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顺铂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巫青;潘运龙;皮江;林贾颖;张利国;林唯栋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 顺铂, 肝癌HepG2细胞, 超微结构,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研究顺铂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在纳米级水平上分析顺铂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顺铂处理HepG2细胞24 h、48 h 后,通过AFM分析细胞表面形貌和超微结构变化;同时,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AFM检测到随着顺铂作用时间延长,HepG2细胞形变程度加深;细胞膜表面形成的凹陷和孔洞增多;细胞膜表面粒径大小、高低差(Rp-v)、平均粗糙度(Ra)、均方根粗糙度(Rq)和平均高度(Meant Ht)均显著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顺铂使HepG2细胞形态皱缩、细胞膜表面孔洞形成及粗糙度增加,进而诱导细胞的凋亡。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角膜大曲率方向切口与传统术式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的透明角膜切口与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将58例(60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从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做3.0 mm透明角膜切口,B组从传统颞上侧(右眼)或鼻上侧(左眼)行3.0 mm透明角膜切口。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可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用CT200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散光度和轴向并计算手术源性散光度。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角膜散光度、手术源性散光度和裸眼视力。结果:A、B两组术前和术后各阶段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度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的矢量分析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手术切口,白内障手术中选择角膜大曲率方向做透明角膜切口,能够使患者术后的角膜散光度和手术源性散光度减小。

    作者:薛愚愚;成仲夏;刘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Sprague-Dawley大鼠脑干5-HT2A受体表达与睡眠呼吸暂停的关系

    目的:探讨5-HT2A受体在大鼠睡眠呼吸暂停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自由活动的Sprague-Dawley (SD)大鼠进行睡眠呼吸监测。通过Western blot 免疫印记法检测SD大鼠脑干5-HT2A受体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的相关性。结果:SD 大鼠呈现出两种呼吸暂停模式:叹息后呼吸暂停(post-sigh sleep apnea, PS)和自发性呼吸暂停(spontaneous apnea, SP)。总呼吸暂停指数(AI)与脑干5-HT2A受体表达量成负相关(r=0.672, P<0.001)。 PS指数与脑干5-HT2A表达量成负相关(r=0.686,P<0.001),非快动眼睡眠期(NREM)的PS 指数与脑干5-HT2A表达量也成负相关(r=0.663,P<0.001)。而总 SP 指数以及不同睡眠时期的SP指数均与5-HT2A受体表达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5-HT2A受体表达量与大鼠叹息后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5-HT2A受体可能参与了呼吸中枢兴奋性的调节及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

    作者:张韬;张成;王广发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疼痛护理对LASIK手术的疼痛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LASIK手术中疼痛护理联合表面麻醉与单独表面麻醉比较是否能减轻疼痛及其对LASIK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180例360眼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180眼,两组均行常规表面麻醉,观察组同时给予联合应用疼痛护理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做瓣,激光切削,手术全过程,手术后15、30 min的疼痛评分及术后满意度,统计分析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LASIK手术患者做瓣,激光切削及术后30 min 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其术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LASIK手术中,联合应用疼痛护理技术能够提高表面麻醉的效果,减轻疼痛,可提高 LASIK患者术后满意度。

    作者:雍桂珍;兰长骏;甘宇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后射血分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0%与<50%两组的差异,评价影响射血分数的因素。方法:选择有DCM临床体征符合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Ⅲ~Ⅳ级的患者100例,分为LVEF≥50%组和 LVEF<50%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压、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测指标及其他(吸烟史、饮酒史及既往病史)等。采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分析法确立其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右心房直径(RAD)、右心室直径(RVD)、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直径(LVDD)、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Cr)、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脂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与DCM患者正常射血分数值呈显著正相关,IVSD与DCM患者正常射血分数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合并高血压与IVSD可作为DCM后发生射血分数正常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黄晓莉;张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改良双套管引流在胃癌术后早期胃大弯侧瘘治疗中的应用

    目前,胃癌根治手术是其治疗的重要步骤之一,而胃大弯侧瘘在术后早期合并症频发,是一种临床中较难处理的并发症。本研究对我院收集的2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型的引流方式对胃癌术后早期胃大弯侧瘘的治疗效果,从而为预防和控制术后早期的并发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笑飞;宋玉成;张学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合并右眼黄斑缺损1例

    患儿女,4岁。因自幼双眼视力差伴右眼斜视,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斜视,弱视”,给予配镜治疗无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2年4月9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既往体健,无夜盲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直系亲属眼病史。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0.2,左眼0.6。右眼外斜20°。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玻璃体透明。散瞳眼底检查显示双眼视乳头周围可见大面积灰白色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区,沿静脉两旁向周边辐射状延伸,萎缩区中散在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右眼黄斑区大片萎缩灶,可透见脉络膜大血管(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显示双眼沿静脉走行萎缩区呈大面积透见荧光,其间色素沉着处呈遮蔽荧光;右眼黄斑区萎缩灶为弱荧光,透见脉络膜大血管呈强荧光,晚期未见荧光渗漏(图2)。OCT检查显示双眼视乳头周围萎缩区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光带反射不均匀;右眼黄斑区萎缩灶全层反射明显向巩膜方向凹陷,神经上皮层局部变薄,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光带反射局部增强(图3)。临床诊断:双眼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PPCRA),右眼黄斑缺损,右眼外斜视。随访观察2年,病情稳定,双眼视力及眼底均无明显改变。

