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程;杨珊莉;陈立典;姜财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 ICU 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无创组及有创组2组,每组25例。无创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供面罩呼吸机辅助呼吸,有创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供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分别统计治疗前及治疗24 h 后2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血浆 BNP 含量及肺动脉压的变化。结果:治疗24 h 后2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 <0.05),有创组较无创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略低;两组血浆 BNP 含量及肺动脉压力均明显降低(P <0.05),有创组患者较无创组患者下降明显(P <0.05)。结论:机械通气可以降低 BNP 浓度,其浓度变化有创机械通气效果优于无创机械通气。
作者:周小曼;李全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是一种以侵犯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口、眼干燥症状,其他腺外器官如肺、肾、皮肤、关节、血管等也可受累[1]。本病可单独存在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而继发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则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SS)。本研究分析2008-2013年间我科诊断为 pSS 累及皮肤血管损害2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梁俊琴;唐英;伊力努尔;普雄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双相障碍是高复发率的常见心境障碍[1],近年来双相障碍的诊治问题越来越引起精神科临床的重视。目前比较不同亚型双相障碍患者用药情况的国内外文献不多,本文从这一角度对我院精神科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用药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李春阳;陈超;苗国栋;朱意平;杨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随机对照试验(RCTs)及观察性试验(OCTs)行 Meta 分析,了解在糖尿病合并复杂冠脉病变人群中药物支架术(PCI-DES)及冠脉搭桥术(CABG)的安全性及总体疗效。方法:系统检索 PubMed、EMBASE、CENTRAL、Google Scholar 和 SinoMed 等数据库。用 Revman5.2软件行数据统计。结果:死亡率(DES 11.7% vs. CABG 9.1%,RR 1.23,95%CI:1.00~1.53,P =0.06),心肌梗死率(DES 8.5% vs. CABG 4.6%,RR 1.68,95%CI:1.20~2.37,P =0.003),再次血运重建率(DES 19.0% vs. CABG 6.3%,RR 2.95,95%CI:2.46~3.55,P <0.00001),脑血管事件发生率(DES 2.0% vs. CABG 3.9%,RR 0.51,95%CI:0.39~0.67,P <0.00001)。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复杂冠脉病变患者中,CABG 在死亡率、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方面优于 PCI-DES,在脑血管事件方面处于劣势。
作者:黄福美;陈彩玲;赖雯苑;彭辉;张飞飞;滕树恩;黄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脓毒症患者促炎/抗炎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脓毒血症患者分为 CBP 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CBP 组加用 CBP治疗,持续治疗72 h。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记录28 d 生存率和重症病房(ICU)住院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72 h 各时点抽取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辅助性 T 细胞1/2(Th1/ Th2)比值;酶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后 CBP 组 APACHEⅡ、SOFA 评分均下降(P <0.05)。两组28 d 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 CBP 组 ICU 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P <0.05)。治疗72 h 后,CBP 组患者外周血 IL-1、IL-10、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h1/ Th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与同期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BP 能通过清除炎症介质,增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 Th1/ Th2的平衡,从而改善脓毒血症患者的总体病情。
作者:付素珍;孙杰;董云;赵琪;关炳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七氟醚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吸入麻醉药,但七氟醚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的概率可以高达45%[1]。术后躁动的发生不能通过良好的镇痛得以完全避免[2],它的发生还与镇静深度成负相关[3]。研究显示异丙酚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然而合适的给药方案尚存在争议[4]。本文拟选择9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并接受七氟醚全麻的患者,采用术毕前单次静脉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观察它们对七氟醚全麻术后躁动是否有预防作用,并对两者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
