,观察组为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李青锋 刊期: 2018年第36期
支气管肺炎是属于呼吸内科中常见疾病之一,此类疾病好发人群之一为儿童,是属于儿科中常见疾病,医学又称之为小叶性肺炎,多见于3岁以下低龄儿童中,此类疾病发病时间较短,病情变化快,在常规治疗过程当中会带给医护人员较大困扰.疾病常常伴有发热、气促、咳嗽等状况发生.在本次实施治疗过程当中,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实施,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紧张心情,配合后期治疗,本文就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研究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作者:农晓莲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并评估多层螺旋CT(MSCT)与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诊断脊柱损伤的法医学鉴定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收诊并接受治疗的30例脊柱损伤案例,采用MSCT与MRI联合诊断.结果 经联合诊断与分析,压缩性骨折者13例、粉碎性骨折者11例、骨折伴有移位者6例,其中韧带损伤14例、脊髓损伤10例、神经根损伤11例、软组织损伤20例、椎体挫伤9例、椎弓骨折7例.MSCT在椎弓骨折方面优于MRI,MRI在其他指标检查上优于MSCT.结论 MACT与MRI两种诊断技术各有优缺,联合应用能够进一步优化脊柱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欧阳兆旭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肾结石患者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8月~17年10月时间段内在我院行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共计4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及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对症治疗西医护理组)对照组和(上述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的联合护理组)观察组,例数分别为23例、24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疼痛评分情况进行比较,且对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疼痛评分分别为(2.76±1.06d、11.08±1.24d、8.33%、32.65±10.13 vs 5.34±1.19d、16.93±1.51d、26.08%、52.15±11.26),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满意度评价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整体满意度分别为100.00%vs86.95%,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 为提高肾结石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减少患者疼痛为目的,同时也为提高其护理质量,对其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与单纯采用西医护理相比较,效果较好,不但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秀秀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肿瘤放疗科开展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放疗科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患者资料100例,对患者实施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无痛病房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肿瘤放疗科护理工作中开展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效果理想,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检查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5例,对其进行CT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CT检查下,16例磨玻璃阴影、9例炎性浸润性实变、5例肺部多发结节、4例肿块合并多发结节、1例炎性实变、多发结节、肿块并存.19例CT晕征、8例空气新月征、5例肺叶段实变、2例支气管血管束、1例粟粒样结节.14例为曲霉菌、9白念珠菌、6热带念珠菌、4毛霉菌、2其他真菌.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及早的进行CT检查,可对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情况进一步明确,CT检查下该病存在特征性表现,临床值得借鉴.
作者:洪新华;王玉玲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蒙药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组间表现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行等优势,值得优先选择和推广.
作者:孟山丹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对比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进行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并评估两组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肿胀数、晨僵时间对比差异不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李国淼;贺丹;刘欣;张宁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管性头痛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比例两组临床疗效及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结果 观察组42例患者有40例用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2例患者用药后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性头痛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能够对症下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艳 刊期: 2018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