    作者:孙则红;郎卫华;戴冬姝;王志学;赵俊华;李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顺铂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研究顺铂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在纳米级水平上分析顺铂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顺铂处理HepG2细胞24 h、48 h 后,通过AFM分析细胞表面形貌和超微结构变化;同时,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AFM检测到随着顺铂作用时间延长,HepG2细胞形变程度加深;细胞膜表面形成的凹陷和孔洞增多;细胞膜表面粒径大小、高低差(Rp-v)、平均粗糙度(Ra)、均方根粗糙度(Rq)和平均高度(Meant Ht)均显著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顺铂使HepG2细胞形态皱缩、细胞膜表面孔洞形成及粗糙度增加,进而诱导细胞的凋亡。

    作者:巫青;潘运龙;皮江;林贾颖;张利国;林唯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灶分布、临床表现、处理预后不同分为腹膜型、卵巢型及阴道直肠隔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指浸润深度≥5 mm或累及重要脏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DIE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性交痛、痛经、排便痛和慢性盆腔痛。

    作者:雍敏婕;于晓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吉西他滨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s lymphoma,NHL)是一组发生于淋巴结和(或)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在形态学、遗传学和临床表现上都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细胞肿瘤,从免疫学角度分为 T 细胞和 B 细胞两型,尽管目前传统化疗方案完全缓解率近70%[1],但依然有50%~60%的侵袭性 NHL 尚存在复发难治等问题,近年来很多学者研究针对复发性难治性NHL 的补救方案如 DHAP (地塞米松,阿糖胞苷,顺铂)、ESHAP (依托泊苷,甲基强的松,阿糖胞苷,和顺铂)和 EPIC 方案(依托泊苷,泼尼松龙,异环磷酰胺和顺铂),尽管有效,然而顺铂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2],依托泊苷易诱发第二肿瘤,致使这些方案作用受限,因此研究新的药物或联合方案,实现治疗的高效低毒已是必然。吉西他滨(dFDC,2’2’-二氟脱氧胞苷)是一种破坏细胞复制的二氟核苷类抗代谢物抗癌药,是脱氧胞苷的水溶性类似物,可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并将其三磷酸代谢物(dFdCTP)掺入到 DNA 链中的脱氧胞苷位点,导致 DNA 链断裂,致使 DNA合成中断,从而诱导细胞凋亡[3]。吉西他滨对多种实体瘤具有广谱的抗癌活性,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和膀胱癌等的治疗,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的特点[4-5],目前逐步应用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本文综述吉西他滨应用于NHL的新研究进展,为临床探索针对难治复发性NHL的含吉西他滨挽救方案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明宛;郭坤元;许晓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成药辨证论治慢性肾脏病3-4期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成药辨证论治对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符合方案的339例患者,分为规范组167例、对照组172例,规范组按辨证论治方案予中成药单方或组方口服;对照组予经验中成药单方口服;观察24周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CKD3期规范组治疗后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 >0.05),规范组优于对照组;CKD4期规范组与治疗组,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CKD3-4期规范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基线时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规范组较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更明显(P <0.05)。结论:中成药辨证论治对CKD3-4期患者在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降低证候积分方面优于经验用药治疗。

    作者:孟元;张胜容;刘宝利;李靖;赵轶雯;王雨;赵静;赵文景;葛楠;杨彦芳;刘洋;任建伟;程虹;刘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014年《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自发性胆囊破裂33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胆囊破裂,尤其是老龄胆囊破裂患者较前明显上升。老龄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给临床治疗方案增加很大难度。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3年1-12月于我院就诊并手术的胆囊自发性破裂患者,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宋研;徐建波;祁付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经动脉与经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对小鼠心肺复苏疗效的影响

    目的:对比经动脉与经静脉给予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疗效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昆明小鼠,经食道快速起搏心室诱发室颤、建立心脏骤停(CA)模型,起搏开始后4 min 随机经颈动脉(IA-gro=10)或经颈静脉(IV-gro=10)注射肾上腺素0.02 mg/kg,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及机械通气,10 min 无效则放弃复苏。主要观察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率及ROSC后小鼠生存时间。结果:心肺复苏时经颈动脉或经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两组小鼠的ROSC 率无显著差异(10/10 vs 8/10)。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生存时间也无显著差异[51±13 s vs 62±24 s;8.5(6.0,17.0) h vs 6.5(2.8,21.3) h, P>0.05]。结论:经动脉与经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对小鼠心肺复苏疗效无明显影响。

