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则红;郎卫华;戴冬姝;王志学;赵俊华;李菁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载脂蛋白 C3(-482C>T)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及其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300例NAFLD患者及300例健康对照者载脂蛋白C3(-482C>T )多态性。应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该位点多态性对NAFLD及其临床特征的影响。结果:载脂蛋白C3(-482C>T )基因型频率在NAFLD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野生纯合子CC相比,NAFLD患者T等位基因携带者更容易合并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结论:载脂蛋白C3(-482C>T )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NAFLD易感性不相关,但T等位基因携带者增加NAFLD患者合并代谢异常的风险。
作者:李敏睿;张盛洪;廖献花;钟碧慧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以护理为主导实施的镇静方案对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共60例。年龄介于18~65岁,性别不限。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组成、APACHEII、CPIS、初始呼吸机参数(PSV、O2%、PEEP和f)、MAP、HR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镇静药物用量及总镇静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时间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纳入2周时,试验组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CIPS则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疗效比较,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VAS、谵妄发生率、严重不适发生率及意外拔管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护理为主导实施的镇静方案对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有确切疗效,且不增加患者严重不适、疼痛及意外拔管等不良情况发生。
作者:唐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患者女,31岁,主因“剖宫产术后5月余,阴道大出血2次”于2013年6月13日期入院。2013年5月18日经期无诱因阴道大出血到当地医院就诊,B超示:子宫左后壁与宫腔中下段及内膜回声不均匀(性质待查)。对症治疗后,流血停止。2013年6月1日再次阴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送医院治疗,B超提示:子宫左后壁动静瘘样声像。给予对症治疗后停止流血。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子宫壁动静脉瘘”收入院。入院常规检查结果无异常,于2013年6 月18日行子宫动脉造影+介入栓塞治疗术,使用微导管同轴法插至近瘘口处透视下使用 PVA颗粒及弹簧圈行UAE术,栓后造影病灶未显影。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特殊不适,第2天出院。术后1个月B超及5个月电话随访示:子宫及附件未见异常声像,患者月经周期及量均无异常。见图1~4。
作者:周炼钢;姜永能;赵卫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盘状红斑狼疮(D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 RPLP0抗体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RPLP0抗体;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测皮损部位的免疫复合物;常规方法检测自身抗体及补体。结果:健康对照组、DLE 组、SLE 组的抗RPLP0-IgG 抗体的吸光度(A.U.)均值分别为:0.72±0.16,0.53±0.18和1.23±0.62。 DLE 组患者的抗RPLP0-IgG 抗体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LE组高于 DLE 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 SLE血清抗RPLP0抗体高水平组患者的关节炎、肾脏损害和特征性皮损的频率高于抗 RPLP0抗体低水平组(P<0.05),而抗 RPLP0抗体水平与其他临床表现、SLEDAI、CLASI 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DLE患者与健康人血清抗RPLP0抗体水平无差异,SLE患者血清抗RPLP0抗体水平高于DLE患者,且与关节损害、肾损害及特征性皮损相关。
作者:杜艳瑜;谭国珍;叶瑞心;陈娇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托槽位置准确是取得理想矫治效果的关键。托槽黏贴不妥会导致出现矫治后咬关系欠佳、牙根倾斜度不正确、食物嵌塞、后牙边缘嵴不连续等问题,以致在后期咬精细调整时不得不重新黏结托槽来解决,且常规直接粘结法还常会出现粘结脱落、操作时间过长等问题。本研究应用Dreve 透明硅橡胶,建立一种简便的,行之有效的间接粘接方法,探讨四手操作中单托盘间接粘接口腔正畸托槽的护理,现将此护理配合模式报告如下。
作者:潘海燕;费信果;朱房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自1985年正式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后,先后公布了多批医学名词,但不少作者在来稿中仍采用已淘汰的旧名。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选用正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茧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病因、分型、诊断及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结局。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生殖中心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16例腹茧症合并不孕患者(A 组)和随机选取的45例因“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患者(B 组)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和B组在年龄、不孕年限、BMI、基础FSH、LH、E2、Gn启动日FSH、LH、E2、HCG日LH、E2、P、Gn时间、Gn 用量、获卵数、优胚数以及卵裂率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的受精率为86.2%明显低于 A 组的94.3%(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4.4%和43.7%,种植率分别为31.8%和29.1%(P>0.05)。结论:经手术确诊为腹茧症的不孕患者如子宫、卵巢功能正常,应尽早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解决生育问题。腹茧症不孕患者的IVF-ET成功率为40%~50%,与同年龄组一般的输卵管性不孕的妊娠率基本一致。
