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光;史占军;郭汉明;肖军
目的:探讨亚特兰大2012新分级标准下甘油三酯(TG)水平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将208例AP患者按入院时TG水平分为四组,A组TG≥11.30 mmol/L,B组5.65 mmol/L≤TG < 11.30 mmol/L,C组2.25 mmol/L≤TG < 5.65 mmol/L,D组TG < 2.25 mmol/L,比较病情分级、器官衰竭及并发症发生率、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等. 结果:A、B、C三组的中度重症及重症比例、SIRS及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D组(P < 0.01).A、B组器官衰竭发生率高于D组(P < 0.05).A、B组Ranson评分均高于C、D组(P < 0.05).A、B、C三组APACHEⅡ评分均高于D组(P < 0.01).TG与AP病情分级、Ranson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TG对AP病情严重程度产生独立影响. 结论:入院时TG与A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入院时TG升高者器官衰竭、局部并发症及SIRS的发生率增加, TG与AP病情分级、Ranson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
作者:李邦一;张玫;和芳;朱鸿明;赵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SHPT) 患者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14年6-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病情稳定未行甲状旁腺手术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9 例,根据 iPTH 水平分为低 iPTH 组(iPTH <300 pg/mL)和高iPTH 组(iPTH≥300 pg/mL). 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相关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年龄、脉压、透析时间、血肌酐、C反应蛋白、血磷及钙磷乘积、甘油三酯、白蛋白是影响 SHPT 的相关危险因素.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透析时间、血磷、C反应蛋白是SHPT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糖尿病、透析时间、血磷、C反应蛋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卢元;胡晓舟;张瑾;王少亭;卢永申;张燕;杨宏;安旭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c-Met 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因素与胃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HGF 和及其受体 c-Met 在胃癌和肝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通过对比两者在原发癌和肝转移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状态, 探讨二者及临床病理因素与胃癌肝转移发生的关系.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胃癌组织中 HGF 呈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8%和 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胃癌组织中c-Met 呈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和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HGF 表达、c-Met 表达与胃癌肝转移有关;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与胃癌肝转移无关.原发癌和肝转移癌HGF表达一致性分析存在显著差异. 原发癌和肝转移癌c-Met表达一致性分析无显著差异. 结论:HGF 和c-Met 的高表达与胃癌肝转移机制有关,对于 c-Met 表达程度的评估可能成为预测胃癌肝转移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作者:孙燕来;李增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的相关性以及对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将确诊为AP的69例患者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两组:轻症胰腺炎组(MAP组,n = 42)和重症胰腺炎组27 例(SAP组,n = 27),选取同期门诊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ON 组,n = 56);分别在 AP 患者入院第1、3和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PCT,比较三者间血清PCT的差异,并分析血清PCT和APACHEⅡ评分相关性. 结果: 入院第 1 和第3 天,MAP组患者和SAP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均升高, 且明显高于CON 组(P < 0.01),其中 SAP 组患者血清 PCT 水平高于 MAP 组患者(P < 0.01),且 MAP 组患者和 SAP 组患者入院第3 天血清PCT水平高于入院第1 天(P < 0.01);入院第7 天,MAP组患者PCT逐步降至正常水平, 而SAP组患者PCT水平仍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 与 MAP 组、CON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MAP组和SAP组患者血清PCT和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 结论:血清PCT与AP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其可作为AP病情与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作者:许世申;陈达明;程禹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长期0.18 MPa 氧分压对机体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方法:观察16 例健康志愿者、5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别在常压下、0.18 MP 氧分压下长期重复高压氧(HBO)暴露时,周围静脉血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高级氧化蛋白产物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 结果:连续 5、10、20、30 次 0.18 MPa 的HBO 暴露后(1次/d,5 次/周),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与突发性耳聋组观察对象的血清内丙二醛、高级氧化蛋白产物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治疗前、与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长期低压力(0.18 MPa)HBO 暴露对氧化应激正常的健康对象和突发性耳聋患者没有影响;对氧化应激反应异常者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龙颖;谭杰文;邓宝雯;卢瑜;梅秀芳;彭锐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开展健康小屋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调查. 方法:选取华南农业大学社区糖尿病健康小屋服务前后的糖尿病患者216例进行调查,观察经健康小屋护理管理后对相关知识掌握及血糖控制的效果. 结果:经糖尿病健康小屋管理后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血糖监测等较管理前明显提高,健康小屋管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也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5). 结论:社区糖尿病健康小屋管理模式是可行的、有效的.
