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在肝癌精准切除患者中的价值研究

陈国栋;余子建;贺更生;罗加兴;李汉贤;黄秋林

关键词:肠内营养, 肝癌,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 精准肝切除
摘要:目的:评估快速康复模式下肝癌精准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应用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n=41)及肠外营养组(n=41)。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 d及术后7 d营养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记录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消化道不良反应及统计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肠外营养组营养及免疫指标术后7 d较术前3 d均降低,其中以血红蛋白(HB)(P<0.05)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P<0.01)较显著;而对术后7 d与术前3 d的各项指标降幅相比,肠内营养组较肠外营养组的TP及ALB降幅明显减少(P<0.05)。肠内营养组肛门排气排便平均时间分别比肠外营养组提前15.1h和27.9 h,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显著降低(17.3%比40.4%,P<0.05);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对其存在营养风险的肝癌精准切除患者,快速康复模式下围手术期应用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结局。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五种评估方法预测产妇困难气道准确性的比较

    目的:比较目前常用的5种评估困难气道的方法,评价其对全麻剖宫产患者困难气道预测的准确性。方法:214例行全麻剖宫产足月孕患者,术前行气道评估并记录Mallampati评分、甲颏间距、体质量指数、张口度、上唇咬合试验结果,插管后将直接喉镜下喉部显露cormack 分级情况为Ⅲ~Ⅳ级的患者判定为困难气道,比较各种评估方法的准确性。结果:5种方法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唇咬合试验(79.5%)、Mallampati 评分(76.9%)、体质量指数(56.4%)、张口度(51.3%)、甲颏间距(35.9%);特异性由高到低依次是上唇咬合试验(93.1%)、Mallampati评分(86.3%)、张口度(85.1%)、甲颏间距(76.6%)、体质量指数(62.3%)。结论:上唇咬合试验和Mallampati评分是预测产妇困难气道的较好指标。

    作者:崔宇;程斌;黄婧;王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促进放射性口腔炎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为放射性口腔炎的预防提供证据。方法:观察并记录56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中度和重度两个等级,采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放射性口腔炎严重程度与年龄、性别、肿瘤临床分期、同期放化疗、白细胞计数、BMI、吸烟、饮酒情况及糖尿病史的关联性。结果:放射性口腔炎的严重程度与白细胞计数下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放化疗期间白细胞计数下降是促进放射性口腔炎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上对于骨髓抑制的患者应及时给予促白细胞恢复治疗。

    作者:朱晓霞;陈龙华;晁漪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与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与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B组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椎体高度、临床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 A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2.7±7.3)个月,B组为(30.9±6.5)个月。两组患者在角度纠正及高度恢复方面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1,P=0.036),B组患者的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恢复优于A组。两组患者在疼痛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9),B组优于A组;而在工作状态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464)。A、B组均有3例患者手术失败,A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内固定断裂,2例患者出现Cobb角增加≥10°,而B组均为角度纠正丢失。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0),A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小于B组。结论:人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效果好于后外侧植骨融合经伤。

    作者:冯树雄;陈小萍;梁炳权;杨国栋;梁伟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014年《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请选用规范医学名词

    自1985年正式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后,先后公布了多批医学名词,但不少作者在来稿中仍采用已淘汰的旧名。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选用正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老年成人Still病延误诊治1例