作者:席红琳;谭新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随着当今中国工业和交通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眼外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眼外伤并发症中较严重而又易被忽略的是继发性眼压升高和青光眼。据统计眼球挫伤后约60%~94%患者发生房角后退。部分患者由于房角后退导致小梁网撕裂,水肿而后变性萎缩丧失房水外引流功能,导致顽固性高眼压且药物无法控制。青光眼房水引流物是治疗此类外伤所致难治性青光眼的新选择。我院对房角后退继发性青光眼行房水引流物植入术,并术中联合及术后使用抗代谢药物,跟踪随访12~36个月,总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珂;赵璐;郭梅清;章余兰;汪昌运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单纯性肥胖症是一种脂类代谢异常引起的营养失调性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肥胖可伴随产生多种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甚至是癌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一大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肥胖者往往存在内分泌系统紊乱及微量元素的失衡。锌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对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大量研究检测证实肥胖者体内普遍存在锌缺乏,高瘦素血症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围绕其展开的探索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锌与肥胖的关系及其与瘦素、胰岛素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杜坤;王庆雄;梁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Ab, TPO-Ab)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 IVF-ET )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青海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共计378个助孕周期资料。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且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69个周期作为研究组(A 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阴性且甲状腺功能正常者309个周期作为对照组(B 组)。结果:TPO-Ab 阳性组与对照组两组间IVF受精率(79.76%vs.84.08%),优质胚胎率(46.59% vs.54.49%),TPO-Ab 阳性组明显低于 TPO-Ab 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PO-Ab阳性组的流产率(33.33%)明显高于TPO-Ab阴性组(1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可降低IVF受精率及优胚率、增加流产率对IVF-ET结局有不利影响。
作者:王莉云;靳隽;王辉;党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比较目前常用的5种评估困难气道的方法,评价其对全麻剖宫产患者困难气道预测的准确性。方法:214例行全麻剖宫产足月孕患者,术前行气道评估并记录Mallampati评分、甲颏间距、体质量指数、张口度、上唇咬合试验结果,插管后将直接喉镜下喉部显露cormack 分级情况为Ⅲ~Ⅳ级的患者判定为困难气道,比较各种评估方法的准确性。结果:5种方法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唇咬合试验(79.5%)、Mallampati 评分(76.9%)、体质量指数(56.4%)、张口度(51.3%)、甲颏间距(35.9%);特异性由高到低依次是上唇咬合试验(93.1%)、Mallampati评分(86.3%)、张口度(85.1%)、甲颏间距(76.6%)、体质量指数(62.3%)。结论:上唇咬合试验和Mallampati评分是预测产妇困难气道的较好指标。
作者:崔宇;程斌;黄婧;王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研究顺铂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在纳米级水平上分析顺铂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顺铂处理HepG2细胞24 h、48 h 后,通过AFM分析细胞表面形貌和超微结构变化;同时,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AFM检测到随着顺铂作用时间延长,HepG2细胞形变程度加深;细胞膜表面形成的凹陷和孔洞增多;细胞膜表面粒径大小、高低差(Rp-v)、平均粗糙度(Ra)、均方根粗糙度(Rq)和平均高度(Meant Ht)均显著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顺铂使HepG2细胞形态皱缩、细胞膜表面孔洞形成及粗糙度增加,进而诱导细胞的凋亡。
作者:巫青;潘运龙;皮江;林贾颖;张利国;林唯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提高我院门诊应急急救能力。方法:现状调查,运用 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整改:制定计划、流程、培训措施(P);完成既定的计划、措施、培训(D);检查实施效果(C);发现问题确定下一个改进目标(A)。结果:以2014年3-5月份的门诊急救质量检查评分为实验组,2013年10-12月的检查评分为对照组,对急救物品的规范管理、医护配合、急救仪器使用三方面进行比较。改进后的门诊急救质量检查得分分别为(96.38±0.91),(97.28±0.74),(98.69±0.96)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65,636.53,10.91;P<0.05)。结论: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简单、实用、有效,提高了我院门诊应急急救能力。
