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后射血分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黄晓莉;张莹

关键词:心力衰竭, 扩张型心肌病, 射血分数,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0%与<50%两组的差异,评价影响射血分数的因素。方法:选择有DCM临床体征符合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Ⅲ~Ⅳ级的患者100例,分为LVEF≥50%组和 LVEF<50%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压、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测指标及其他(吸烟史、饮酒史及既往病史)等。采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分析法确立其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右心房直径(RAD)、右心室直径(RVD)、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直径(LVDD)、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Cr)、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脂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与DCM患者正常射血分数值呈显著正相关,IVSD与DCM患者正常射血分数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合并高血压与IVSD可作为DCM后发生射血分数正常的独立影响因素。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双套管引流在胃癌术后早期胃大弯侧瘘治疗中的应用

    目前,胃癌根治手术是其治疗的重要步骤之一,而胃大弯侧瘘在术后早期合并症频发,是一种临床中较难处理的并发症。本研究对我院收集的2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型的引流方式对胃癌术后早期胃大弯侧瘘的治疗效果,从而为预防和控制术后早期的并发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笑飞;宋玉成;张学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TPO-Ab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系

    目的:研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Ab, TPO-Ab)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 IVF-ET )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青海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共计378个助孕周期资料。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且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69个周期作为研究组(A 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阴性且甲状腺功能正常者309个周期作为对照组(B 组)。结果:TPO-Ab 阳性组与对照组两组间IVF受精率(79.76%vs.84.08%),优质胚胎率(46.59% vs.54.49%),TPO-Ab 阳性组明显低于 TPO-Ab 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PO-Ab阳性组的流产率(33.33%)明显高于TPO-Ab阴性组(1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可降低IVF受精率及优胚率、增加流产率对IVF-ET结局有不利影响。

    作者:王莉云;靳隽;王辉;党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口腔科四手操作中单托盘间接粘接正畸托槽的护理

    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托槽位置准确是取得理想矫治效果的关键。托槽黏贴不妥会导致出现矫治后咬关系欠佳、牙根倾斜度不正确、食物嵌塞、后牙边缘嵴不连续等问题,以致在后期咬精细调整时不得不重新黏结托槽来解决,且常规直接粘结法还常会出现粘结脱落、操作时间过长等问题。本研究应用Dreve 透明硅橡胶,建立一种简便的,行之有效的间接粘接方法,探讨四手操作中单托盘间接粘接口腔正畸托槽的护理,现将此护理配合模式报告如下。

    作者:潘海燕;费信果;朱房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BAK、cFLI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AK、cFLIP在EMs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行为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0例正常子宫内膜、40例卵巢EMs 患者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的BAK、cFLIP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AK、cFLIP基因蛋白在三组子宫内膜细胞都有表达; BAK基因蛋白在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及正常内膜组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表达强度呈递增表达,而cFLIP呈递减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分泌期正常内膜组BAK 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增殖期,而cFLIP则相反(P<0.05),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的增殖期与分泌期的BAK、cFLIP基因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 >0.05);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中 BAK 基因蛋白表达率及阳性表达强度重度组(Ⅲ~Ⅳ期)明显低于轻度组(Ⅰ~Ⅱ期),而cFLIP的表达则相反(P<0.05)。异位内膜组织中BAK与cFLI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89,P<0.05)。结论:BAK、cFLIP的负相互作用,参与了EMs 凋亡与增殖紊乱过程,在EMs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海燕;黄守国;蒙秋;张静;覃慧君;杜晓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Sprague-Dawley大鼠脑干5-HT2A受体表达与睡眠呼吸暂停的关系