作者:陈观连;范穗光;沈丽琼;黎华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不同孕期妇女血清 25-羟维生素 D 水平及营养状况,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 年6 月至2014 年 8 月在本院做产检的健康孕妇 4 630 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4 630 例妊娠期妇女25-羟维生素D水平为30.75 (22.5,41.9)nmol/L,属于不足的水平. 随着妊娠的发展,维生素D缺乏的检出率逐渐升高,不同孕期25-羟维生素D水平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夏秋季25-羟维生素D水平高于冬春季,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无锡地区孕妇25-羟维生素D水平不足,妊娠期合理补充维生素D的这一观点还需进一步引起当地医务工作者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邹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二甲双胍自1957年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因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优点,目前已被确定为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治疗的一线药.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2005年首次发现二甲双胍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后,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其抗肿瘤作用,本文就其抗癌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陈纪涛;刘季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子宫腺肌病(AM)是指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向肌层良性浸润并生长, 引起痛经、 月经过多等症状的常见妇科疾病. 迄今尚无某种成熟理论可独立完整地解释其发生发展机制. 本文通过对其发病机制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AM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探索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桂涛;黄美华;朱利;曹鹏;万贵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中E-钙黏素(E-cadherin,E-cad)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可能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8 例GISTs中E-cad 的表达情况. 结果:GISTs中E-cad阳性表达率为60.20%,E-cad表达与GISTs的恶性潜能分级有关(P < 0.05).E-cad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3 年生存率分别为 78.4%和 41.8%,两组生存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E-cad 随着 GISTs 侵袭程度的增加其表达减少,E-cad 阳性组预后较阴性组更好, 提示 E-cad 可能是影响GISTs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张艳霞;邓亮;闫燕艳;李红霞;温艳清;黄盖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MD)来评价口服曲美他嗪及地尔硫卓对经桡动脉介入术时桡动脉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入选住院行择期经桡动脉介入术的患者180 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地尔硫卓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测量基线、介入术后 24 h、术后 10 周的 FMD ,比较 3 组患者的桡动脉直径及FMD. 结果:术后24 h,各组FMD明显低于基线(P < 0.01). 术后10周,地尔硫卓组及对照组FMD仍显著低于基线时[地尔硫卓组:(10.4 ± 3.4)% vs(6.3 ± 2.9)%,P < 0.01];对照组(10.5 ± 3.5)% vs (4.3 ± 1.9)%, P<0.01). 曲美他嗪组没有显著差别[(10.1 ± 3.6)% vs (9.2 ± 3.6)%,P=0.09]. t检验显示曲美他嗪组、 地尔硫卓组及空白对照组在介入术后 24 h [(5.5 ± 4.0)%,(6.3 ± 2.9)%,(4.1 ± 3)%,(2.1 ± 1)%,P<0.05],术后10周的FMD有明显差别[(5.5 ± 4.0)%,(9.2 ± 3.6)%,(4.3 ± 1.9)%,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冠心病发生率、肝素剂量、鞘与桡动脉直径比值、置管时间、桡动脉痉挛、使用曲美他嗪及地尔硫卓等,口服曲美他嗪是FMD下降超过50%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术后即刻口服地尔硫卓及曲美他嗪均可以减轻经桡动脉介入操作时其对内皮功能的损伤,但曲美他嗪优于地尔硫卓.
作者:余德龙;顾晔;胡立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 UC )患者血清干扰素 γ 诱导蛋白-10 ( IP-10 )水平,分析血清 IP-10与疾病炎症的关系,评价 IP-10 水平对疾病活动的评估作用. 方法:纳入 45 例 U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UC 缓解期 17 例,UC 活动期 28 例,对照组选取自同期健康体检者 15 例. 采用 Mayo 评分评价临床活动,Baron 评分评价镜下活动. 检测血清IP-10、IFN-γ、IL-4、CRP 和 ESR. 结果:UC 活动期 IP-10 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P < 0.05),缓解期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 UC 活动期 IP-10 水平与 IFN-γ、Mayo 评分及Baron 评分呈正相关(P < 0.05),与 IL-4 则无相关性. IP-10 的 ROC 曲线下面积大于 CRP 和 ESR(AUC:0.92 > 0.83,0.92 > 0.72). IP-10 诊断疾病活动佳临界值为 191.47 pg/mL. UC 血清 IP-10 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之间的Mayo 评分、Baron 评分、IFN-γ 和 IL-4 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结论:UC 血清IP-10 水平与疾病活动呈正相关,对疾病活动的诊断效能高于 CRP 和 ESR ,检测血清 IP-10 有助于疾病活动监测和病情评估.