作者:董晓西;夏海杰;吴安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的有效治疗措施,以提高救治率。方法:总结14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肺部感染发病时间:术后3~6个月12例,术后8个月1例,术后18个月1例。3例检测到混合感染,3例检测到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检测到白色念珠菌感染,另7例未检出致病原。12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结论: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的治疗必须采取包括减用抗排斥药、抗感染、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的综合措施。按照早期强联合、全覆盖、后期降阶梯、明确病原后针对性治疗的方案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可极大提高治愈率。
作者:廖贵益;赵奇;唐亮;朱道方;方卫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通过观察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不同脑区局部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变化及认知功能的损害,探讨 SIVD 局部 CVR 的改变在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SL)磁共振灌注技术定量测定 SIVD 患者与对照组吸入5% CO2前后额叶、颞叶、顶叶、枕叶皮质和白质局部血流量(rCBF),CVR 采用前后2次各兴趣区 rCBF 的增加率表示。结果:(1) SIVD 组额叶皮质及白质、颞叶白质、枕叶白质的 CVR 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2) SIVD 组有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和无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相比额叶皮质、额叶白质 CVR 下降明显(P <0.01)。结论:SIVD 患者存在广泛的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并且额叶皮质、白质的 CVR 下降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作者:舒敏;章军建;高永哲;张洪;吴光耀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系统评价阿奇霉素三联疗法与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ENTRAL,同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 RevMan5.2.4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包括786例受试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阿奇霉素三联疗法的 HP 根除率低于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42,95%CI:0.29~0.59,P <0.00001)。但阿奇霉素三联疗法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66,95%CI:0.45~0.97,P =0.03)。两种疗法的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94,95%CI:0.41~2.18,P =0.89),但阿奇霉素三联疗法所致味觉紊乱的发生率低于克拉霉素三联疗法(OR =0.18,95%CI:0.06~0.60,P =0.005)。结论:根据现有证据,阿奇霉素尚不能取代克拉霉素在标准三联疗法中的地位,但可作为二线应用的抗菌药物。
作者:康迎波;陈新;朱哲;王黎青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研究艾滋病患者及正常人肠道拟杆菌属的变化,揭示艾滋病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组)及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各30例的粪便。根据细菌的靶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粪便细菌 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测定拟杆菌属中6种细菌的数量。结果:正常对照组与艾滋病组粪便中脆弱拟杆菌为[3.23±1.59;4.05±1.65(单位:logN /0.5 g 湿便,下同)],单形拟杆菌为(5.69±0.95;6.70±2.18),多形拟杆菌为(5.01±1.61;6.41±2.34),卵形拟杆菌为(5.78±1.03;7.07±1.75),吉氏拟杆菌为(4.21±1.21;5.53±2.46),普通拟杆菌为(2.92±1.30;4.48±1.32),艾滋病组较正常对照组数量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滋病患者肠道拟杆菌较正常对照组增多,提示了艾滋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紊乱,为下一步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郭世奎;陈嘉勇;王昆华;龚昆梅;包维民;雷毅;龚方友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医疗卫生领域严重的世界性问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每年大约170万人罹患 TBI,其中约有27.5万人接受住院治疗,5.2万人死亡,12.4万人遗留长期损伤或者永久残疾[1]。对于 TBI 的预后评估是神经外科多年来一直探讨的热点问题,影像学在临床上对 TBI 预后的评估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一些较新的影像学技术在 TBI 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王杨;温明哲;马延斌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卵巢胚胎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76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例卵巢胚胎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 BEP、CAP 等方案化疗。除2例Ⅰa 期患者术后失访外,其余10例均随访至今。5例死亡,5例健在,且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卵巢胚胎癌虽少见,但临床上遇到中老年妇女合并盆腔巨大包块,排除卵巢腺癌的同时,应考虑卵巢胚胎癌的可能性;首次手术要彻底,术后辅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庞晓燕;张颐;孟祥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外周血 CD8+ T 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获取 MSCs,并多方面对 MSCs 进行鉴定;检测 MSCs 对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 MSCs 对 PHA 诱导 CD8+ T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Transwell 方法探索 MSCs 抑制 PHA 刺激 CD8+ T 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结果:体外成功分离培养获得 MSCs;当 MSCs ∶ PBMCs≥1∶5时,MSCs 可抑制 PHA 引起的 CD8+ T 细胞的增殖,且该作用呈浓度依赖性。Transwell 培养组(MSCs ∶ PBMCs =1∶1),MSCs 对 PHA 诱导的 CD8+ T 细胞仍表现出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与非 Transwell组作用相似。结论:MSCs 可通过抑制 CD8+ T 细胞增殖而影响机体免疫反应。