    目的:探讨5-HT2A受体在大鼠睡眠呼吸暂停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自由活动的Sprague-Dawley (SD)大鼠进行睡眠呼吸监测。通过Western blot 免疫印记法检测SD大鼠脑干5-HT2A受体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的相关性。结果:SD 大鼠呈现出两种呼吸暂停模式:叹息后呼吸暂停(post-sigh sleep apnea, PS)和自发性呼吸暂停(spontaneous apnea, SP)。总呼吸暂停指数(AI)与脑干5-HT2A受体表达量成负相关(r=0.672, P<0.001)。 PS指数与脑干5-HT2A表达量成负相关(r=0.686,P<0.001),非快动眼睡眠期(NREM)的PS 指数与脑干5-HT2A表达量也成负相关(r=0.663,P<0.001)。而总 SP 指数以及不同睡眠时期的SP指数均与5-HT2A受体表达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5-HT2A受体表达量与大鼠叹息后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5-HT2A受体可能参与了呼吸中枢兴奋性的调节及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

    作者:张韬;张成;王广发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1]。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病,多数患者可出现心、脑及代谢性疾病。研究显示[2],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锻炼,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同时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降低患者因高血压而引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动态血压监测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高血压的临床诊断中,是高血压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准[3]。本文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180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健;贺晓恒;李发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合并右眼黄斑缺损1例

    患儿女,4岁。因自幼双眼视力差伴右眼斜视,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斜视,弱视”,给予配镜治疗无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2年4月9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既往体健,无夜盲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直系亲属眼病史。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0.2,左眼0.6。右眼外斜20°。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玻璃体透明。散瞳眼底检查显示双眼视乳头周围可见大面积灰白色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区,沿静脉两旁向周边辐射状延伸,萎缩区中散在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右眼黄斑区大片萎缩灶,可透见脉络膜大血管(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显示双眼沿静脉走行萎缩区呈大面积透见荧光,其间色素沉着处呈遮蔽荧光;右眼黄斑区萎缩灶为弱荧光,透见脉络膜大血管呈强荧光,晚期未见荧光渗漏(图2)。OCT检查显示双眼视乳头周围萎缩区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光带反射不均匀;右眼黄斑区萎缩灶全层反射明显向巩膜方向凹陷,神经上皮层局部变薄,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光带反射局部增强(图3)。临床诊断:双眼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PPCRA),右眼黄斑缺损,右眼外斜视。随访观察2年,病情稳定,双眼视力及眼底均无明显改变。

    作者:孙则红;郎卫华;戴冬姝;王志学;赵俊华;李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肝癌患者144例血尿酸、白蛋白水平及其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血尿酸、白蛋白水平,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旨在探讨血尿酸水平,能否反映肝癌患者病情与营养状况。方法:选取广州某社区医院收治的144例肝癌患者,及在该院体检的86例健康对照人员,测量其血清尿酸(SUA)和血清白蛋白(SALB)值。结果:144例肝癌患者的SUA、SABL水平低于正常人(P<0.05)。肝癌患者SUA、SALB浓度均随病情加重而降低(P<0.05)。营养不良的肝癌患者SUA、SALB浓度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或超重肥胖组,超重肥胖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肝癌患者血尿酸水平在低分位点比在高分位点病情严重程度的比例也更高。血清尿酸水平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r=0.393, P<0.05)。结论:提示血清尿酸水平可以反映肝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变化。

    作者:刘宇;欧璇;阎艺然;卢晓翠;李梅;周美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全胚冷冻后冻融周期移植的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全胚冷冻对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生殖医学中心489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214个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移植周期(F-ET)为A组,275个新鲜移植周期为B 组,并根据移植胚胎发育阶段将各组进一步分为囊胚移植组(A1组,B1组)和卵裂胚移植组(A2组,B2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结局。结果:A1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71.1%、53.0%)显著高于 A2、B1和 B2组(分别为:57.3%、34.0%;55.0%、42.1%;52.9%、32.7%)(P<0.05),B1组的胚胎种植率高于B2组(P<0.05)。结论:全胚冷冻可明显提高首次冻融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冻融囊胚移植可获得比冻融卵裂胚移植更好的临床结局。