    患者男,70岁。因“反复发热、双下肢散在皮疹、四肢关节疼痛半年,咳嗽、咳痰、呼吸困难2d入院。半年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高达40℃,伴咽痛、全身关节酸痛,于当地医院按“上感”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治疗,体温能下降,但仍间断发热,发热无规律。7d 后出现双下肢散在皮疹,诊为药物疹给口服氯雷他定、泼尼松,用药5d后体温降至正常,皮疹消失。停药后又开始发热,间断出现双下肢皮疹并感四肢关节疼痛,于发热时明显,常伴腹痛,大便稀薄,次数增多。先后于多家医院按“支气管炎、胆囊炎、胃肠炎、前列腺增生症并感染”,给间断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上诉症状时发时止,2 d 前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来我院就诊以发热待查收住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胆囊炎、前列腺增生症”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T39.20C,P 108次/min,H 20次/min,BP 132/70 mmHg;热病容,颈胸部潮红,双下肢散在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下肺闻及湿性啰音,心率108次/min ,律齐,各瓣膜区未听到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WBC:16.0×109/L,N 80%,L 11.4%;RBC:4.1×1012/L,Hb112 g/L;动脉血气分析:PaO258.9 mmHg,PaCO230 mmHg,SaO293.5%,HCO320.2 mmol/L,BE:-2.3 mmol/L,丙氨酸转氨酶59 U/L,天冬氨酸转氨酶92 U/L,血生化正常,血沉46 mm/h。B超:慢性胆囊炎表现;CT 示:双肺纹理增多,两下肺斑片状阴影。诊为:肺部感染,I型呼吸衰竭。使用左氧氟沙星和氟氯西林抗感染,同时予储氧面罩高流量吸氧、补液、营养支持治疗。3d 后呼吸困难缓解,咳嗽、咳痰减轻,仍然发烧。继续抗感染至第10天,咳嗽、咳痰消失,但仍间断发热,复查:WBC:15.6×109/L,N 88%,L 10.4%;RBC 4.0×1012/L,Hb 110 g/L;动脉血气分析:PaO280.2 mmHg,PaCO233 mmHg,SaO297.5%, HCO320.2 mmol/L,BE:-2.1mmol/L.;CT示:双肺纹理增多,两下肺斑片状阴影吸收。继续查:C-反应蛋白60.5 g/L,血清铁蛋白1500 ng/mL;抗0、类风湿因子阴性,风湿多肽抗体谱(ENA7项)阴性;多次血、痰、咽试子培养阴性;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及结核菌抗体和 GM 试验阴性;肿瘤标记普阴性;骨髓图片示:中毒性骨髓象。结合临床特点考虑成人 Still 病,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 静脉滴注每日1次,5d后体温降至正常,停用抗生素,改泼尼松口服,并逐渐减量,血白细胞、血沉,血清铁蛋白明显下降,肝功能正常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泼尼龙10 mg/d ,随访3个月无复发。后诊断:成人 Still 病合并肺部感染;I 型呼吸衰竭。

    作者:毕宝林;田昭涛;李金辉;李凤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1]。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病,多数患者可出现心、脑及代谢性疾病。研究显示[2],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锻炼,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同时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降低患者因高血压而引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动态血压监测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高血压的临床诊断中,是高血压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准[3]。本文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180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健;贺晓恒;李发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年征订启事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81年创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内科学术技术类期刊。已被国内外多家重要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及美国化学文摘等8家国际数据库)。其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突出实用,为提高广大临床内科医师诊治水平而服务。主要栏目包括:高端论坛、专题笔谈、指南与共识、院士论坛、专家经验谈、专题讨论会、论著、综述、病案报告、临床病例讨论、连续讲座等。创刊30余年,受到广大临床读者欢迎,发行量位居同业前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疼痛护理对LASIK手术的疼痛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LASIK手术中疼痛护理联合表面麻醉与单独表面麻醉比较是否能减轻疼痛及其对LASIK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180例360眼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180眼,两组均行常规表面麻醉,观察组同时给予联合应用疼痛护理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做瓣,激光切削,手术全过程,手术后15、30 min的疼痛评分及术后满意度,统计分析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LASIK手术患者做瓣,激光切削及术后30 min 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其术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LASIK手术中,联合应用疼痛护理技术能够提高表面麻醉的效果,减轻疼痛,可提高 LASIK患者术后满意度。

    作者:雍桂珍;兰长骏;甘宇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不同方法防治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效应的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CSEA)已经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但CSEA 可导致低血压[1]。近年来报道麻黄素、多巴胺或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低血压的文献很多,但以往报道中还未见把这三种常用升压药进行对比研究的,故将该三种药物均纳入研究范围,研究何种升压药更能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徐天星;李雅兰;周锦财;帅兵;戴载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HLA基因配型与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角膜移植术前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氨基酸残基配型与术后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 数据库)、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Web of knowledge 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Google 学术搜索,收集有关随机对照与非随机对照试验,根据评价结果进行 Meta 分析。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5.0软件。结果:共纳入病例对照研究9篇(1128只眼),配型组与对照组术后临床疗效比较:HLA-A配型组术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眼数比对照组少(P<0.00001);术前进行HLA-B配对组比对照组发生排斥反应的眼数少(P<0.00001);术前进行HLA-DR配型比对照组发生排斥反应少(P<0.00001)。结论:在高危角膜移植患者中,术前进行HLA-A、HLA-B、HLA-DR位点配型的排斥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进行HLA 配型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张瑾;吴静;崔裕波;王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盐酸多奈哌齐+常规治疗和单纯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MMSE 评分、NIHSS评分和BI指数的影响,评估盐酸多奈哌齐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认知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确诊为脑梗死后轻度认识功能障碍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两组患者运用MMSE评分、NIHSS评分、BI指数在治疗开始时和3个月末分别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的MMSE评分和BI指数明显提高、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可有效治疗脑梗死后的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任志军;李粮;王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减退症