作者:廖龑;李明芬;陈罡;邝晓聪;李海滨;罗殿中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瘦素(leptin)基因启动子区 C2549A 的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是否具有相关性,了解leptin 基因多态性与血浆 leptin 水平之间的关系,阐明该类患者 leptin 基因特点。方法:选取198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者为观察对象,以同期住院排除冠心病者95例为对照。所有患者测定 leptin 启动子 C2549A的基因型及 leptin 水平。结果:(1)早发冠心病组的血清 leptin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早发冠心病组 AA 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与其他基因型相比,2组中 AA 基因型人群的血清 leptin 水平均明显增高。结论:(1)leptin 基因启动子 C2549A 基因多态性位点 AA 基因型与早发冠心病的易感性有关,可能是早发冠心病发病的风险基因。(2)早发冠心病组中,AA 基因血清 leptin 水平明显高于 AC、CC,可能是高瘦素血症的分子遗传学机制之一。
作者:郑权秀;刘庆利;倪崇庆;张文艳;白杰;邢晓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技术(liquid-based preparations, LBP)和传统制片技术(conventional smears, CS)在颈部非甲状腺肿块穿刺标本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493例颈部非甲状腺肿块穿刺标本的涂片质量和诊断准确度等方面对2种制片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LBP 的不满意率为13.0%,低于 CS 的16.0%(P <0.05)。同时 LBP 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6%和96.8%,而 CS 分别为92.9%、95.0%。在涂片质量方面,LBP 具有细胞数量多,背景清晰,细胞形态容易辨认的优点。结论: LBP 在诊断颈部非甲状腺肿块中有优势,尤其在诊断颈部淋巴结时优势明显,但是在唾液腺肿块的诊断中并无明显优势。
作者:程柳柳;李俊;仲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听力和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440例生后3~5 d 的新生儿,检测 GJB2、线粒体12S rRNA 及 SLC26A4等3个基因8个突变位点;同时进行听力筛查,复筛仍不通过者行听力学诊断。结果:GJB2基因235delC、299-300delAT、线粒体12S rRNA 1555A > G、 SLC26A4基因IVS7-2A > G、2168A > G 等位点致病突变的携带率分别为1.46%、0.35%、0.42%、0.42%及0.14%,3个基因突变的总体携带率为2.78%;听力筛查及诊断确诊听力损失10例(检出率为6.94‰),其中重度以上听力损失5例(检出率为3.47‰);32例聋病基因致病突变携带者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结论:听力和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能及时发现常规通过听力筛查但具有耳聋高危因素和迟发性聋病遗传因素的新生儿,对早期干预、定期随访、减少聋病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章;范联;余凤慈;刘莹;李振安;戴怡蘅;吴雪丽;罗伟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辅助训练、常规训练组,各30例。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辅助训练组加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所有病例均于训练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筛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功能独立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辅助训练组及常规训练组的 MMSE、MoCA、FIM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训练8周后,2组的 MMSE、MoCA、FIM 评分均较前显著提高(P <0.05),其中辅助训练组的改善更加明显,与常规训练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能整体提高患者的功能独立性。
作者:叶海程;杨珊莉;陈立典;姜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 FSCN1 mRNA 在人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 FSCN1 mRNA 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63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 FSCN1 mRNA 的表达。结果:FSCN1 mRNA 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65.1%,在乳腺良性病变中的阳性率为90.0%,差异有显著性(P <0.05)。 FSCN1 mRNA 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ER、PR、核分裂计数、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TNM 分级及 c-erbB-2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乳腺癌中 FSCN1 mRNA阳性患者总生存率为92.3%,阴性患者总生存率为8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FSCN1 mRNA 和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rs =0.315,P <0.05)。结论:FSCN1在乳腺癌中表达下调,可能与乳腺癌发生过程有关。
作者:王弦;吴正升;昂琳;吴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前国内各省市“血荒”现象越发常见,主要表现为稀有和常见血型血液出现短缺甚至供给匮乏。围术期患者的血液保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血荒的紧迫,但伴随的问题也引发一系列的思考。
作者:陶红;余奇劲 刊期: 2014年第17期