    作者:李攀;姜宏;陈京京;范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DLE和SLE患者血清中抗RPLP0抗体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盘状红斑狼疮(D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 RPLP0抗体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RPLP0抗体;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测皮损部位的免疫复合物;常规方法检测自身抗体及补体。结果:健康对照组、DLE 组、SLE 组的抗RPLP0-IgG 抗体的吸光度(A.U.)均值分别为:0.72±0.16,0.53±0.18和1.23±0.62。 DLE 组患者的抗RPLP0-IgG 抗体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LE组高于 DLE 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 SLE血清抗RPLP0抗体高水平组患者的关节炎、肾脏损害和特征性皮损的频率高于抗 RPLP0抗体低水平组(P<0.05),而抗 RPLP0抗体水平与其他临床表现、SLEDAI、CLASI 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DLE患者与健康人血清抗RPLP0抗体水平无差异,SLE患者血清抗RPLP0抗体水平高于DLE患者,且与关节损害、肾损害及特征性皮损相关。

    作者:杜艳瑜;谭国珍;叶瑞心;陈娇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腹茧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腹茧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病因、分型、诊断及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结局。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生殖中心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16例腹茧症合并不孕患者(A 组)和随机选取的45例因“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患者(B 组)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和B组在年龄、不孕年限、BMI、基础FSH、LH、E2、Gn启动日FSH、LH、E2、HCG日LH、E2、P、Gn时间、Gn 用量、获卵数、优胚数以及卵裂率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的受精率为86.2%明显低于 A 组的94.3%(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4.4%和43.7%,种植率分别为31.8%和29.1%(P>0.05)。结论:经手术确诊为腹茧症的不孕患者如子宫、卵巢功能正常,应尽早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解决生育问题。腹茧症不孕患者的IVF-ET成功率为40%~50%,与同年龄组一般的输卵管性不孕的妊娠率基本一致。

    作者:席红琳;谭新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喉罩与面罩通气的比较

    目的:比较喉罩与面罩通气方式用于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120例ASAⅠ~Ⅲ级的老年患者,根据通气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表面麻醉自主呼吸组(Ⅰ组,n=40)、内镜面罩通气组(Ⅱ组,n=40)和喉罩通气组(Ⅲ组,n=40),其中Ⅰ组经鼻导管吸氧、Ⅱ组通过内镜面罩供氧、Ⅲ组插入喉罩控制呼吸。观察术中通气效果、不良反应,记录患者纤支镜检查前、中、后的心率(HR)、平均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以及患者和镜检医师满意度。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手术条件好,不良反应少,检查中 MAP、HR 和 NE 波动变化小,手术耗时短,完成度高,患者术后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P<0.05);Ⅱ组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发生率、手术耗时高于Ⅲ组(P<0.05)。结论:面罩和喉罩均可安全用于老年人全身麻醉下支气管镜检查术气道管理,后者具有通气可靠、血流动力学平稳和便利的优势,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罗兵;阮祥才;许立新;魏树全;应彦璐;郭静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成药辨证论治慢性肾脏病3-4期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成药辨证论治对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符合方案的339例患者,分为规范组167例、对照组172例,规范组按辨证论治方案予中成药单方或组方口服;对照组予经验中成药单方口服;观察24周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CKD3期规范组治疗后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 >0.05),规范组优于对照组;CKD4期规范组与治疗组,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CKD3-4期规范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基线时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规范组较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更明显(P <0.05)。结论:中成药辨证论治对CKD3-4期患者在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降低证候积分方面优于经验用药治疗。

    作者:孟元;张胜容;刘宝利;李靖;赵轶雯;王雨;赵静;赵文景;葛楠;杨彦芳;刘洋;任建伟;程虹;刘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血管生成素-1对脓毒症小鼠肺血管内皮钙黏蛋白及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对脓毒症小鼠肺血管内皮屏障功能及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 )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80只BALB/c 小鼠随机分NS组、LPS 组、LPS+Ang-1组、LPS+Ang-1+Ly组和Ang-1组(n=16)。测血浆VE-cadherin、Ang-2水平,肺湿干比,肺通透指数(LPI),检测肺总VE-cadherin、磷酸化VE-cadherin。结果:除Ang-1组外各组血浆Ang-2较NS组均升高(P<0.01),LPS+Ang-1组和LPS+Ang-1+Ly 组血浆Ang-2较LPS组降低(P<0.05),LPS+Ang-1+Ly 组血浆Ang-2较LPS+Ang-1组明显升高(P<0.01)。肺湿干比、LPI、血浆VE-cadherin与肺磷酸化VE-cadherin变化趋势与Ang-2相同。肺总VE-cadherin变化趋势与Ang-2相反。结论:Ang-1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脓毒症小鼠VE-cadherin从而改善肺血管内皮屏障功能。