作者:吴铁龙;薛丽莉;戴圆圆;吴燕敏;盛颖玥;夏蓓蕾;张萍芳;薛育政;刘宗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22例复杂骨盆骨折患者行薄层 CT 扫描获取骨盆二维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重建三维模型,快速成型技术制出与实体1:1大小的骨盆模型.依此对骨盆骨折做出明确的诊断、分型,制定手术方案,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所见与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模型非常相似,术前的模拟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随访6 ~ 24个月,术后2 ~ 4周患者可在床上坐起,6周后可扶拐下地活动.所有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折复位. 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优:16例,良:3例,优良率86.4%. 结论: 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能直观、精确地显示骨盆的立体形态和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骨盆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李宝丰;章莹;谢会斌;郭晓泽;王非;夏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肥胖症目前已成为现代人日益增多的病症,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穴位埋线是一种经过改良的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它相当于长效针灸或留针,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时间紧,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按疗程进行针灸治疗,再加上长时间的留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而且留针容易造成感染. 所以穴位埋线以其起作用的时间长、 不易感染等优点取代了留针. 笔者自 2008年 1 月至 2004 年 11 月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18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估阴道雌激素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绝经后女性的压力性尿失禁、泌尿生殖道萎缩以及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疗效. 方法:选取206例伴有泌尿道萎缩症状的绝经后女性,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3例. 治疗组:阴道内给予普罗雌烯软膏,1g/次,每日1 次,连续使用2 周后,改为每周2 次,期间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共持续治疗2 个月;对照组:仅予相同剂量的阴道用药,疗程也为 2 个月. 笔者对比了治疗 2个月后患者的尿失禁情况,泌尿生殖道症状,尿培养结果和盆底肌力. 结果:治疗后,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两组均有明显改善;尿失禁改善率,治疗组达 73.49%(61/83),而对照组只有 9.71%(10/103);治疗组盆底肌力Ⅲ级及以上的占84.47%(87/103), 对照组占52.43%(54/103), 盆底肌力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 结论:阴道雌激素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绝经后女性的泌尿生殖道萎缩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丽萍;高坚欣;肖淑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心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并探讨应对管理策略.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医院感染监控人员对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检查样品总数为 656 份,主要分为空气指标 、物体表面、透析用水、医务人员手. 对2010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进行血透双腔临时导管置管术患者出现导管感染情况分析.结果:656份样品经过检测后,共613份合格,总合格率为96.4%.所有监测样品基本都达到合格标准,而且均没有检测出致病菌.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进行血透双腔临时导管置管术的患者出现导管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率由2010 年的8.6%下降至2014 年的3.4%. 2014 年与2010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7.73,P < 0.01). 结论:通过加强血液净化中心环境卫生学监测,使透析治疗和护理等工作更加规范,能明显降低透析患者的临时血透双腔导管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莺;林妙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复合辅酶对2型心肾综合征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入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的2型心肾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复合辅酶组,每组各31例. 其中,复合辅酶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予以复合辅酶400 U/d静脉滴注,持续2周;以纽约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外周血BNP评估心功能变化,外周血肌酐水平、尿量评估肾功能变化. 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复合辅酶组纽约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比例减少、LVEF升高、外周血BNP水平降低(P <0.05);复合辅酶组肌酐水平降低、尿量增加(P<0.05). 结论:复合辅酶能够有效改善2型心肾综合征患者心、肾功能.
作者:王佳;陈若峰;郭建浩;周立尧;谭竹君;李志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下调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 方法:培养人前列腺癌上皮细胞株(PC3),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加入PEDF和PBS 溶液,通过划痕实验和 transwell 实验验证两组细胞侵袭转移的能力;RT-QPCR 检测两组细胞中 HIF-1α 的表达水平. 结果: 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PEDF抑制前列腺癌侵袭转移能力,PEDF下调HIF-1α的表达. 结论:PEDF通过下调HIF-1α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揭示其可能为肿瘤干预治疗的新靶点, 为治疗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和高效候选药物.
作者:毛允义;江先汉;杨盛帮;林伟;曾涛;朱心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优质护理在儿童股骨踝上骨折中的应用及患肢护理观察评分. 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髁上骨折儿童 184 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与常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患肢护理观察评分与生活质量. 结果: 优组有效率为94.57%,常组有效率为91.30%,优组患肢护理观察评分无常规相比无明显差异(P > 0.05). 优组患儿的疼痛状况、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睡眠质量以及认知能力均优于常组(P < 0.05). 结论:对儿童股骨踝上骨折患儿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患肢护理观察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曾玲芳;何凤萍;邓秀娟;唐艳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心房颤动合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采用二联抗栓方案(华法林+氯吡格雷)(DT)和3 个月的三联抗栓方案(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TT)+9 个月的二联抗栓方案(华法林+氯吡格雷,DT)(TT+D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入选心房颤动合并 PCI 术后病例 90 例,随机分为DT组(45例)和TT+DT组(45例). DT组采用12个月的二联抗栓方案,TT+DT组采用3个月的三联抗栓+9个月的二联抗栓方案. 对两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随访. 结果:有效性随访结果表明:TT+DT组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卒中及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低于 DT 组(P<0.05). 安全性随访结果表明:TT+DT组出血事件高于DT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心房颤动合并PCI 术后采用TT+DT方案和DT方案在出血事件的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但TT+DT方案组治疗有效性优于DT方案组.
作者:麦林琳;胡允兆;吴焱贤;欧阳海春;陈盈文;王航鹰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