    甲状腺疾病在女性中极为常见,尤其于妊娠期及产后妇女中多见,是发生在育龄期妇女中仅次于糖尿病的常见的内分泌状态紊乱。甲状腺疾病一般都是可以治疗的,若治疗不当就会出现诸多不良后果,因此诊断及治疗女性的甲状腺疾病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从相国;曹梦蝶;陈蕾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DLE和SLE患者血清中抗RPLP0抗体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盘状红斑狼疮(D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 RPLP0抗体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RPLP0抗体;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测皮损部位的免疫复合物;常规方法检测自身抗体及补体。结果:健康对照组、DLE 组、SLE 组的抗RPLP0-IgG 抗体的吸光度(A.U.)均值分别为:0.72±0.16,0.53±0.18和1.23±0.62。 DLE 组患者的抗RPLP0-IgG 抗体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LE组高于 DLE 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 SLE血清抗RPLP0抗体高水平组患者的关节炎、肾脏损害和特征性皮损的频率高于抗 RPLP0抗体低水平组(P<0.05),而抗 RPLP0抗体水平与其他临床表现、SLEDAI、CLASI 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DLE患者与健康人血清抗RPLP0抗体水平无差异,SLE患者血清抗RPLP0抗体水平高于DLE患者,且与关节损害、肾损害及特征性皮损相关。

    作者:杜艳瑜;谭国珍;叶瑞心;陈娇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全胚冷冻后冻融周期移植的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全胚冷冻对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生殖医学中心489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214个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移植周期(F-ET)为A组,275个新鲜移植周期为B 组,并根据移植胚胎发育阶段将各组进一步分为囊胚移植组(A1组,B1组)和卵裂胚移植组(A2组,B2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结局。结果:A1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71.1%、53.0%)显著高于 A2、B1和 B2组(分别为:57.3%、34.0%;55.0%、42.1%;52.9%、32.7%)(P<0.05),B1组的胚胎种植率高于B2组(P<0.05)。结论:全胚冷冻可明显提高首次冻融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冻融囊胚移植可获得比冻融卵裂胚移植更好的临床结局。

    作者:李攀;姜宏;陈京京;范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Sonoclot 分析仪在重症中暑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Sonoclot)对重症中暑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重症中暑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依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nternational socienty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ISTH)评分分为显性DIC组22例,非显性DIC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常规凝血指标、血常规、D-二聚体、Sonoclot 仪器指标检测。利用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对Sonoclot指标(ACT、CR、PF)与患者是否发生DIC进行分析。 ROC曲线分析评价Sonoclot 仪器指标的DIC诊断价值。结果: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中心体温、住院时间之间无差异,ICU 住院时间、DIC症状、预后、ISTH 评分、APACHEⅡ评分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noclot仪器各量化指标ACT、CR与DIC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ACT、ACT 联合CR在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和0.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T 诊断DIC特异性为69.2%,敏感性为90.3%,当ACT 联合CR后,敏感性上升至80.2%,特异性为93.5%。结论:Sonoclot 分析仪能够对重症中暑DIC作出快速诊断,成为临床诊断DIC的有效选择。

    作者:万鹏;童华生;张兴钦;段鹏凯;唐柚青;苏磊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红景天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哮喘组、布地奈德组、红景天低、高剂量组(0.21,1 g/kg),每组8只。小鼠分别于第0、14天以OVA致敏,第24天开始每天雾化吸入2.5%OVA激发并持续18 d,建立哮喘模型。红景天组致敏后每次激发前0.5 h予以红景天灌胃。刘氏染色法分类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数,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呼吸道炎症、胶原染色面积,ELISA 法检测 BALF 中 TGF-β1、IL-4和 IFN-γ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 TGF-β1、IL-4和 IFN-γ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哮喘组小鼠呼吸道炎症、胶原染色面积明显加重,肺组织中 IL-4、IL-4/IFN-γ、TGF-β1升高,IFN-γ降低(P <0.05);布地奈德和红景天能减轻小鼠气道炎症及胶原染色面积,降低肺组织中IL-4、IL-4/IFN-γ、TGF-β1,升高 IFN-γ(P <0.05)。结论:红景天能够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 IL-4/IFN-γ失衡,抑制 TGF-β1的表达有关。

    作者:尹德锋;熊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经动脉与经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对小鼠心肺复苏疗效的影响