    作者:麦振华;钟秀明;张媛莉;何惠娟;姚华国;邓烈华;陈韵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多胺类似物四丁基丙二胺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新多胺类似物四丁基丙二胺(TBP)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比色法分析TBP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BP对HL-60细胞周期的影响,DNA片段化和线粒体膜电位分析用于检测细胞凋亡,化学发光法检测TBP对多胺降解代谢酶精胺氧化酶(SMO)和乙酰多胺氧化酶(APAO )活性的影响。结果:TBP通过抑制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显著抑制HL-60细胞增殖;随TBP药物浓度增高,HL-60细胞凋亡水平增加,SMO和APAO的活性亦显著增高。结论:新多胺类似物TBP能够通过诱导多胺降解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 HL-60细胞增殖,具有抗白血病治疗的潜在应用前景。

    作者:王清;王凯;王艳林;杨建林;曹春雨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国汉族人载脂蛋白C3(-482C>T)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载脂蛋白 C3(-482C>T)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及其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300例NAFLD患者及300例健康对照者载脂蛋白C3(-482C>T )多态性。应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该位点多态性对NAFLD及其临床特征的影响。结果:载脂蛋白C3(-482C>T )基因型频率在NAFLD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野生纯合子CC相比,NAFLD患者T等位基因携带者更容易合并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结论:载脂蛋白C3(-482C>T )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NAFLD易感性不相关,但T等位基因携带者增加NAFLD患者合并代谢异常的风险。

    作者:李敏睿;张盛洪;廖献花;钟碧慧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不同方法防治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效应的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CSEA)已经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但CSEA 可导致低血压[1]。近年来报道麻黄素、多巴胺或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低血压的文献很多,但以往报道中还未见把这三种常用升压药进行对比研究的,故将该三种药物均纳入研究范围,研究何种升压药更能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徐天星;李雅兰;周锦财;帅兵;戴载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脑电生物反馈和利他林治疗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脑电生物反馈和利他林治疗不同亚型 ADHD 儿童的疗效。方法:将120例 ADHD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利他林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采用SNAP-Ⅳ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跟踪评定。结果:治疗结束时反馈组和利他林组的SNAP-Ⅳ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2组有效率分别为64.81%和81.67%,缓解率为38.89%和43.33%,利他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反馈组(χ2=4.162,P=0.041)。但治疗后3、6个月利他林组的有效率和缓解率显著低于反馈组(均 P<0.05)。2组均为注意缺陷型、混合型患儿治疗后的SNAP-Ⅳ评分降低值显著高于多动/冲动型(均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近期疗效逊于利他林,但远期疗效持久;不同亚型ADHD的治疗效果不同。

    作者:杜文冉;崔立华;王平;齐浩;张洁;董静怡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在肝癌精准切除患者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评估快速康复模式下肝癌精准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应用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n=41)及肠外营养组(n=41)。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 d及术后7 d营养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记录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消化道不良反应及统计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肠外营养组营养及免疫指标术后7 d较术前3 d均降低,其中以血红蛋白(HB)(P<0.05)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P<0.01)较显著;而对术后7 d与术前3 d的各项指标降幅相比,肠内营养组较肠外营养组的TP及ALB降幅明显减少(P<0.05)。肠内营养组肛门排气排便平均时间分别比肠外营养组提前15.1h和27.9 h,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显著降低(17.3%比40.4%,P<0.05);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对其存在营养风险的肝癌精准切除患者,快速康复模式下围手术期应用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结局。

    作者:陈国栋;余子建;贺更生;罗加兴;李汉贤;黄秋林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请选用规范医学名词

    自1985年正式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后,先后公布了多批医学名词,但不少作者在来稿中仍采用已淘汰的旧名。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选用正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