    作者:甘伟妮;宋凤卿;谢露;陈蒙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子宫下段连续纵向折叠式缝合在防治产后出血的应用36例

    产后出血是分娩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1]。临床观察到:子宫收缩乏力时,子宫体与子宫下段收缩乏力,同时或单独存在,且下段收缩乏力直接影响整个子宫体收缩。我院针对这种情况,在剖宫产术中,对有子宫下段过度拉伸菲薄、瘢痕隐性破裂、胎盘前置血窦丰富,已发生或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单一实行子宫下段纵向连续折叠式缝合,或必要时联合 b-lynch 缝合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缝合防治产后出血,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余心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风险评估结合保护性约束在预防呼吸科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体会

    气管插管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或异物,已成为心肺复苏和伴有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有文献[1]报道: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8%~20.6%,非计划性拔管可导致患者损伤、住院时间延长、经济成本增加、甚至可致患者死亡。为探讨保护性约束在预防呼吸科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效果,我科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气管插管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性约束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成琦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SCII)常发生于脊髓长期缓慢受压迫如黄韧带、后纵韧带增厚骨化、椎间盘突出引起椎管狭窄或椎管内肿瘤逐渐增大压迫脊髓引起脊髓缺血性损伤的患者在通过手术减压后随即出现更严重的部分或原受压平面以下全脊髓损伤症状[1]。如不及时处理,脊髓功能可能长期或永久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个人、家庭甚至社会的负担。

    作者:艾琪勇;罗越;刘辉;洪国峰;蔡林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多胺类似物四丁基丙二胺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新多胺类似物四丁基丙二胺(TBP)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比色法分析TBP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BP对HL-60细胞周期的影响,DNA片段化和线粒体膜电位分析用于检测细胞凋亡,化学发光法检测TBP对多胺降解代谢酶精胺氧化酶(SMO)和乙酰多胺氧化酶(APAO )活性的影响。结果:TBP通过抑制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显著抑制HL-60细胞增殖;随TBP药物浓度增高,HL-60细胞凋亡水平增加,SMO和APAO的活性亦显著增高。结论:新多胺类似物TBP能够通过诱导多胺降解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 HL-60细胞增殖,具有抗白血病治疗的潜在应用前景。

    作者:王清;王凯;王艳林;杨建林;曹春雨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子宫动静脉瘘介入栓塞治疗1例

    患者女,31岁,主因“剖宫产术后5月余,阴道大出血2次”于2013年6月13日期入院。2013年5月18日经期无诱因阴道大出血到当地医院就诊,B超示:子宫左后壁与宫腔中下段及内膜回声不均匀(性质待查)。对症治疗后,流血停止。2013年6月1日再次阴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送医院治疗,B超提示:子宫左后壁动静瘘样声像。给予对症治疗后停止流血。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子宫壁动静脉瘘”收入院。入院常规检查结果无异常,于2013年6 月18日行子宫动脉造影+介入栓塞治疗术,使用微导管同轴法插至近瘘口处透视下使用 PVA颗粒及弹簧圈行UAE术,栓后造影病灶未显影。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特殊不适,第2天出院。术后1个月B超及5个月电话随访示:子宫及附件未见异常声像,患者月经周期及量均无异常。见图1~4。

    作者:周炼钢;姜永能;赵卫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高张盐水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TNF-α、IL-1β、S-100β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张盐水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 TNF-α、IL-1β、S-100β的影响,探讨高张盐水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 A 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再灌注组;C组:4.2%NaCl 组;D组:高张盐水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恢复脑血流1.5 min时,经股静脉注射4 mL/kg的4.2%NaCl(C组)或7.5%NaCl(D组), A 组和B组不给任何药物。再灌注22 h后,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取缺血侧顶叶附近脑皮质测TNF-α、IL-1β、S-100β的含量。结果:经高张盐水后处理后,脑组织TNF-α、IL-1β、S-100β含量明显降低,但仍较假手术组高,C组和D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张盐水可减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TNF-α、IL-1β、S-100β含量。

    作者:赖永东;金文香;何荣芝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房水引流物植入联合抗代谢药物治疗房角后退继发性青光眼长期疗效观察

    随着当今中国工业和交通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眼外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眼外伤并发症中较严重而又易被忽略的是继发性眼压升高和青光眼。据统计眼球挫伤后约60%~94%患者发生房角后退。部分患者由于房角后退导致小梁网撕裂,水肿而后变性萎缩丧失房水外引流功能,导致顽固性高眼压且药物无法控制。青光眼房水引流物是治疗此类外伤所致难治性青光眼的新选择。我院对房角后退继发性青光眼行房水引流物植入术,并术中联合及术后使用抗代谢药物,跟踪随访12~36个月,总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珂;赵璐;郭梅清;章余兰;汪昌运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