    目的:对比经动脉与经静脉给予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疗效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昆明小鼠,经食道快速起搏心室诱发室颤、建立心脏骤停(CA)模型,起搏开始后4 min 随机经颈动脉(IA-gro=10)或经颈静脉(IV-gro=10)注射肾上腺素0.02 mg/kg,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及机械通气,10 min 无效则放弃复苏。主要观察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率及ROSC后小鼠生存时间。结果:心肺复苏时经颈动脉或经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两组小鼠的ROSC 率无显著差异(10/10 vs 8/10)。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生存时间也无显著差异[51±13 s vs 62±24 s;8.5(6.0,17.0) h vs 6.5(2.8,21.3) h, P>0.05]。结论:经动脉与经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对小鼠心肺复苏疗效无明显影响。

    作者:甘伟妮;宋凤卿;谢露;陈蒙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后射血分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0%与<50%两组的差异,评价影响射血分数的因素。方法:选择有DCM临床体征符合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Ⅲ~Ⅳ级的患者100例,分为LVEF≥50%组和 LVEF<50%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压、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测指标及其他(吸烟史、饮酒史及既往病史)等。采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分析法确立其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右心房直径(RAD)、右心室直径(RVD)、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直径(LVDD)、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Cr)、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脂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与DCM患者正常射血分数值呈显著正相关,IVSD与DCM患者正常射血分数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合并高血压与IVSD可作为DCM后发生射血分数正常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黄晓莉;张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Rh阴性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32岁患者,2008年9月突发寒战、发热、疲乏,诊断“痔疮、肛屡”,切开引流后高热不退,查全血细胞减少,l0月25日转我院,血常规:WBC 0.25×109/L、淋巴占90%,Hb 65 g/L、PLT 4×109/L,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极重度;阑尾周围脓肿;肛屡;同胞间HLA配型有完全相合供者,供者Rh 阳性O 型血,受者Rh阴性O型血。抗感染等治疗同时11月2-8日 ATG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300 mg/d ×5 d、Flu (氟达拉滨)50 mg ×5 d、Cy (环磷酰胺)40 mg/kg ×1 d 预处理,8日持续高热39~40℃,生命体征不稳定,11月9日、l0日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移植 MNC 3.05×108个/kg,CD34+细胞7.56×106个/kg ,予泰能、利奈唑胺、卡泊芬净抗感染。 l0日晨病情加重,高热40℃、抽搐,呼吸40~50次/min ,血氧饱和度75%~80%、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血培养为 ESBL+大肠埃希氏菌,确诊:(1)移植后骨髓空虚;(2)大肠埃希氏菌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3)肺部感染、呼衰Ⅰ型。继续上述抗感染及改善循环支持对症治疗,短暂停环孢素,予甲强龙500 mg ×3 d 冲击治疗,患者并发血糖、血压升高,间断意识模糊、烦躁等多种症状,积极联系予 Rh 阴性成分血及细胞因子、丙球、胰岛素等积极治疗,+10 d 中性粒细胞>0.5×109/L ,+14 d 白细胞恢复正常,患者病情渐稳定、意识恢复,仍反复寒战、发热,多次血培养同前,泰能、舒普深敏感,卡泊芬净于+18 d改为伏立康唑片维持3周,+19 d转出移植病房。患者卧床,白细胞正常,HGB 50~60 g/L,血小板4~12×109/L,胸部 CT:肺部感染,右肺大片实变影。痰培养细菌与血培养一致,移植后3周 CSA 改为口服,渐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考虑软组织感染,加抗 G+球菌抗生素后好转,继续泰能、舒普深等交替抗感染。12月15日上午出现腹痛、血便,量约200 mL ,于17:20、18:40及19:20反复鲜血便200~400 mL ,予输血、抑酸、止血等治疗,20时急行肠镜检查明确阑尾口血管破裂出血,局部止血,出血渐停止。12月17日高热反复、胸闷、气短,体温40.1℃,CT 提示右下肺炎症较前略吸收,又予万古霉素、特治星治疗,23~28日再予泰能治疗体温恢复正常,2009年1月12日血象恢复,检查供体细胞完全植入出院。后诊断:(1)vSAA (very severe aplastic anaemia);(2)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3)脓毒血症;(4)肺部感染,I 型呼衰;(5)消化道出血;(6)阑尾周围脓肿;(7)肛屡;(8)类固醇型糖尿病;(9)继发性高血压。随访至今患者痊愈,血型O ,型Rh+,正常生活。

    作者:葸瑞;白海;王存邦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