作者:韩梅;潘丽沁;徐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0(IL-20)水平的变化,探讨IL-20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10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收治的轻至中度急性发作哮喘患者45例作为哮喘组,体检中心的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哮喘组患者均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μg(1吸,2次/d)、万托林(必要时)治疗,中度哮喘组加用茶碱缓释片,总疗程1周。分别检测哮喘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IL-20的水平。同时检测免疫球蛋白E (IgE)、嗜酸粒细胞(EOS)数量、巨噬细胞趋化蛋白 ECP 及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等,比较哮喘组治疗前后IL-20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分析其与IgE、EOS、ECP 和FEV1%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轻度和中度哮喘组治疗前血清IL-20水平[(23.43±13.60)pg/L和(33.78±22.69)pg/L]均高于对照组[(13.58±6.17)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组高于轻度组。轻度和中度哮喘组治疗后血清IL-20分别为(15.73±8.27)pg/L和(19.64±11.69)pg/L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L-20与IgE,EOS和ECP呈正相关,而与FEVl%呈负相关。结论:IL-20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
作者:谭小玉;侯长春;陈艳;方妮;刘唐娟;周鸿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腰硬联合麻醉(CSEA)已经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但CSEA 可导致低血压[1]。近年来报道麻黄素、多巴胺或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低血压的文献很多,但以往报道中还未见把这三种常用升压药进行对比研究的,故将该三种药物均纳入研究范围,研究何种升压药更能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徐天星;李雅兰;周锦财;帅兵;戴载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的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36例手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腹腔镜与输尿管镜的手术成功率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组(A组)21例,16例成功,成功率76%,3例穿孔,1例输尿管撕脱改开放手术,1例部分断裂改开放手术。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B组)15例,14例成功,成功率93%,1例缝合时输尿管撕裂严重改开放手术。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优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
作者:刘建平;王永忠;郭文彬;梁胜军;高伟;殷振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SCII)常发生于脊髓长期缓慢受压迫如黄韧带、后纵韧带增厚骨化、椎间盘突出引起椎管狭窄或椎管内肿瘤逐渐增大压迫脊髓引起脊髓缺血性损伤的患者在通过手术减压后随即出现更严重的部分或原受压平面以下全脊髓损伤症状[1]。如不及时处理,脊髓功能可能长期或永久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个人、家庭甚至社会的负担。
作者:艾琪勇;罗越;刘辉;洪国峰;蔡林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Quadrant微创通道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7例,其中传统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LIF)患者34例(开放组),Quadrant 微创通道单侧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患者33例(微创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术前1 d 及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腰背痛VAS评分、ODI评分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随访1年。患者均无脑脊液漏,无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出现。微创组的手术时间[(104.0±19.6)min]稍长于开放组[(96.0±20.2)min],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2.7±0.4)cm]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开放组[(5.6±0.8)cm];微创组[(82.3±7.6)mL]出血量少于开放组[(235±15.3)c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术后VAS评分与ODI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微创组ODI与开放组相比,微创组在功能障碍改善方面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微创通道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一种非常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其与传统 PLIF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蔡子军;吴培斌;熊含颖;万杰;鲍立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比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与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B组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椎体高度、临床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 A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2.7±7.3)个月,B组为(30.9±6.5)个月。两组患者在角度纠正及高度恢复方面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1,P=0.036),B组患者的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恢复优于A组。两组患者在疼痛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9),B组优于A组;而在工作状态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464)。A、B组均有3例患者手术失败,A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内固定断裂,2例患者出现Cobb角增加≥10°,而B组均为角度纠正丢失。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0),A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小于B组。结论:人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效果好于后外侧植骨融合经伤。
作者:冯树雄;陈小萍;梁炳权;杨国栋;梁伟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